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執象而求」的見解?
弘一大師病危前手書之偈語
曰:「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
---------------------------------------
既然說執象而求會導致咫尺千里,那為何後兩句又
給出一個看似完滿去處的象?還是說後兩句表面是
象,實在說的是意呢?「執象而求」的意思由淺入深又有許多不同的層級感
悟,各位有什麼親身的感悟或者獨到的見解嗎?
粗者用禪語,精者入禪機。在這首偈語中,有兩個詞很關鍵,一曰「執象」,二曰「忘言」。
先說「忘言」。
這個詞本是道教玄學中的詞兒,在中國,佛道合流是最大的趨勢,整體上來說,佛教對道教的影響更深廣一些,但不能否認,東漢佛教傳入中國時,為了更方便推廣,大量借鑒了當時在社會上影響廣泛的玄學思想。
比如說,大慧普覺禪師曾經作偈曰: 「昨日夢說禪,今日禪說夢。」到底是夢裡說禪,還是禪中說夢?這和莊周曉夢迷蝴蝶簡直可以說是異曲同工。
再比如,就是「忘言」這個詞兒。
這個詞兒出自《莊子》,「得意忘言」,不是我們今天說的得意忘形的「得意」,「得」是「得到」的得,得到了「意」,也就忘了「言」。
同樣是《莊子》中,有另外一個「黃帝問道」的故事,黃帝找第一個人,問,你知道什麼是道么?對方侃侃而談,說的頭頭是道。找第二個人,問,你知道什麼是道么?對方說知道啊。那什麼是道呢?哎,我又忘了。黃帝又找到第三個人,問,你知道什麼是道么?對方更乾脆,不知道。
黃帝回家後,和他的老師說,看來第一個人是知「道」的人,第二個人其次,第三個人什麼都不懂。他的老師說你錯了,因為語言所能表述的含義是有限度的,真理往往超出語言所能表達的範圍之外,能用語言說出的真理,就不是真理。
所以,如果能得其意,我們自然也就忘其言了。
佛教是東漢末年傳入中國,魏晉開始傳播,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玄學是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時期,那個時期有個陶淵明,寫過一首詩:「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句詩說的也無非就是得意忘言的典故。
所以我們談禪,不要只看經典中的文字,而是要領會其中的「意」,也就是要悟。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公案,講什麼當頭棒喝啊,講什麼醍醐灌頂啊,悟到了,就能立地成佛,而悟不到,哪怕讀千百遍經書,也是沒有用的,這也就是「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的典故。
「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這一句,是僧人法達寫的,而曹溪指的是六祖慧能。法達自認為誦經千萬,可其實並沒能開悟,最終被六祖慧能一語點破,從而寫下了這首詩。後面一句是「未明出世旨,寧歇類生狂。」
也就是說,那時候的法達,只是看了經書上的語言,但並沒有能「得意」,如果「得意」了,也就自然「忘言」了,三千部經書,不過是讓你「得意」的一個工具。
「拈花一笑」的典故大家都知道,佛祖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不解其意,唯獨迦葉心領神會,微微一笑。所以,只有他得道了。
佛祖當時說的是,我有精妙佛法,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也就是說,完全靠悟,這也就是禪宗的由來。連文字都不用了,直接得其意,不需語言來表達。
所以說,「忘言」,並不是真的忘了怎麼說,而是根本就沒法說。就像這首偈語中寫的,別人問,你要去哪裡呀?我不知道用語言來怎麼回答,因為但凡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都是錯的,佛說,不可說,一說就錯。
接下來,來談「執象」了。
有一句話說的好,叫「心能轉境即同如來,心隨境轉就是眾生。」
或許這句話有點太白了,我們用大師們說過的話吧,唐朝時,兩個大師在辯經,這時一艘船行來,一說風動則帆動,一說帆動則風動,這時慧能大師跳出來說:「不是風動,不是帆動,仁者心動。」
眼開花開,眼閉花寂。高中政治課本說這是唯心主義,我不懂什麼主義,但我懂這是一種「榮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舒」的修為。
這也就是「心隨境轉」還是「心能轉境」的差別了。
「執象」也無非就是如此,色受想行識,叫做五蘊,《心經》上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五蘊皆如是,所以說「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那麼,弘一大師真的看到「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的這個相了么?並沒有。
借用一個小故事:蘇東坡問佛印,你看我坐姿如何?佛印說,像一尊佛。蘇東坡很高興。佛印問那你看我呢?蘇東坡說,像一坨屎。可實際上呢?心裡有佛,看誰都是佛。心裡有屎,看誰都是屎。
或許,真正的相,不過是枝頭枯敗、天空暗淡,但弘一大師心中看到的是什麼呢?「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那種淡然、那種自在、那種滿足、那種嚮往,我們自然也就明白了,弘一大師說的到底是相還是意。說一點自己的淺薄想法。
執象而求,咫尺天涯。
象,指表象,而非事務的本質。大約等於佛教經典中的「色」或者「受,想,行,識」之類。執象而求,就會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卻又廓爾忘言。——看山不是山
最終依然是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看山還是山看清事務本質,通達事務本源之後,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存在或離開,有或無,皆是歡喜。猶如華枝春滿,天心月圓般的內心歡喜。「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是對「問余何適,廓爾忘言」的補充。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一句是勸慰友人不必為死離感傷,「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是表明自己並不為死亡所苦,勸諭友人不必擔憂。
算是拋磚引玉吧。以上
多謝@水月小主指正我的錯誤。另謝邀。推薦閱讀:
※李叔同作詞的《送別》究竟好在哪?感覺只是常用意象的堆砌?
※如何評價《一輪明月》這部電影對李叔同或者說弘一法師一生的描繪?以及觀看這部電影你有怎樣的感受。
※如何評價李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