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是怎樣傳入歐洲的?
基督教起源於現在的亞洲西部巴勒斯坦一帶。但後來為何卻在歐美地區發揚光大?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基督教是通過哪個事件,怎樣傳入歐洲的?
「目前信基督教的多為歐洲人」這一說法不準確,基督徒在各洲分布的比例見下圖(2010年數據):
當然,這個圖肯定有問題,那個「美國」的紅色區域改成「美洲」差不多。不過至少歐洲的基督徒只佔全球基督徒的四分之一。當然了,這只是問題描述裡面的一點瑕疵,我理解題主想問什麼,歷史上基督教向西傳播的規模要遠遠大於向東傳播。這是為什麼呢?
試想你是一世紀末巴勒斯坦地區新近皈依的基督徒,承擔起信仰的使命,要將福音傳播到地極。你的世界是這個樣子的:
沒錯,理性的選擇應該像這樣:
題主在問題描述中問,基督教通過哪個事件怎樣傳入歐洲的。上圖表示的就是第一個最為重大的事件:保羅向外邦人傳道,事件的詳細經過參見新約的第五部書《使徒行傳》(思高本作《宗徒大事錄》)保羅的傳教在教會史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在保羅之前,基督教還只是猶太教內部的一個爭奪猶太教正統地位的支派,而保羅向外邦人傳教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基督教脫離猶太教,成為世界性宗教的過程,這個過程伴隨著保羅的宗教改革(例如對聖經中「割禮」這樣的民族性特徵的重新解釋)、外邦人教會組織的建立和新約正典的逐漸形成。保羅傳教的高潮是最後一次,也就是圖中藍線的部分,終點是當時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
往羅馬的旅程的起因是保羅被猶太人拿住,交予羅馬長官。但是沒想到保羅是羅馬公民,不能像對耶穌一樣隨便釘到十字架上。關了一段時間,等新任的總督到了,總督問保羅願不願意上耶路撒冷去受審。保羅說:「我站在該撒的堂前,這就是我應當受審的地方。我向猶太人並沒有行過甚麼不義的事,這也是你明明知道的。我若行了不義的事,犯了甚麼該死的罪,就是死,我也不辭。他們所告我的事若都不實,就沒有人可以把我交給他們。我要上告於該撒。」非斯都和議會商量了,就說:「你既上告於該撒,可以往該撒那裡去。」 (《使徒行傳》25:10-12)
就這樣,保羅被押往羅馬,並在那裡殉道了。
有學者認為保羅的殉道是理性的選擇,換言之:他是故意的!利用自己羅馬公民的身份,踏上前往羅馬的旅途,利用這個機會沿途傳教直至羅馬,最後在帝國的首都傳教並殉道,成為當時的熱點事件。所謂「理性的選擇」的含義是,保羅明知道自己有死無生(「就是死,我也不辭」),不去聖城耶路撒冷殉道,卻一定堅持要長途跋涉去羅馬殉道。當時的地中海世界被稱為希臘-羅馬世界。無論是希臘化也好,還是羅馬化也好,其基本的時代背景是「全球化」(將地中海世界視作「球」)。而羅馬帝國的權力結構傾向中央集權。羅馬當局將耶穌定上十字架時,立了一個牌子來標明其罪:
在耶穌以上有一個牌子、〔有古卷在此有用希利尼羅馬希伯來的文字〕寫著、這是猶太人的王。(路23:38)
這個罪名充分表明了當時羅馬帝國的集權特點:除了凱撒以外,不允許有另外的王。
這樣,有中央集權傳統的中國人應該很能夠理解保羅的苦心孤詣:發生在首都的事件就是世界性的事件,其宣傳效果是其它地方不能比肩的。(這也是當年利瑪竇千方百計要進京的原因......)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保羅向外邦人傳道,保羅在諸位使徒中間是比較另類的。因為其他的使徒都是只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對象主要是猶太人。因此,當時除了外邦人基督徒之外,還有很多猶太基督徒,這些人跟隨猶太人一起或居留在耶路撒冷,或散居在猶太各地,或遷移至埃及與北非。近來有不少學者認為早期的猶太基督徒並沒有一個與猶太人相分離的身份,而猶太人或許也沒有與猶太基督徒向區分的猶太教的身份意識。居留在耶路撒冷的基督徒與法利賽人爭奪宗教控制權。歷史的轉折點是公元70年耶路撒冷的聖殿被毀,猶太人被逐出聖城,猶太基督徒也隨之流亡至世界各地(主要是北非),這是第二件導致基督教向西傳播的重要歷史事件。
