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書所思所悟?
作為一名效仿宋襄公涉世未深的九零後!
古人常云:千古艱難惟一死。毫無疑問,生命之所以可貴,是因為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有了秦皇漢武唐宗等對不死的渴求,以至於障目!
泓水之戰,宋襄公用他的生命詮釋了他對仁義的堅持,在那個春秋無義戰中,行大道固然欠妥,但宋襄公作為一國之君,五霸之一,他難道欠缺那種禮崩樂壞的認知嗎?
試想,古人講究名副其實,宋襄公空有霸主之名,而無霸主之實,如果他半渡攻擊,只需要付出不多的代價便可以為他在史書中特書,一舉擁霸主之實,內有良謀,外有拱衛,居四戰之地;如果,他堂堂正正的決戰,以弱宋抵強楚,以無名抵有名,無異於以卵擊石。如果,我們為宋襄公,前面名利兼得,後面身死國敗,我們會選擇哪一種?而宋襄公選擇了堅持仁義,同時毅然決然的放棄他所擁有!
我認為,宋襄公如同後代的海瑞一般,頗受爭議,宋襄公被司馬公讚揚仁義,被毛批愚蠢;海瑞受百姓愛戴,清廉節用,大公無私,被現社會『普世』認為,愚忠耿直,不要效仿!這是社會風氣的轉變,由忠義輕生死到名利重生死!而我認為,宋襄公和海瑞要做的事很簡單:告訴世人,還有人堅持那些被認為愚蠢的東西!其實,他們何嘗不知道前路之艱難?但,求仁得仁,復無怨懟。
現社會,碰瓷假摔等事屢見不鮮,以及被炒的愈熱的假乞,他們利用的不就是人們的善良嗎?宋襄公等人何嘗不明白社會的險惡,但100人中肯定有1人為真乞,所以他們心甘情願的上當受騙!所以,我很憤懣,這樣『愚蠢』的人本就不多,你們在推波助瀾,他們本艱難的前行,豈不更加曲折?等到真正的黑暗來臨,缺少了陽光,那時,我無法想像!
我認為白,是不沾染一絲一毫的灰塵,如豫讓『假意臣服以更方便刺殺都不肯』!
前些日子,聽台灣大學呂世浩老師曾說:現社會培養的是技術型人才,而忽略了做人!
讀了幾年史書,明白了要做的只是:先修身,後告訴世人,還有人如他們一般,在堅持別人眼中『愚蠢』的事,願為天下先,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幾千年來人性缺陷並未進化,所以才會一再重複過去的錯誤。讀了歷史,至少會減少很多被打扮成新思想的歷史垃圾忽悠的幾率。
首先,宋襄公不是仁義。
1、襄公其人
話說,宋桓公生病。
太子慈父對桓公說:目夷賢能而又年長,仁厚愛人,希望您能立他為君。
於是宋桓公就來找目夷。
目夷說:太子說我仁厚,但是能夠把推辭國君之位,還有人比得上太子嗎?看起來,太子比我賢能,況且廢黜太子,這是不合禮法,我不會當國君的。
於是太子慈父登上國君之位,是為宋襄公。
第二年,宋襄公參加葵丘之盟。
葵丘之盟上,齊桓公的霸業給宋襄公留下深刻印象。套用劉邦的一句話就是
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高祖本紀》)
對於宋襄公而言,齊桓公就是偶像。而且宋襄公和齊桓公是有親戚關係的。
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齊人使昭伯烝於宣姜,不可,強之。生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左傳》
