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要三大劫數,這個時間定不定?
好像有點像下跳棋,走對了時會連跳很多步,走錯了還得退回來,或者停滯很久。方法就是六度萬行
止蓋菩薩白佛言。
世尊。我於如來廣大威德。願樂欲聞少分之義。佛言。
善男子。汝應諦聽善思念之。我今為汝宣說如來廣大威德少分之義。
止蓋白佛言。
善哉世尊。願樂欲聞。善男子。如來成就大慈平等普為一切有情。如來於一有情起於大慈。與一切有情而無有異。如來大慈。雖遍有情界盡虛空界。然大慈邊際實不可得。
善男子。如來成就大悲不與一切聲聞緣覺諸菩薩共。如來於一有情起大悲時。與一切有情而無有異。善男子。如來成就說法無盡。於無量劫無量阿僧企耶。名言各別道理不同。為一切有情能頓演說。然佛所說法無窮盡。善男子。如來成就無量問難。能答能釋。善男子。假使一切有情。乃至入於有情數者。同時問佛。名句文身各各有異。如來於一剎那或一臘縛一牟呼栗多。能答能釋而無窮盡。善男子。如來成就靜慮所行境界得無障礙。善男子。假令一切有情。皆住十地諸菩薩位。如是菩薩。一時皆入無量百千諸三摩地。如是入時經於無量百千諸劫。所入靜慮各各不同。實不能知佛三摩地。及所行境界邊際可得。善男子。如來成就無量色身。若諸有情應以如來色身而教化者。如來即能於一剎那或一臘縛一牟呼栗多。各各於彼有情之所。示現如來色身之相。若諸有情應見種種別類有情色身之相。如來即能於一剎那或一臘縛或一牟呼栗多。各各於彼有情之前。示現種種別類有情色身之相。善男子。如來眼所取境有無量種。諸有情等。天眼所見。肉眼不見者。如是種類有情。滿於超過算數思量世界之中。世尊如實觀見爾所有情。猶如掌中阿摩羅果。善男子。如來耳所取境有無量種。如前所說無量無邊諸世界中。有情充滿。然彼世界一切有情。於一剎那一臘縛時一牟呼栗多頃同時出聲。然彼諸聲音韻屈曲。言詞大小宣說有異。如來聞彼音聲。各各差別皆能了知。
善男子。如來成就聖智無盡無量猶若虛空。善男子。盡有情界所有眾生。各各構畫別別思惟作種種業。如來於一剎那於一臘縛一牟呼栗多。悉能了知。此諸有情如是構畫如是思惟如是造業得如是果。如來以無礙智。悉能了知彼諸有情三世業果。何以故。如來常在三摩呬多故。何以故。如來念無失故。諸根不散故。心不馳流故。何以故。善男子。如來住寂靜故。甚寂靜極寂靜故。能斷一切諸煩惱故。善男子。若彼眾生。有諸煩惱心則馳散。不能得彼諸三摩地。如來無彼煩惱塵垢起無漏智。證得一切諸法自在平等理性。通達一切諸三摩地三摩缽底所行境界。善男子。如來所有四種威儀。一一皆住於三摩地。乃至如來入於涅槃。經爾所時住三摩地。何況少時而不在定。善男子。如來於無量劫積集資糧。由是如來常住三摩呬多。善男子。如來不可測量。不可思惟。不可計度。止蓋菩薩白佛言。
不也世尊。以如來於三阿僧企耶積集資糧。而證得故。佛言。善男子。我於無量劫積集資糧。證得如來不思議境。非唯於彼三僧祇劫而證得故。然由菩薩悟解平等諸法性已。方得入彼三僧祇數。非初發心。先說結論:
「若正修行最上上品勇猛精進,或有能轉眾多中劫或有乃至轉多大劫,當知決定無有能轉無數大劫。」也就是說,此中有「定」,也有「不定」。1、「定」,是說從初發心到成佛,大抵都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這是約數。對於這個約數條件,是「一定」的,沒有誰可以超越這個時間。
舉彌勒菩薩之《瑜伽師地論》為證:《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卷48〈4住品〉:
「然一切住總經於二無數大劫方得圓證。
謂經第一無數大劫,方乃超過勝解行住,次第證得極歡喜住——此就恆常勇猛精進,非不勇猛勤精進者。
復經第二無數大劫,方乃超過極歡喜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次第證得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此即決定以是菩薩得淨意樂,決定勇猛勤精進故。
復經第三無數大劫,方乃超過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及無礙解住,證得最上成滿菩薩住。