經過傳教和遷徙,基督教在前兩個世紀形成了如下的格局:呃,看上去好像沒有預想中的壯觀,而且教會主要集中在東部而非西部。(因為發源地畢竟是東部嘛......)至於說到君士坦丁大帝的皈依......呃......不好意思,讓你失望了,平心而論,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的歷史事件對於基督教的西傳並沒有直接的影響,不過這一事件也並非沒有意義。
======================================================================
插播:不算題外話的題外話 →_→ 君士坦丁大帝皈依的教會史意義傳統上認為君士坦丁是一個虔敬的基督教帝王,他的皈依極大地促進了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傳播。但是學界早就拋棄這一傳統觀點了。
常常有人企圖深入君士坦丁的宗教意識,建構出他宗教信仰變化的假想圖景。這種努力勞而無功。對一個不斷受野心驅使和貪戀權力的天才來說,選擇基督教還是異教、有沒有宗教意識,這些並不重要;這種人本質上與宗教無關,即使他把自己描摹成站在教會共同體之中的模樣。(雅各布·布克哈特:《君士坦丁大帝時代》,宋立宏等中譯。)
換句話說,君士坦丁利用基督教來完成自己的政治野心。但是他為什麼要利用一個飽受迫害的小眾宗教,而不是遵循自己的文化習俗呢?答案很簡單:君士坦丁時的基督教已經不再是小眾宗教了。
關於這個問題呢,我想推薦一個社會學家寫的歷史著作,就是Rodney Stark的The Rise of Christianity (豆瓣),Stark利用各個教會史作家的材料,估算了這麼一張表:
對這張表的爭議集中在起始數字上,公元40年時只有1000個基督徒,這...是不是有點太少了?不過比較有共識的是在公元300年時基督徒的數量大致佔總人口的十分之一。每十年40%的增長率也是比較合理的。(除了利用教會史家的材料來justify這一增長率之外,Stark還談到當代美國摩門教的增長率為每十年42%,我依據網上找到的官方數據,算出從1950年到如今中國大陸的基督徒的增長率為每十年80%以上。)我們知道宣布基督教合法的米蘭敕令發佈於313年,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於325年召開,這兩個事件被認為是君士坦丁大帝對基督教所做的重大貢獻。但是從表上來看。公元四世紀上半葉,基督徒的數量雖然從十分之一擴展到了總人口的一半,但是增長率並沒有發生變化。
換言之,君士坦丁大帝並沒有推動歷史的發展,而只是順應了歷史潮流而已。這一事實說明: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並非基督教發展史上的決定性事件,而只是一個標誌性事件。
它標誌著基督教發展的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從被迫害被壓制的小眾宗教轉變為一個被承認被鼓勵的流行宗教,在四世紀末甚至成為羅馬帝國的官方宗教。標誌著基督教與世俗政權從對立走向合作。
======================================================================
基督教作為官方宗教,成為羅馬帝國的意識形態對於基督教西傳的意義何在呢?