如果還記得,當年的宣姜,我們知道,宣姜被齊襄公逼迫和「兒子」衛昭伯通姦,其中齊子是齊桓公的小妾,宋桓夫人是宋襄公的生母。所以多少有點關係。
對於這個親戚,齊桓公也是十分愛護,非常信任。
我們講過,齊桓公的太子,太子昭就是委託宋襄公,讓他即位。
這可以說非常信任,託孤托到外國,真是前無來者。
宋襄公不負齊桓公的囑託,順利掃平太子昭在齊國的反對勢力,讓他為君,是為齊孝公。
宋襄公也有雄心壯志,他也想跟齊桓公那樣。於是他就謀劃。
我們講過,這個春秋霸主,有點是婊子還要立牌坊,自己私心要用一層層道義包裹起來。
齊桓公的口號是尊王攘夷,剛好切准了當時政治格局。
於是宋襄公打出口號,兩個字,「仁義」。
這個口號,你不能說不好,但是比較假大空,但是口號是一部分,這個如何實施是另一回事。
2、衛國之事
冬,邢人,狄人,伐衛,圍菟圃,衛侯以國讓父兄子弟,及朝眾曰,苟能治之,毀請從焉,眾不可,而從師於訾婁,狄師還。
話說,齊桓公存邢救衛之後,衛國是安穩了一段時間。結果刑國聯合狄國,真是沒有永恆的敵人。攻打衛國,圍住菟圃。
衛文公把國君之位推讓給父兄子弟。
衛文公說:如果誰能治理國家,請允許我跟從他
朝廷上眾臣一致反對。於是衛軍擺開陣勢應戰,狄軍退走。
秋,衛人伐邢,以報菟圃之役,於是衛大旱,卜有事于山川,不吉,甯莊子曰,昔周飢,克殷而年豐,今邢方無道,諸侯無伯,天其或者,欲使衛討邢乎,從之,師興而雨。
第二年,公元前641年,衛國伐邢國,報仇。
結果這時,衛國大旱,祭祀山川,占卜,結果不吉利。
衛國大夫寧莊子說:從前周王室發生饑荒,戰勝了商紂王,就豐收。看起來,現在刑國無道,我們應該討伐他。
結果興兵攻邢,就下雨了。
秋,齊狄盟於邢,為邢謀衛難也,於是衛方病邢。
結果第二年,公元前640年,齊國會盟刑國,衛國開始慌了。
講這個,當然不是說衛國,刑國,打架打的歡。而是說,自命自己為霸主的宋襄公,在這次戰爭幾乎都沒有出現,這個時候幹嘛呢?爭霸,沒工夫理這兩國。
3、首次會盟
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於曹南,鄫子會盟於邾,己酉,邾人執鄫子用之。
公元前641年,齊桓公死後,中原大地,政治真空,急需一位霸主登場。於是宋襄公當仁不讓,在曹國,召開會盟。
這次會盟,宋國、曹國、邾國,鄫國這些國家參加,既然是第一次,正所謂萬事開頭難,當然會盟很不成功。
宋人執滕宣公。
宋國拘捕滕宣公,可想這次會盟,滕宣公肯定幹了什麼不讓宋襄公滿意的事情。
而鄫國因為東夷之事,導致壓根沒來,搞得邾國把鄫國國君拘捕起來,押到宋國,聽憑宋襄公處理。
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於次睢之社,欲以屬東夷,司馬子魚曰,古者六畜不相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況敢用人乎,祭祀以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誰饗之,齊桓公存三亡國,以屬諸侯,義士猶曰薄德,今一會而虐二國之君,又用諸淫昏之鬼,將以求霸,不亦難乎,得死為幸。
宋襄公於是讓邾國人殺了鄫子,去祭祀睢水的神靈,想要東夷諸國歸附。
司馬子魚說:用活人獻祭,真虧你想的出來。齊桓公保存三個國家,尚有人說他薄德。現在一次會盟,傷害兩個國君,您還想憑藉這種行為來使諸國歸附嗎?還想以此稱霸?
