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女孩對歷史類圖書的興趣?

受知乎上另一個題目啟發而來:

怎樣培養一年級的男孩看歷史類圖書? - 教育

家有二女:一個女兒剛1歲+,另一個女孩還得再過幾個月才能瓜熟蒂落。

不過初為人父,已經在籌劃今後如何養育女兒了~

由於我對歷史非常感興趣,而且我是堅信「歷史使人明智」的,所以我很想讓我的兩個女兒以後能夠像我一樣對歷史保持興趣。這樣的話,對她們以後(嘛,好像也是十幾二十年後的事情了...)走上社會至少沒有壞處。

不知道有無知友在這方面能夠提供一些教育心得的?


謝邀。

首先要說的是,「考慮到女生似乎天生對歷史啊,政治什麼的比較反感……」——題主能不能把這句話刪掉?看著感覺心很累(ノ_<)這完全是毫無根據的性別偏見啊。

——————

非專業人士,敘述一下自己的體驗和想法。方法挺簡單的,你的女兒還小,你有充足的時間在她們、你、你的妻子和歷史之間製造各種快樂的回憶。

就像孩子會要求父母反覆為他讀一本讀過很多遍的書,重溫的不一定是書中情節,而是和父母在一起讀故事的感受。有說法是,人的一生都在追隨童年的迴音,童年時喜歡的東西,很容易紮根發芽,一輩子都喜歡。

小時候我住在四川姥姥家,學校給教師們分的房子,山居一樣的舊居民樓。學校的操場是煤灰堆的,長了很高的荒草。花壇里榕樹氣根繁茂成林,美人蕉顏色濃郁,掐下來可以吮花蜜。透明的蜜珠子從斷口滲出來,不及時舔掉,叭嗒,就會落在地上。我從姥姥那裡聽到的說法是,美人蕉是虞姬的化身。

南方的暑假正午,吃過了絲瓜湯、豆腐、小河蝦和米飯,就自動軟手軟腳趴到院子里的藤椅上午睡。住處篁竹幽深,風過時一片交疊婆娑,電風扇葉片漆成淡綠色,搖著頭吱軋地響;蟬鳴潑壓而來,使山中更加寂靜。

姥姥擺龍門陣時給我講史記——她退休前是老師——所以在午後半睡的意識里,我聽說了「時不利兮騅不逝」,聽說自刎的虞姬,稠酒一樣的美人,以及烏江上下一線滔滔江潮,奔流東去。後來看到各個版本的霸王別姬,小說或電影,驚異於其中畫面的熟識,畢竟全在那個暑假裡聽過了。

聽到在更久之前,中國的名字叫春秋戰國。政權更迭,列國交兵,戰禍相循,清明且混沌的時代,最好的最壞的時代。血污白圭,故事順水流遠,隔閡著兩千二百年浩漫的帷幕,焚燒艾角的香氣,猶可聞清。

孫武、文種、伍子胥、范雎、黥布、馮唐……太史公筆下旁白冷冷,不帶半點拖沓。擎槍斬復失地,卻匈奴七百餘里的將軍;懷抱和氏璧,怒發盡上指冠,孤絕地瞋視敵君的謀臣;茲身行葉,將衣鉤沉入澤地起誓的死士,盡活立在白紙黑字之間,戲文里說的種種快意,都一分一分睜開,彷彿血珠滴入沙場的「滋」一聲,都聽得分明。

山中有廟宇,丘墟多碎裂的磚石,石刻小獸殘缺,在瓦礫間東倒西歪。海門上懸垂著雲,像是山的白髮。河流兩岸儘是起伏的野地,樹林間有平靜的池塘。夏天池水漲起,白鴨的喙和腳蹼皆嫩黃,在浮萍里游曳,身後的水紋也沒有稜角。

我戴著草帽,背著抓魚簍在山裡玩時,偶然會想到:書里說的魏晉唐宋,春秋戰國……那些時候的人,看到的也是這樣的景色嗎?

