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篇(14)·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上)
經過了螯肢亞門、多足亞門,接下來我們來進入賞心悅目的——甲殼亞門。
甲殼亞門現存有67000種,其代表動物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蝦、蟹。
按照之前的命名規則,甲殼亞門應該顧名思義,就是長有甲殼的節肢動物。
但從蠍子、蜈蚣,再到獨角仙、鍬甲(未來要說的鞘翅目),看起來也符合這個特徵啊。
其實,甲殼亞門是個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的門類,並沒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標誌性特徵。
所以,也有個說法是「無法劃分到其他種類的節肢動物,都算甲殼亞門」。
大體上來說,甲殼亞門都具有如下特徵:
- 有兩對觸角;
- 大多水生,用鰓呼吸(也有特例,比如椰子蟹);
- 大多有螯肢;
比如甲殼亞門中的槳足綱,乍一看就和蜈蚣有些相似,不過它們是水生的,而且頭上有兩對觸角。
甲殼亞門中,在槳足綱之外還有鰓足綱、軟甲綱、蔓足綱、介形綱、頭蝦綱。
我們就先從鰓足綱開始,它們是由於附肢上有片狀的鰓用來呼吸而得名。
雖然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應該都見過它們。
我們平時養魚喂的魚蟲,學名水蚤,就是鰓足綱的一種。
來仔細看看它們的樣子。
而在鰓足綱中,還有一種用來餵魚的,俗稱「豐年蟲」。因為它們的造型和蝦很像,所以也叫豐年蝦。
除了營養豐富之外,豐年蟲還以它們的雄性頭上長有很發達的附肢聞名。
它們這對附肢,可不是用作裝飾的,而是具有非常實際的用途……用於在交配中固定住雌性。
而和它們同屬無甲目的釵額蟲科,由於額附肢更加發達,並且造型優美,所以也被稱作「仙女蝦」(與仙女的雲鬢造型相似)。
仙女蝦的顏色分為黃色、綠色、紅色等,非常具有觀賞性。
除了造型優美,仙女蝦的卵還有個很奇特的本領——滯育期。
當周圍環境惡劣時(比如乾旱),仙女蝦的卵就會停止發育,直至環境適宜時再進行孵化。而這個滯育期,可不只是一兩個月,甚至可以持續幾十年。
與之相應的,它們的卵也擁有極強的生存能力,可以忍耐極寒、極熱、甚至完全乾燥的環境。
學者們還做了個奇怪的研究,經過滯育期的仙女蝦在進行交配後,交配雙方的壽命都會明顯縮短。滯育期越長,交配後縮短的壽命越多……可能這就是千年之戀的代價吧。
其實,滯育期也是整個鰓足綱的特性,包括豐年蝦以及接下來要說的鱟蟲都具有這個本領。
鱟蟲雖然和鱟長得很像,但卻並沒有什麼親緣關係。
它們的另一個俗稱,也非常直觀————三眼恐龍蟲。
鱟蟲出現於三疊紀,與恐龍的時間接近(還更早一些),並且在這2億多年基本沒什麼變化,也是動物界的活化石之一。恐龍蟲,用於形容其起源之古老。
而之所以叫三眼,則是因為它們真的有第三隻眼。
在動物中,頭頂上長有第三隻眼也不只有鱟蟲一個,爬行動物就大量存在有未完全退化的顱頂眼。
據推測,哺乳動物也曾經擁有顱頂眼,不過後來已經完全退化到顱骨內,也就成了我們現在的松果體(後面聊到爬行動物的時候,我們再來展開這個話題)。
雖然鱟蟲和鱟的造型相似,但除此之外二者就沒什麼共同之處了。
它們的血液是紅色,不含銅離子(逃過了一劫)。而且鱟蟲也不像鱟那麼相親相愛,經常同類相殘,甚至自己的卵也會吃。
鱟蟲的壽命也很短暫,只有90天(鱟可以活20多年),所以它們的生長速度極快,出生後幾乎每天脫殼1次、體型增大1倍,30天後就變成成熟體。
它們對環境的要求不高,即使是下雨後的小水坑往往也夠它們過完一生的。就算水坑幹了,它們也可以進行孤雌生殖,產下的卵通過滯育期就可以等待時機復甦。
如果水源突然乾涸,它們還能爬到周圍其他的水源,甚至自己刨出個小坑來聚攏積水,非常堅強。
也許,這就是它們得以延續2億多年的原因吧。
有興趣的,不妨養一隻試試。
今天帶娃真是要累撲街了……整個上午連一段字都沒寫完,好在沒斷更,希望下周閨女老實一點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