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南北朝混亂而缺乏大治的根源?
請從大歷史的角度,談談為什麼秦漢大一統之後,迎來了相當長時間內的混亂。魏晉南北朝,尤其是南北朝,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為何缺乏大統一的基礎。
謝邀,但這個題目太大了,可以說是扣住了魏晉南北朝史核心脈絡上的一個最關鍵的命題,完全可以寫專著的(如閻步克先生的波峰與波谷系列裡的魏晉南北朝部分),以我的知識水平甚至沒有能力回答出一個10分(滿分100分)以上的答案。
如果非要拋磚引玉的強答,兩晉南北朝的混亂,根源起於東漢末年,大致可以歸結為兩個原因,一主一次:
1、統治階級的腐朽化(階級矛盾)。
2、漢族與異民族的融合問題(民族矛盾)。
前者糅合了東漢的官僚體系的瓦解,士族門閥與地方豪強的私權擴張,以及上層貴族文化的腐朽化等,所帶來的是上層統治階級內部鬥爭的加劇以及下層勞動人民的所受到的剝削和壓迫的加深,總體上表現為農民起義和反抗不斷,以及士族門閥在奪取政權後,隨即在大趨勢上逐漸喪失對基層的人力,財力,以及地方豪強的控制,直至最終被趕下政權寶座,喪失權力與地位的過程。
這條線索主要貫穿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朝,期間也有相對波動反彈的時期,如曹魏初期(屯田制/士家制/九品中正制),晉武帝太康初期(占田制),宋文帝元嘉時期(土斷/打擊豪右)等,但總體上是隨著東漢官僚體系崩潰(關東討董前後),士族奪取政權(曹魏後期-西晉),逐漸衰弱(西晉-東晉)和喪失政權以及相應的權力/地位(東晉後期-南朝)這樣一個脈絡走下來的。
後者表現為東漢以來北方異民族的內遷,東漢末年北方(東漢,魏,晉)持續的邊疆戰爭,南方政權(蜀,吳)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擴張,北方異民族在西晉政權衰弱之時的侵襲(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以及此後近三百年以北方為主的,異民族奪取政權,並逐漸構築起漢化後的官僚政權為主方向的民族融合。
這條線索主要貫穿東漢-三國-西晉-十六國-北朝,其中也有大量的反覆,如淝水之戰後的北方政權崩解,北魏早期對各民族的壓迫,六鎮之亂帶來的北方政權再次崩解,北齊的鮮卑化等,但總體上還是隨著在西晉的腐朽政治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北方異民族政權完成最終的漢化和統一,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官僚體系和土地制度(三長,均田,計帳,戶籍,府兵等)為脈絡走下來的。
而從歷史的結果上看,最終終結了南北朝的是北方政權,而且相對於同時代的南陳,北周-隋政權在皇權,效率,資源掌握,地方控制,軍事,法制,人才選拔,官員監察等方面呈現出了全面的優勢,隋滅亡南陳是實實在在的硬實力的碾壓,而不是因為一些干擾性較強的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歷史偶然。
