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概括一下語言哲學的歷史現狀和未來(或者介紹相關書籍)?

這本身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但是呢,由於導師要求,所以我就做一個系列的收集和整理。但總覺得不夠,而且畢竟自己是個學渣,所以不恥上來詢問了。第一個回答是我的整理,拋磚引玉,畢竟平時都只是看知乎,沒什麼貢獻。


相關書籍和文獻在文中都用引用的形式給出,具體書名,文章名在文後Bibliography中給出。

17年9月10日略更新====================================================================

語言哲學其實有非常久遠的歷史,可以從柏拉圖的開始。當時柏拉圖就開始討論一個名字和它的指稱之間的關係,他區分兩種可能的關係,兩者關係是單純約定的—Conventionalism,兩者關係是必然的—Naturalism(並不是現代語境中的自然主義)。然後在中世紀,直到近現代,洛克的Ideal theory of Meaning,Berkeley的Alciphron,Reid的Speech Act Theory都是對語言哲學的討論。所以事實上語言哲學並不是一個缺少歷史的領域。對語言哲學的歷史感興趣的推薦 (Cameron, Hill, Stainton, 2016)。

當然大家所熟知的語言哲學是從弗雷格開始的。弗雷格對於Sense和Reference的討論奠定了Freges Puzzle這個經典的語言哲學問題。同時對於心靈哲學中的內容理論(Theories of Content)和知覺內容(Perceptual Content)等領域有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他對於Compositionality的貢獻奠定了現代形式語義學的基礎。而這一條規則甚至被Heim and Kratzer稱作Freges Principle。(Heim Kratzer, 1998)

  • 一個複雜的表達式的意義(這裡的意義一定得是standing meaning,不然會有context sensitivity的問題)由且僅由各個組成部分的意義和這個表達式的句法規則所決定。

從弗雷格往後,語言哲學基本上成為了一個哲學當中的獨立的分支,並且在二十世紀一度成為First Philosophy。(這個稱號來源於Dummett)這個領域當中處理的問題非常龐雜,而且有很多問題之間並沒有緊密的聯繫,顯得這個領域比較鬆散。但可以確定的是語言哲學的主要問題都圍繞著語言的意義來展開。一般來說,語言哲學處理的問題包括有,

  • 意義理論(Theories of Meaning)這一類理論關注語言符號的意義一般而言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說決定了其他語言哲學理論的基本立場,這類理論一般有三類立場(1)意義是語言符號的指稱或者外延(referent or extension),比如「Cat」這個英語詞語的意思就是所有貓組成的集合(強調外延的目的是表明,詞語的意義不僅僅包括referent,還包括構建在referent至上的函數,比如從referent到真值的函數等等各種typed semantic values)。(狹義的這一類理論被稱作Millianism,代表的哲學家有Kripke (1972),Salmon (1986)。廣義的理論包括所有的Truth-conditional semantics,比如Davidson (1967),Lewis (1970),Montague (1973))(2)意義是語言符號對應的心靈實體(Mental Entities,包括概念,觀念,圖像等等),例如「Cat」這個英語詞語的意思我們人腦中關於貓的概念(代表的哲學家有Locke,Fodor 1975,Chomsky 2000)(3)意義是我們使用語言符號的規則。比如cat的意思是我們如何使用「cat」的規則,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可以搭配什麼其他詞語使用,用這個詞語說話可以完成什麼行為。(代表的哲學家有 Austin 1962,Wittgenstein 2009,Horwich 2004)
  • 元語義學(Metasemantics)元語義學中的一個子領域就是大家熟知的指稱理論(theory of reference)。元語義學討論什麼東西or什麼事實決定了每個語言符號的意義,例如是什麼決定了英語中的「dog」這個詞語指的是狗而不是貓?用哲學的術語講就是意義隨附於(supervene)什麼事實?(1)是社會的約定?(Lewis, 2002)(2)是說話者用這個符號的意圖?(Grice, 1957)(3)還是這個符號這麼用和最初的命名之間的因果關係?(Kripke, 1972)(Putnam, 1973)
  • 語用學(Pragmatics)。語言符號本身的意思和說話者用符號具體表達的意思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比如當一個女生要拒絕她的追求者的時候,她會說「你是一個好人」,這個符號本身的意思就是你是好人,但是說話者具體表達的意思的是婉拒。這個婉拒的意思是怎麼傳達出去的,然後聽者是怎麼聽出來的?這個領域的開山之作是Grice (1975),Grice區分了詞語或句子本身的意義,他稱之為What is said,和說話者附加表達出來的信息,稱之為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然後這個領域現在已經成為語言哲學和語言學中間極為重要的一個分支。
  • 語義和語用界限(Semantic and Pragmatic Boundary)當語用學誕生了之後,一個自然的問題就是如何劃分一個utterance的意義中哪些是語義的部分,哪些是語用的部分,兩者的關係是什麼?有些人認為存在最基本的不受語境影響的語義,這一類被稱作Minimalism(和生成語言學裡面的Minimalism不是一個東西)(Borg, 2004),(Cappelen Lepore, 2008) 另外有一部分認為即使最簡單的句子的意義也會收到語境的影響,不存在獨立於語境的意義,通常被稱作Semantic Contextualism。(Recanati, 2004), (Sperber Wilson, 1996)
  • 具體的詞語表達(specific expressions)在基本立場確定後,語言哲學家會把它們運用到具體的詞類上去,比如名詞(專名的意義是個很大的領域),限定詞短語 (Determiner Phrase)(限定描述詞從Russell (1905) 就開始被哲學家所關注,到現在的廣義量詞理論(Barwise Cooper, 1981開始處理許多貓,大多數貓,一部分貓這樣的限定詞短語),副詞與動詞(這兩類詞語的研究開創了Event Semantics (Davidson, 1967))

