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聽到別人在討論一件你很了解的事情並且你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來他們說的很多都是錯的情況下,你該怎麼辦?
是去打斷他並且指出他們的錯誤?還是在僅僅在旁邊保持沉默?
謝邀。
多數情況我保持沉默。
我自己給一些銀行和企業上過課,也聽過不少「互聯網講師」講課。前兩年有時候會遇到這種尷尬的場景——在我之前的講師很興奮激昂地用了兩個小時講小米手機青春版的營銷思路,我上台後咳嗽一聲:剛才那位先生講的案例就是我做的,我當時真的沒想這麼多。
我個人現場聽過別人講小米活塞耳機、移動電源和隨身WiFi的營銷分析,頭頭是道,從理論到實踐都能分出一二三四五。小米手機發布會就不用提了,那是標配。套路一般都是以「互聯網思維要來了!」為開頭,然後閃幾個數字,表示「互聯網思維碾過去了!」,最後幾句無意義總結。每位講師對案例都有著超強的還原現實能力,彷彿當時他們就站在我身邊和我一塊加班一樣。
最近的一次是看有人在分析樂視手機發布會的Keynote,套用心理學,讓我又重新認識了自己。
起初我還嘗試製止,告訴聽眾真實的工作狀態沒有這麼中華小當家,我們只是加班而已。但我很快發現,很多人在聽完兩個小時的故事會後,即使他們知道你才是事件的真實親歷者,他們反而會對你的言論產生懷疑,認為你「藏著掖著」。所以到後面,我放棄了,選擇坐在一邊靜靜地看「互聯網講師」吹逼。不要停,我就喜歡你這幅表情。
莫非魯迅看到自己文章的閱讀理解題,也是這個感覺...?
原因其實很簡單:聽眾不在乎真實,他們只想聽故事;他們不想聽「十年寒窗無人問」,他們要的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修改?打死不改版4.0?沒意思。我要一個神奇的點子引爆一個瘋狂的銷量,打個響指,錢就來了,就是這個畫面感。
別忘了多少4A當年靠這個活著。
小米就是靠營銷,魅族逼格就是高,聯想渠道吃到老,華為技術就是吊。
樂視邊框可跑馬,奇酷老周賣黃瓜,酷派原來活著嗎,OPPO VIVO是一加。
背好這首《搞機詩》,你就是下一個潘九堂,再和別人撕一輪,你就可以自己做手機了。
至於這幾家活著半活著到今天,背後黑的白的灰的手段,沒人願意聽,太累。
所以,我個人建議哈,如果你也遇到這種情況,那:
1.想辦法賺這幫人的錢;
2.如果不賺他們錢,就面帶微笑目送他們遠去。
畢竟,大家開心就好。一次同學在討論車,我接了一句,
「你們確定?我記得車好像是有前驅啊。!」我十分確定以及肯定車是分前驅後驅的,然而我要裝成我不確定的樣子。「操,我長這麼大還沒聽過車有前驅的。」
「就是!你當你玩四驅車啊!」我想了想問,「敢不敢打賭!?」
「來來來不要慫,賭什麼!?」「冰淇淋!」
「好。」「夢龍的?」「沒問題。」我拿出手機百度,前驅後驅四驅分時前驅分時後驅。。。
8塊錢一支的冰淇淋,對不住了兄弟們hh。我爺爺活了93歲。
就在昨天中午我們宿舍莫名其妙的討論起了蝙蝠
忽然一個人說道:哎你們知不知道蝙蝠是老鼠吃了鹽變的,我們家上個冬天變了好幾隻
然後我說道:這種事情小孩子才信吧,再說怎麼可能,兩個都不是一個物種
然後她就生氣的說:反正你沒見過它變的過程,你沒有說話的權利(這句話可以看出她的確是受過教育的人)
再看我們宿舍的人們都機智的沉默著,我後悔的心念了三遍「爺爺活到93歲」的真理
有些人的觀念不是你一時能改變的,當你反駁一個人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感覺到了挑釁並且堅信自己是對的,這種觀念年紀越大或者學術越高越難改變。
關於要不要糾正她,不是我不想,是她不聽
?▂?讓她堅信一輩子吧討論一般可以分為三種。
一,是不是。二,該不該。三,會不會。就第一種討論而言,「基本上」是有標準答案的,出門左轉谷歌、右轉維基、直走百度,輪番教他做大人。
怎麼做?若他人有心向善,於你又無損失,指點一二自然最好不過。若對方是個不在乎對錯只求過個嘴癮的傻叉,這就各憑喜好了。
你願賜教他人之不及你就教,你愛鄙笑他人之無知你就笑,你想怒抽他人之臉欠我這裡有淘寶包郵小板凳只要998!當然,第一類討論也是有特殊情況的,比如「獨角獸翅膀上的毛是雞羽還是鴨絨?」,此類討論同第二種。
該不該。
「中國應該廢除死刑!」
「美國不該通過同性戀婚姻法!」「獨角獸翅膀上的毛應該是雞羽不該是鴨絨!」此類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多為嘴炮,求同存異不爭高低只是比劃比劃的情況基本只存在於辯論賽中,錄成節目上電視的有《奇葩說》。
此類討論有意義的前提是討論雙方三觀基本一致,通過互換情報來消除信息的不對稱以達成共識,或者通過交流不同的邏輯方式帶來新的思考角度。怎麼做?首先觀察對方是否已經站隊,其次明確雙方三觀吻合度是否足以支撐對話的進行,接著,重點:評估對話收益——介入討論能否帶來有價值的信息,或者另闢蹊徑的思維線索?最後,根據收益評估,當然也可以根據自由意志做出你的選擇——然而根據題主描述,介入討論的收益基本為0,是教是笑還是打臉請根據自由意志做出你的選擇,這裡再次為我的小板凳打廣告!不要2999,也不要1999,只要998,只要998,你就把它帶回家!
