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酈道元的《水經注》?


謝邀,酈道元的《水經注》一書相傳是給漢代桑欽的《水經》做了若干大的補充的而一部書。但經過清代學者和現代研究表明無論漢代桑欽著作還是晉代郭璞著作都是錯誤的。大致是三國時期的人士所寫。對它的評價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待:

  • 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古籍、碑刻等文獻資料,而這些漢晉古籍至今絕大部分失傳。所以《水經注》因為引用多達430多種文獻保存了珍貴的史料,這些對於輯佚學、古典文獻學和研究漢魏時代的部分歷史、文化尤其珍貴。
  • 「因水以證地,即地以存古」,酈道元這部書的好處就在於他不單單記敘水道變遷、流向分支,同時在以水道為綱的前提下,詳細描述了經常變化的地理現象和沿岸各地的城鎮、關隘、碑刻等等。《唐六典》注中稱《水經》共載水道137條,而《水經注》則將支流等補充發展為1252條。今人趙永復將全書水體包括湖、淀、陂、澤、泉、渠、池、故瀆等算入,實記2596,倍於《唐六典》之數。

所記述的時間幅度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當代,上下約2000多年。它所包容的地理內容十分廣泛,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山川勝景、歷史沿革、風俗習慣、人物掌故、神話故事等等,真可謂是我國6世紀的一部地理百科全書,無所不容。難能可貴的是這麼豐富多採的內容並非單純地羅列現象,而是有系統地進行綜合性的記述。侯仁之教授概括得最為貼切:"他賦予地理描寫以時間的深度,又給予許多歷史事件以具體的空間的真實感。"(《水經注選釋·前言》)

  • 《水經注》是北魏以前中國古代地理學的一個大的總結,在古地理學史上意義巨大,結束了秦漢以來很多地理書籍因為輾轉傳抄文字錯訛的情況。此外它對很多學科都有指導意義,有很大的使用價值。因為對於水文水利的詳細記載侯仁之教授曾利用它復原了北京周圍古代水利工程,研究了毛烏素沙漠的歷史變遷。我們可以運用它來研究古代水道變遷,湖泊湮廢、地下水開發、海岸變遷、城市規劃、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等等諸多課題。
  • 《水經注》文采斐然,文句錯落有致朗朗上口是天然的美文佳作,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和審美屬性。不少篇目在歷代傳為經典。如記敘「三峽」的篇章,記敘壺口瀑布的部分等等。當然水經注最大的核心價值還在於其地理學的意義。


Q1:酈道元果真喜歡考察地形地貌,走遍大半個北方?

A:我酈道元從小就不喜歡走山訪水,你丫的憑啥空空口說白話。

余少無尋山之趣,長違問津之性。(酈道元《水經注?自序》)

Q2:酈道元《水經注》里的段子都是自己走訪搜集來的嗎?酈道元踐行了相信群眾、深入群眾的路線方針嗎?

A:歷代對《水經注》的研究無出考據、辭章、地理三派。考據學定史實,辭章派賞文學,地理派繪水經圖。今日興起史源派(亦應屬考據派),抽檢《水經注》,方才確認道元作《水經注》的性質。道元作《水經注》,實際上做的是排列組合的工作:

訪瀆搜渠,緝而綴之(酈道元《《水經注?自序》)

何謂「訪瀆搜渠,緝而綴之」,或許就是搜集前世地理文獻,綴編合一,因為前文道元自述不喜歡瞎逛

不要忘了,南北朝時期,除了《水經注》,還有另外兩份大名鼎鼎的「注」——裴注《三國志》,劉孝標註《世說新語》,你能說劉孝標補充的段子都是他去聯繫群眾了嗎?不是吧,這些踐行的大都是從故紙堆來、到故紙堆去的方針路線。

Q3:難道酈道元真地就只會翻書嗎?我不信!