讓我們回到一個基本的歷史事實:這個世界上有些民族較早開化,有些民族較晚開化。而當較文明的民族與未開化的野蠻落後的民族發生接觸的時候,後者常常會接受前者的意識形態與文化,從而迅速地擺脫野蠻狀態,發展出與前者類似的文明。當相對來說較為野蠻的羅馬與較為文明開化的希臘王國接觸時,羅馬的文明開化(civilized)程度就體現為希臘化(Hellenized)的程度。帝國時期的羅馬已經成為希臘化的代言人,此時羅馬對周邊野蠻民族的開化(civilize)就體現為意識形態上的羅馬化(Romanize)。當基督教信仰成為羅馬帝國的官方意識形態時,所謂的開化(civilize)就成為意識形態上的基督教化(Christianize)。這便是羅馬的三個文明階段:- civilize = Hellenize
- civilize = Romanize
- civilize = Chrisitianize
至此,除了單純的傳教和遷徙之外,基督教的西傳出現了第三種形式:蠻族的開化。
於是基督教開始從文明中心向野蠻地區擴張:即便是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作為意識形態的基督教也並沒有消亡,而是以教會為載體,作為羅馬帝國的遺產,繼續以意識形態的方式統治著文明世界。並繼續開化野蠻民族。比如法蘭克人:保加利亞:波蘭:以上,在忽略了諸多歷史細節和教派衝突,大略地概述了基督教西傳的三種形式:傳教、遷徙、開化。算是勉強回答了這個問題的後半部分:「基督教是通過哪個事件,怎樣傳入歐洲的?」
-------------------------------------&> 呼~第一次寫長答案,讓我休息一下 &<----------------------------------------------
接下來回答題主問題的前半部分,以前面的回答為基礎,這半部分可以轉換為這個問題:基督教是如何失去亞洲的?
這方面的歷史進程我所知非常有限,僅有這張圖:
沒錯,伊斯蘭的興起。前文書說,君士坦丁大帝的皈依基督教標誌著基督教與世俗政權由對立走向合作。與世俗政權的緊密聯繫給予基督教很大的便利,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對宗教信仰的純粹性的損害。從這個方面也能夠理解,不堪稅賦的波斯與北非的基督徒面臨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政權時望風歸降。此時從基督教皈依穆斯林不單單是純粹的宗教信仰的改換,更多地牽扯政治利益的考量。上面這張圖基本上奠定了中世紀地中海世界的宗教與政治基本格局。
接下來只要解決兩個小問題:西班牙和小亞細亞。西班牙很慘,八世紀初被穆斯林化,之後就一直處於基督教世界與穆斯林世界戰爭的前線,貫穿整個中世紀。大致經過了八百年,西班牙終於回歸基督教世界,成立西班牙王國。史稱Reconquista。
小亞細亞就是土耳其那一塊,一直被穆斯林蠶食,歷史過程就不多說了(主要是我不知道)。核心事件是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奧斯曼帝國崛起。總之,我們今天看到的宗教格局,是在歷史上圍繞地中海世界的長期宗教-政治博弈的結果。
以上,答畢。不太可能回答更多的細節了,太累了.................謝邀。
請讀聖經的四福音書,可以幫助你了解到:在耶穌生活的時代,羅馬帝國版圖的一角。
路2:1 當那些日子,該撒亞古士督有旨意下來,叫天下人民都報名上冊。
路3:1 該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丟彼拉多作猶太巡撫,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他兄弟腓力作以土利亞和特拉可尼地方分封的王,呂撒聶作亞比利尼分封的王。羅馬帝國跟歐洲的關係不用多說了吧。
供參考。推薦閱讀:
※基督教的「上帝」耶和華/耶穌_使_人們吃自己兒女的肉!基督徒是否讚美耶和華/耶穌的這種行徑?
※在西方許多國家,基督徒曾經或仍然佔主流,他們還信奉神創論嗎?生物進化論是否被大多數人否認?
※天主教教徒必須要和教內人結婚嗎?
※耶穌的十二聖徒都叫什麼名字?一般圖畫中他們手持的代表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