綜合以上的三個主要的結論,我個人對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長期混亂原因的理解是:江南朽木遲未死,塞北新芽尚待成,一方面南方所延續下來的兩晉門閥政治固然腐朽黑暗,但因為東晉南渡的腐朽貴族保留下的殘餘力量太多太強,導致南方的階級矛盾用了一百年的時間才把士族門閥趕下了皇位(孫恩盧循之亂),又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士族門閥的根基才在南朝的一波波統治階級內鬥中被逐漸拔除(從劉裕時代開始,直至侯景之亂),自此,南方才進入了政權全面衰敗,行將就木的南陳時期。而另一方面,北方最初幾十年的戰亂雖然較快的消滅了腐朽黑暗的西晉統治集團,但北方異民族政權先天所背負的「漢化」,或者說完成異民族上層的軍功貴族與殘留的漢族豪強地主間的矛盾和利益調和這個難題,卻在不斷地阻止著穩定的北方統一政權的形成,於是北方也不得不耗費了二百多年的時間,在經歷了兩次較大的挫折(淝水之戰後前秦的崩潰,六鎮之亂後北魏的內亂和崩潰)之後,才在經歷了長期戰亂的清洗,階級矛盾已大為緩和的基礎上,在北周時期確立了一系列成熟的制度,基本解決了這個歷史難題,從而完成了大一統,開啟了隋唐時代。
不請自來。看了幾個大蝦的回答。其實這個問題不是一本專著能解釋清楚的,基本都能成為一個體系或專門一個問題(所謂專題)去研究的。類似什麼?就像一個人問經濟學,為什麼總是會發生經濟危機。然後各派學者都給出不同答案,也都回答的有道理。從微觀上來說,一個個具體歷史事件,都有影響統一的進程。大治的條件肯定是統一,不然最多就算小治。統一了也不一定就有大治,還要看執政者是什麼水平,是不是頭腦清晰,準確判斷形式。而南北朝基本沒達成統一,除了西晉以及南北地方的統一。
其實從大視野或大歷史角度都可以分出很多個理論。下面如果有讓大漢族主義者不適的地方,建議別看了。
一種理論是,看在蒙元建立前,天朝基本是分分合合,就是三國演義開頭那段,沒誰佔主流,說統一時間長,那是包括蒙元到滿清這段時間。從秦漢四百來年統一,到南北朝四百來年分裂,到隋唐三四百年統一,到五代兩宋有事分裂,大致各佔一半。對於古人,統一不是必然的事情,分分合合才是常態。但中國人在戰國時就有一個觀念,天下必須一統才能安定,基本是知識界的共識。到宋朝時期,生產力開始發展,地理因素對軍事的阻隔作用開始減小,於是那時候開始統一稱為常態。
其實現在說秦漢一統,這只是簡化的說法秦朝統一,有部分偶然因素和戰術運用成分在。比如秦國雖然有換國王,但沒出現一個接一個的主少國疑的事;合縱連橫、遠交近攻更是經典戰術。要是一個接一個的十幾歲都沒有的秦王繼位,秦國還能統一,那真是開掛了。劉邦建立漢朝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到了漢武帝還在為現在福建、廣東、桂林這些地方在進行統一戰爭嘛!
一種理論是常說的民族融合,需要慢慢漢化。這裡不多介紹。
還有一種,更宏觀的視野來看,這個時間不是中國,而是整個東西方否遇到類似的問題。所以會有人說漢武帝把匈奴打走了,結果殘兵敗將到了歐洲還把羅馬差點滅了。大漢族主義者聽著高興就行。都不說是到了東漢外戚竇氏兄弟才把匈奴打跑這個中學歷史課本介紹的內容,西方說的匈人跟中國說的匈奴是不是一回事都是問題。
但是從宏觀上來看,兩端都遇到了草原民族的入侵,並且時間還挺長。只是兩邊最後結果不同。這就引起一個猜想,是不是氣候變化導致的。至於氣候或地緣政治的影響,我只是大概看過幾篇文章,具體也不太了解。
至於還有理論類似中學歷史課本說的世家大族以及涉及到科舉等方面的,官僚體系,人才體系等,貌似有不少介紹,也不再贅述。
看完虎嘯龍吟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探索一下的話可能要從漢末說起,黃巾起義讓外臣們有了自己的私人部曲,德不配位的何進為了對付幾個宦官,居然徵招外兵進京師。還是最精銳色的邊軍,以及董太師這種久居塞外充滿野心又不熟悉朝政的邊將。朝廷的士族首領還想玩宮廷遊戲,董太師和你們玩個鳥,直接掀桌子.從董卓到李郭,漢末的士人,大家族的首領基本上死的七七八八,逃出去的都是曹操,袁紹,袁術這種小輩,群龍無首的三國開始了。後來另一個不講究吃相的司馬懿更是這樣,司馬家的後人沒學到別的,無情,不要臉和刀把子是學到了。因為得位不正導致更依靠已經在衰落的士族,九品官人法名存實亡,五胡十六國有不少寒人子弟出身的胡將,軍師.
