金庸先生為什麼熱衷於寫孤兒和單親子?

金庸先生筆下有好多孤兒,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雪山飛狐》中的胡斐,《天龍八部》中的喬峰、虛竹,《神鵰俠侶》中的楊過,《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單親),金庸先生為什麼要這樣?


《倚天屠龍記》里的張無忌不也是孤兒嘛,《笑傲江湖》里的令狐沖不也是孤兒嘛,韋小寶不是孤兒,是單親,但也形似孤兒了······

其實,不單是金庸,武俠書大多都是這個路子。

講得就是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怎樣才夠屌絲?窮,只能是標配,而書要好看,必須要高配,所以身世越凄慘越好,這樣才能留出更多的發展空間,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故事,更好下筆。

其次父母雙全,家庭溫馨的,主角不就給困在家裡邊了嘛,他還有多大的理由和機會去浪跡天涯、闖蕩江湖。所以,即便主角父母雙全,也要製造家庭矛盾,比如父子不和,最後一怒之下,兒子脫離家庭,顛了,否則便缺少了主角離開家庭,置身江湖革命浪潮中的動機。

再次,作為主角,最後往往要混成一個名震江湖的大俠,要成為一個高大上的人物。而忠孝觀念是中國人的一個重要思想和價值評判標準,所謂大俠要忠孝義勇,但是一個人還沒成為大俠之前,沒有多少機會「忠孝不能兩全」 所謂父母在不遠遊,此時他置雙親於不顧,離家出走,難免會落一個不孝的質疑,所以乾脆把他弄成一個孤兒也就減少了這方面的麻煩。

並且孤兒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把他父母的死因當成他將來故事發展的一個源動力,也就是主角初涉江湖的動機是為父母報仇,當然,最後一定不可限於此,要升華拔高,否則就俗了。

你說說,這麼多好處,作者能不把他爹媽弄死嗎?

而且這窮小子要麼要極傻要麼要極精,極傻才能用憨厚赤誠打動老師授他武藝,極傻才能逗笑姑娘繼而感到姑娘跟他雙宿雙飛成為一代佳話,極傻才能練起功來扎紮實實不偷奸耍滑最後成就一身絕學。極精的套路我就不在贅述了。然後得秘籍,得寶兵刃,得好幾個高人的傳授,得好幾個姑娘的青睞,最好還要在某幫某派得一個職位,接著按評書風格就要開始打擂、破案,按著文學模式就要開始情仇糾葛和門派紛爭,泡妞拔創,快意恩仇。

其實這些虛幻文學,武俠也罷,志怪也罷,往往是作者的意淫,而且他還要帶動讀者一起來意淫,所以,要讓一個窮小子遭遇傳奇經歷終成一代大俠,要讓一個落魄書生遇上女鬼義狐最後大、小登科。讓作者越寫越興奮,讓讀者越讀越刺激,你看你看,這傢伙還不如我呢,你瞅瞅最後人家這日子!我特么也行啊!最後在集體意淫的高潮中,這書算成了。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662641?sort=created

這裡正在討論。


不是孤兒吃不了苦啊


因為他12歲時母親在躲避日寇侵略時死了啊!


金庸老人家還活著的,不用猜來猜去


不止金庸喜歡,所有的作者都喜歡。

1,早熟

2,行動方便

3,性格獨特

4,激起同情

5,身份有戲


你可以了解下金庸的成長曆程,我曾經在網上看到別人說過,金庸並沒享受過完整的父愛,所以他描寫不出來。但具體情形我不記得了。我要是能找到再完善下答案。


俠客往往都是自由的,一個人,一匹馬,一把劍,一條路,生死一瞬。

但往往,俠客是不能有牽掛的,如果有一個父母健在,全家安樂的門牆,他即使走得出,也走不遠,所謂,父母在,不遠遊,游比有方。孝道在前,金庸先生是一個恪守儒家精神的小說家。

往往,在成為俠客的道路上也是復仇的歷程,郭靖,胡斐,乃至楊過,整個成長脈絡最強大的那條就是報仇。父仇,家仇,這種刻骨的情感讓他們跳出普通大眾的生活,註定要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單親或者孤兒,往往最影響人的是少年,江南七怪和成吉思汗都是郭靖心裡一段時期的父親的代言人,他的性格和信仰或多或少都是受到他們的塑造。如果不是在少年最敏感脆弱的時候遇到小龍女,楊過會成為什麼樣子真不好說,一個聰明又偏激的少年郎屢遭世間白眼,他們比健全家庭里走出來的孩子更有一個需要撫慰的傷口,需要愛,需要一個人,所以當他們認定那個某一個人時,也會爆發更大的勇氣,楊過為了小龍女差點死在郭靖掌下,可不要忘了當年,郭靖為了黃蓉,一再違逆江南七怪,尤其是柯鎮惡,對他而言,那應該是比死更大的考驗吧。

其實每個普通人心裡都有冒著冷氣的黑洞,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成為俠客了,因為很多牽掛在另一些時候再是束縛我們的繩。


孤兒有兩個特點, 自由,獨立。 英雄,也是。


小說就是製造矛盾,你問的只是矛盾之一


記得有個文章(要麽是劉心武講紅樓夢時說起的?)討論紅樓夢為什麼各房大多一脈單傳 理由是:避免麻煩,多一個兄弟就多出一條線,這個兄弟的生平呀、配偶呀、知己呀、學業呀、與主角互動啊、與父母互動....寫不好就成了打醬油的,所以除了必要的人物外大多都是獨苗。

金庸小說中的孤兒可能也是基於類似原因,拿題主列舉的主角來說,郭靖雖是單親,但也在前面有不少章節描寫其父的為人和被害,這是情節必須的(報仇是郭前期活動的動因,一直到殺了完顏洪烈),後面還有李萍自盡的章節,試想,如果胡斐、喬峰、虛竹一開始不以孤兒身份出現,作者肯定還得花大量筆墨描寫他們的親人事迹,如果這些事與主角無關,那還不如索性讓他們不出現或者只作為背景人物出現(喬峰的爹是個特例,有情節有台詞,他娘就純粹是群眾演員了)。


嚴父慈母出孝子,但是未必出俠客。


我的答案最好,點贊。我們經常形容一個人:他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幸福的人基本是相同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讀起來就像小說一樣具有可讀性。正因為金庸很多方面追求真,人物性格機遇基本都按現實邏輯來的,所以小說主角才有那麼多孤兒寡婦。你像段譽這種高富帥,基本只能寫愛情故事或者追求事業,或者默默無聞,虛竹這種人基本只能默默無聞,他們兩個都出場當主角的共同點是奇遇把他們串聯在了一起,要不然他們守著各種的幸福是當不了主角的。喬峰身負血海深仇,是個有故事的人,和該當主角。所以我決定那些說金庸虛構小說,不要把這問題當一回事的回答其實還沒回復到本質核心問題上來。唉。不幸的人有各自的不幸,幸福的人都躲一旁幸福去了。我!是個有故事的人…


推薦閱讀:

國外足球報道中為什麼要用阿根廷人代指梅西?
總結向 | 寫《哈利·波特》重溫的一年
恢複寫作的理由

TAG:小說 | 文化 | 寫作 | 人文abc | 金庸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