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有無「司議郎」這一官職?證據。

在《宋代官制辭典》中未能查到,但仍不敢據此而斷定。


「宋初,並因其制,唯升宗正(少)卿為正四品,丞為從五品。其軍器監、少監,甲、弩坊署令丞,監作、錄事,昭文館校書郎,司辰、司歷、監候,殿中諸署監事、計官,太常諸陵廟、太醫、太公廟署令丞,醫針博士、助教,按摩、呪禁博士,卜正、卜博士,宗正崇玄署令、丞,大理獄丞,鴻臚典客、太府寺平準、左右藏、常平署令丞,都水監舟檝、河渠署令丞,宮苑總副監牧、監副、丞、主簿、諸園苑司並百工等監、副監及丞,諸倉、諸冶、諸屯、溫湯監及丞,掌漕,諸軍衛錄事諸曹參軍、司階、中候、司戈、執戟、校尉、旅帥、隊正、隊副、正直長、長上、備身,左右備身、左右親、勛、翊衛府中郎將,兵曹三衛,折衝、果毅、別將、長史、兵曹參軍、校尉、旅帥、隊正、隊副、鎮軍司馬、判司,太子詹事府丞、主簿、司直、司議郎、舍人、文學,校書、正字、崇文館校書、侍醫,通事舍人、左右春坊録事、主事、三寺丞主簿、諸署令丞、典倉署園丞、廐牧典乘、內坊典內及丞、典直,率府長史、錄事諸曹參軍、司階、中候、司戈、執戟、校尉、旅帥、隊正、隊副、直長、千牛備身、親勛翊府中郎將、兵曹三衛,王府文學、東西閣祭酒、掾屬、主簿、錄事諸曹參軍、行參軍、典簽、典軍、執杖執乘親事、校尉、旅帥、隊正、隊副、國令、大農尉丞,公主邑令丞、邑司錄事,河南應天及諸次府都督都府功曹、倉、兵曹參軍,諸州司功、司倉、司兵參軍,諸縣丞,京縣錄事,諸鎮倉曹、兵曹參軍,戍主、戍副,關津令丞,並門下省城門、符寶郎,太常寺協律郎,軍器監丞、主簿,太常寺郊社、太卜、廩犧,光祿寺太官、珍羞、良醞、掌醢,衛尉寺武器、守宮,太僕寺乘黃、典廐、典牧、車府,鴻臚寺典客、司儀,司農寺上林、太倉、鉤盾、導官,太府寺諸市,少府監中尚、左尚、右尚、織染、掌冶,將作監左校、中校、甄官署令丞、監膳,殿中省六局直長、食醫、侍御、醫司、醫佐、掌輦、奉乘、司廩,太子典膳、典葯、內直、典設、宮門郎並局丞,皆存其名,而罕除者皆不錄,惟常命官者載之。諸司主事、錄事皆存,而無士人為之。別置中書、樞密、宣徽院、三司及內庭諸司,沿舊制而損益焉。」——《宋史·志第一百二十一·職官八(合班之制)》

說明在因襲唐制的宋初,至少還有(太子)司議郎這個名目存在。但是目前我沒有見到宋初有啥實際除授的例子。可能,一則因為宋代東宮官設置本就隨宜而置、粗簡疏略,外加太祖朝根本沒有立太子,故而(太子)司議郎虛設不除、僅存其名。另一則,由於(太子)司議郎也沒能像太子中允、太子洗馬、太子中舍人、左右贊善大夫等東宮官那樣階官化,故而漸漸便連「名」都不存了……


宋廢。


《宋代官制辭典》是龔延明先生編的。我粗略翻了手邊龔先生的《宋史職官志補正》也沒有發現此官名——就宋代官制研究的權威性來說,龔先生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所以,你可以認為是沒有的。


推薦閱讀:

方誠峰《北宋晚期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後感
叛國者辛棄疾:一位異鄉人的中年危機「第一章 殺人者,少年」
宋朝有水缸嗎?
宋代平民階級家常小炒能吃到什麼?
歷史中的楊家將是怎樣的?楊繼業到底有幾個兒子?兒子的下場是什麼?楊延昭排行第幾?

TAG:中國歷史 | 宋史 | 官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