A:肯定不是啊。酈道元在抄錄前人對河南地區「沘水」的記載時,就表示了懷疑,並且在自己任當地刺史的時候去考察確認了一下:

應劭曰:「比水出比陽縣,東入蔡」。經雲泄水從南來注之,然比陽無泄水,蓋誤引壽春之沘泄耳。余以延昌四年蒙除東荊州刺史,州治比陽,縣故城南有蔡水,出南磐石山,故亦曰磐石川,西北流注於比,非泄水也。

不過,與翻檢史籍相比,這樣的例子真的比較少了。

Q4:我們小時候學過的文辭優美的《三峽》,應該是我們道元寫的吧?

A:劉孝標同志和盛弘之同志表示抗議。劉孝標作《世說新語》注,曾經引用過一段材料:

《荊州記》曰:峽長七百里,兩?連山,略無絶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常有髙猨長嘯,屬引清遠,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一聲淚沾裳。

是不是說劉孝標的注里引用了這段話,這段話就是劉孝標的作品?應該不是的吧。《荊州記》何人所作?神器《太平御覽》可為你我解答。《太平御覽》是一部類書,將不同出處的文獻分門別類的彙編在一起,並且很溫馨地留下作者名:

盛弘之《荊州記》曰:舊云:自三峽取蜀數千里中,恆是一山,此蓋好大之言也。唯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日月。至於夏水襄陵,?泝阻絶。或王命急宣,有時雲「朝發白帝,暮至江陵」,其間一千二百里,雖乗奔御風,不爲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淥潭,廻清到影。絶獻多生檉栢,懸泉瀑布飛其間,清榮峻茂,良多雅趣。毎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髙猿長嘯,屬引凄異,空岫傳向,哀轉久絶。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看,這是不是《水經注》里的那段話?可惜了,就連盛弘之前輩的《荊州記》也調皮地來了兩字兒「舊雲」,可見他也是引述前人對三峽的描述。如此說來,盛弘之和酈道元極有可能看了同一份文獻,把這段話放到了自己的作品裡。也有可能,是酈道元為注《水經》,參考其它地理文獻,其中就有這份《荊州記》。畢竟,道元前輩是沒有到過三峽的。

Q5:那,酈道元難道都是參考的別人的嗎?

A:就讓前輩回答你吧

酈注與班志一樣,主要貢獻也是在於酈道元纂集了大量的前人地理著作,而不是根據他自己親見親聞所記下來的那一小部分。(《譚其驤《〈中國古代地圖集〉序》 )
《水經注》遠非酈道元進行全面實地考察的產物,而主要是作者對其所處時代及其之前的地理資料以水道爲體系進行編排後的重寫撰成,因而全書之中,引征豐贍。然而由於酈氏將徵引資料融會貫通成一個新的體系,使得被引用典籍顯得比較隱蔽和無序。 (李曉傑《 水經注校箋圖釋?渭水流域諸篇 》之《前言》)

綜上,對《水經注》的評價,離開了史源的考察,恐怕很難觸及根本。


給了古代盜墓者一個指引,簡直是名人墓葬搜索指南。


我國古代以記述水道為綱的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內容涉及地理、歷史、神話等方面。文字也很優美。

曾經粗略翻過一遍,可讀性還是很強的。


北朝文學雙璧之一,另一個是《洛陽伽藍記》,這兩個大概都跟地理有關係。大一曾經嘗試讀過,《水經注》讀了十幾卷,但是《迦藍記》真的讀不下去…對類似的東西感興趣的話推薦《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讀史方輿紀要》。


瀉藥,先佔位。有時間慢慢道來。


對於《水經注》的史料,我更好奇酈道元是個什麼樣的人,能聊聊天更好。

他親自考察地形地貌,幾乎走遍了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區。

……

酈道元在實踐調查過程中重視走訪群眾,認真聽取百姓對當地地形地貌的描述。《水經注》中記載的許多古語都來自不同地區的群眾,他還善於從百姓傳誦的古老諺語中吸取知識,豐富其地理見聞。

—— 張澤光《北魏酈道元與水經注的地理學成就》

這是隨手找的論文,可以想見這種人肚裡有多少段子。


推薦閱讀:

駐馬店潰壩事件的原因是什麼?
在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就讀是一種什麼體驗?
京杭大運河如何穿越黃河?

TAG:地理 | 地理學 | 水利 | 歷史地理學 | 魏晉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