並且同年,攻打會盟的東道主,曹國。
宋人圍曹,討不服也,子魚言於宋公曰,文王聞崇德亂而伐之,軍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復伐之,因壘而降,詩曰,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今君德無乃猶有所闕,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內省德乎,無闕而後動。
宋國圍住曹國,討伐曹國不肯順服。
司馬子魚說:當年周文王聽到崇國昏聵,於是發兵攻打,結果沒有攻取。於是周文王退兵,修政政事,再次發兵攻打,這回打下來了。《詩經》說
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
就是告訴我們,禮制要從小處出發,推廣到整個國家,甚至天下。現在國君你德行還所欠缺,現在攻打,看來不妥。
宋襄公對於這兩次勸告,都沒有聽取。他就堅信一點,齊桓公怎麼做,我就怎麼做。
當年齊桓公第一次會盟,因為遂國不來,於是齊桓公滅了遂國。憑什麼他可以,我不可以。
所以,宋襄公有點愚蠢,齊桓公稱霸不是通過殺人樹威達成的,這是列國的時代,小國聯立,你應該籠絡他。
於是在宋襄公攻打曹國以後,陳國,蔡國、楚國、鄭國在齊國會盟,來懷念齊桓公的仁德。
陳穆公請修好於諸侯,以無忘齊桓之德,冬,盟於齊,修桓公之好也。
冬,會陳人,蔡人,楚人,鄭人,盟於齊。
但是這次懷念桓公大會,楚國人特別顯眼。
畢竟楚國是齊桓公霸業的最大威脅。
於是這時的政治勢力,由於齊桓公死後,楚國的強大,成為中原國家歸附的對象。
鄭伯始朝於楚,楚子賜之金,既而悔之,與之盟曰,無以鑄兵,故以鑄三鍾。
齊桓公剛剛死,靠近楚國的鄭國,開始歸附楚國。基本成為楚國的中原的附屬國。
楚國人很高興,給了鄭國銅。銅可是很稀有的東西,先進生產力的體現。
對於自己偶像的大會,結果宋襄公被排除在會盟對象中,對於宋襄公是一個打擊。
4、秦並梁國
我們講過當年夷吾逃難,逃到了梁國,梁國很早就臣服於秦國。
梁伯益其國而不能實也,命曰新里,秦取之。
梁國的君主開疆拓土,卻不把百姓遷進去,命名為新里。結果被秦國佔領了。
梁亡,不書其主,自取之也,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處,民罷而弗堪,則曰,某寇將至,乃溝公宮,曰,秦將襲我,民懼而潰,秦遂取梁。
公元前641年,梁國滅亡。《左傳》說它,自取滅亡。因為梁國國君大興土木,屢次築城,而沒有人居住,百姓不能忍受。
梁國國君說:敵人要來了
於是國君在宮室外挖深溝,說:秦國要來襲擊我國
百姓害怕而潰散,秦國就攻佔了梁國。
我們看這段描寫,很奇怪。
我們分析一下樑國敗亡的原因。
其一、大興土木。大興土木是不是梁國滅亡的原因?我認為不是,要知道君主都愛大興土木,齊桓公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後面講,築城是為了君主謀私利,可見上下之情被切斷。
其二、梁國國君說敵人來了,按道理來講,應該君民更加團結。我們講過恐懼能夠凝聚一個組織,不是嗎?
但是這句話是有前提的,就是一個組織必須,上下信任體系穩固,才能發揮作用。否則,恐懼非但不能凝聚集體,集體會因為這樣作鳥獸散。
無論大組織,還是小組織,建構一個信任體系,是重中之重。一個組織為什麼要制定規則,無論是誰都要遵守?因為只有這樣,信任才能出現。
我們用一個極端例子,比如在戰場上,如果大家都守規矩,那麼戰友之間,信任就能構架出來,戰鬥力才能提升。否則有一個逃兵,別人一看他逃了,信任體系立刻破裂,戰鬥力怎麼出現,所以對待違背規則的人,是一門學問。
故孔明揮淚斬馬謖。(《三國演義》記載)
想當年,荊軻刺秦,秦王宮外的士兵無一人相救,看起來是惡法。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只有這樣的秦軍,才能一統天下。始皇死了,還有另一個「始皇」。秦軍敗了,可就沒有另一個秦軍啊。
5、楚國伐隨
隨以漢東諸侯叛楚,冬,楚斗谷於菟帥師伐隨,取成而還,君子曰,隨之見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動,其過鮮矣,善敗由己,而由人乎哉,詩曰,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公元前640年。
隨國以東漢東諸侯國,背叛楚國。不明白為什麼?
楚國子文伐隨,凱旋。
君子說:隨國被攻伐,是因為他不自量力。量力而行,過錯就會少。成敗在於自己,還能在於別人嗎?
君子說的這番話,看起來對於隨國還不太合適,但是對於上文的梁國倒是合適的緊。
6、鹿上會盟
宋襄公於是痛定思痛,找尋失敗的原因。結果找錯了。
他沒弄明白霸主的含義是什麼?國力強大只是必要條件,還有一個充分條件,我們曾經(【老秦人的故事】7、龍起東方,19)講過,這裡再提出來。
親有禮,因重固,間攜貳,覆昏亂,霸王之器也。
說白了,通過自己的實力,代行天子之道,奉天討不義。
當然這只是宋襄公對局勢的判斷失誤。一個歷史原因,在於,宋國的特殊身份。
宋國是公爵國,是五等爵最高的,為什麼給他這麼高的爵位呢?
