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後為什麼德國還是輸掉了一戰?


在國際事務當中,尤其是在19世紀和20世紀前葉的國際事務當中,國家間的條約並不是天然就具有有效力的,那時候國際無政府主義橫行,一個國家可以簽訂很多份條約,但是他們是根據條約所能帶來的好處來決定自己是否遵守條約,而不是天然地就去信守自己的承諾——比如納粹幾乎違反了自己所簽訂的任何一個國際條約。

所以,光有條約是不夠的,還需要能夠迫使條約得到貫徹的強制力,這種強制力只能來自於包括軍事實力在內的國家實力。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是一種對德國極為有利的解決法案(幾乎支配包括烏克蘭在內整個東歐),但是這種方案、或者說這張支票只有德意志帝國戰勝協約國之後才能夠得到兌現——正如歷史所證明的那樣,一旦德國戰敗,這份條約立刻就被布爾什維克們當成了廢紙。

而當時正在和德國交戰的協約國更加不可能承認這份條約,他們絕對不會願意看到德國支配中歐和東歐的局面。

也就是說,光是有條約是不夠的,德國若想要條約得到貫徹,就必須戰勝協約國,並且至少在當時消除布爾什維克毀約的勇氣。

然而,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對德國人來說有些太過於艱難了。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簽訂的時候是1918年3月,如果只考慮歐洲軍事形勢的話,當時形勢對德國來說並不是非常不妙——協約國的東線戰線已經完全崩潰,義大利也才剛剛從卡波雷托戰役的崩潰當中勉強恢復過來,南部戰線也對德奧集團非常有利,西線的法軍也剛剛從尼維爾攻勢的慘敗當中回復過來,依靠英軍勉力撐持戰線。

如果只純粹只考慮軍事方面的話,德奧集團的戰爭表現是優良的,甚至可以說是輝煌的(這也是戰敗後德國國內流行的「我們沒輸,只是背後被猶太人和社會主義者捅了一刀」的神話的心理基礎)。

然而,當考慮到戰爭的潛力因素的時候,情況就非常不妙了——德國正在長達數年的封鎖當中奄奄一息,而一個擁有一億多人口且身為世界最大工業國的美國在1917年4月參戰了,並且已經準備以自己的軍事力量來摧毀德國

平心而論,當時美國的戰爭準備和軍工生產體制調整做得並不好,美國大兵上戰場之後主要用的是法國工廠製造的武器(陸軍雖然下了數萬門大炮的訂單,但是1918年夏天只到了幾百門),但是,縱使1918年的美國不行,1919年的呢?1920年的呢?時間持續下去對德國人來說只能是更加絕望的消耗戰,而且看不到任何勝利前景,美國人的潛力是無窮大的。

當時,英法德奧等列強已經已經在三年半的廝殺當中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損失都十分驚人,而且後備的力量已經枯竭(德國和法國都已經動員了總人口的接近20%上了前線,顯然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了),而這時候美國作為生力軍加入戰爭,無異於是給了德國致命一擊。

德國的幾乎全部青壯年男性都已經投入到了戰爭,後方女性也大量從事軍工業,於是農業勞動力嚴重不足,同時因為長達三年的封鎖,資源匱乏的窘境已經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每個冬天對德國人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打擊,後方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饑荒。

同樣,因為戰爭所帶來的秩序混亂和人口逃亡流動,德國人根本沒有辦法用新佔領的土地來立刻緩解6000萬人口的德意志帝國的饑荒——烏克蘭號稱是歐洲糧倉,但是1918年它對德國來說是派不上用場的

於是,在這樣的境地下,德國政界和軍方最高統治者們決定發動殊死一搏也就順理成章了。

魯登道夫大攻勢是德國人最後一次賭博,就是賭在美國完全發力並成為協約國主力軍之前把協約國軍隊趕下海,然後挾勝利跟協約國媾和,謀求一個對德國有利的和平(當時就連魯登道夫和德皇都已經不謀求全勝了)

然而很遺憾,魯登道夫攻勢雖然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在夏天宣告失敗了(英軍作為抵擋這次攻勢的主力,其英勇表現值得不列顛為之驕傲,比二十年後的後輩們強太多了)。