就語言哲學的發展前景來說,大致會有這些方向

  • 語境是當前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涉及到語用學,語義與語用界限等等諸多問題,也對傳統的意義理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和傳統語言學結合,比如生成語言學(Generative Linguistics)。這方面的研究會涉及到句法規則的先天主義(Nativism)和語言約定的關係(Lewis, 2002) (Ludlow, 2011),句法和語義介面(Interface between Syntax and Semantics)等等領域,May (1985) 的Logical Form這本書中的Quantifier Raising理論是關於量詞轄域以及句法和語義介面的最經典作品。
  • 和認知心理學結合,也包括認知語言學(Cognitive Linguistics)。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辭彙語義學概念的研究。詞語的同義(synonym),多義(polysemy),模糊性(vagueness)如何處理,然後相互關係是什麼?詞義和心智中表徵的概念是什麼關係 (Aitchison, 2012)?概念的prototypical effect(這個問題又和Wittgenstein的家族相似(family resemblance)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詞義上怎麼體現 (Rosch Mervis, 1975)?兩個名片語成的Noun-Noun片語的意思是怎麼決定的?為什麼「dog cookie』, 『Christmas cookie』, 『Girl Scout cookie』, 『chocolate chip cookie』, 『oatmeal cookie』的意思中第一個名詞和第二個名詞之間的關係會有這麼大的不同?人們是如何理解這樣的NN短語的?同樣對於詞義的研究,又可以給分析性這個哲學經典問題注入新的材料(單身漢是未婚男子是分析為真的嗎?「單身漢」的意義是什麼,能不能分解成 UNMARRIED HUMAN MALE? 單身漢的詞義怎麼保證了這句話是分析為真的?)
  • 和價值理論結合。語言哲學目前的一個熱門是規範性,道德語言的研究,還有種族蔑稱(slur)的研究 (Hom, 2012)
  • 語言學哲學。語言學哲學其實是科學哲學的分支,研究語言學的中間的科學哲學問題,比如語言學解釋(什麼是對一個語言現象的合格的解釋?(Egré, 2015))經典計算主義和聯結主義的爭論 (Joanisse McClelland, 2015) 語言學以及語言哲學應該依賴於什麼證據?心理學證據對研究語言有用嗎?語料庫對於語言哲學的研究有幫助嗎?

Bibliography

Aitchison, J. (2012). Words in the Mi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 John Wiley Sons.

Austin, J. 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Clarendon Press.

Barwise, J., Cooper, R. (1981). Generalized quantifiers and natural language.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4(2), 159–219.

Borg, E. (2004). Minimal Seman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ppelen, H., Lepore, E. (2008). Insensitive Semantics: A Defense of Semantic Minimalism and Speech Act Pluralism. John Wiley Sons.

