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會在你搜索時悄悄漲價?
最近我留意到,互聯網上有人說在攜程去哪兒飛豬這些網站訂票時,搜的次數越多,機票越貴,還有人說這些網站用大數據定位消費者需求,故意賣更貴的機票,還有什麼用低價票吸引你點進來,定的時候故意變成高價云云,加上春運機票貴而且不好買,似乎這種謠言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這些!都不是真的!都是!民科!
事實是,這是一種技術問題,問題的根源是庫存同步不及時,航空公司直銷也一直存在這些問題,我最輕車熟路的某航,其實更厲害,你多刷新幾次某航官網,他直接給你拉黑名單半小時了
國內機票的價格是如何制定的
要弄清楚這些問題,先要知道:中國的國內機票價格實行的是公布運價,明折明扣銷售。這意味著,機票價格其實是固定的,給航空公司打工的第三方網站(OTA)不會因為賣的機票更貴而多獲收益。
航空公司在民航局的審批下,制定了每條航線的全價機票票價;在全價機票的基礎上劃分不同艙位,再根據市場需求,運力和航空公司自身定位,歷史數據等因素決定艙位的開放情況。這裡說的艙位,並不是頭等艙,經濟艙這樣乘坐飛機時服務不同的物理艙位,而是指銷售機票時用來區別票價的銷售艙位,他是控制機票價格的直接工具。但這些聽起來過於晦澀,這裡有一個比喻。
眼下是四九寒冬,想像一下你站在高樓林立的CBD,非常迫切地想喝一口熱水。但環顧四周,並沒有便利店,手裡也沒有保溫杯,熱水機更不用提了根本沒有。突然你發現眼前有一家星巴克,咖啡是熱的,暖暖身子必是可以的。雖然你並不需要喝咖啡,但你硬著頭皮進去了。你需要的僅僅是一小口熱水,但是星巴克並不賣熱水,菜單上最便宜的消費也是20多元的中杯咖啡,還有更貴的大杯和最貴的超大杯咖啡。由於並不想多花錢,也只需要喝一口暖暖身子,於是你花了20多塊錢,買了一杯其實你並不需要的中杯咖啡。
在上面的故事中,迫切想喝一口水的需求,就是你希望在某日,從某地前往某地的旅行需求,而航空公司就像星巴克一樣,並不出售與你需求完全匹配的產品。航空餐食味道並不好,我不想吃機上餐食,能不能再給我便宜20塊?航空公司不允許;許多旅客其實並不需要託運行李額,把免費行李額去掉,能不能額外再便宜30塊?航空公司不允許;春運的機票,往往並不需要改簽,自願放棄退改簽權益,能不能額外再便宜100?航空公司也不允許。機票價格高,其實是因為包含了一些旅客本不需要的服務,而廉價航空公司票價便宜也正是把這些服務單獨銷售。
航空公司所謂的艙位,就是星巴克賣咖啡時的杯型,而且這些杯型的容量和價格其實是早已固定寫在菜單上了。機票的「超超超大杯」,就是經濟艙全價價格,由航空公司在民航局指導下制定,不存在春運旺季加價,在淡季時也是相同的。機票的「大杯」,就是中等折扣的價格,大抵是我們買機票時所說的「8折票」,其實價格也是固定的,而且普通旅客可以通過民航局下屬公司中航信發布的手機app「航旅縱橫」中的機票搜索實時查詢。機票的「中杯」,就是深度折扣票,其實價格也是固定的,同樣可以查詢到。
在星巴克,中杯咖啡或許是最為暢銷的,因為價格最便宜。於是,存在中杯咖啡紙杯斷貨的可能,雖然星巴克不會這麼做,但是航空公司可是會根據市場需求,歷史數據等因素,決定控制中杯咖啡紙杯的供給的。這就是中國的航空公司,控制或者投放折扣票的方法。當一條航線處於旺季,例如春運時,航空公司就不情願提供中杯紙杯,相反在淡季時,航空公司就會更願意提供中杯紙杯,哪怕是航班起飛前幾天。
機票價格與市場需求的關係,決定紙杯的供給
如果中杯咖啡是22,大杯咖啡是26,超大杯咖啡是30元,決定咖啡價格的就是紙杯的大小,影響機票價格的,就只與航空公司投放的杯型,或者說艙位有關
但投放艙位的規律,只與航空公司對市場需求的把握有關,與搜索次數無因果關係。春運期間,回家高峰時段,從一線城市前往勞動力輸出地的航班,例如深圳到重慶,就只有全價機票,而相同時段的重慶深圳的票價,只有反向的十分之一。這種需求到了返程高峰,又顛倒了過來,重慶深圳的票價又重新回歸全價。其實航空公司為了賣更多的全價票,還會用更大的飛機來飛這種客流旺的航線,這就像冬天的星巴克去跟隔壁的刨冰店借椅子一樣。
所以影響機票的價格的真正原因,並不是距離起飛的時間多久,而是這條航線的整體市場需求。那麼,在春運這種旺季,攜程去哪兒這樣的網站,真的會根據你搜索機票時,利用大數據統計搜索次數,提高機票價格嘛?