就會有點恍惚,感覺自己也是個古代的人。

總結過一個歪門邪說是這樣的:寫字的時候不能就著音樂寫,否則摘下耳機會發現「這**的是什麼玩意兒」;但以抒情和享受為目的讀東西時,務必要就著音樂來讀。音樂於文字,就像是後期材質和紋理於畫,會加大其中信息量,讓內容委婉,有雙重乃至三重的趣味。腌小鹹菜於白稀飯,五香蘿蔔乾、紅油心鹹鴨蛋、漬雪裡蕻都是尤物;但單喝一碗粥時,卻要靠皮蛋瘦肉蔥花或者紅棗蓮子玉米糝之輩倒進砂鍋慢火熬得出神入化。(白米粥我也非常喜歡,好像跑題了?)

由此看來,我的童年有姥姥的史記和山作底色,真的很幸運。

馬爾薩斯陷阱的理論是,自古文明至工業革命,人間的改變微小得難以察覺。上千年的時間過去,數不清的人間生息過去;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過去,樓宇坍塌,苑囿荒廢,但山丘和池塘還在,史書和典籍還在。

那時我知道院落外仍有山河萬里,知道對漢字產生一種樸素的信任,知道在數學習題與英語磁帶之外,還存在一種古老的,迷離的美。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後來我在北京上學,父母是知識分子,也支持我讀書。小時候可能因為讀書多一點,性格有些靦腆內向,學習成績還不錯,總體給人印象是乖,老師們大概比較喜歡這樣的孩子。

所以各位老師都常借書給我看,從小學到高中,我看過的,老師們給的書,估摸著有好幾箱,一方面是培養了閱讀審美,一方面是關於閱讀的回憶都很快樂。春天的老校區辦公室里,窗外槐樹新芽半發,歷史老師(有點像姥姥,胖乎乎的老太太,挺慈祥)從包里摸出幾本包好的書,「這些借給你,如果你看到有趣的書,也歡迎朝我推薦。等你讀完這些就來找我聊天,我們交流一下,好吧?」

老爹給我講的故事和姥姥講的又很不同,主要講各類戰爭史,我們在附近的公園散步,他邊講邊比劃:……戚繼光剛上任抗倭那會兒,選兵只選老實的庄稼人的兒子,這種士兵在戰場上比地痞流氓勇敢得多,又服從命令,他把十二個人編成一個隊伍,兩個人在兩邊用長竿,四個人用長矛,還有用短刀的,拿盾牌的,倭寇從前面來,兩邊的長竿就先掃過去,接著四桿長矛猛地突刺……有時我們回家時,身後會跟著大堆小朋友,亂紛紛地追問:後來呢後來斯巴達三百勇士怎麼樣了?趙子龍回軍營了嗎?啊再講一遍吳用是怎麼給楊志下蒙汗藥的?

我背著一大罐茶葉水,走渴了就坐下來和老爹一起喝。一邊在心裡琢磨事情——如果我是戚繼光,還真不一定能想出這麼好的主意。

回到家他繼續搞他的科研項目,我繼續寫作業和玩。他是個挺嚴肅的學者,平時說話並不多,每天下午我們散步曬太陽的時間,是我們之間最有趣的交流時間。

短暫的,浮光掠影的片段,無數細碎溫情的細節,都為印象加上了底色和質感。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相互融會貫通,雨的顏色,音樂的香氣,書的錚縱鳴聲,皆可移換。《禮·樂記》里說樂聲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鉤,累累乎端如貫珠,莫非這樣的意思。諸類回憶追溯起來,往往關乎童年,並且總有愉悅的氛圍。它們相互勾連,牽一髮而動全身。以至於我讀到一切歷史文獻時,都會想起蟬鳴、南方的夏季、姥姥做的絲瓜湯、山裡的古廟宇、老爹的茶葉,以及「這本書借給你看」的尊重,「你畫的故事真好玩」的友善。

——————

試試在給你女兒講各種童話的時候穿插點歷史故事。不用在意故事和史實是否完全一致,要的是好看的情節。

帶她們念詩詞歌賦,不用在意「她們還小,能不能聽懂」,大多數好的古詩文都不晦澀,音律也優美,很適合做兒歌。

認真回答她們提出的所有問題,如果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話,可以坦率表示「這個問題爸爸也不清楚,我們可以一起上網/去圖書館查一查」,千萬不要敷衍。

等她們大一點,帶她們去各種古迹遺址,「這就是那個朝代的人建造的」、「這是那個誰的墓」、「這是那個皇帝下令修的工程」……甚至「李白曾經也看到過這樣的月亮,然後請它和自己一起喝酒」。