當知此中略有二種無數大劫:一者,日夜月半月等算數方便。時無量故,亦說名為無數大劫。
二者,大劫算數方便。超過一切算數之量,亦說名為無數大劫。
若就前說無數大劫,要由無量無數大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
若就後說無數大劫,但經於三無數大劫,便證無上正等菩提,不過此量。若正修行最上上品勇猛精進,或有能轉眾多中劫或有乃至轉多大劫,當知決定無有能轉無數大劫。
「如寶華佛欲涅槃時,觀二菩薩心,所謂彌勒、釋迦文菩薩。彌勒菩薩自功德成就,弟子未成就;釋迦文菩薩弟子成就,自身未成就;成就多人難,自成則易。作是念已,入雪山谷寶窟中,身放光明。是時釋迦文菩薩見佛,其心清淨,一足立七日七夜,以一偈讚佛,以是因緣故,超越九劫。」
釋迦牟尼菩薩以「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此偈,七日七夜贊佛,以此因緣頓超九劫。此外,釋迦牟尼菩薩以十方三世之罕見精進,勇猛修集六度波羅蜜,最終超越彌勒菩薩四十大劫成佛,也就是「若正修行最上上品勇猛精進,或有能轉眾多中劫或有乃至轉多大劫」,由此說「不定」。
但是如果這樣回答就算了,肯定不行的。
這個話題是圍繞「時間」來建立的。對於「時間」(當然,也包括「空間」),佛法認為這個是心、心所、色法所顯,並無實質可言,無非是二執恆行之下所妄見。未破遍計所執實法的人,對於時間、空間還會執為真實有,所以就算是去考慮諸如成佛多長時間的問題,其立足點還是建立在「時間」、「空間」是不可以被改變的基礎上的凡夫所見。正是有此邪執取,才有多長多短的問題的尋思;或者空間是不可以被隨意轉變的,某物的容積率是固定不變的之類的尋思。
可是,可是,在諸已破法執的大菩薩的眼裡,時間、空間並沒有那麼真實。
大慧宗杲禪師一日應鄭成忠的請法,為其普說曰:「嘗記得張無盡有言:先佛所說:『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是真實義。法華會上,多寶如來在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文佛,過去佛現在佛同坐一處,實有如是事,非謂表法。
天台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至『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悟得法華三昧,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山僧常愛。老杲和尚每提唱及此,未嘗不歡喜踴躍,以手搖曳曰:真箇有恁麼事,不是表法。爾輩冬瓜瓠子,那(哪)裏得知蓋他根本下明,但拙於語言三昧,發其要妙爾。此所謂唯證乃知難可測!」(《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18)
張無盡見的是「於一毛端現寶王剎」(方),智者大師見的是「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時),一個為方,一個為時,雖法相有別,然理則一樣:同為去除遍計所執實法所見。
再者,《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9〈26 十地品〉: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法雲地,……又知諸佛所有入劫智,所謂:一劫入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入一劫、有數劫入無數劫、無數劫入有數劫、一念入劫、劫入一念、劫入非劫、非劫入劫、有佛劫入無佛劫、無佛劫入有佛劫、過去未來劫入現在劫、現在劫入過去未來劫、過去劫入未來劫、未來劫入過去劫、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如是等皆如實知。
