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歷史學家手把手教你如何計算軍隊的減員(一):截止1942.3.1,蘇軍「被」死亡失蹤809.9萬!

開頭說一下:方法太多了,所以拆成幾篇慢慢教

——出自《勝利的代價:紅軍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的傷亡》

為了避免讀者懵逼,這裡簡單說明一下出現的3種蘇軍損失統計:總參謀部戰時計算、克里沃舍耶夫為首的團隊戰後整理計算、本書作者腦補

其中克里沃舍耶夫團隊戰後計算時廣泛使用了包括但不限於部隊報告/日誌/總結和總參謀部檔案在內的國防人民委員會各類檔案材料,比總參謀部戰時報告更完整(說人話就是數字更大)

而本書作者則宣布官方惡意壓縮實際損失人數。所以稍有常識的人都看得出作者一定會想方設法給出一個數值更高的數據藉以「還原歷史真相」

接下來是正文 :

鉛筆劃線部分:[根據紅軍戰前兵力(492.4萬)、從開戰到1942.3.1的動員兵力(1249萬)、總參謀部戰時計算的截止此時的不可恢復損失(321.7萬)]計算,有488.2萬人的差值,相當於總參謀部戰時計算的不可恢復損失的1.5倍。因此實際的(不可恢復)損失是809.9萬人,即總參謀部戰時計算的不可恢復損失的2.5倍

同時作者提到這寫數據抄錄自戰時遞交給斯大林查閱的1942年3月1日紅軍兵力狀況報告

現在作者已經根據紅軍戰前兵力+戰時動員兵力的總和減去此刻紅軍兵力人數計算得出了紅軍「真實」的不可恢復損失遠遠超過總參謀部的戰時計算。於是第2張圖中開始嘗試證明克里沃舍耶夫團隊惡意壓縮蘇軍實際減員人數

按照洛普霍羅夫斯基的觀點,克里沃舍耶夫給出的數據中蘇軍截止1942.3.1的損失大致為1941年全年損失+1942年第1季度損失的1/3。並計算得出為5502388人。同時克里沃舍耶夫還提到有50萬被動員的蘇聯人在抵達部隊前就已經被德軍俘虜。而報告還提到蘇軍當時已經有大約100萬傷病員歸隊

所以蘇軍真實的減員應該是492.4萬+1249萬+100萬-931.5萬=859.9萬。比克里沃舍耶夫給出的550.24萬還是整整多出309.66萬!看來洛普霍羅夫斯基似乎已經完成了石錘!

但是實際情況如何?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克里沃舍耶夫證實戰時曾經進入軍隊的人員中除死亡、被俘/失蹤(合計1144.41萬人)外還有因傷殘退伍、正常複員、轉入其他國家GCD軍隊、被判刑、訓練不合格被開除等原因脫離軍隊的人員(合計1019.28萬人),同時也證實戰時31812158人次的徵兵扣除重複統計後實際只有2957.49萬人。而在洛普霍羅夫斯基的文章中似乎蘇軍只要不在軍隊就一定是死亡/被俘/失蹤了,什麼因傷殘退伍、正常複員、訓練不合格開除等等等等全都是不存在的?那麼這也就是為什麼洛普霍羅夫斯基能計算出遠高於克里沃舍耶夫給出的不可恢復損失人數的原因:因為他把傷殘退伍、正常複員、訓練不合格開除等原因離開軍隊的人員全部說成是死亡被俘失蹤。如此計算下來得出的數值焉能不高?

克里沃舍耶夫在最新版《蘇聯軍隊在20世紀的戰鬥傷亡和損失》中給出的蘇軍戰時人力使用情況表

唯一一個英譯版中的這張表格。可以說大同小異

此處提到:戰時不可恢復損失/離開國防人民委員會下屬的部隊/部門的總人數為2163.69萬人。其中688.51萬人陣亡、因傷病死於後送途中或醫院中、因事故死亡、自殺、經審判後槍斃。總之包括了所有被俘後死於戰俘營以外的死亡,姑且稱之為戰場死亡

被俘、失蹤505.9萬人。其中被徵召後未抵達部隊就被德軍控制(擄掠/殺害等)而損失50萬、戰場死亡但被登記為失蹤50萬、戰時逃回93.97萬、戰後救回183.6萬。剩下的128萬左右死於戰俘營

因傷病退役379.82萬人,其中257.6萬人永久致殘

另有361.46萬轉入工業系統/地方防空和保衛部隊,117.46萬人編入內衛軍、邊防軍而非國防人民委員會下屬的部隊/部門、25.04萬人轉入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等國人民軍,24.66萬人經審判後關入監獄,20.6萬因其它原因被軍隊開除,21.24萬軍訓不合格開除等

因此到勝利日依然在國防人民委員會下屬的部隊/部門服役的總計有1283.98萬人,其中1139.06萬人是紅軍、紅海軍的可出勤人員,104.6萬在醫院,40.32萬在國防人民委員會下屬的民事部門

此外需要搞清楚洛普霍羅夫斯基引用的數據

首先,關於引用的發給斯大林查閱的紅軍1942年3月1日時人力狀況的報告,確有其文:

本文中提到並被引用的數據包括:

