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捨《時生》與《人間失格》?

東野圭吾說 :「出生在這個世界上 單單因為這個,就應該心懷感激」而太宰治卻說:「生而為人,對不起」題主涉世未深 不知二者該如何取捨?


題主想表達的,應該是這兩部作品中所闡述的兩種不同的價值觀該如何取捨,首先肯定的是兩本都是經典,《時生》是東野圭吾繼《解憂雜貨店》後的治癒之作,而《人間失格》基本上是太宰治的自傳,且為包括我在內的許多讀者不敢再讀二遍的書。

兩種迥異的價值觀不禁讓我想到了出入世之爭,《時生》那段話無疑是積極的,對很多人來說相當於一碗願意乖乖咽下去的雞湯。而《人間失格》,有的人會覺得主人公很矯情,甚至無病呻吟,川端康成也說過太宰治「氣弱」;但只有跟大庭葉藏有過相似心路的讀眾才會有心理乃至生理上的嚴重不適感。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陷進去黑洞一樣的負面情緒之中,從自卑自棄到無力討好人群,就像葉藏那樣,「就連幸福感也像踩在棉花上般綿軟無力」,當我被這樣的情緒籠罩時,很難去接受另一種相對積極的價值觀,還會用看過的書作為雄辯的論據來抵制這種積極入世的觀念。題主說自己涉世未深,故詢問價值觀的取捨,其實我認為我們讀過的每一本書都只是積澱而非負累,這兩部作品之所以為名著也正因為能引起讀者的思考或共鳴,我年紀尚小,讀過的書也良莠不齊,見過的一些作品有價值觀矛盾的也有的三觀簡直嚴重扭曲,有時也會覺困惑,但後來便想通了——為了練就那十分之一的眼力,讀十分之九無用的東西也在所難免;好的文學作品的價值觀確實會影響到讀者,至於取捨,可能要根據自身經歷和心境來權衡了。

針對這兩本書,那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知是多少人的心頭血,我衷心希望題主永遠也不會有機會親身經歷那樣的心路。真要取捨,不妨咽下那一碗「雞湯」,去尋求一些積極入世的東西;有時候能有勉勵自己進步的信仰實是一件幸事,追求普世的價值也能促使人邁向好的方面。

以上僅為個人感悟,希望能幫到題主。


不感覺「取捨」太咄咄逼人了嗎?

非好即壞這樣的二元論也太瞧不起我們一生了。

我更願意接受這是個美麗而殘酷的世界。

說起《人間失格》,怎麼說呢,我是不太願意給心情的,因為實在太沉重了,如果說羅生門是描寫人間地獄,那感覺人間失格寫的就是地獄到底有多深,自然對於文學作品而言,一句生而為人十分抱歉毫不過分,用心也是能夠深切體會的。

以前總感覺「葉藏」和我們實在很像,後來才發現,葉藏只是單純地和他自我介紹一樣,所有不幸的集合體,我們難免會在他身上看見我們自己的「不幸」,這確實足夠感傷了,但我們或多或少也有「幸福」的一面,在你看不見的地方,也有很多比你幸福的人,肯定也有很多充斥著不幸的人。

於是,或多或少,我自己就開始釋懷了,不會在痛苦時呻吟,也不會在絕望時逼迫自己。

誠然人本身毫無因果來到人世,遭受著切膚之痛,受盡飢餓折磨,還有慾望纏身,無不是罪惡痛苦的一生(最近挺認同基督教的惡本論)

說句題外話,是在聽歌時候的感受(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人類文明在宇宙中不過爾爾,我們個人也是這個世界中的滄海一粟,但我們自身無論多麼渺小,多麼痛苦,也在不斷上升,雖然這可能在很多人眼裡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我能夠在目前為止的人生之中,思考並回憶,閱讀前人的作品,成為我自己,未來也有我的身影。

至少,對我而言,

生而為人,真是太好了。


來自一個有點喜歡輪迴論的少女的想法

萬物在世間是一個輪迴 前世幾度幾劫我可能是荒郊里的草 枯木旁的沙 在心如止水無聲無息的幾世中 我想要看到更有趣的世界 更迷人的風景

於是 只是出生 便足夠幸運

因為我還了前世的願吧

在這一世里我是人 比之前幾世的草木有更多的情感
情感是一個雙性詞 有仰天大笑就有潸然淚下

在人生的這段時間裡 我看到了獨一無二的風景 也看到了世上的暗角可以黑暗到什麼程度 在暗角里 不可避免的會沾染陰影

就這樣 會不會突然有種 背離了本來的願望的痛苦呢 一定會的 因為本願是看到美麗的事物
可是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美麗的事物 於是人只是活著就會很累 有種失格的痛苦

累在哪裡 累在不知如何取捨世上的美麗與醜陋累在不知自己是這個世上的美麗還是醜陋

有的時候覺得自己其實做了很多過分的事 比如傷害特別親近的人 有時做事比較刻薄

於是竭盡全力彌補自己的過失 會喜歡給別人的笑容多過陰著臉 會喜歡一些柔軟而溫和的東西 喜歡在陽光超好的天氣里揉揉橘貓的小腦袋 對吧

這樣看來 活著也不算賴

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大起大落

就當是還願 作為人而活著這一世 儘管我並沒有那麼努力的活著 也並不掙扎非要活著

但是 萬事不強求 世事皆因果

順其自然的活著 多看看世上比較美的那一面

來世再回想 必然也熱淚盈眶吧

那是很長很好的 一生


僅個人想法「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時生》的主題——「未來不僅是明天,未來在人們心中,只要心中有未來,人們就能幸福……「東野圭吾借《時生》表達出他的堅信,他堅信生死只是用肉體進行的一段時空之旅,若是我們感謝生命,生活就會更加美好。就如同書中所說「出生在這個世上,單是因為這個,就應該心存感激」東野圭吾大概想傳遞的是,任何一個生命,哪怕是最卑微的生命都不是無緣無故的,總會有一種稱為命運的絲帶把我們的前塵後世關聯起來,給予我們一種使命感。存在即是合理,感恩是對生命最好的報答。這樣理解起來,從深層主旨上,《時生》和《人間失格》的兩句摘錄就不能在一起比較。但若是想強行比較一下,那麼或許可以從個人和社會兩個角度來琢磨一下。從個人角度來說,時生本身就是個涉世未深且被父母照顧的很好的孩子,他的周遭鋪滿了一個叫做愛的東西,所以時生眼中的世界是彩色的,他感受到了愛所以可以看見愛。而對於葉藏來說,從小他和世界就是格格不入的,對他來說,世界是黑白的,他是這個世界的異類。而從社會角度來分析,東野圭吾寫《時生》時世界和平,小說反應了社會環境,所以即使時生面對死亡,他仍然可以說出「我為自己來到這個世界而感到欣慰」因為這個世界在作者眼中,當然也在幼小而被保護的相對比較好的時生眼中是值得留戀的。而反觀《人間失格》的寫作背景,二戰、屠殺、抑鬱、萎靡…生於這樣的時代卻無法改變時代,葉藏的內心肯定是崩潰的。他除了抱歉以外並無他法。


人和人的故事,人和世間的攀談,人對自己的失望,人對世間的絕望。


經典名著那麼多,觀點必然有衝突。讀書不是要讀者按照作者的觀點走,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那是他的人生,所以他得出了那樣的結論,你的結論你自己得。


推薦閱讀:

死·局
三部曲之:紅
這些夥伴陪我走過了三十年
棄屍案 四 犯罪心理

TAG:文學 | 東野圭吾 | 日本文學 | 太宰治 | 時生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