正所謂早革命不如晚革命,革命不如反革命。宋國的開國之君,是
周武王伐紂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釋微子,復其位如故。
武王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使管叔、蔡叔傅相之。
微子是商紂王的兄長,作為商朝遺民,周武王通過分化商朝遺民的勢力,鞏固政治。
但是對於宋國,天子並不放心,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於是在宋國周圍,一堆姬姓諸侯國。
所以宋國稱霸先天不足。宋襄公稱霸必然要比周人還要講禮儀,否則何以服天下?
於是宋襄公決定大會諸侯。
魯國的大夫臧文仲說
宋襄公欲合諸侯,臧文仲聞之曰,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
讓自己的願望服從別人是可以的,但是讓別人服從自己的願望是很難的。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輸入到他人那裡,及其困難。
二十一年,春,宋人為鹿上之盟,以求諸侯於楚,楚人許之。公子目夷曰,小國爭盟,禍也。宋其亡乎,幸而後敗。
公元前639年宋國準備鹿上之盟,請求楚國人參加。目的很明確,完成南北和談。
宋襄公覺得,我要是能把促成南北和平,那麼我就是響噹噹的天下霸主。
公子目夷說:國君你三思而行啊,我們宋國不是大國,而楚國實力之強連齊桓公都難以控制,如果召開會盟,你這麼控制話語權?話語權是由實力決定的,小國去爭做霸主,這是禍患啊。
宋人,齊人,楚人,盟於鹿上。
這次規格就很高了,一個是宋國,一個前霸主齊國,一個是楚國。齊孝公畢竟是宋襄公立的,不敢不來。會上,宋襄公自命霸主,並且要求楚國人尊他為霸主。
這年秋天,宋襄公召集楚、陳、蔡、鄭、許、曹會於盂。
目夷說:禍端就是這裡,國君的慾望太過分了,怎麼能受得了呢?
楚國來了,他的小弟陳國、蔡國、鄭國、許國都來了。
但是齊國、魯國沒有來。
於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楚國直接抓住宋襄公,並且率兵攻打宋國。宋襄公霸主沒當成,變成了人質。
這年冬天,釋放了宋襄公。
楚國的想法,不如讓宋國成為楚國的附庸,結果沒有達成。
司馬子魚說:看起來,國君並沒有吸取經驗。
宋國第二年,率兵攻打鄭國。
子魚說:禍患就在這
秋天,楚國率兵攻宋。襄公於是應戰,子魚說:天棄絕商很久了,不可應戰。
齊桓公都沒有敢跟楚國打,宋襄公不揣冒昧。
7、泓水之戰
公元前638年,宋楚兩國在泓水展開戰鬥。
宋國擺好陣勢,楚國軍隊還沒完全渡過河來。
子魚說:他們兵多,我們兵少,敵人還沒完全渡過河,趕緊攻打。
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孫子兵法 行軍篇》)
宋襄公的回答,出人意表。
宋襄公說:那可不行,我們是仁義之師。
楚國渡過河,還沒有擺好陣勢。
子魚說:現在楚國人還沒有擺好陣勢,感覺攻打他。
宋襄公不肯。
楚國此時,陣勢擺好了,於是兩軍交戰。
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受傷。
宋國人都埋怨宋襄公。
宋襄公說:那可怪不到我,正所謂君子不殺害受傷的敵人,不擒獲老人。古時候用兵之道,不考險阻取勝。雖然我是商朝的後代,可是不能進攻還沒有擺好陣勢的敵人。
子魚說:對於強勁的敵人,遇到險阻還沒有擺好陣勢,這是天助我也。利用敵人受阻的機會進攻他們,難道有錯嗎?無論如何,面前都是敵人,即使是老人,也要擒獲啊。訓練士兵,教給他們擊敵的方法,難道不是為了擊殺敵人的嗎?如果可憐敵人,還不如投降。戰場上時機是最重要的,敵人遇到險阻,就應該下令進攻。
這場仗,站在楚國人那邊贏得莫名其妙。
偉人曾經評價宋襄公說
我們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種蠢豬式的仁義道德。
當然也有人評價,宋襄公是貴族精神。
蘇軾更是洋洋洒洒寫了《宋襄公論》,我們摘錄幾段。
宋襄公非獨行仁義而不終者也。以不仁之資,盜仁者之名爾。
使襄公之得志,亦一莽也。襄公行王者之師,猶足以當桓公之師,一戰之餘,救死扶傷不暇。此獨妄庸耳。齊桓、晉文得管仲、子犯而興,襄公有一子魚不能用,豈可同日而語哉。
用四個字概括,就是欺世盜名。把宋襄公和王莽並立,偽君子也。
我們也不妨給宋襄公一個評價,把宋襄公說成貴族精神,未免名不符實。
這涉及到一個史觀,就是成王敗寇。成王敗寇在現在看來,並不正確,但他確實反映了一些事實。
如果單單看泓水之戰,這一幕,確實有點貴族精神,但是從宋襄公整個生涯看,你看的出貴族精神?