即使悲傷的歷史故事會讓她們沉浸在難過中,也不要打擾,適時開導一下,順便可以替她們罵兩句反派。「趙高真是太壞了!蒙恬這麼正直的將軍,怎麼能這麼對待他!啊,好想把趙高打一頓,胡亥也該打」(不要笑……當年我為蒙恬傷心好久,然後老爹就這麼開導我的,啊啊啊不要笑///)會為古人擔憂,說明她們有豐富悲憫的內心。

最重要的:不要強求。姑娘喜歡其他的事物,就放任去學,不要抓回來學歷史。不過大多數學科都和歷史掛鉤,最後說不定又會主動學回來……

——————

以及——這裡是最後的真心建議:請一定放下「女生天生不喜歡xxx」「女生天生不能xxx」這樣的想法,而且不要讓這些想法影響你的女兒。


題主所問,無關歷史學科,這是一個幼兒教育的問題。

女性天生對歷史政治不感興趣,純屬無稽之談。

題主讀了這麼多歷史,應該明白女性是因為權利結構被排除在了權力世界之外。這是你首先應該教給女兒的。讓她們在對某一個學科感興趣之前,先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這是幼兒教育的核心,也是一個人一生將怎樣度過的先決。

教育最重要的是身教而非言傳。

你對歷史感興趣,你讀的多,談論的多,經常看歷史類節目,讀史書,你不用刻意做什麼,孩子都會有樣學樣。

大部分人的歷史啟蒙都是故事,孩子小的時候可以多講點故事。增加她認知世界裡面歷史的趣味性。當然我們都知道歷史的趣味就很多了,智慧的奇特,人性的光輝,智謀的勝利,相信我,這些只要對我們有吸引力,對孩子一樣有。

大部分人對於學習的厭倦來自於強迫——千萬別逼她,也不要因為她表現出沒有興趣而說一些責怪她的話。否則她從爸爸這裡get到的信息不是歷史好有意思啊,而是爸爸發脾氣了。孩子處於畏懼而做的事情,一輩子都休想成為她的興趣所在——即便在某種外力的強迫之下可能會漸漸變得擅長。

對於她的興趣,和她轉述的故事表示高度讚賞——成就感會推動她繼續前進。


誰說女生天生就對歷史、政治什麽的反感的,賜那人一丈紅!(你夠了)

我是在上了初中後上歷史課duang的一下就開竅了,因為老師講的很有意思,這就導致了我的歷史很好,一直到高中也是如此。

閑暇時間會去查歷史或者是翻一翻歷史書籍之類的,高中的時候經常去圖書館借書來看。

培養的話,把那些歷史故事跟孩子講講吧,盡量講的有趣些,讓孩子能聽得進去。另外,若是孩子不喜歡聽的話就算了,不要強求。


歷史就是打開一道大門,看見世界多浩瀚,看見自己多渺小,多需要用一生去不斷努力。

我不是一個歷史迷,最近才看了房龍《人類的故事》。對我的啟發太大了,從來沒有一條通線下來讀過人類的文化。從史前冰河世紀看到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摩西和猶太人,再看到古希臘文明,再是羅馬,基督,神聖羅馬,穆斯林的阿拉伯帝國……

而人類的一切文明和知識都建築在歷史的框架下。不管是文學、科技、藝術亦或其他。簡直偉大得不像話。

我看到古希臘的那一章,可以搜羅出一大堆東西,把歐洲文明追溯到歷史根源。看到法蘭克人統治羅馬,看到騎士精神,看到莎士比亞。

我這才知道我這二十三年的知識有多淺薄,我才知道我要讀的書將是我一生也看不完的浩瀚。

歷史不是一個狹義的學科而已,而是我們身為人類存活於世能夠看清自己是誰的本能。是能夠把自己變得好一點、再好一點的珍貴寶藏。

所以才會在這深夜悲傷逛知乎,因為感覺自己不夠努力不夠好,因為特別難過自己看的書不夠多,特別難過身為21世紀的人類知道的東西卻如此之少。可也還是幸運的,因為看見廣闊的世界,才意識到渺小和不足。才會痛苦。而這個世界大多數人,只是為了生存而生存,無暇顧及更加高遠飄渺的的東西。