Cameron, M., Hill, B., Stainton, R. J. (Eds.). (2016). Sourcebook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 Primary source texts from the Pre-Socratics to Mill (1st ed. 2017 edition). New York, NY: Springer.

Chomsky, N. (2000). New Horizon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vidson, D. (1967). The Logical Form of Action Sentences. In N. Rescher (Ed.), The Logic of Decision and Action.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Davidson, D. (1967). Truth and Meaning. Synthese, 17(3), 304–323.

Egré, P. (2015). Explanation in Linguistics. Philosophy Compass, 10(7), 451–462.

Fodor, J. A. (1975).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ice, H. P. (1957). Meaning.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66(3), 377–388.

Grice, H. P. (1991).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eim, I., Kratzer, A. (1998). Semantics in Generative Grammar (1997 edition).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Hom, C. (2010). Pejoratives. Philosophy Compass, 5(2), 164–185.

Hom, C. (2012). A puzzle about pejorativ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9(3), 383–405.

Horwich, P. (2004). A use theory of meaning.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68(2), 351–372.

Joanisse, M. F., McClelland, J. L. (2015). Connectionist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learning, representation and processing.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 Cognitive Science, 6(3), 235–247.

Kripke, S. A. (1980). Naming and Necess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ewis, D. (1970). General semantics. Synthese, 22(1), 18–67.

Lewis, D. (2002). Convention: A Philosophical Study. Oxford: Blackwell.

Ludlow, P. (2011). The Philosophy of Generative 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y, R. (1985). Logical Form: Its structure and derivation (Vol. 12). MIT press.

Putnam, H. (1973). Meaning and Referenc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0(19), 699–711.

Recanati, F. (2004). Literal Mea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ch, E., Mervis, C. B. (1975). Family resemblances: Studi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 Cognitive Psychology, 7(4), 573–605.

Salmon, N. U. (1986). Frege』s Puzzl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Sperber, D., Wilson, D. (199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 edition). Oxford?; Cambridge, MA: Wiley-Blackwell.

Wittgenstein, L. (2009).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P. M. S. Hacker J. Schulte, Eds.) (4 edition). Chichester, West Sussex, U.K.?;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更新:

1.想起自己有些地方寫得不到位,很多涉及自己態度的地方事實上可能只是寫的時候比較痛快,過後發現不那麼正確了(雖然我也不知道什麼才是正確,但不那麼確定的地方我刪了)。