哪個貴族,不吸取教訓的?哪一個貴族,完全不聽忠言的?
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一個時候,就是明明知道自己犯錯了,也死不認錯。至少我有,為什麼呢?自尊心強的表現。
宋襄公也是這種表現,他被楚國人拘禁,威脅自己國家,已經丟盡臉面了。所以他要去打鄭國,給楚國看。
楚國人來了,它不僅要贏,還有堂堂正正的贏。
他不是不知道,打仗要抓時機。但是在那種情況下,自尊心一上來,我也是殷商後人,對於楚國南蠻,必須堂堂正正地教訓他。
從前面宋襄公屢次不聽臣下勸告可以知道。
確實,自尊心強是貴族精神的表象,往往貴族會表現出自命不凡。但是貴族精神的內涵是一種榮譽感。
你除了是個貴族,你還是君主啊。這是你的責任,作為君主,本來就不應該打這場仗,這場仗是贏是輸,在戰略上,就已經註定了輸。
哪個貴族,會拋棄社會責任感呢?
所以宋襄公絕不是所謂貴族精神。
往往評價這個問題,有人就開始罵了。比如你反對貴族精神,你就是功利主義。一切利益至上。
首先我沒有反對貴族精神,任何人都有這種精神的追求。不說遠的,《史記》的作者太史公,就是一個貴族,他是史官,他身上有著濃厚的尊嚴。
但是它遭受宮刑,尊嚴喪失,難道他就去死,這才是貴族精神?沒有,他承擔起父親的責任。難道說責任就不是貴族精神的一部分嗎?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
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報任安書》)
一個國君,連自己的國民的安樂都成問題的情況下,盲目攻打楚國,意圖成為霸主,這是什麼貴族精神?對不起,我不知道,這種貴族精神有什麼用。
作為貴族,責任是第一位的。
另外,其他還有原因,晚上我再來補
補:
1、打仗是要死人的,換言之,如果宋襄公不進攻,宋軍將士被屠殺,歸誰呢?難道楚國人是命,宋國人不是嗎?換言之把泓水之戰變成長平之戰,假如趙國失敗被屠殺40萬人,原因竟然是君主仁義,這真的是仁義嗎?
2、儒家思想是講究親疏的。
親親尊尊,換言之,宋襄公的子民對於宋襄公是第一位的,楚國人是第二位的。現在對楚國好,就是對宋國的不義啊。
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換言之,宋襄公此舉絕不是仁義。
如上文所見,一個貴族,首要的是責任。你去打仗,千百萬人的安危榮辱在你君王一人手中,這責任有多大?現在為了仁義背棄責任。
如果題主想要仁義,不如去讀讀《吳太伯世家》,這才告訴你,什麼是仁義。
最後講一下,有些人說宋襄公此舉是固守腐朽的思想。我認為不對。為什麼呢?
1、中原國家對於楚國是很抵觸,蠻夷之國。對於蠻夷之國何必講什麼禮儀?況且楚國如此對待宋襄公,宋襄公真的大度到連打仗都講禮儀嗎?要知道,《左傳》的儒家思想那麼濃重,但是對於某些失敗也說是自作自受。
那為什麼呢?
