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直,小身段,基因塑造了亞洲的美
最近在研究不同種族的皮膚,包括膚色、UV敏感、敏感、毛髮和衰老等等。在看文獻的過程中出來一篇有意思的文章:
The Asian Eyelid: Relevant Anatomy
這是一篇從整容醫生觀點出發的比較解剖學文章,具體的內容不贅述,不過裡面分析了現在越來越少亞洲人整容會把雙眼皮整成歐式雙眼皮,因為這樣看起來太不自然了。相當於一個亞洲人的面孔生生套上了歐洲人的眼睛,並不是「美」的註解。
這是一個很好例子,顯示不同種族的女性有非常不同的特徵,一般來說不同的特徵都是由許多基因共同決定的,如身高、體重、體型等等。但研究發現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基因EDAR,它決定了非常多亞洲人特徵的方面。
EDAR,擁有亞洲型的基因
首先發現這個基因是來自於它的位點rs3827760,研究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這個位點很明顯上分成了「歐洲型」和「亞洲型」兩種。在歐洲(黑色圓圈)基本上所有人的這個位點都是「T」,而在中亞的人群中發生了變化,出現了「C」的基因型(白色圓圈)。而在亞洲和美洲(印第安人)人中,絕大部分就成了「C」基因型了。
上一篇講皮膚膚色變化的文章人類努力了10萬年,才換來現在的膚色也提過,這樣典型的有地域區別的基因,基本上可以判定為由於人類在10萬年前人類走出非洲後到亞洲和美洲的祖先所攜帶的。
在走出非洲後,我們亞洲人的祖先由於環境變化選擇了這樣一個特殊的基因改變,這樣讓我們能夠在東亞環境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EDAR亞洲型給了女性「大長直」
第一個特徵是頭髮,亞洲女性、歐美女性和黑人女性的頭髮有明顯的特點
- 亞洲女性頭髮烏黑,長而直,也最粗
- 黑人女性多為捲髮,發質粗細不一
- 歐美女性頭髮較為柔軟,發質最細
如果對頭髮進行電子顯微鏡的比較大概會是這樣子的:
為了證明EDAR的影響,科學家製作了轉基因小鼠EDAR(T951)。嚴(sang)謹(xin)睿(bing)智(kuang)的科學家通過這個方法,不但讓小鼠帶上亞洲型的EDAR,而且還大大地提高了這個基因型的活性,如果發生了類似的變化那麼就證明這個基因的作用了。
結果科學家得到的小鼠是這樣的:
可以看到EDAR(T951)變異小鼠由於毛髮質地變粗,整個幾乎就膨脹起來了,同樣科學家也對小鼠的毛髮進行了觀察,結果發現原來扁平的毛髮也變成了圓形。
EDAR亞洲型給了女性「小身段」
在上面這個研究中除了毛髮,科學家還有了其他有意思的發現。在小鼠的乳腺中,科學家發現亞洲型EDAR的脂肪含量要明顯低於歐洲型的小鼠。下圖藍色框是表示乳腺的脂肪
自然而然要推測到人類的話,就是亞洲女性的乳房要明顯比歐美女性要小。當然,事實也是如此,我們來看看世界女性罩杯地圖:
可以看到中國和其它東亞國家的罩杯是遠遠低於歐洲的,當然最bug的還是俄羅斯了。
EDAR亞洲型,什麼是選擇壓力?
看到了EDAR對人類性狀的明顯改變,按理論必然有一個比較強的選擇壓力導致基因選擇。那麼什麼是這個壓力呢?現在有好幾個說法
1. 適應氣候寒冷:主要是由於EDAR亞洲型讓毛髮變粗變直,可能是由於適應比中東更為寒冷的氣候
2. 適應氣候乾熱:有意思的是也有學者認為是適應乾熱而選擇的,因為研究也表明EDAR亞洲型能增加汗腺的密度,這些學者認為適應的是35000年前的氣候,當時東亞地區還是偏熱的
3. 性選擇:也有的學者認為選擇壓力最大的是性選擇,很多哺乳類的研究都證明毛髮和乳房大小對於擇偶來說是重要的性指示
當然,演化不能重新來過,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來了解背後的選擇壓力。無論是我們的祖先是因為什麼原因發生了這些變化,EDAR都讓中國女性擁有了大長直和小身段。
就像開篇說的那樣,由於文化的強勢很多人潛意識會認為更加「歐美」的容貌會更為漂亮,如大平雙、高鼻樑、深眼窩。但從基因和生物學的角度上看,每個種群內必然會對自己的「美」有獨特的定義。
在上世紀80年代,隨著日本經濟的騰飛,設計師山本耀司、三宅一生等設計師也把日本元素和概念帶入到國際上,改變了國際,更重要的國內對於「美」的定義。
相信類似的變化也會很快地在中國發生。對於中國人獨特的方面,如我們的基因型究竟是怎麼樣的?我們的皮膚和白種人有什麼不同?我們的衰老和歐美人衰老有什麼區別?這些問題都還沒有得到完善的回答。
現在我們從基因組,微生物組、表型組和環境組著手,用生物學上的多組學的方法從皮膚開始對中國人的特點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們稱之為UNISKIN Dermanomics Institue。相關的文獻研究和自己數據更新都會在專欄:
美麗組學如果你對多組學研究、皮膚科學甚至中國人獨特的「美」有興趣,歡迎關注此專欄。
推薦閱讀:
※鼻咽癌的基因突變和靶向治療
※Wegene,我的基因測序初體驗(1)
※古代基因工程學:人造玉米
※一粒豌豆能誕生什麼?
※採用生物晶元做疾病易感基因檢測,還有前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