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專制和民主對經濟沒有決定影響,而民主又是隨機的,那麼對人類進步而言,專制是好的選擇嗎?

如果專制和民主對經濟沒有決定影響,而民主又是隨機的,那麼對人類進步而言,專制(共和)是好的選擇嗎?另一方面,從哲學或者歷史學角度說,不存在所謂的純粹民主,專制(也可以說「共和」)才是表象後面的實質,那麼選擇專制(共和)是唯一的路嗎?Note: 我把專制和共和劃等號,是因為我認為即使是民選的共和政體(當然也不存在純粹的民選),無論總統制還是內閣制,最終總會表現出專制的特徵(個人或小群體的決斷凌駕於大多數人的選擇)。

==========================================================

讀 @海尼森 回答及評論有感,不停的討論民主和專制,局限住了思維。自由主義的框架法理之下,所謂共和或民主或其他什麼名稱的體制,只是技術問題。基於此,個人認為這個技術是彈性的,也就是說自由主義框架是個平衡點,民主,專制可以應環境條件,自由浮動,可能專制出現,可能民主出現,可能中庸,但只要以自由主義框架為回歸點,都可接受。簡而言之,任何以自由為目標的階段性體制都可接受。


只有雅典時代的民主才符合「多數人的意志就是國家的意志」這一條所謂的民主特徵——說白了就是村民大會。

這種民主,在中國處於部落聯盟之前的那個時代肯定是存在過的,直到大禹通過治水樹立權威之前,廣泛存在過原始的部落軍事民主制度。

只要最後出現了資本集團,職業軍人,任何一個國家的意志都是少數精英決定並通過媒體,法律,謠言造勢等方式來令多數人跟從的。

沒有其他複雜的因素,不過是由於行政成本上升,少數人的意志決策更加有效率罷了。

這和專制+民主真的沒有一點點關係啊。

題主所謂真正的民主,在人口少於一萬的小城邦估計還是有效的——多了就不行了。


現代民主的基本理念不是數量的統治,而是消極自由、群己權界、社會自治、自由市場、有限政府。自由主義的政治哲學不外乎對上述理念的體系化。在此框架基礎上,才有所謂的決策問題——當然,施密特主義體系里的決斷,是另一個維度。


首先,我不同意題主將共和與專制等量齊觀的做法。雖然共和主義指的是相對於君主制而言對共和國的偏愛。但是共和國一詞不僅意味著沒有君主,而且還意味著獨特的公共領域和大眾統治。共和的自由不僅可以保護公民免受專橫和暴虐政府的迫害,而且可以使公民充分積極地參與公共政治生活。簡言之,共和與專制的一個很大差別在於:前者努力培養公民,後者努力培養奴隸。

其次,我同意題主將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撇清。政治對經濟有「反作用」,這種反作用是間接的。因為對物質利益的生產和分配負直接責任的,或者說對效率負直接責任的,畢竟不是政治制度,而是經濟制度。可以支持題主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二戰前的德國,希特勒的德國當時在國內推行法西斯的專制統治,這是公認的人類有史以來最壞的政治制度之一,但其國內經濟在短期內缺內卻仍然迅速增長。然而,政治制度所負的直接責任是根本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或者說是社會的公正。所以,政治制度的好壞與經濟利益的增長就不能簡單絕對地劃等號。王紹光在其著作《民主四講》中得出的結論是:民主不一定能夠促進經濟增長,也不一定阻礙經濟增長,還得具體環境具體分析。

最後,落到對人類進步這個高大上的問題上來,選擇民主自然是比選擇專制來得好。如果不是這樣,咱們也就無緣在知乎相見說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看法。儘管民主制度有著種種弊端,卻也是經過「自由」、「憲政」、「代議」、「選舉」、「多元」一刀一刀閹割之後,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最不壞」的制度。未來還有沒有更好的制度來取代民主呢?誰又知道呢。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在一提封殺都這麼高興?
莊子的鯤【三】
哲學江湖往事(上)全
正如每個人都囿於自己的皮囊,每個人也同樣囿於自己的意識:叔本華《人生的智慧》
如果上帝是全能的,那麼他肯定能創造出自己搬不動的石頭,但是如果他搬不動,又說明他不是全能的了?

TAG:歷史 | 哲學 | 人類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