戰前紅軍有492.4萬、截止1942.1.1動員1179萬、1942.1.1-3.1向陸軍(軍隊?)動員70萬。上述合計到1942.3.1戰時入伍合計1249萬,戰時、戰前合計入伍1741.4萬

截止1942.3.1,紅軍實際兵力931.5萬、不可恢復損失321.7萬

需要考證一下這些數據的實際情況。關於紅軍兵力為931.5萬:

確實有1942年3月1日紅軍兵力931.5萬的數據。根據克里沃舍耶夫著作2010版第118號表格,這一數據為當時紅軍在部隊(in ranks)的人數。第118號表格中下方數字為紅軍住院人數

第119號表格則為紅海軍人數

需要說明的是紅軍在部隊人數+紅軍住院人數的總和低於紅軍總口糧人數

(ration strength):

本表格出自馬克·哈里森著作Accounting for War: Soviet Production, Employment, and the Defence Burden, 1940-1945

在這張表格上可以找到的數據中,對照前述第118號表格可知在部隊及住院人員總數並非紅軍總兵力,而是通常至少比總兵力低50萬人。同時對照前文中上傳的第120號表格可知可知1945年5月9日紅軍、紅海軍可出勤兵力總數1139.06萬人,比1945年5月1日紅軍在部隊人數與紅海軍兵力之和多出大約85萬人。臨近戰爭結束的短短9天內不可能產生如此劇烈的兵力變動。同樣證實118號表格中提到的在部隊人數與住院人數之和不等於總兵力。即可出勤人數中包括在部隊人數和不在部隊人數。後者常年超過50萬甚至可能達到85萬左右。報告原文中提到的931.5萬這一數據同樣不包括不在部隊人數和住院人數

關於戰前紅軍有492.4萬、截止1942.1.1動員1179萬、1942.1.1-3.1向陸軍(軍隊?)動員70萬。上述合計到1942.3.1戰時入伍合計1249萬,戰時、戰前合計入伍1741.4萬:

根據克里沃舍耶夫著作第115號表格,戰時蘇軍徵兵合計31812158人次。其中各軍區徵兵21187617人次,其餘徵兵來自於其它渠道。表格中給出了時間劃分和出生年齡段劃分。從截止1942年5月1日徵兵15384837人次來看,報告原文中提到從開戰到1942年3月1日動員1249萬人的數值並無明顯矛盾。或者反之可以說根據戰時報告提及從開戰到1942年3月1日動員1249萬人(人次?)來看從開戰到1942年5月1日徵兵15384837人次這一數據並無明顯不合理之處

綜上可得結論:

1.被引數據本身準確,之所以能算出截止1942年3月1日蘇軍不可恢復損失809.9萬這麼駭人的不可恢復損失(死亡+被俘+失蹤)完全是因為原作者認定參軍人員只要沒有在紅軍部隊就是死/俘,不考慮徵兵有重複統計;離開軍隊有正常複員、因傷殘退伍、被開除、被監禁等等;留在軍隊的有的既不在部隊也不在醫院、有的在海軍、有的轉入內衛軍/邊防軍或民兵等

2.克里沃舍耶夫給出的數據中已經解釋了蘇軍參軍總人次數、扣除重複統計的實際參軍人數、扣除勝利日留在軍隊的戰時從軍隊流失人數、扣除其它原因離開軍隊的不可恢復損失總數。或者說沒活下來的有多少就死了多少。本身並無矛盾

3.根據蘇軍戰時遞交給斯大林本人審閱的文件來看,克里沃舍耶夫給出的蘇軍戰時徵兵人數並無明顯錯誤嫌疑(截止1942.3.1動員1249萬,截止1942.5.1動員15384837)

4.綜合1-3,這本《勝利的代價:紅軍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的傷亡》雖然是戴維·格蘭斯退役上校作序、雖然原作者也算是somebodies,但是書本身的內容和結論(註:不止這一處)比較呵呵。由約翰·埃里克森作序的《蘇聯軍隊在20世紀的戰鬥傷亡和損失》果然是可靠的

當然,還可以給出另一種解釋:第比♂利斯正♂教中學優秀畢業生約瑟夫·維薩里昂諾耶維奇·斯大林精通F♂A術,能夠將已經死亡的蘇軍指戰員復活。然而由於有些指戰員本身死得比較透,導致復活以後身體條件不適於繼續在前線服役所以組織上安排他們退伍轉入國民經濟系統/轉入民兵/轉入非部隊崗位以頂替身體健康的蘇維埃人去前線。甚至有些人死的時候由於屍體炸得太碎毀壞過於嚴重,導致復活後終身殘疾只能退伍回家。但是由於他們確實是曾經死過一遍了,所以原作者把他們也算進不可恢復損失也沒錯

這種解釋聽上去似乎很合理

另:衡量戰鬥力可以看交戰過程看兵力兵器配置後勤保障,最好不要全靠傷亡報告

最後,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席捲獸穴的風暴」

weixin.qq.com/r/BChbQ57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公主與棄子——齊柏林伯爵號航母多舛的一生
他是007的原型,是擁有貴族血統的白袍巫師,還是隆美爾親自認證的戰神
深度好文|無法抹去的痛苦記憶,用時間軸串起二戰中的荷蘭
二戰中的法國裝甲部隊(2)
電影《沉靜如海》中描述的感情真的是愛情嗎?

TAG:第二次世界大战 | 苏德战争 | 战争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