我覺得你的女兒超幸運啊,有這樣去規劃的家長,她們一定會聰穎而博學的。把「歷史」丟開,所有的一切知識,有什麼不是建構在歷史之上的呢?孩子小的話,對故事會更感興趣,沒有人會拒絕精彩的故事,歷史越到近現代越繁複,不如從遠古的神話時期給寶寶講。

比如很早很早以前,寶寶沒有現在的衣服穿哦。那時候大家都不穿衣服噠,直到一段很冷很冷的時間(冰河世紀),所有的人都冷得受不了了,他們就把動物的皮毛穿在身上抵禦寒冷。他們必須像小松鼠一樣儲藏好多好多食物度過冬天。這樣,對人們有著毀滅性威脅的超級大冬天,卻成了我們最好的老師,因為在鴨梨下大家都變聰明啦!

然後就會有笨一點的人,也會有聰明一點的人。在大海的另一邊,有一塊大陸叫非洲,在那裡最聰明的那部分人就幫其他人答疑解惑,他們就是祭祀啦!祭祀們學問高深,最早開始用文字書寫,所以寶寶吶,今天寶寶會說話寫字,都是古時候像祭祀那樣的聰明先哲留下來的神奇技能,他們是不是超厲害?

大家有了不同的利益,一些人住在一起,另一些人又住在一起,所以慢慢就有了國家。古時候有一個叫羅馬的國家,還有一個叫迦太基的非洲國家。他們打起來架來了。羅馬人特別勤奮厲害,他們對外來人都很友好。迦太基呢,是一群有錢人掌管國家,他們只顧著自己的利益(貴族寡頭政治)你猜他們誰會贏?

是不是看上去禮貌的羅馬比較厲害一點?但是呢,歷史往往不是像我們猜的那樣發展。因為這時候迦太基出了一個很有名的大將軍,叫漢尼拔。在羅馬人本以為自己要贏的時候,他們看見「成千上萬的棕膚人伴隨像房子那麼大的沒見過的野獸突然從格瑞安山口周圍的白雪雲朵中出現」!房子那麼大的野獸哦!寶寶見過的!就是大象 啦!漢尼拔將軍聰不聰明?他騎著大象翻越阿爾卑斯山去打羅馬!漢尼拔將軍贏了這場仗,可是迦太基還是輸給了羅馬,被一把火燒掉了所有的漂亮房子。這是為什麼呢?剛剛我們說過羅馬是禮貌的羅馬,迦太基是自私的迦太基,漢尼拔將軍雖然厲害,自私的迦太基有錢人們卻不肯支援他,漢尼拔將軍最後流亡自殺了。迦太基也失敗了。所以歷史上有英勇的人能改變一時歷史的軌跡,但歷史的大車輪很少能夠被單個人撼動。這就叫趨勢。

羅馬後來有了一個特別厲害的皇帝,叫愷撒,他娶了埃及的一個女王。童話里王子和公主永遠在一起,歷史更好玩,國王和女王都能結婚噢!埃及豔后是個超級大美妞,愷撒很喜歡她。童話里大夥都是因為愛情在一起,在歷史上可不只是這樣。就像爸爸媽媽有對家庭的責任,一個國家的王也有責任,埃及豔后嫁給愷撒大帝,不一定是因為她愛他。但一定是因為她要保護她的國家。

————

就像這樣~經年累月拆成童話故事在很小的時候就給寶寶講~她們一定會愛上歷史的,一旦當她們察覺到同齡人都不知道這些好玩的故事時,她們會對這些「人類的秘密」更加感興趣,歷史會讓一個人的求知慾無限增長。隨著長大,會日漸苦惱於自己知識的局限,為了消除這種煩悶和不安感,她們就會用更多的書籍填充自己的腦袋瓜~


謝邀。

讀史使人明志。書籍記載和濃縮了人類的智慧,而歷史類書籍更是記錄了無數人事發展的規律,瑣事里也有大智慧。所謂「太陽底下無新事」,熟習了歷史,更能審查現在,通曉未來。女孩子多讀歷史書,更容易成長為一名飽讀詩書,處世練達的聰慧女子。我贊成多看史學類書籍。

然而

我本人對歷史類圖書不感興趣。

因為實在是太枯燥了。

,,,,,,,,,,,,,,,,,,,

我一分鐘都不想碰。我還又是一個嬌慣自己的人,說不碰,就不碰。

但有一些史實我是怎麼知道的呢?