其一、如上文所說,你楚國對我不義,我不僅要贏你,還要堂堂正正贏你。
其二、殷商滅亡,就是因為不講仁義。我復興殷商,我要比你們周室還講仁義。
其三,也是最重要,宋襄公本來想唱一個空城計。
我不打楚國,你楚國最好不要打我。因為楚國為什麼攻打宋國,因為宋國攻打鄭國。也就是最理想的狀態是什麼呢?楚國派兵援助鄭國,宋國跟楚國攻打。兩國最後和談(類似於召陵之盟)一樣,不動刀兵。這樣一來,宋襄公有美名了。楚國也達到目的,本來宋襄公就沒想把鄭國打下來。哪知道宋襄公猜錯了,楚國一定要和宋國打一戰。因為楚國也要北進,誰願意跟你唱這齣戲啊。
我個人認為,當時情況下的講仁義的是兩位
齊桓公和秦穆公,有理,有度,有節
最後做個小廣告,歡迎訂閱我的專欄史記札記
為什麼全是中國人,
謝邀,題主曝出本命問題,放在知乎上讓大家評判,同為90後,只能說敬你是條漢子。這讓我想起了當時在學習時,對一篇評論產生了興趣。崖山十萬軍民,集體跳海,目的是什麼?評論的結論早已忘了,但是這個問題卻拋了出來,讓人生出一種油然的敬佩。因為生命是可貴的,讓十萬人抱著一個念頭,我覺得已經超出了什麼思想影響,近乎一種本能的反應,是源自根性的一種潛意識。到底是什麼,這裡不願去探討太多,因為這是災難,也是幸運。歷史畢竟無法假設,也談不上如果,站在後人的角度,只能說這是塵封的一段往事。然而,蝴蝶的翅膀雖然在歷史的長河裡固然渺小,但是影響,往往是指數級的遞變效應。讓我們回頭來看,實行種族滅絕主義的蒙古人,為何唯獨對漢人,南人保留了些許文明,以致同時期的大金,西夏,甚至於花剌子模都徹底泯滅於黃沙之下?我認為問題,恰恰在崖山十萬里的答案。一個人,生立於世,伴有著的恐懼是與生俱來的,所以要認識與改造世界。一個民族,叢立於林間,重要的是未來?還是過去?還是將來呢?萬幸,我們的民族,是著眼於未來的,從文化,制度的早熟就可見一斑,從從未有過民族的集體宗教就可以推斷出來。所以徇死的十萬,也許正是被未來的恐懼所支配,伴隨朝代的落幕而終結,但,活著的大多數,則繼續背負著古老民族前行的任務,雖然苟且,但生活從來都不曾告訴人們,這樣的選擇,未嘗不可。所以你就能明白,宋襄公的答案,這不過是一個選擇,死,或者活著。本無對錯,死對於個人來說,本就是可以選擇的權力,以至於對於十萬人,尚且如此。而死了,卻將一種哲思保留下來,影響一個民族的精氣神,這卻是二元論之外的同化效應。於斯,當可嘆下一口氣。還好我們不需要面對如此抉擇,未來,將在你我的選擇中,演繹新中國的邏輯。這卻是宋襄公,這卻是我們自己的祖宗們,望而未見的。一切,都得靠我們自己了。
革命,反革命,不革命。革命的被殺於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殺於革命的。不革命的或當作革命的而被殺於反革命的,或當作反革命的而被殺於革命的,或並不當作什麼而被殺於革命的或反革命的。 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而已集》
謝謝邀請,每一個時代的人都在回望過去,總感覺過去的可能比現在要好
中國古代要上三代,效法堯舜中世紀的歐洲在文藝復興,回望先賢
現在的我們在回望古代中國社會的質樸,民國的教育,回望改革開放之前的平等於是人人都在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的參與者與影響因子,好與不好都在於每一個人過去沒有更好,現在沒有更壞我們所認為過去的好恰恰是因為我們未曾經歷過去,我們所認為現在的劣恰恰是因為我們現在正在正在經歷後人會不會認為我們也很好?謝邀,一孔之見,讀史使人明智這句話也是有前提條件的。如果只是單純的為了炫耀淵博或是打擊不同觀點,那麼讀書越多論點越歪的情況也是毫不奇怪的。你認同的理念、生活方式,自己堅持著走下去已經很不容易,若是希望推己及人,就更要做出百倍於改造自我的努力。單純的一個「仁」或者「公正」的詞語對世界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不同階級會有不同階級的「仁義」「善良」「公正」的定義,當暴民李自成為求生殺官吏開倉廩時,朝廷的高官還在為饑民不願意餓死在家中反而給朝廷添亂而痛心疾首。當你們所處地位不同時,即便是同樣的字詞,同樣會有不同的理解。「 撼樹蜉蚍稱大勇,奮臂擋車有螳螂。」認清自己的階級屬性,然後才能明確自己堅持的理念。當你面對這世界的黑暗和不公時,要看清在空洞名詞後面的真正敵人。
