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言文、說口語、讀白話文統一用老國音好,還是讀文言文用老國音,說口語、讀白話文用新國音好?

我讀文言文都是用老國音,想不好說口語和讀白話文時用老國音還是新國音,所以現在說口語和讀白話文時新國音、老國音混搭。

不知是統一用老國音好,還是讀文言文用老國音,說口語、讀白話文用新國音好?


等帝國爆炸了以後隨便找個有入聲的語言就行了,加什麼加嘛~~~

他普坐在神位上的時間已經讀秒了,改造了有意義嗎?

@Chyu Innwann 你說是不是啊??


莫折騰。

請莫折騰。

至於題主要自己折騰自己、自己要先學、要會講一個人工語言,那當然是悉聽尊便。


加什麼入聲那麼落後!

把雙音節詞第二個音節全部弱化成一個不除阻的輔音,又高舉又有入聲:

一個:yig

平台:p?d

全部:qu?b

還有上古范兒:

落後:luoh

光速:gu?s

蘇俄:su?

還洋氣:

思想:si?

高舉:gaudge

除阻:chuz

你識得唔識得啊?


題目改了,原來問的是類似「能不能把北方話和入聲結合起來」的問題。

以下為本人回答:

這種人工漢語方言還真有過,即老國音。是趙元任老先生等幾人主持架構的。

老國音以兼顧官話韻聲和保留漢語入聲為己任。調值和聲母基本是取自北京官話,入聲則吸納自南京方言,且區分尖團音。另外還有各種細微的調整。

限於當時各方面的條件和認識,未能很好地推廣,後被新國音(純粹的北京音系,即現在的普通話音系)取代。之後對於老國音產生了種種誤解,如「雜糅古今南北是無法推廣的」,甚至出現了「只有趙元任一個人會說」的言論。事實上,現在南方各地一些中老年人說的帶有濃重口音的普通話就接近老國音。而他們沒有接觸過老國音,只是在學習普通話時無意地把方音帶了進去。

當然,由於推廣成本和人民意願等諸多原因,這門「准國語」還是未能成為最終的普通話。

土豆上有位方言大神ychwayne上傳了幾條自己朗讀的老國音音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戳進來:

ychwayne_視頻

可惜大神已匿跡許久,近兩年沒有發布新錄音了。


別人聽得懂就行了啊。

==================

我之前曾經試過加-m,結果立刻被身為純正北方人的好友聽出來並導致他沒聽懂,於是立刻就放棄了(後來覺得-m+「啊」跟「嗎」「么」也不兼容)。相對的很神奇的是,我個人顯然平時說話有陰入喉塞,但是對誰似乎都沒影響交流。外祖母的口音嚴格分尖團(她連她的東北話都分,除非是新詞),我們之間交流也從來沒有過問題。

ps: 高中有一回普通話讀某首押入聲的古詩刻意出喉塞短音結果全班笑瘋了,包括一大批母語有入聲的人(深圳so廣東人很多)。原因大概就是普通話的語音系統里是不存在這種奇形怪狀的發音頓挫體系的吧,所以按普通話的韻律節奏走(安排)聽來就會非常奇怪違和而詭異(比如明明不少字讀長更合適自然)。所以,呃,做好任何準備。畢竟你的老國音在周圍一切人聽來都是有濃烈口音的。


直接推廣江淮官話不好么(o?ω?o)


全部用漢語普通話好。

用方言讀可以在非教學場合使用,尤其是研究場合。


安徽話


搞音韻,莫裝逼


題目改了。。。我再關於新題目說兩句

實際上各地的方言都可以讀文言文、讀古詩詞、講白話的,平時想用什麼都可以,只要覺得好聽就行

以下為原答案

各地方言各有特色,沒有說一定好聽還是不好聽的,而且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

最好的辦法是你自己讀同樣一段文字,第一遍普通話,第二遍加入聲,自己決定好不好聽

如果自己覺得好聽,你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你加入聲的口音

這樣的普通話不標準?沒什麼關係,別人聽得懂就行,誰都不會攔著你


肯定是習慣了哪個就覺得哪個好聽。就大多數人而言,沒入聲好聽。因為你不必被強迫著抑揚頓挫,你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抑揚頓挫。抑揚頓挫不再區分字詞,所以你可以自由地來


推薦閱讀:

台灣人說國語時,將「包括」的「括」讀為 guā ,這個讀音的來源是什麼?
如何改掉京腔,使普通話更標準?
如何在一堆說方言的圈子裡說普通話站穩腳跟?
為何普通話聲母「ch-」在一些南方方言里作「d-」?
不如,去高淳吧!

TAG:語言 | 方言 | 漢語 | 普通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