一為民族文化不統一,北朝經歷過前秦、北魏兩個統一朝代以及若干個小帝國或割據政權,胡漢文化法度更替頻繁。二是由於士族專權,由於中正官相互包庇扶持,到中後期酒囊飯袋只要是士族都可以當官,導致行政效率低下或甚至停擺。
三國的分裂,可以說是一種心理造成的。即封建余習,人心是不能驟變的。在先秦時代,人都有各忠於主君的心理,秦漢雖然一統,但此等見解,未能全部破除。漢代的士大夫,仕於州郡,都奉長官為君,有事為之盡忠。三國志中,記載為各自主君盡忠效死的將軍士人的事例數不勝數,但這些人都視後漢朝廷如無物,難道這是偶然的嗎?
三分歸晉後,天下一統,然而卻危機四伏。自董卓以來,朝廷綱紀廢弛。曹操和諸葛亮都清楚,治亂世以重典,寬以馭民,嚴以馭士大夫,才是興國之道。然而司馬氏起家之道正相反,他們收買了士大夫階層,寬縱剝削階級的奢靡,那麼被剝削的百姓自然更加困苦。諸葛亮指責劉璋用政太寬,以致綱紀廢弛。司馬家豈不如是?
我們讀史記,往往會詫異,為什麼章邯領著犯人組成的軍隊,就能吊打六國聯軍;韓信每次打仗調集的軍隊都是由新兵組成,卻能百戰百勝。因為按照戰國時期的秦國制度,是全民皆兵制。國內的全部青壯年男子都是預備役士兵,都受過准軍事訓練,所以剛一上戰場就能以一敵百。漢朝初期,仍承秦制,所以漢武帝時,兵威猶存。後世帝國再也承受不了全民皆兵的成本,是以無法複製秦漢的輝煌。晉武帝時期,為徒便利,就徵發異族當兵,禍亂遂從此生。漢人不受軍事訓練,而坐視野蠻人披堅執銳,此蠻族所以滅羅馬,安祿山所以亂中華也。
五胡亂華後,北方諸胡,並不成一個實在的國家,各國皇帝,充其量是個大酋長而已。沐猴而冠之徒也。他們根基並不穩固,看似聲勢雄張,實則不堪一擊。是故慕容氏囂張跋扈,一戰而為王猛所滅;苻堅妄圖掃滅群雄,淝水大戰,滿盤皆輸。南方呢?司馬氏本是通過九品中正制收買士大夫的途徑上位的,先天不足,難立權威。八王之亂後,僅有的一點威望被盪盡了。東晉時期,偏安江南一隅,王與馬共天下,可以說朝廷存廢,全在士大夫一念之間。若非前期王謝桓等士族力量均衡,司馬家還能穩坐皇位嗎?這樣的朝廷,即使人才再多,精力也都耗在內鬥上了,哪有餘力統一中原?是以桓溫 謝安 雖英才蓋世,終不能拓寸土。等到南朝時,宋齊梁陳,俱是狡黠的軍閥上位,雖然不時有出色的武功,但是軍閥所謀者多為自身,毫無家國概念,中原漢人南望王師,徒增淚耳。
因果自有定數。經過幾百年的喪亂,天下厭亂世久矣。封建余習漸漸被拔除,北方漢人一步步崛起。民族大融合後,漢人百姓從胡人身上學到了祖先稱雄天下的驍勇,天下才有了大治的希望
推薦閱讀:
※【南北朝】北魏走向衰落,南梁開鑿浮山堰
※文臣武將輔佐少帝,挫敗皇叔驚天謀反,卻擋不住心魔
※魏晉以東正教文化來看算不算一個聖愚的時代?
TAG:中國歷史 | 魏晉南北朝 | 中國大歷史黃仁宇著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