瀉藥。
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對於人開闊眼界是有很大幫助的。但在我看來,讀歷史題材的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另一種能力,那就是思辨的能力。
一般來說學者在研究一部歷史書籍的時候,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研究這本書的作者是誰,生於什麼年代,處於哪個階級等等。為什麼呢?因為不同的人寫不同的書會有他不同的理解,所以書中會帶有作者的主觀色彩。這就很麻煩了,因為這個作者的主觀色彩,不見得都是對的,或者說都是符合歷史真相的。所以我們在理解這本書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這些問題對我們的理解產生的影響。上面這些屬於理論,枯燥無味,我們來點事例活躍活躍氣氛。
比如說在我的高中歷史學習階段,我們學習孔子的時候會提到他主張恢復西周時期的等級秩序,在這個觀點上,與他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的思想會有些衝突。為什麼呢?因為孔子他是沒落的奴隸主階級,所以說他的思想裡面,難免會有一些所謂落後於時代的主張。還有我剛才提到的,因為作者的立場和出發點,他們所記錄的史實,也有可能存在不真實的情況。
舉例《明實錄》,《明實錄》這本史書是明朝的史官所寫,屬於一手史料,研究的價值很高。但是這本書中也存在一些記錄不真實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朱棣是靠「靖難」上位的,他趕走了他的侄子朱允炆,在當時屬於「大逆不道」。所以後來在編篡明《明實錄》的時候,朱棣就明確要求當時的史官故意美化他的造反行為,所以在《明實錄》中的記載變成了,明成祖朱棣本來應該繼承帝位,但是被他的侄子搶去,所以他發動「靖難」,才做回皇帝。 多讀書吧,不是件壞事。我已經不知道題主到底是想問別人讀史書的感悟還是對宋襄公的感悟了······
在我看來,對史書記載有自己的思考是好事,但個人是不欣賞宋襄公的。
不是因為我以成敗論英雄,我會喜歡那些堅持自己理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
而宋襄公屬於志大才疏之輩,泓之戰前的外交失敗早已註定了宋國的結局(當然,如果宋國有一個天才級統帥,能夠帶領宋國獨擋楚國的進攻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於所謂的「仁義」不肯半渡而擊云云,由於史書大多是不懂軍事的文人所寫,而記載又多喜歡記錄那些誇張有趣的情節,於是泓之戰的關鍵就變成了彷彿宋襄公半渡而擊就能擊敗楚國一樣。
從軍隊數量、軍事素質、兩方面,宋國與楚國都不是一個級別,而宋國由於宋襄公的外交失敗陷入孤立,得不到其他國家的軍事援助,被楚國擊敗是理所當然的。
再說到所謂仁義,我認為題主是太過【理想主義】了。
【宋襄公等人何嘗不明白社會的險惡,但100人中肯定有1人為真乞,所以他們心甘情願的上當受騙!】
且不說【100人中肯定有1人為真乞】的論斷依據何在?
如果所有人都這樣想,不分黑白的給乞討者錢,結果只能是乞討的人越來越多。
就宋襄公而言,【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這是蠢到什麼程度?
【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的依據在哪?
【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古人為軍也,不以阻隘的原因他知道嗎?
再換一個角度來說宋襄公為了他的「仁義」讓宋國的軍隊、百姓遭受沉痛損失
對他的百姓來說「仁義」何在?