第三類,會不會。
「恆大三年之內必會取代國足!」
「嫖娼隊落敗已成定局,吸毒隊不會再給得分機會!」「魔獸世界電影預告片已經播出,跳票傳奇將會終止!神話傳承依舊屬於富奸老賊!」第三類討論屬於對未來的預測。————————Mark我什麼也不說,這是墜吼的
看我與他們的親密程度。關係好我就告訴他們,關係不好就笑一笑。不過即使是說出來多數情況我也是委婉的說,因為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要注意保持禮貌和尊重。
基友就毫不留情一頓羞辱;普通朋友就先安靜聽完假裝不確定的提出一兩個疑問;並不想有交集的客戶或者上司的話全程傻白甜:泥萌在講什麼,我完全不懂誒 (?ω?)
最後,如果你確定對方是個傻逼,千萬不要爭辯,內心彈幕我已經替你選好啦,喏:
我就笑笑不說話……(此處請腦補配圖)
我一般會糾正出來,但僅限於熟人之間。因為在一個小群體里討論一件事的時候,如果其中的一位給出的東西不夠精確或者有錯誤,那會給更多人帶來誤導。有的時候或許還會帶來損失。當然,我也是在確信我的糾正是正確的時候才會給別人指出來。然而,自從在知乎看到「我爺爺活到了93歲時」我也就靜靜的看著他們裝逼了
認識的人打斷,不認識的包括沒那麼熟的人還是沉默吧,沒人願意聽記得曾經有一次看見兩個人吃飯,一個人說,我想買個4s,另一個說,你要買4s別買蘋果的,買三星的4s,然後巴拉巴拉的說蘋果4s不如三星4s,我在旁邊特別想告訴他們三星是s4跟蘋果4s沒關係,不過不認識還是憋住了
是不是所有的錯誤都需要當面指出來?
你所認知的正確就一定是正確的嗎?情況複雜,一概而論就是蠢。
譬如有人在討論7月半中元節晚上不能出門,孤魂野鬼到處遊盪會很危險。
這些想法在無神論人眼裡就是扯淡。事實上中國很多的年輕人都是堅定的無神論者。所以那個討論或著說觀點簡直荒謬至極。但在有神論里,這是一個可以被探討或者接受的事情。所以你還會向他們輸出你的觀點嗎?
你在否認他們的同時其實是在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上沒有神,沒有鬼,沒有天堂沒有地獄,人死了就是死了。你認為他們會信嗎…而且你累不累…然而大多事都是這樣無謂的口舌之爭。
比如長輩在茶餘飯後探討政治,有些觀點在你看來錯誤的不能再錯誤,荒謬的不能再荒謬。
然而不可否認,政治觀形同於信仰,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改變的。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去打斷或者指出?這不僅一點意義都沒有,還只會讓雙方徒增煩惱…很多事情表面上看可以被討論,其連結的深處,可都是實實在在的三觀。
人沒有那麼閑去說服、端正他人的三觀,也不會那麼輕易被說服。
以上是爭議最大的一種情況,其他的解決起來相對輕鬆,就不多做解釋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幫助值得幫助的人。這句話特別實用。現實指錯跟網上不一樣。我直接說結果吧,關係越好的人,你的態度首先需要委婉,然後關係越好委婉程度的下限越低,如果你跟他不熟,或者你不想跟他有過多的接觸,那就無視他好了。至於原因你自己想啦。
如果他真的謙恭,你打斷他他在也許會聽,但往往大家都是會覺得反感,所以還是沉默咯,硬是想說出來,不也是自己的優越虛榮感作祟嗎
中午去旁邊的小飯店吃飯,坐同一桌子的一男一女開始聊天。
女:你知道用嘴吹起來的氣球會往上飄嗎?男:會啊。女:不會的,會掉下來。所以我想知道外面賣的那些往上飄的氣球裡面是什麼氣。男:哦,這樣啊。女:你小時候化學一定不及格。我面不改色的吃完了自己那碗面,站起來走人。為什麼要插嘴?送給你智商優越感還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