當這次攻勢失敗之後,不管是最高統帥部還是前線的士兵,大家都知道德國已經無可挽回地失敗了。魯登道夫在當時就已經絕望了,催促德皇儘快求和,甚至比德皇和首相巴登親王還要激烈。

作為一個優秀的戰略家,他自己的描述十分準確:「我所擔心的事情,我一而更再而三告誡人們要注意的事情終於在這裡成了現實了。我們的作戰機器再也沒有什麼實際價值了,儘管我們的絕大部分師作戰很勇敢,但我們的作戰能力已遭到了損害。八月八日標誌著我們的軍力的下降,而且使我失去了這樣一種希望:我們可以通過補充兵員,找到某種戰略辦法,使局勢變得再次有利於我們。」

今後再繼續戰爭,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賭博,而我一向認為這種賭博是危險的。德國人民的命運太寶貴了,不能進行這種賭博,必須結束這場戰爭」

所以,總體來說,德國是被美國所最終擊垮的,如果沒有美國參戰的話,1918年的德國人至少可以穩守住西線然後謀求媾和,保住在東線的勝利果實(也就是說把《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的支票兌現),甚至都沒有必要在1918年發動最後一搏的大攻勢。

同時,相比最後還是絕望地頑抗到底、並且發布命令要毀滅德國一切工業設施和橋樑的希特勒,魯登道夫要對德國和德國人要負責得多。

儘管他這麼快決定謀求投降(甚至協約國還沒有打進德國的邊境),反而給了很多德國人以「我們沒輸」的幻想,然而實際情況很明顯,魯登道夫和興登堡,乃至絕大多數容克將軍們都承認,繼續打下去德國只能被毀滅。

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容克將軍們反而普遍對開戰很遲疑。


德國的一戰作戰是建立在1866和1870年兩次戰爭的經驗基礎上的,也就是在關鍵的戰場上及早部署決定性的兵力,然後迅速取得勝利。這個構想的基礎就是壓倒性優勢兵力、運動戰和速勝。

但是1914年的戰役本身沒能實現這個構想,小毛奇辭職之後法金漢實際上已經意識到德意志帝國失敗了,但是作為總參謀長他雖然公開發表這種失敗主義情緒的言論,卻沒能被帝國宰相貝特曼-霍爾維格和皇帝威廉所利用及早結束戰爭,相反為了擴大動員進一步集中力量,提高國民士氣,皇帝和統帥部還有帝國政府只能吹噓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取得的勝利,來塑造勝利的幻想。這就把兩個體制外的人,或者說一個體制外的人——魯登道夫,他既不是貴族也不是普魯士貴族,和一個體制內的邊緣人興登堡——他是貴族,但因為不受威廉二世喜歡戰前就已經退休了。抬高成了德國的英雄。

悲觀的法金漢想出的辦法是在一個有利於德軍補給和增援而不利於協約國軍隊這麼做的地方進行一場消耗戰,這是在施里芬計劃客觀上已經失敗之後的無奈之舉。這就是凡爾登會戰,但是凡爾登會戰雖然在紙面上取得了勝利,但是傷亡之高也超過了德意志帝國能夠承受的程度。於是迫於興登堡-魯登道夫的壓力,法金漢這個威廉皇權體制內的核心人物也被迫辭職,從此興登堡-魯登道夫集團掌握了德意志帝國和軍隊。

從1916年法金漢辭職到1918年魯登道夫的西線攻勢,西線實際上聚集了大批的雙方士兵,進行了漫長而損失慘重的消耗戰,而且因為封鎖,德國人的視頻配給水平越來越差,營養不良和飢餓已經讓後方人民到了崩潰的邊緣。1917年的「蕪菁之冬」也有翻譯成「蘿蔔之冬」的但是蕪菁不是蘿蔔,翻譯成「大頭菜之冬」比較靠譜,已經把後方人民逼迫到了滅亡的邊緣。

這種普遍的絕望情緒也出現在軍隊里,長期的損失慘重的戰鬥,讓軍隊已經失去了士氣。大批軍隊被聚集在關鍵戰線上互相殺戮卻無法互相摧毀,只能長期消耗。這在戰壕戰的西線尤其明顯。

而當德國軍隊從東線被調往西線的過程中出現了大規模的逃跑,最大的逃亡甚至達到總人數的10%,說明這支東線的勝利之師,也已經失去了鬥志。軍隊已經從殺戮的機器變成了聚集在一起的普通人,他們想的最多的就是怎麼在漫無邊際的戰爭里活下去。

