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傳統文化的鬼、神不分家,兩個經常相提並論沒有區別的?

如拜鬼如鬼在,拜神如神在;

敬鬼神而遠之。


謝邀。

鬼者歸也,是說人死去的只是肉體,而靈魂(當然傳統中國語境中沒有這個詞)則回歸天地了,但依然還保有知覺,所以後世子孫要建家廟饗以血食,而且這個家廟和西方要專門劃一塊地方來建教堂不同,家廟就是建在家中的。這也是為什麼斷子絕孫會在傳統中國是很狠的罵人話:不但在詛咒對方後半生孤苦無依,還連累的連祖宗都成了無人祭祀、無有血食的孤魂野鬼。

所以,鬼是祖先之靈,神是山川之靈,兩者加起來代表的是天地之靈,夫子曰:天道遠,人道邇。所以鬼還在神之前。中國人是泛神論者,儒學重視的又是人道,所以才會有夫子的祭如在。也就是說,鬼神只是民眾的信仰,我不求其庇護,但我尊重這種傳統、尊重這種文化,所以,夫子祭的不是鬼神,而是華夏文明、是斯土斯民、是文化、是傳統。所以,我們中國人才能一方面講天人合一,另一方面則又說人定勝天(愚公移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人心齊泰山移)。因為儒學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華文明靠的不是鬼神庇佑而是我們自身的自強自立!

你之所以有此疑問,可能是受了漢傳佛教的影響,佛教才講輪迴,才講報應,把我們的傳統的鬼的概念給改造了。


王振復的《中國美學史新著》裡面討論過這個問題,這裡可以引用一部分(手機打字,甲骨文什麼打不出來):

在甲骨文中,有作為「神」之本字的「申」……在文字造型上,「申」演變成「神」,大約始於戰國。戰國時期的《行氣銘》之「神」字的寫法,已從電……從電取象,顯而易見。這說明,中華古代關於「神」的人文理念,是從原始巫文化有關兆象起始的。「神」的初文為「申」,「申」乃雷電之象,既把天上電閃雷鳴這自然之象,認作人之命運休咎、吉凶的預兆,並以這雷電之兆占吉驗凶,決定去做某事或不做某事。

「申」(神),雖是先民感到神秘與敬畏的對象,卻從未被提升到如宗教主神與「終極」那般的精神高度。神在巫術中僅僅是一個很「實際」的角色,既除了決定巫術的成敗別無其他重要意義。神在巫術中是一種很神秘的感應,它其實也是巫(巫師)的一種人文屬性。在原始巫術的神秘氛圍中,沒有人懷疑神靈的力量,否則,便可能是原始巫文化的歷史性消解。然而,巫術之神的出現,是由人類的生存目的理念所驅使而走上文化歷史舞台的。此神實際上是人為了達到、完成某種實際的生存目的而扮演的一種神秘的精神性工具。從工具角度看,神具有兩重性,既是人(巫)所崇尚、虔敬的對象,又是可供人(巫)驅使(作法)的。神對於巫術,體現出那種在當時看來是高級的生存智慧。但它一開始就缺乏西方古代上帝那種天父般的精神魅力與本原、本體意義上的人文素質。

……神在巫術中可以呼風喚雨、摧枯拉朽,或是禍從天降,或是恩被華夏,但是神之所以如此神通廣大,是通過神的巫作法的結果,離開了巫,面對世界的嚴重挑戰,神也無能為力。

(從這個意義上講)這種神與「鬼」是同列的。……(參考《說文解字》

有一個「鬼申」,稱「神也,從鬼申聲」,

「鬼申」是神字別體,證明古人造字在理念上是「神」、「鬼」未分的)。

錢鍾書說:古時「『鬼神』渾用而無區別」。

理念上的神、鬼不分,無異於降低神的品格及其神性。「人之信事鬼神也,常懷二心焉。」


那叫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說的是祖先。跟鬼有個毛線關係。


古文中很多「神」代表功能,「鬼」代表神秘莫測的


因為在中國的鬼神觀之中,鬼神本就是一家人。鬼的觀念首先產生以後,逐漸有了善惡之分,即有了善鬼和惡鬼。善鬼是給人們帶來好處、保護生者的,而惡鬼則會給人們帶來災難。善鬼有祖先鬼、保家鬼等,惡鬼有餓癆鬼、野山鬼等。善鬼多是壽終正寢,惡鬼多是非正常死亡者變的,如死於刀槍之下、溺死、跌死、弔死、餓死等。漸漸地,人們把諸鬼中本領最大的、具有超自然力的上升為「神」。神崇拜也是由鬼崇拜中分化、升華而成,晚於鬼崇拜。也就是說,人們在歷史中是先拜的鬼,後拜的神。

更多內容參考:【談神論鬼異怪志】中國人的鬼神觀


下面引用一段話,來解釋一下先秦鬼神的區別:

鬼:祖先。《論語·為政》:「非其鬼而祭之,諂也。」。同時,「鬼」在先秦中還有一個用法,是特指天子諸侯貴族已不在廟,壇、墠中享祭的元祖。參閱《禮記·祭法》。

神:當其做動詞時有靈驗意,如《晏子春秋·諫上十二》:「上帝神,則不可欺;上帝不神,祝亦無益。」《史記·龜策列傳序》:「略聞 夏 殷 欲卜者,乃取蓍龜,已則棄去之,以為龜藏則不靈,蓍久則不神。」;當其做名詞用時,指人死後的魂靈。如《禮記·樂記》:「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 鄭玄 註:「聖人之精氣謂之神。」。同時我們可以注意到,並不是所有人死後的魂靈都可以稱為「神」,而是特指聖人的精魄。

此段話來自百度貼吧,老子吧,玄易道人的一個帖子:http://tieba.baidu.com/p/1391341827

註:此段話是作者在解釋&<老子&>「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傷人也」一段時對「鬼」「神」二字所做的解釋,因此只包含部分含義。鬼神之常規含義大皆明了,不作贅述。


推薦閱讀:

傳宗接代很重要?
文物里的土豪金,別看太久,會閃瞎!
掌握了這些,你也能擁有絕美中國風(上)
鄧曉芒:魯迅在《傷逝》中所揭示中國女性對愛情的那種「純情」,是童稚式的

TAG:國學 | 儒學 | 中國傳統文化 | 中國古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