2.這裡講的子目的問題,實際上我的這份整理是根據自己做的文獻收藏夾來寫的,不過目前還在充實階段,也有很多沒完備的地方。如果OK的話,到時可以做一份書單貢獻。

3.為什麼沒有大佬回答?是我問題問得沒有建設性,還是說錯話了?有懂行的大佬們請多多指教,畢竟我也是現學現賣,不十分知道分析哲學史學界一般的態度和評價怎樣。

~~~~~~~~~~~~~~~~~~~~~~~~~~~~~~~~~~~~~~~~~~~~~~~~~~~~~~~~~~~~~~~~~~~~~~~~~~

我自己做了一些整理,以下是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簡單回應:

1.關於語言(分析)哲學的歷史沿革問題,隨著Dummett的Origins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國外開啟了分析哲學史的研究熱。暫時來說,這方面像Soames的《20世紀哲學分析》是公認的名著並不是很多。但就我個人而言,Peter Unger的EMPTY IDEAS對分析哲學整個學科形態(分析風格)的分析批判比較有意思,也比較符合哲學史的寫作思路,所以比較推薦。而關於分析哲學史的研究現狀,江怡先生的文章(2009、2013)都講得很好了。而關於英美分析哲學與歐陸傳統哲學之間的歷史問題,我放到分析哲學的未來與分野的子目中。

除了以上三本,值得推薦還有如下:①新出不久關於分析哲學史的Oxford Handbook ,這意味著這個學科已經部分成熟,而且把握整個脈絡是比較清晰的,要把分析哲學史做專業首選入門;②陳波編的《分析哲學:回顧與反省》,基本上把國外學界比較有影響力的哲學家請來回顧與總結,有很多值得關注的觀點;③Origins of Analytic Philosophy:Kant and Frege ,這是我比較喜歡的研究風格,沒什麼原因;④Kant and the Foundations of Analytic philosophy,原因同上;⑤The Analytic Turn Analysis in Early
Analytic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y ,也是難得的對分析傳統這個問題進行分析的書。⑥The Analytic Tradit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Philosophy,理由同上。

2.關於語言哲學的現狀和熱點,實際上作為整體動態研究還是國內的學者比較關注,而國外則關注那些已經「熱」起來的問題。作為動態陳述,國內發表了一系列文章,都講得很詳細且參考文獻列舉得很清楚。

就我觀察和留意的情況看,語言哲學中的新熱點和新方向在於隨著內涵邏輯的不斷發展,各式各樣的邏輯框架得以提出[1],相應語言哲學理論也往此靠攏。相應的語境論和模糊問題變得成熟,而心靈哲學的發展也使得指稱問題成為語言哲學新的核心問題[2],而像Chalmers的二維語義學也是我看到當前最有發展潛力的理論。邏輯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同時也為邏輯多元主義提供了基礎,尤其是像Jc Beall和Greg Restall討論的邏輯後承的多元主義問題。而在真理論研究方面,收縮論的發展進一步走向多元主義,這和語境論相對主義等的發展是離不開。這幾者都是共同形成了」收縮論+多元論」的新潮流。像江怡先生文章中的隱喻問題、意義問題沒有怎麼關注,不太了解。不過值得注意的還有一點就是,謀求分析哲學和傳統哲學對話,尤其是與黑格爾哲學的結合,成為了一個國外不是很大,但國內很關注的熱點。但無可否認,McDowell確實是首屈一指的哲學家,而且這兩種哲學的對話的重要性,這點可能國內的看法比國外看的要准。

值得推薦的書:①New Waves
in Philosophy of Language,是國外專門做熱點整理的書,比較少 有,也比較珍貴;②New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mind,是這方面的文集,雖然這方面不如看國內整理的參考文獻,但作為一本書,是很難得的[3]。;③The Bloomsbury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國外關於熱點的綜合類書籍,內容質量高;④其他收錄在論題精選的書,有些比較單一,而且部分與語言哲學熱點並不十分相關,只是認為這能夠代表某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值得推薦的是Chalmers的二維語義學,因為個人看法是把當前很多問題都提出來一個很好的方法,且這種方法具有一種綱領性的意義,值得一看。

