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00後的普通人,選擇租賃房子,晚生孩子,他們的生活是不是會更好?

房子選擇租賃,孩子選擇晚生,那麼僅有養老這一責任,那他們的生活是不是會變的更輕鬆?而且晚育的話,有了一定經濟基礎,也有更多的時間陪伴教育孩子。大家各抒起見。


歐美人平均首次購房年齡是40歲,中國現在是27歲,國人確實急了點。估計以後大家會結婚晚一些,買房子晚一些,生小孩也晚一些。這幾年是中國房產的轉折期,房價大漲的時段可能已經要過去。

以後我覺得很多事會趨於國際化,以後大家不是不買房,而是不再那麼急切,尤其是以後人口流動性會更大,如果每換一個地方,都要在當地買房,如何吃得消?如果27歲就確定這輩子就呆一個地方,好多人又如何甘心?

比如我們這附近一個企業,是美企,世界500強的前100多名,最近要搬,而且是政府規劃的原因讓這個公司搬,公司就問大家誰願意跟公司走,開始有很多人說不願意去,因為公司太遠了(60公里以外),好多人說自己才在公司的東邊買了房子,現在公司要搬去西邊,太遠了。他們中有些人是想讓公司出高額補償才肯過去。但實際上呢?實際上公司的計劃里有一定比例的人就是會被裁掉(很多人貌似還不知道),而這些人,我可以說離了這個公司,很難在這個城市找到這個收入的工作。大家的預期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你為了一個房子的位置,丟掉一個世界100多強的工作機會,是不是很好呢?很難說吧?

而且這個公司,本來是有一定機率是要搬到另一個省去的,長三角一個市聞訊派了一隊人過來,極力動員公司去他們那裡。這種企業,有的是地方歡迎。如果搬到另一個省,跟不跟呢?

以後這種問題肯定會越來越多。因為歐美澳這種事很多,所以我們看小說很多都有搬家的情節。

最近有一個從哈爾濱剛來工作的30多歲的博士租我的房子,他的小孩已經4歲了,本來他覺得挺滿意,兩室一廳,離單位超近,小孩上幼兒園小學又好又近。

他岳母來了以後,對我的房子進行了一番挑剔,面積小,不夠乾淨等等,結論是還得自己買房子(但又說自己沒錢)。

說實話,我覺得中國人現在胃口都這麼大了嗎?在哈爾濱結婚買房子,換個城市就要再買一套?歐美人均GDP是中國的8倍,也沒多少人能這麼干啊!所以我個人覺得很多人肯定是太浮躁了,此風不可長。

看一下歐美普遍行情:40歲首次購房,房款約為6年的家庭總收入,40歲左右開始按揭20年,每個月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於還房貸。歐美現在普遍60~67歲才退休,而且男女基本一樣,所以不存在銀行不給貸20年的問題。

我覺得以後很多90後,00後也不說非到40才買房吧,可能會推後到35左右。現在很多人女的會說沒買房子不能結婚(其實現實中我已經見過很多先結婚後買房的人),這主要是沒有安全感。

房價不再快速上漲,保障住房大量出現以後,尤其是如果政府提供的公租房夠好,那大家會把注意力從房產上移開一些。

其實養老和醫療的儲備和安排可能會在90後和00後中受到重視,這是國際行情。美國一直被視為福利不錯的國家,但是每人每年人均商業保險依然有2000美元(因此我自己是很看好保險和醫藥股的,題外話),以後很多人會認識到,最值錢的不是房子,而是自己這個人。

補充幾個問題:

1、有人說為了戶口,所以必須早買房。

答:北上廣深現在買房都不給直接落戶,從2007年開始一波一波的城市在取消買房落戶政策,中考和高考跨地區政策已經有所鬆動。現在戶口的功能是越來越小的趨勢,以前戶口跟吃飯都有關係。2000~2004年大把城市買房可以落戶的時候,大家都不買,為什麼?

而且當時全國人均存款也不少,所以這不是理由。

2、中國跟歐美不同,買房才有學位,才能上學。

答:學區房和公租房恰恰是中國跟歐美學的,歐美學區房和公租房搞了幾十年,經驗已經非常成熟。所以我拿歐美做例子。

而所謂的學位,是小學學位還是初中學位?就近入學與不就近入學,也就差個學費唄,擇校就可以了,我們這比較好的基本是民辦性質,一年也就一萬多(我看了全國都差不多),這點錢跟房子比,算什麼?