最後說說海瑞,我不認為宋襄公和海瑞是一類人,海瑞堅持的是他認為正確的事,宋襄公堅持的卻是已經腐朽的思想和制度。
1.不僅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而且史書的結論也是既得利益寫的。宋襄公舉動尚符合春秋規則,說是迂腐。那麼千古仁君李世民放死囚回家過年算什麼?就因為後人想要一個可以噴口水的皇帝?宋襄公為什麼被噴,還不是同代和後世不符合春秋規則的一幫子人需要罷了。
2.再看看一些大約年代能做反面教材的榜樣。「我蠻夷也」的楚國一股子蠻性本能爭王稱霸,卻學中原一朝講信義被不要臉的秦國坑死了。不要臉的吳國被更不要臉的越國滅了。崤之戰不要臉準備坑人的秦軍被更黑的晉國人坑了。還有孫臏等等。春秋之戰本來只是堂堂之陣擺擺陣聊聊天,一時三刻能解決的,最後時間越來越長越來越不用其極。最後最不要臉的秦國一統天下,要不是後世儒家把持話語權,中國肯定比現在的美蘇日更不要臉。
3.禮崩樂壞的情況下,不識實務。又是個理想者,殉道者。宋襄公不是第一個,也不是絕不是最後一個。如同蘇聯解體時的亞佐夫元帥,科留奇科夫等人一樣。
我覺得你並不是來要回答的你是來裝逼的
瀉藥:史書者,史家鑒其歷程;政治家鑒其興衰;陰謀家鑒其詭譎;殖貨家鑒其數據;兵家鑒其戰法;美術家鑒其波瀾;文學家鑒其詞藻;工藝家鑒其器物。未聞有讀史以鑒仁義者。可見在真實的政治、歷史環境中,仁義,不過是第七位、第八位以後才考慮的問題,反正地嘛,總是不愁不好洗的~至於有沒有愛惜地板的政治家?沒有,有也會變成滑稽家的~
史書就是超大型的《社會實用使用說明百科全書》
怪不了,歷史上人口結構的變化和精英份子的一旦消失,而恢復起來及其困難,導致了現在的基本社會問題。女真入主中原,宋人杜宇扒開黃河,自此兩淮從富甲天下變成赤地千里,900年間幾乎重現了封建領主時代;蒙古興於大漠,一掃南方,河西,關隴,巴蜀,河南,山東一帶基本人口盪盡;元末大亂,河南,山東,河北,湖南,湖北人口盪盡,明太祖肅清沙漠遺民,漠南,遼東渤海遼金元九百年積累毀於一旦,再開發要到清末;明末山西將門,山東儒民,四川基本屠殺,北方自此廢了;清晚期,屠苗屠彝……改土歸流,基本少敏廢了,屠殺蒙古,蒙古人基本廢了:太平天國起,兩廣械鬥,客家人廢了,湘軍與太平軍激戰,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基本一路屠殺過去,自此江西,安徽,浙江廢了,徽商玩完,西部回亂,陝西甘肅基本再次洗盪一次,秦商玩完,捻軍游擊,淮南受重創,運河基本玩完,丁酉奇慌,山西,河北基本死一半,;國共紛爭以及建國後歷次運動(南京年年宣傳長春不見報端),基本上都將各地精英份子洗盪了一番,改開後社會恢複比較緩慢,也很曲折。
這是社會結構的問題,始終不是道德問題,儒家的藥方從來沒有作用,否則也不會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了。你做了,頂多隨風而逝,沒有人會知道,沒有人會記起,也沒有人會紀念,人民看的只不過是新聞中虛假的造物偶像如雷鋒如海瑞如……造的人都不相信,你還指望其它人相信嗎?民智一旦開啟,很難回復到愚民狀態了。李紳的《憫農》,我們被教育的是要農民伯伯不易,所以要節約糧食,但這是根本嗎?不是,能解決嗎?不能。要是你李紳能夠少收農民幾石糧食,農民還有這麼辛苦嗎?
以後寫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嘛,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值得注意!
謝邀,以我的理解,題主所想表達的是遵守原則,有這樣的價值觀是你的幸福,能堅持這樣的價值觀更是難能可貴。
但是題主,這個世界是複雜的,別人不會因為你堅守原則而不去傷害你。史書上、儒家所倡導的「大義」,有許多人用一生去踐行,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毫無疑問,他們是偉大的,正是由於偉大才青史留名。
古代中國,上層以榜樣去引導民眾,以儒家的角度來說,他們會樹立許多道德榜樣,「聖人」、「君子」等都是他們尊崇的,同時也鼓勵民眾向他們靠近。但是要達到他們的境界談何容易,所以普通的民眾只需接受他們的引導,不必成為他們。
題主疑惑,當今時代「聖人」不再,甚至被非議,是不是我們就不必遵守內心的道德?我們的原則還適用於這個時代嗎?
「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當然並不是說當今社會道德敗壞。而是我要告訴題主,我們還有中庸之道,如果當今社會你的價值觀無法得到發揚,那麼就選擇堅守它,作為人類群體,我們需要與別人建立聯繫,要學會處世,同時也要堅守原則。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如果有的事情真的事與願違,可以選擇遠離。最後請堅持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