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Quant 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現況如何?未來會怎麼樣?


因為 Quant 基本上是面向理工科背景人才的工作,所以以下回答是以理工科人士的視角來展開,而不包含其他專業背景如市場營銷,文化娛樂等。

關於歷史,我資歷不深不敢妄加總結。

關於現狀,我過去幾年在香港和倫敦生活,就說說這兩個城市。這兩城有個共同的特點,都是金融中心,且金融業是佔據壓倒性優勢的支柱產業。但兩者又有不同,所以分開來說。

香港的騰飛應該是過去幾十年的事情,作為港口城市,貿易和金融業是重要的經濟支柱,尤其是今天香港雖然面臨種種衰退挑戰,亞太地區金融中心的地位仍然還在。短暫的歷史和重商的傳統 ,使得理工科技術性人才在這裡的地位不高。以我在那裡所了解的信息來說,就業而言,高水平理工科人士只有兩個去處。一個是進大學做教授,香港系大學走美國路線,不僅待遇持平,而且也有終身制(tenure)評價體制,乾的好拿到 tenure 的不用擔心失業,是非常理想的工作。但研究性職位在哪裡都是稀缺崗位,香港地盤小大學也有限,每年沒多少位子放出來,要找到教職非常困難。

所以普遍而言,在香港畢業的理工科博士們大多會考慮的是另一條路線,就是進金融業從事 Quant 性質的工作。不論是賣方投行還是買房基金,都有很大的需求,且待遇一流,算是工薪族的黃金選擇。

除這兩者之外,其他產業可謂是一片凋零。我本人是計算機背景,在香港要找純粹的碼農崗位非常困難,大公司 Google 微軟等在本地都不設研發單位,只有市場部門。當時在香港沙田那裡有一個科技園區,算是本地科技業的中心,但地位和港島上中環金鐘那裡的金融中心不可同日而語,氛圍待遇都要差一個檔次。

從這個角度說,如果你是理工科背景,在香港想要謀求更好的發展,轉行做 Quant 相關的工作幾乎是唯一選擇。

而倫敦相對來說提供更多一點選擇。倫敦本身的政治經濟地位不用多說,至今仍是歐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家大業大意味著產業相對豐富,因此在科技業也提供很多選擇。互聯網巨頭Google、Facebook等在這裡都有研發單位,雖然規模不大,但至少提供了就業可能。另外英國的企業文化有一種小而精的特點,有不少小公司小團隊水平很高。如果你關注互聯網技術,可能會經常看到源自倫敦的團隊做出精彩的產品。

但是同金融業相比,科技業在倫敦還是要算小眾產業。倫敦金融城的名號不是白叫的,因為歷史和政策原因,金融是這裡絕對的中心。甚至以倫敦區區方圓之地,就容納了三個重量級金融中心(Mayfair,City,Canary Wharf)。這種背景下,從就業角度來看,金融業提供的 Quant 崗是有碾壓性優勢的技術性崗位。甚至因為英國本身的經濟稍好,倫敦還吸引著隔壁傳統數學強國法國的大批數學精英過來做 Quant。對於關心待遇的朋友來說,因為這裡大量 Quant 崗位由 PhD 把持,那麼可以參考的是 PhD 的傳統路線大學教職,從數字上來說金融業 Quant 的薪資一般可以比大學講師高出20%-50%。

當然,我絕不認為待遇,尤其是薪資/現金收入是衡量事業發展的唯一標準。有政治、經濟學常識的朋友應該同意,大環境對個體命運的影響遠遠超過短期的待遇優勢。在這兩個城市,除了高水平薪資以外,進入 Quant 行業還意味著同行從業人員的平均素質極高,自己一個人的判斷也許會有失誤,一群聰明人聚在一起則會大幅降低這種風險。這種群體優勢也是相當大的吸引力。

相信另外兩個大家關心的市場是美國和中國。對此我沒有親身體會,無法提供詳細分析。以我有限的了解來說,美國因為存在西海岸矽谷系科技業同東海岸紐約系金融業的分庭抗禮,對於科技人員來說,去矽谷搏上市也是一條康庄大道,所以進入 Quant 行業顯然並非唯一選擇。

國內的情況是金融業剛剛起步,不論是交易還是衍生品市場都尚有大量基建工作需要完成。相比之下互聯網已經風生水起,BAT 都可對技術性人才提供巨大吸引力,Quant 這個行當我認為還是相當早期的階段。而這個現狀究竟意味著慘淡經營還是前途無量,就見仁見智了。

關於未來,這兩個問題下已經有精彩論述,這裡不再贅言:

P Quant 和 Q Quant 到底哪個是未來?

如何看待紐約大學教授 Marco Avellaneda 的言論:Pure Quant 叱吒風雲的時代已經終結?


推薦閱讀:

在你所處的 Quant 的工作崗位上,你認為最佳的技能搭配是什麼?
國內證券公司的金融工程組是一個怎樣的組織?

TAG:寬客Qu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