3.分析哲學的未來和分野部分。這裡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關於分析哲學的未來方向的總體看法以及分析傳統面臨的危機,另一部分是分析哲學的分野,即其內部的心靈哲學、社會哲學、語用學轉向[4]。其實如果就分析哲學內部而言,政治哲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不過由於與語言哲學距離較遠,我也不怎麼熟悉,所以略過不談。

關於分析哲學的未來,個人認為《分析哲學:回顧與反省》一書不錯,雖然書有點老了,但難得地將普特南、斯特勞森、達米特、塞爾的意見都編一起了,如果補上戴維森、克里普克的評論回顧,個人認為即便放到國外這本書也是有影響價值的。另外則是Dummett的The nature and future of philosophy,以及Oliver leaman的The future of philosophy,前者畢竟是大牛,後者畢竟是專著。系列文章中值得一看的反倒是Chalmers的《為什麼哲學中沒有更大的進步》(沒找到英文版)。但實際上個人認為,這個部分搜集的書和文章並不多,也難稱得上齊全,一方面可能討論這個問題不過國外研究者的喜好(國內倒很喜歡談論這個高大上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我對這個方面不是很熟悉,相關搜集仍有待補充。

關於分析哲學分野的問題,首先值得一談的是我也不知道如何分類的一本書Worldviews, Science and Us:Philosophy and Complexit,這本書對某些分析哲學的點捕抓的很好,但似乎並不屬於專門問題的研究,也不屬於分析哲學史,也不是僅僅捕抓熱點問題,但這些問題也和哲學未來的發展都是相關的,所以,我沒有歸入某個專門文件夾。而就分析哲學分野的問題,正如我在【注4】中講到,就語言(分析)哲學的內部分野看,語用學的轉向和心靈哲學聯繫一起,另外一個就是回歸傳統的問題。這兩個方面的書和文章都很多,沒有辦法一一說明和找全。

心靈哲學方面,受國內研究的熱潮影響,我這裡找的關於語言哲學和心靈哲學的聯結點是社會哲學,也只把這方面的書收進文件夾。但實際上我認為並不這樣,心靈哲學的很多問題就是和語言哲學聯繫在一起的,直接找這方面聯結點的研究只能把大部分心靈哲學的書都找來,所以沒有必要。而傳統哲學和分析哲學合流方面,找到更多的是文章,畢竟要完全做好這個工作出書是不容易的。而謀求與黑格爾主義合流的努力也找了一些,和國內接軌。但個人更加看重康德、弗雷格、胡塞爾三者工作對分析傳統的影響,不過這方面直接研究的人不多,也沒找到很多專著,部分書和文章也放在語言哲學歷史沿革的文件夾中。這方面要推薦的書或文章也不多,不是因為寫得不好,而是因為我這方面研究雖感興趣,但目前相關閱讀和訓練還很缺,所以了解不多。

值得提及的是,Rorty的區分將英美哲學和大陸哲學歸為分析和對話兩種哲學的說法比較有意思,但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話胡塞爾的現象學就不能歸進其中。徐英瑾先生的文章對於我這個從哲學史開始入門的人來理解分析(心靈)哲學也有很多啟發。不過這都是和主題不太相關的了。

[1] 據老師介紹最新的重要成果應該屬於預設語義學。但相應哲學理論似乎沒有暫時留意到,但事實上語境論最需要的正是預設推理來解釋自然語言應用時的背景和省略推理。或許是需要細看相關的書才了解語境論的情況,但目前所知道來看,Kaplan運用時間邏輯搭建的語境論框架是最流行的做法。

[2] 我的一個看法是心靈哲學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心靈與世界之間的意向性或感受性問題,而這與語言的關係就是指稱如何可能,只有這個問題解決了命名、意義等問題才能隨之展開。從這裡我們也慢慢看到分析傳統與古典哲學合流以及與胡塞爾現象學一脈(而非海德格爾與後現代主義一脈)合流的可能與空間。

[3]關於新熱點的文集,在我整理的教材資料集中新書其實都是不錯的資料集,當前很多討論都是從那些經典文章來的 。

[4] 個人對社會哲學沒什麼關注,這個說法是根據國內對塞爾介紹的熱潮中了解到的。或許社會哲學是語言哲學、心靈哲學和政治哲學謀求對話的一個空間與新方向,但沒有過這方面的閱讀,只是借旁人的話來說而已。而語用學轉向主要基於目前語言哲學的困境,尤其是語境論相對主義等一系列問題都沿著傳統語義學的方向進行,但正如維特根斯坦從前期到後期的轉向一樣,語義學的確立是基於理性主義的模型,但這套模型急需尋找根據,當形而上學的虛構的缺陷日益出現的時候,回歸現實或直接取消也就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國外哲學家也不是沒這種自覺,只是這種自覺更多地體現在心靈哲學和收縮論這兩方面,而不是就語用學這個方面。不過收縮論的問題也是很明顯的,只對做數學哲學的人比較有效(Field、Wright),一般哲學家即便接受收縮論也不會把收縮論當作終點,轉向語用學或心靈哲學解釋是進一步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從功能主義角度來發展收縮論的Lynch)。最後還有一點就是語用學傳統除了我們熟知的後期維特根斯坦或Grice兩個重要源頭外,實際上我個人認為Austin的語言哲學也不可忽略。