在北京,想上人大附中,你得考,房子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現在好一點的學校都得考試才能上,奧數只要夠好,好學校基本都會要,學的不好,住學校隔壁也不一定能上。何況你買個房子給個小學上學的機會,好初中在另一個地方,再買一套?初中也許還能靠房子,好的高中誰理你房子在哪兒啊?都拼升學率呢!你只要城績夠好,你住縣城都能錄你。

說實話在歐美一樣的,窮人和家長想省事的才上免費學校,經濟好,有心培養孩子的,一樣跨區花錢上學。


謝邀。人生就是各種體驗。不買房子,不生孩子確實生活會輕鬆,錢花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可以讀書可以旅遊,吃喝玩樂,這是一種體驗。買房子生兒育女,像養育一棵小苗一樣守護希望,享受天倫之樂,是另一種體驗。每一種選擇都有得有失,看你更愛什麼了。


我比較悲觀,對90,00歲數大後,國家養老措施完善持觀望態度

不過的確,現代人的幾座大山,房子,孩子,孩子比房子花錢更厲害

選擇不買房,不生或者晚生孩子,的確會在老年之前過的比較輕鬆,可支配的錢和時間都更多

需要考慮的是,老年之後的無人陪伴和傷痛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養了孩子並不能保證有一個平順的晚年,

我周圍的老人都在相互傳授經驗,紛紛表示為了子女對自己好,不能把錢過早的交給子女

一個反面例子就是我二姑婆,八十多了,她有一兒一女,把所有資產都交給了子女。

她名下原有兩套房子,大的給兒子,小的給女兒,存下的十幾萬私房錢也全部交給兒子,自己只有每個月的退休金。

現在她是兒子家住兩個月,女兒家住兩個月,每個月還要給子女交伙食費

就這樣,她女兒嫌棄她要吃肉,她兒子趁他去女兒家住的時候,帶著全家出去旅遊

二姑婆在的時候,他們是肯定不會出遊的,因為要多花錢。

總之,我認為,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子女不啃老就不錯了,也別期望他們來供養你了。


更一波

看到了題主的評論,以及修改的問題,乾脆把回復修改了貼出來。

題主又問晚育。晚育晚到什麼時候呢?按國家以前的規定,男滿二十五,女滿二十三就是晚育了。這個現在已經廢止了。而且從目前看,女孩二十三就生育,已經算早了~

可能有人說晚生可以多玩兒幾年,或者事業可以先打打基礎。但是,說實在的,大部分人都是糊裡糊塗就過去了,沒有清晰的人生規劃,早生晚生都差不多。

在我看來,晚育比較明顯的壞處有四個:

一是到一定年齡後,生育能力和質量都是在下降的,懷孕幾率會降低,高齡產婦各種問題出現的幾率成倍增長,生完身體恢復也慢。

二是年紀大了身體狀況逐步走下坡路,帶孩子是個費力又費心的活兒。二十多歲熬個通宵跟玩兒似的,你到三十,四十再看看?熬個通宵簡直要了老命了。

三是你已經老了孩子還小,你退休了孩子還沒工作,你去開個家長會跟孩子同班同學的爺爺差不多大,有點尷尬。

四是,從國內現狀看,隔代撫養是很常見也是相對靠譜的撫養方式,全職家裡得有個人特別能掙錢,但多數家庭迫於經濟壓力估計做不到這個。把孩子交給保姆或托幼機構,到底還是不如交給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放心。但是如果晚育,多半會遇到父母年事已高,無力幫你帶孩子的問題。

……………………………………………以下為原答案………………………………………

謝邀。

我不是90後,更不是00後,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苦逼著背著房貸養著倆孩兒的80後。

如果不買房,可能我現在的經濟負擔更小一些,但是頻繁的搬家,居無定所,也會讓我的生活充滿動蕩的不安定感,在這個本來就沒什麼安全感的城市,更加的沒有家的安全感,更談不上什麼生活質量了。

如果不生孩子,我想,我的生活中,將會失去很多樂趣吧。

雖說口頭上一直說並不指望孩子養老,但是相比國家政策,和自己的孩子,哪個更靠得住呢?