我喜歡童話故事。小時候看動畫片,從一些經典的國產動畫片里斷斷續續記住了一些史實。認字的時候,練書法,又知道了一些古代書法家的故事。看小人書,連環畫,神話傳說,看到了好多歷史故事。其實在此之前,我看人家貼的年畫也學到一些。學成語,又從成語故事裡知道了一些,因為成語故事裡歷史故事太多啦,我還專門背了一本成語詞典。小時候看少兒頻道,裡面也有好多兒童劇與歷史有關。陪外婆看咿咿呀呀的戲劇,又從戲劇內容里聽到了一些。還有陪和媽媽表姐什麼的一起看瓊瑤劇,包括《還珠》系列,還有香港電影和各類金庸古龍武俠劇等等。

就這樣,我被動地被各種正史、野史、想像史熏陶了好多年。當然這些羅曼史後來都被歷史書一一粉碎了,我知道了原來很多大英雄都不是大帥哥以後依舊勇敢地面對人生,但是我又發現一塊綠洲——於是和好朋友一起邊啃雞腿邊追各種宮斗劇、言情劇到現在。

我想說的是,讀史固然好,但是要確定讀史書要達到一個怎樣的效果,最終的效果才是目的。達到效果的手段可以多樣化。

題主的女兒都還是小寶寶,現在看大部頭的歷史書可能提不起興趣呀。建議買一些饒有趣味的歷史繪本,看有關的兒童劇和動畫片,網上和書店裡有很多資源。還可以買一個小型的家庭用彩色印表機,自己搜集圖片,編輯文字,列印並編訂成簡單的「小小歷史書」給寶寶看。現在少兒圖書都製作精美,小女孩喜歡花花綠綠的東西,挑漂亮又有內容的買,還有有聲讀物可供選擇。隨著閱讀量的擴大,再漸漸增加文字部分內容。以後她自己就會慢慢看懂全文字版的了。要因勢利導,如果寶寶喜歡畫畫,就多買繪本,挑插圖好看的歷史書給她買,鼓勵她臨摹漂亮的歷史人物畫像。寶寶喜歡讀故事,那就買故事書,從四大名著簡化版開始,也有簡化版的《史記》和《資治通鑒》等等。如果寶寶喜歡音樂,就引導她學習古箏、古琴、琵琶等,教她跳學古典舞和民族舞,這樣學習和排練舞蹈節目的時候會扮演到一些歷史角色如楊貴妃、西施、花木蘭等等,要深刻理解人物內涵才能把舞跳好,或者把曲子彈好,這樣她就會相應了解到人物背後的歷史故事。

這裡推薦幾部蔡志忠的漫畫作品


不懂怎樣教育,但家長影響是很重要的。

拿我自己說,老爸從小就跟我們講水滸傳或者西遊記,經常追聽電台中午和傍晚時段的講古節目,所以我的水滸傳、西遊記和三國演義都是聽回來的,西遊記聽了不下十遍,上學時候一上到跟這些有關的課文就很有親切感~

上學期,老爸還讓我背詩,我人生第一首會背的詩就是《靜夜思》。我發現從小背詩有一個好處,就是後來學古詩詞的時候,比較容易理解作者的情緒,後來背詩都是理解了就自然背下來了。一直到高中選了文科,雖然天天背書,也不覺得很吃力,語文特別是古詩文、文言文背誦根本不是問題,默寫也一樣~

這裡面也有一個問題,我爸在我學前就教我寫字、背書,後來上學了,語文成績一直都很好,數學就好像有陰影一樣,老是算錯數~老爸也有教我算數的,那時候我只會加法,不會減法,所以他出的數學題,減法運算都是一大堆猜的,錯很多~當然上學以後就學會怎樣做減法了?(? ???ω??? ?)?