作者:Andy Lee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9486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認真想】《簡明語言哲學》——哲學入門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很多人學哲學,是從哲學導論開始的。

而我學哲學,則是從語言哲學開始的。

嚴格地說,是從陳嘉映2003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語言哲學》開始。這本書42萬字,剛出版時,可謂填補了國內語言哲學教材的空白。我是非常喜歡這本書的。

多年過去了,陳嘉映教授在那本書的基礎上翻寫了一本新書,便是2013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簡明語言哲學》,這本書大概30萬字。按陳教授本人的說法,通過更簡練的表述保留了主要內容,糾正了原書中的錯誤和不妥,思想性和清晰性有所增強。

我想,這可能是國內最好的語言哲學教材了。語言哲學也是我個人認為的哲學入門的最好的方向。哲學導論可以讓我們建立對哲學問題的敏感性,而語言哲學不僅可以如此,還能讓我們系統而又全面地了解到當代哲學中的許多話題,同時培養起哲學的思維方式。

中國最可能接近哲學家稱呼的人?

陳嘉映教授何許人也呢?媒體上稱,他是「中國最可能接近哲學家稱呼的人」。

陳嘉映自己可能不會對這個稱呼太當真,畢竟這是個太高的褒獎了,它暗示中國所有人都稱不上「哲學家」,而陳嘉映是最接近的一個。這總讓我聯想起在聖鬥士星矢中,沙加被稱之為最接近神的人。

有點齣戲了,我們說回正題。中國不是哲學的發源地,世界一流的哲學期刊,不是在美國就是在英國。而當代哲學所討論的問題,也大多是由說英語的人所奠定的。大家也知道,我們1979年才改革開放,融入世界的懷抱。中國的物理學、數學、化學等學科現在在國際上都很不錯了,但像哲學這樣的學科,實在是太差太差了。

既然起步太差,那麼剛開始自然需要許多哲學翻譯和引介的工作。陳嘉映教授精通德語,與他人合譯了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也獨譯了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翻譯質量很好,而且這兩本書本來就特別難翻譯。

除開翻譯之外,陳教授還有許多著作,我的書架上有不少,以後再做推薦。他的語言極像塞爾,清晰簡明卻又不失思想性,從不刻意營造什麼專業門檻。所以,無論是在哲學圈內還是圈外,他的知名度都很高。

知名度高了,自然就有人批評。陳嘉映教授也很樂意接受他人的批評。在《批評與回應:陳嘉映哲學三十年》中,程煉教授(武漢大學)、唐浩教授(中山大學)、王靜教授(同濟大學)等人對其語言哲學思想做出了一些批評,而陳嘉映在許多地方悉數接受,部分提出了進一步商榷。

陳嘉映目前是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的教授,1952年出生的他今年65歲,從哲學上講仍然是思想迸發的年紀。我們還可以期待陳教授給我們帶來更多優秀的作品。

理性者不會有分歧?

在北大的一次講座上,我作為聽眾問過陳教授一個問題。講座的主題我自然是不記得了,但我的提問和陳教授的回答我還記得。我問他如何看待這樣一個觀點:理性者不會有分歧。這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奧曼的一篇論文主題。當然,我是聽眾,提問自然不可能有太長時間,所以沒有介紹背景。

陳教授第一次回應說,如果理性者不會有分歧,永遠都會達成共識,那麼千百年來,共識在哪裡呢?我對這個回應是不認可的。我說,千百年來充滿分歧,可能是因為爭論雙方所掌握的信息有所不同,對邏輯的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自然容易有分歧。陳教授立即說,自己剛剛的回應的確不好,也說短時間之內是無法說服我的。

講座結束後,我單獨找到陳教授,想進一步討論下這個問題。我說,既然人類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裡,人類又共享同一套邏輯推理系統,那麼人類只要還想保持理性的話,就不應該有分歧。陳教授的回應很簡短,我記得很深。他說,每個人確實生活在同一個外部世界之中,但每個人那個「我之為我」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我沒有進一步提問,因為我認為這個回應很值得思索。而且陳教授也很忙,別人給他點了一根煙,我很討厭煙味,於是那天和陳教授的時間線就此岔開。