「他們不生產咖啡,他們只是咖啡的搬運工」
在民航局,中航協近年的嚴肅整治下,「降艙出票」——也就是收超大杯的錢,悄悄給你換成中杯咖啡,欺負你不經常喝咖啡這樣的事情已經越來越少,攜程去哪兒飛豬這樣的代理人網站,正在回歸外賣騎手的樸素角色,外賣騎手當然也不能左右咖啡店的供給。
可為什麼消費者會覺得買機票越晚,機票越貴?也會認同,點擊次數越多,機票越貴呢?
這完全是因為杯型供給存在「實時性」,咖啡店吧台的咖啡杯實時只有有限的若干,儘管庫房中可能還有,但是在旅客預訂機票時,直接影響機票價格的咖啡杯數量的確會存在短暫斷貨的可能,吧台的中杯暫時售光,就只有大杯可選,因此也就會出現短暫的「點擊次數越多,機票價格越貴」,至於航空公司是否再次投放折扣杯型,還要看航空公司的決定,而不是騎手或者外賣平台煽風點火。
在春運這樣的旅行高峰,熱門航線的上座率趨勢也是趨於全滿的,因此價格也必然是臨近起飛貴。冷門航線的價格便宜,但沒人購買,更不會如此劇烈的波動,自然也沒有人抱怨,這與馬太效應頗為相似。
此外,OTA網站,包括航空公司直銷網站,為了應對巨量的搜索需求,往往採用了「緩存機制」,緩存機制能夠為旅客提高更快的搜索體驗,但在旺季中杯咖啡杯往往供不應求時,會存在滯後。
當一個用戶在短時間內反覆搜索同一趟航班價格,部分OTA會記錄下來,在下次搜索時後台先搶票但是不出票。可如果搶的票是最後一個紙杯,為了保證展現的價格能夠最終成交,後台就只能搶更貴的紙杯杯型,造成事實上的「反覆搜索漲價」;其他陌生用戶在搜索時,並沒有強制刷新,而是沿用了幾分鐘之前的庫存緩存,因此在事實上可能造成了同票不同價,問題的根源是庫存的更新不同步,搜索與漲價沒有因果關係,這與鐵路部門12306存在的問題如出一轍。當然,在數分鐘後,當緩存刷新,這位著急的用戶依然能搜索到和陌生用戶同樣的低價,前提是這個最後的那個紙杯,並沒有被別人定走。
結論
機票價格的決定權,絕大多數情況下,直接掌握在航空公司手中,機票代理網站(OTA)的角色更像是外賣騎手,無法左右外賣店家的菜單,定價與供應。點擊次數越多,機票價格越貴這樣的說法,在OTA網站層面上是不存在的,至於外賣店家會不會因為訂單過多臨時調價或者提高客單價,據筆者觀察國內航空公司目前也不存在。眼下,航空公司為了吸引直銷,可謂使出渾身解數,春運時部分熱門航線的打折甚至全價機票,已經限制只能在自有官方渠道出票。春運熱門航線的機票,省錢的訣竅怕還是只有「早買早便宜」幾個字,但是貨比三家並不會造成票價上漲。
文章首發在 新浪財經
機票會在你搜索時悄悄漲價?相關閱讀
機票的價格走勢是怎樣的,什麼時候買最便宜?
上面那個回答並不是我寫的,是一個前航空公司員工寫的,他就是負責控制杯型投放的。整個問題裡面,其實只有這個回答是最有營養的,也是我一直推薦閱讀的
推薦閱讀:
※日本遊記之一 懷舊的感覺,來之不易
※桃源結義丨了如三舍——在穿透自然的空間里,回歸自在與本初
※留學古巴:一場用青春下的政治賭注
※看不到藍天的時候,就去逛逛摩洛哥的藍白小鎮
※如何看待佛山夫婦用眾籌救女的錢出國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