魯登道夫的西線攻勢和他的總動員,實際上是建立在幻想基礎上的,最高統帥部的自欺欺人。西線的大部分軍隊,尤其是長期在西線作戰的部隊根本不相信勝利是可能的,他們已經不相信他們的軍官。只有被寄予厚望的精銳部隊依然保持著鬥志,但是前提是他們接受了統帥部的幻想,而且更加實際,他們的口號是「前進!向和平!」。他們相信他們的進攻可以導致和平。這是最後的魯登道夫攻勢的基礎。

但是魯登道夫攻勢也失敗了,姑且不談魯登道夫自己的表現,只說這個結果,就宣布了德意志帝國的滅亡,到1918年夏季和秋季西線已經沒有多少哲學意義上的軍人,只有手裡握著武器,但卻飢餓精疲力竭,甚至已經疲勞到失去求生念頭的普通人,他們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已經不在乎生死,對命令麻木不仁,比較有精力的人想的也是如何活下去。而不是如何繼續戰鬥。在這種情況下魯登道夫也必須面對現實,承認德國的戰敗。

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什麼失敗,那麼最根本的問題就是交戰雙方的作戰計劃都是建立在1867年1870年戰爭基礎上的,都相信集中投入戰場的大規模陸軍的決定性意義,但是當這樣的部隊被投入戰場卻沒有取得決定性意義,或者說雙方的軍官在現代武器和火力的時代無法讓他們手裡規模巨大的部隊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候,雙方都沒有找到新的道路。只能陷入漫長的消耗戰,而在這種局面下,遭到封鎖的一方士氣低落的更快。而且更加無法保持。


高林先生的回答簡單來說就是——東線雖然停戰,但是德國的被封鎖態勢並沒有改變。

條約建立後,東線的蘇維埃俄國敵視第二帝國,條約線以西存在大量反抗武裝,尤其是糧倉烏克蘭的農民和無政府主義者,他們敵視德國人的同時敵視蘇維埃,大量的白軍份子聚集在邊境,德國人對他們也不放心。

條約的建立除了看似得了一大片土地和緩解了部分軍事壓力外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好處,因此通過節省下的資源發動魯登道夫大攻擊這場軍事冒險並且失敗後,德國已經不可能通過再次進攻打破西線戰場僵局,並且在難於維持穩定戰線後,剩下的唯一可能就是求和了,而在還具有優勢時候的求和比完全戰敗的求和好的多。

基爾港水兵起義也證明了國內反戰氣氛有多濃厚,第二帝國是打不了總體戰的。

事實上一戰的和平已經對戰爭雙方都很可貴了,再打下去歐洲的衰敗來的更快,革命來的更早。


看了一下,前面的兩個答案都忘了說一條

布列斯特解決了俄國人,但是美國人要來了。美國人隨便就能動員出上百萬軍隊,唯一能阻擋美國人越過大西洋的只有時間。

德國人也明白這一點,所以才有了凱撒攻勢,寄希望於在美國人完全動員起來之前解決戰爭,但是失敗了。所以德國人雖然還沒山窮水盡,但是也打不下去了。


因為美國參戰了。

沒有了俄國,來了美國,戰局只會更絕望。如果布雷斯特是1915年簽署那麼德國勝算還能大一點。但也僅僅是大一點而已。


那個時候前線已經奔潰了,n多以前碰不到槍的人被武裝了起來,比如平民,比如農民,比如工人。

他們在前線已經非常不滿了,搞不好就起義打回來爆發無產階級革命了。

蘇德條約(暫時這麼說吧),不過就是緩兵之計,不同的是蘇聯用好了,但是德國沒有。


推薦閱讀:

市面上還有《走向未來叢書》這套叢書賣嗎?
二戰後,如果德國沒有被西方接納成為發達國家,還會像今天這樣和平、悔過嗎?
一戰之後有辦法制定出能夠避免二戰的協定嗎?
中國有沒有從別的國家的文獻里發現關於我們沒記載的另一個位面的中國歷史?
中國古代「三教九流」與各國古典的社會等級,哪些身份與職業遭遇「現代化」發生地位的顯著社會地位升降改觀?

TAG:歷史 | 政治 | 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