至於歷史嘛,我覺得真是個人興趣。就我自己來說,歷史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高中歷史老師。高中之前的歷史老師都是吹吹水哪一類,記憶對於我真是有點死記。高中老師幫我們分類梳理脈絡,而且講課簡直可以講書本講進腦袋裡的,現在都很感謝他。所以對歷史的興趣又濃厚了一點,自己也會整理筆記和歷史事件,畢竟歷史是不會變的。後來還專門找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歷史事件來看……果然不能盡信教科書。

我之所以覺得家庭對小孩影響很大,是因為自己有這個體驗。我老爸很鼓勵我看書,所以小學已經開始接觸很多類型的書,比如寓言故事,還有散文,抗戰小說。所以閱讀的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而背古詩詞也讓我對古代詩文有興趣,高中之後就開始把一些古文當小說看,挺有趣的。興趣雖然可以後天培養,但也可以在小時候引導,看看小孩子喜歡什麼,並鼓勵他堅持下去,總會有收穫的。


誰說女孩子不喜歡歷史呀,這需要引導嗎?家裡書櫃里都是這類書,我不看有別的書看嗎?

你只需要培養她的閱讀習慣就好,其他順其自然。


我是女生。我就說說我是怎麼愛上歷史語文啥的吧。

小學

一年級遇到喜歡朗誦的語文老師,老師經常要我們課上讀課文,課前提前預習的我會在讀課文的時候稍微流利一點,然後老師會表揚讀得流利的同學,會糾正一下發音或者語調,之後我會看一下我跟老師說的差距在哪,回去再改一下讀一下啥的…

二年級到四年級遇到喜歡讓我們背書的語文老師,背了六本語文書,我爸是那種記憶力較差的理工類boy~每次在我面前得瑟數學物理的時候我就會用語文歷史類來回擊哈哈哈!

五年級到六年級遇到喜歡讓我們做讀書筆記背讀書筆記的語文老師,寫了一百多篇的讀書筆記…基本上熟練到背大概的程度。

初中歷史類似。

後來發展到對哪個作家哪個朝代感興趣趕緊把相關的書相關的資料全看一遍,然後給我爸我妹介(de!)紹(se!)為了講得好一些,會好好準備。

父母也沒有刻意讓我走哪條路,教我怎麼背什麼的。我覺得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表揚-努力-好成效-表揚-興趣-繼續努力-好成效-表揚-興趣更濃-繼續努力-好成效-表揚

感謝我爸我妹這倆忠實聽眾(●°u°●) 」

題主女兒很小,我覺得還是建立興趣最重要,跟女兒講歷史故事啊,或者講童話的時候穿插一些歷史趣聞,慢慢熏陶吧。多表揚多表揚多表揚。尤其是女兒能夠複述一些簡單的故事或者看過的圖畫書童話書等時,一定要關注她、肯定她這方面的努力和興趣,如果不認可也拜託不要粗暴的反對啊!有些愛好和嘗試在大人看來不務正業沒有什麼用,其實也是一直隱形的積累啊,量變引起質變啊盆友們!

初中愛上抄歌詞,高中地理老師為了讓我們背熟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簡直急掉了頭髮= =,後來問我為啥記得那麼熟…我無比羞澀的告訴老師,我背熟了周董的《愛在西元前》

我妹妹小學喜歡寫(瑪麗蘇)小說,被我姨媽罵不務正業了之後…看見語文就煩…現在都準備選理科了?_?作為一個自以為熏陶了她這麼多年的文科生…姐姐我…心好痛…?_?


小學時候,老媽給我買了一套《中國通史》連環畫,還有兩本《世界五千年》,然後就喜歡上了歷史。童年偶像從居里夫人到希爾伯特,到斯文赫定,到齊奧爾科夫斯基。。。。

話說連環畫真是必殺利器。我小時候還有一套《世界童話名著》(浙江少兒出版社絕對的業界良心)連環畫8本和一套《世界文學名著連環畫》15本(浙美)。

小時候靠著這些書在小朋友中間吹牛,戰無不勝。(非常有效的正反饋過程)

對了,還有三聯版的蔡志忠各種漫畫。小學時候,我跟我媽去北京旅遊,買了太多的書,最後幾天錢不夠了,在小旅館的地下室里啃了幾天速食麵。。。。。回到家才吃上飯。。。。。


小時候的孩子,對父親說的知識,一般是深信不疑的。

就像我,父親和我講歷史典故,和一些近代史的時候,眼睛會睜著20分鐘不動。

長大後當然會發現父親其實說了很多不對的東西。

舉個例子吧,記得小時候父親和我說了文革時期的故事,說毛澤東和劉少奇內部投票競選主席,還說彭德懷是渴死的,在他死之前,外面剛好下起了大雨,把手伸出去想乘點水時就咽氣了。。

