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上被廣泛稱為血槽的東西到底應該叫什麼?

既然都說不是用來放血的,那總不能本名就叫血槽吧?只查到日本好像叫樋,但是沒查到這東西的中文叫法……難道中國古代的所有武器都沒有這個部位嗎,所以還沒有準確的譯名?

(問的是名字啊……怎麼都在回答作用)


從一個刀匠角度來看待「血槽」。。

我喜歡叫他「樋」,有兩個方法製作

1: 煅造時煅出來

2:後期鏟、磨出來

第一種方式和不開樋在用料上沒什麼區別。。起不到減重作用

從刀劍形制上看,放血論和快拔論也根本是無稽之談,舉個栗子,歐洲劍吧,無論是長劍還是武裝劍。。很多形制中樋只開到劍身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處。。稍有劍術常識的人都知道刺擊時不能全力刺入(特別是無甲劍術)。。刺入幾厘米即可傷及內臟要人性命(那部份根本沒有樋)。。刺擊停止作用差。。刺入後要拔出,格擋對手亡命一擊(hema比賽中也有這樣的「雙殺」機制)或連續刺入

個人認為樋用處主要還是減重及增加增體彈性(僅僅是從結構上改良)。。和。。。裝飾。。

另外糾正樓主一個誤區。。。本土刀劍是有樋的。。從高古到近代一直都有。。有些作法出發點很可能僅僅是裝飾(比如戰國到漢時期的青銅環首削刀就帶有的瓦樋)。。


俗稱血槽,也有個名字叫血溝。

以我的觀察,應該在元以前,中國本土刀都沒有這個結構。大概是元以後,中國刀由環首直刃變為雁翎式之後才有。所以血槽、血溝這倆名字是不是從開始就存在了放血謠言也未可知了。

這玩意英語里叫Fuller,日本叫樋你也知道了。

如果覺得血槽有歧義,乾脆就叫樋好了。


血槽……即……樋

由刀劍製作整體成型之後 部分在淬火前人工剷出的,部分淬火後由機械輔助剷出

作用:

1.減重的同時調整刀身重心和平衡;

2.增強橫截面的強度


那個主要是用來減重和調整重心的,和放血沒關係,但是都是這麼叫的,就只好這麼沿用下去了。


血槽的正規叫法是「飲血」,多用在長兵器上,常開在脊兩側,也有在脊中央開槽的,吳王夫差矛就是在脊中央開槽。短兵器也很常見啊,比如刀:


通俗一點的好像就叫血槽,至於樓上朋友說的更專業,不太懂就不亂說了,不過聽說這個東西跟放血沒關係,只是為了在不影響刀具強度的情況下減輕重量和平衡重心。


樋是用來改善刀的重心和性能的,也可以幫助刀手調整刀姿。同等重量下,開了合適的樋的刀比不開樋的刀性能好。


我也很好奇這個問題,搜索的時候找到了這個問題,然後很失望的髮型確實沒人知道中國古代怎麼叫。而且很多回答都沒看問題,回答的是血槽的作用而不是歷史名稱。

另外很多人提到了fuller這個詞。其實fuller是個近現代辭彙,matt easton英國的一個西武學者指出近代之前的所有文獻管fuller就叫做groove溝,近現代之後人們才開始給各種東西更加專業系統的定義,這玩意才開始叫做fuller。

然後我進行了點搜索。

明代的單刀法選。

如要堅硬,則刀必厚,厚必重,非有力者不能用也。故製法,惟以刀背要厚,自下至尖,漸漸薄去,兩旁脊線要高起,刀口要薄,此即輕重得宜也。明代的單刀法選。

這個脊線應該就是fuller。仔細一想確實很像人背後脊椎那條溝。

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從文起,至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絕。《越絕書.外傳記寶劍》

這裡也是叫做脊。

但是我搜刀脊,發現大家都說定義應該是刀的後背。但是單刀法選裡面同時出現了刀背和刀脊兩個詞,分別描述。所以肯定不是一個東西。還有很多地方提到劍脊,應該是劍身上突出來的而不是凹進去的線。但是單刀法選可是描述倭刀的,倭刀哪來的突出來的線。

所以我懷疑其實脊其實根本不分凹凸,都算脊。而且可能在不同時代,不同情況有時候拿來形容刀的後背,有時候拿來形容刀的血槽。

說到這裡其實把每個東西都詳細分類,用不同的專業辭彙準確定義每個概念其實是相當現代人的想法。古人其實大部分時候都是詞能夠滿足在語境下和同時代人交流能夠互相理解的程度就足夠了,所以就算混淆著叫,或者就把它叫做溝,槽也很正常。


嗯 道聽途說的很多萌新都會很專業的說為了放血 說的很厲害的樣子


請允許我扼要簡答:調整刃具的重心。


推薦閱讀:

古代一斧(或其他兵器)打下用刀棍扛住真的會震得雙手血流嗎?
古人作戰時穿的戰甲是什麼樣的,和影視作品裡演的一樣么?
札甲與魚鱗甲的區別是什麼?
傳統盔甲是什麼時候被淘汰的?

TAG:武器 | | 冷兵器 | 古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