引用一句被說俗了的話,人的一生,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任何別人的生活,不能感同身受,也沒有資格去評價。


想多了。我從來不對養老抱希望,人口基數太大。除非總量超美國5倍以上,不然養老全民免費醫保房價泡沫破裂全空談。


提問者心中答案應該顯而易見,從經濟上,房價在未來只低不高,關於養老政策不在思考範圍內,不懂你怎麼能把未來幾十年的幸福就堵在可能性不高,制度不明的政策上。

老了之後,女性普遍壽命長,女性孤獨終老,在最後時刻享受不到關愛,也是生活的一項缺失。

而孩子在未來不僅會對自己的贍養盡責(政策明確),在孝道和政策上也會陪伴老人,這一過程不失為漫長人生的一項經歷,個人看來以經濟不足為理由不生孩子是偏執且不理智的行為。


這個提問其實很無奈。但一套住房是剛需,大多數人都會買的。生活水平好了,生孩子自會提上日程。90後比較務實,某種程度上說是自私,沒了過去的傳宗接代的觀念,要享受當下,這無非對錯,時代使然,沒有人能逃脫時代的局限。


人生哪有如果啊!


這個政策還真不清楚。反正現在都是好好讀書。好好工作,努力賺錢誰不希望靠自己的實力賺的錢去買東房子呢???房子有人都不嫌多!至於生小孩 看自己吧。以後的事情誰都說不準,對吧。計劃趕不上變化


是的,撫養孩子肯定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這樣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


這個想法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感!

首先,生活輕不輕鬆和買不買房並不是反相關的。購買了房屋,造成了短期的經濟壓力,但是隨著房子的升值、節省的租金,你的財富在增長,因此到了一定時期壓力比買有買房的人反而小了。

其次,買房有經濟壓力,但是不買房也有很多壓力。比如對房價上漲的焦慮、被房東趕走的苦惱、無法按照自己意願改造房屋的苦惱……

再次,購房很多時候像一個強制儲蓄,否則你的工資很快就花完了,但是什麼也沒有留下。

複次,晚育,經濟基礎好一些,不代表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因為如果你35歲生小孩,那時候忙還是28歲時工作忙?那時候精力好還是28歲好?很多二孩爸媽非常痛苦,年齡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最後,我們普通人往往要請父母協助帶小孩,你晚生,父母都老了,怎麼幫你帶小孩,除非你不要。

60後覺得70後幼稚,70後覺得80後不成熟,80後又在擔心90後、00後,但是現在80後也奔四十了,無論哪一代都會承擔責任,購房、生兒育女等逃也逃不了。


晚婚晚育,對男人來說,經濟上更好一些,婚後生活更有保障,男人性格更成熟,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和社會資源;對於女人來說,「晚婚」,要挺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晚育」,要自己的身體條件允許。


每個人對好生活的定義不一樣,我的人生規劃里就沒有結婚生子。

這種話並非過嘴癮耍酷說說而已,是確定肯定以及一定。

平常生活中壓根沒有尋找另一半多個人的精神或肉體需求。

有好感的也只想做個有距離的淡淡朋友就好,而平感的除了無法避免的必須交集外也不會產生其他交集。

總之,喜歡的我都沒有任何想要的心了,不覺得心有漣漪的也更會覺得多餘。

再也不想擁有什麼,誰也拿不走什麼。

多好。


生活是否變好取決於你的價值觀,每種生活狀態都各有利弊,看你如何權衡,如果你嚮往獨立不受約束崇尚自由可以一個人其實也挺好的,這個世界有無線的可能性你可以少些顧慮多些勇氣,如果你想早日擔起責任延續生命可以早些結婚,最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租房子會讓你變好,買房子會讓你心沉下來。


也不一定,主要你是怎麼看待好生活的了!對於普通人來說,在外租房,還沒孩子,有一定的存款的話,那也許這個階段你會生活的比較好點,但如果你想要實質性的好生活,例如買車買房,或者做生意的話,那還不如趁現在花銷沒那麼大的時候多存點錢,讓以後的日子更好過點呢!


個人意見,並不是吧,畢竟有的是生活所迫,你所謂的生活好一點,是在沒有看到社會最底層的勞苦大眾的基礎上提出的。確實有的人如你所想,但是相比較而言,一些人是無奈之舉,沒有穩固的收入,談何買房,談何撫幼。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