又知如來諸所入智,所謂:入毛道智、入微塵智、入國土身正覺智、入眾生身正覺智、入眾生心正覺智、入眾生行正覺智、入隨順一切處正覺智、入示現遍行智、入示現順行智、入示現逆行智、入示現思議不思議世間了知不了知行智、入示現聲聞智辟支佛智菩薩行如來行智。佛子!一切諸佛所有智慧廣大無量,此地菩薩皆能得入。」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9〈36 普賢行品〉: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十智已,則得入十種普入。何等為十?所謂:一切世界入一毛道,一毛道入一切世界;一切眾生身入一身,一身入一切眾生身;不可說劫入一念,一念入不可說劫;一切佛法入一法,一法入一切佛法;不可說處入一處,一處入不可說處;不可說根入一根,一根入不可說根;一切根入非根,非根入一切根;一切想入一想,一想入一切想;一切言音入一言音,一言音入一切言音;一切三世入一世,一世入一切三世。是為十。」
你看,在菩薩的眼裡,「時間」、「空間」和你我這種凡夫所見,大為不同。那麼,這「三大阿僧祇劫」,在菩薩的眼裡,又是什麼呢?可以量長短嗎?
定也不定。
說定是因為唯識當中確實說需要三大劫修行。說不定,是因為經中也說一切眾生,無始以來。在無始的時間裡,我們不只今生,或者兩生三生修行,亦可說無量劫修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卻是不定。如果學佛就用佛法的思維來看佛法所說。我們都已經流轉生死無量劫,其中或修行,或懵懂,各不相同。切勿以為修行,只是此生才有的事。不然說頓悟什麼的,就是謗佛謗法。不定。
有人可以超劫精進的增上,而有人卻是以一個大劫來過一個大劫,此中差異極大。但是佛菩薩從不辜負人,這完全都是取決於各人「信願行」是否如實,而相應到不同的結果。
般若信箱
南無佛法僧
達摩祖師在《破相論》中說: 「阿僧祇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漢名不可數。此三毒心,於中有恆沙惡念,於一一念中,皆為一劫;如是恆沙不可數也,故言三大阿僧祇。 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蓋,若不超彼三大恆沙毒惡之心,云何名為解脫?今若能轉貪嗔痴等三毒心,為三解脫,是則名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眾生愚痴鈍根,不解如來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說,遂言成佛塵劫未期,豈不疑誤行人退菩提道?」
此生若去得西方凈土,即是一生補處,直了成佛,不也是很好嗎!若想漸次修行,也好。把《華嚴經》好好看看,五十二菩薩修行階位,前四十種為凡夫位,你有充分的時間就慢慢修吧。只怕是真要三大阿僧祇劫了。台灣佛學大師方東美教授,最為精通華嚴,為何臨終去皈依了只會念佛的廣欽大和尚,這是什麼因緣呢。生命有限,是要好好想想。但其他法門都不修了嗎。要修!但我想一定要先把凈土修個基礎,往生較有把握對此生有交代後有餘力再修其他法門不是更好嗎。
在場的所有人都已經歷無量劫
時間是個假象
三大阿僧祇劫只是個大概的時間,形容非常的漫長,動經塵點劫也是這麼個意思。
修自力法門就是這樣,好比要過河,你要自己種籽,待它發芽,等它長大,再伐木做舟,再乘著過河。可是還沒等你的小樹苗長出幾片葉子你的壽命就到了,這樣折騰能不費時間嗎。能不動經塵點劫嗎,這還不談你退不退轉的問題。
念佛法門好比直接登上彌陀的大願船,一剎那就到達彼岸,能夠快速的離開兩種生死,快速的成佛。「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時空都是相對的,當有事物的相續流轉,生生滅滅的變化,成住壞空,發生,發展,衰敗,滅亡,也就有了相對意義上的時間。
一般歷史上的高僧大德都是即使不專修凈土,也要兼修凈土,這樣做比較安全可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