後來想想,「我之為我」的世界,這個概念太好了。它強調了每個人的自我認同都是不同的,每個人的概念認同也都是不同的。但是概念本質上是公共的,當我們需要藉助概念來進行自我認同時,這種個人的自我認同差異,就會導致人際之間的分歧。我當然不知道陳教授是不是這個本意,這是我從心理學裡給出的合理化解讀。

可惜的是,從那以後就沒有再見過陳教授了,只能從他的書和文章中品讀他的思想。其實這樣也好,喜歡《圍城》不一定就非得和錢鍾書見面嘛。

開卷有益

突然發現,都寫了這麼多字了,還沒怎麼強調語言哲學的重要性,沒告訴大家為什麼要讀這本書。其實這本藍色封面的簡明教材我也是很久以前略讀過一次,白色封面的教材我則是更多年以前精讀過。為了給大家寫推薦,我又把藍色封面的簡明教材拿出來再讀一遍,發現自己還是有新的收穫。

這說明了什麼呢?當你再讀一本書已經沒有新收穫時,你已經接近作者寫書時的水平了。然而我還沒有,所以我就會有新收穫。

我自然是不可能為這本教材寫概要的。這本教材的信息密度很高,已經很凝練了。很多人讀了很多哲學類的書,然而他們中的許多人,要麼誤入歧途,要麼因不得要領而事倍功半。如此,有沒有哪本書,可以擔保你在讀完之後一定能正確地邁進哲學之門呢?

我想這本《簡明語言哲學》就是這樣的書,之前推薦的《走進分析哲學》也很好,我的書架上還有很多好書。不過我想給這本書這樣的讚譽:陳嘉映的《簡明語言哲學》是哲學入門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下面附上原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導論
1.語言哲學題解
2.古希臘哲人對語言的思考
3.羅馬、中世紀對語言的思考
4.幾位近代哲學家的語言觀
5.語言轉向
6.語言哲學的基本問題
7.語言哲學和語言學
8.語言哲學和邏輯學
9.語言哲學發展的脈絡
一般參考書
第二章語言哲學的一些常見概念
1.詞義與句義哪個在先
2.語句與命題
3.索引詞
4.類語句與例語句
5.使用與提及
6.語義上行
7.「是(存在)」的四種意義
8.「是(存在)」是不是(邏輯)謂詞
9.悖論
10.對象語言/元語言
11.真值
第三章意義理論
1.「意義」詞群
2.意義的指稱論
3.意義的觀念論(意象論)和聯想論
4.行為主義的意義理論
5.意義的可證實理論
6.意義的成真條件論
7.意義的使用論
第四章索緒爾
1.施指/所指
2.任意性原則
3.約定
4.語言/言語及共時性/歷時性
5.結構主義語言學
索緒爾參考書
第五章弗雷格
1.概況
2.意義與指稱
3.概念與函式
4.語句與命題
弗雷格參考書
第六章羅素
1.概況
2.邏輯原子與親知
3.羅素的一般語言理論
4.描述語理論(摹狀詞理論)
5.關於描述語理論的爭論
6.「縮略的描述語」與邏輯專名
羅素參考書
第七章維特根斯坦早期思想及其轉變
1.概況
2.事實與物
3.圖像論
4.基本命題與充分分析
5.不可說
6.中期思想轉變
早、中期維特根斯坦參考書
第八章邏輯實證主義
1.概況
2.邏輯實證主義的基本思想
3.意義的可證實原則
4.卡爾納普
5.人工語言、邏輯語言
邏輯實證主義參考書
第九章維特根斯坦後期思想
1.語言遊戲
2.「意義即使用」
3.家族相似
4.私有語言論題
5.自然理解VS充分分析
後期維特根斯坦參考書
第十章日常語言學派
1.概況
2.萊爾
3.奧斯汀論日常語言
4.言語行為
日常語言學派參考書
第十一章蒯因
1.概況
2.對兩個教條的批判
3.語言學習與觀察句
4.不確定性論題
5.本體論承諾和本體論相對性
蒯因參考書
第十二章喬姆斯基
1.概況
2.轉換—生成語法
3.深層結構和表層結構
4.轉換—生成語法與語義問題
5.普遍語法與語言能力(語言官能)
6.關於「遵行規則」的爭論
喬姆斯基參考書
第十三章專名、可能世界、語詞內容
1.專名之成為問題
2.指稱性與描述性
3.「不定簇理論」
4.固定指號和孿生地球
5.關於固定指號和孿生地球的評論
6.語詞內容與概念—意義
第十四章隱喻與隱含
1.塞爾與戴維森論隱喻
2.萊柯夫/約翰森談隱喻
3.字面意思與隱喻
4.語境與語義條件
5.蘊含與分析
第十五章語言與現實
1.信號與字詞語言
2.區分、對應、本體論
3.語言與思想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王寅老師的《語言哲學研究》,文筆流暢,深入淺出。


推薦閱讀:

哲學家們是不是都很精通語言的意義,甚至比創作語言的人更懂語言本身?
卡爾納普的「觀察語言」和「理論語言」有本質區別嗎?
符合論一定會導致無窮倒退嗎?
摹狀詞理論是什麼?

TAG:哲學 | 分析哲學Analyticphilosophy | 語言哲學 | 學術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