幾年後,我就明白了,這是父親臨時發揮了他強大的想像力編出來的,或是從什麼地方看來的野史,呵呵了。

可是當時的我,真是用了百分之百的專註力在聽我父親說這個故事啊,真的!!感覺都要哭出來了,你們應該都可以理解,就和你們聽到震驚八卦的感覺差不多。

但是不能編太過,就算你了解了史實,那種印象可能還會揮之不去的=-=

但那種獲得知識的好奇心和愉悅感,是永遠記得的。當孩子表現出了這種好奇,眼睛發光的時候,你一定一定要滿足他,用任何方式,包括編。

耳濡目染,自然成興趣,興趣成習慣,習慣成愛好,進而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人生態度。

所以父母的行為非常重要,你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可能會被孩子無意識的記住。喚醒的可能是好習慣,也可能是惡習。


1、對一門知識感興趣與否,和性別無關。性別是社會的產物。

2、我覺得吧,多放書啊,自小就循序漸進放書熏啊,一定會熏出來的。


興趣是閱讀最好的老師,推薦她讀咪蒙《聖人請卸妝》等趣味歷史作品,輕鬆好玩。

或者有耐心給她講影視作品的歷史背景故事。


題主想從小培養女兒對歷史的興趣,這一點非常好。

請相信我,女孩子絕不是天生對歷史政治之類反感的,絕不是。

我從小就喜歡看各種歷史故事,這是因為我家長很重視對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實際上,我身邊的同性朋友中,對歷史不感興趣的,都是父母教育層次較低、從小不怎麼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她們不但對歷史不感興趣,對其他的「太深刻」的東西也不感興趣。

所以你儘管買各種歷史類的兒童讀物填滿她們的書架就好了,然後平時再多講相關的故事,無需刻意培養,只要提供了充足的養分,對歷史的興趣會自己生根、發芽的。

此外,推薦蔡志忠的古籍系列漫畫。這套書絕對是培養興趣利器,能一直看到小學二三年級。


《上下五千年》這套書我一直覺得是神作,通俗易懂,引人入勝,插畫漂亮……


不要刻意培養。隨著她慢慢長大,她樂意看就看,不樂意看就不看。我從小就從來沒人逼我看歷史書,我也不是從一開始就喜歡看歷史書。隨著孩子成長,她自己會逐漸產生對世界的思考。如果她很在意這個,她自己會去從歷史中尋找答案。


爸爸是歷史迷+軍宅

現在算是個對歷史政治感興趣的姑娘

如果沒有爸爸所創造出來的家庭氛圍,我可能不會是現在這樣

從我記事開始,每天晚上爸爸都會跟我講睡前故事。其他人可能是聽童話長大的,我是一直在聽歷史小故事。都很簡單的版本,小時候只能體會情節。

六歲的生日禮物是一套兒童版上下五千年,開心壞了!!

記得我小學二年級那陣,明朝哪些事兒在天涯開始走紅。我爸會幫我全部打下來,然後讓我數學課無聊看(嗯………從小數學不好的罪魁禍首哈哈哈哈)

小學四年級以後,睡前故事變成了古文版……爸爸會給我念戰國策 春秋什麼的。然後一個字一個字給我解釋什麼意思。

上初中有了歷史課,每周會在吃飯啊上下學的路上跟爸爸討論課上的內容。有些涉黨之類的話題,爸爸會語重心長地握著我的手說,寶貝兒啊,千萬別把爸爸講的往試卷上寫啊。

然後我爸這廝帶著我玩了帝國時代和鋼鐵雄心…

記得我高三那年春節,我媽回老家了。我爸打著留下來監督我學習的名義……倆人搬了個投影儀,開著空調吃著零食,看了6天 是,首相

開學就被物理老師罰了站orz.

跟爸爸開長途是最喜歡的事情,兩個人在車裡,談天說地,古往今來……

從小到大,感覺自己喜歡歷史喜歡政治是件很普通的事情。直到後來長大後才慢慢感到,也許大眾覺得女孩子天生對歷史政治「無感」。

我覺得如果刻意強調這個事實,才會讓女孩子真正無感,而其實人與人,男與女,除了丁丁和歐派以外,真沒多大區別。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