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分享 | 我成功斬獲「皇藝x帝國理工」 IDE項目-offer的經驗
RCA的創新設計工程項目-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IDE)是由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x帝國理工學院(IC)聯合創辦,畢業的同時不僅獲得RCA的MA學位,還會頒發帝國理工(IC)的MSc學位。
RCA在QS世界大學排名的Art&Design領域,連續三年排名第一。IC在QS世界大學排名的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領域,連續四年位於前七名。
往年RCA的產品設計專業在中國招生人數屈指可數,而處在先鋒的RCAxIC的IDE項目在中國招生的人數幾乎為0。因此對於想要成功申請的中國學生而言,可謂難比登天。
而就在2017年12月,漢藝工業學部的D學員收到了RCAxIC的IDE項目的offer,在此將這一份難得的申請經驗通過康石石的平台分享給大家。
留學的決定
1. 我眼中的設計是相通的
我喜歡設計,不止是工業設計,還有服裝設計等等。我也喜歡觀察生活,是一個感性而細心的人,能夠抓住設計中的很多細節點。
在我眼中設計是相通的,不會對不同的設計領域做嚴格的劃分。這也使我的作品集項目各有不同:除了主打的工業設計領域作品,還有與其他設計領域相結合的項目作品,比如建築、服裝、環藝、陳列。
2. 北工大「正派」的教學VS國外更多的可能性
隨心而動,大學時,在北京工業大學選擇了工業設計的展覽展成方向。作為「211」重點院校,北工大注重對專業基礎知識和技法的教學,整體教學風格偏穩重「正派」。
在北工大的學習為我在設計上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但是這種穩重的設計「框架」,並不是我內心喜歡的能夠打開腦洞的「有趣」設計。
而前衛自由性的「非正派」設計教育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我自己也有著困惑。
我想去國外看一看,接觸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價值觀、不同的思維方式,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只有跳出固有的文化氛圍,站在另一個角度才能夠批判性的看待固有的觀念和事物,讓自己的眼界更為開闊,從而成為一個具有綜合能力的人。
我與英國的緣分
說到工業設計,可能很多人會想到德國、美國。但我從一開始就認定了英國,想去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CSM)和拉夫堡大學(Loughborough)這3所院校,學習更前衛自由的工業設計。
我對英國設計的鐘愛,源於一位設計師——世界著名的英國設計師托馬斯?赫斯維克(Thomas Heatherwick)。曾經在央美看過他的展覽後,他有趣的設計風格,吸引著我慢慢了解到更多英國的設計作品。
後來發現整個英國的設計風格都非常俏皮有趣又充滿著自由。這些都與我想要追尋的「輕巧而有趣的設計」不謀而合。
作品集創作的過程
1. 留在漢藝的機緣
在選擇藝術留學機構之前,我在同學那裡打聽過不同輔導機構的各種信息。漢藝是我實地考察的第一站,在第一站我直接就做了留在這裡的決定。決定因素就是因為我此後的主帶老師——郭老師。
因為在北工大學習的是工業設計中的展示設計方向,在設計領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為了體驗更綜合性的設計,同時出於就業因素的考慮,我計劃申請的是工業設計的產品設計方向。
即使是同屬於工業設計領域,但從展示設計跨入產品設計在設計思維、技巧發法上有著很大的區別,其難度已經屬於跨專業申請。
關於如何進行產品方面的設計,我腦海中混亂的邏輯思維,總是讓我抓不住創作要點。
在與郭老師初次交談的過程中,他對產品設計獨特的思維方式,讓我知道我們是以後能在思想上「接軌」的夥伴。郭老師總是能用簡單易懂的語言,點醒我在產品設計上的困惑。
2. 「前半年」和「後半年」
若是在邏輯思維調整不清的情況下勉強創作,做出來的作品也一定不是你想要的,這樣就毫無意義。
思維的混亂是我創作中最大的困難,第一個項目創作的過程中,我出去考察過很多東西,學著靜下心不斷的思考。雖然創作的很慢,但逐漸學會了如何將雜亂的思維捋順。
我用我的「前半年」,做完了第一個項目,但最大的收穫是——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和對自我全新的認知。
此後,將學習到的創作思維方法運用到後續創作中,便是一個加速度的過程:
我用「後半年」的時間,完成了3個主打工業設計作品,同時還優化修改了曾經在學校期間創作的5個項目作品。
3. 不為人知的熬夜排版
7月份,我便就進入了集中排版階段。那時正值暑夏放假,學校也沒有開學。自己一人在學校熬夜排版也成為我的家常便飯。為了排出好的版式,每天早上6點鐘驚醒。生活也變的極不規律。
後期在漢藝跟著郝老師學習了兩節相關技法方面的排版課程——長篇幅排版的技巧、規律及邏輯過程的展示方法。
每次排完給郭老師看後,再根據老師指出的問題繼續調整。如此循環往複,是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心的過程。
IDE項目的申請
1. IDE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專業
IDE面試的時候,考官就告訴我「這是一個要改變世界,很有野心的專業」。
IDE是一個能夠創造出以工業設計為基礎,但不僅限於工業的綜合性設計的專業。
在RCA學習設計的學長也告訴過我,在IDE學習期間可以在兩個學校上課,接受兩所頂尖院校的教學,學習過程中RCA會安排設計、策劃、工程等不同專業的學生一塊上課。IDE關注最新的前沿趨勢、對新技術的再利用和對新問題的再解決。
2. IDE更關注綜合性的設計
在RCA,我申請了兩個專業——IDE和Product design。兩個不同專業的面試過程帶給我不一樣的認知。比如:
Product design的面試考官在會反覆的問——你對一些材料和工藝有沒有新的認知?
不同於Product design,IDE面試考官會問到——有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你的作品集中有沒有哪個作品能夠代表你對IDE的認知?你對工業設計的看法?
由此可看到IDE關注的是更具有綜合性的設計,更注重你的眼界和表達能力。
3. IDE更偏愛「具有特色的創意」
1)具有創意特色的作品
我的作品集中共有9個項目作品,但在IDE的面試過程中,考官非常感興趣的項目,並不是我耗費時間最長的第一個創作項目,而是一個帶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設計項目——關於如何在四川地帶的下雨季節,減輕暴漲的河水對河岸碼頭的衝擊。
我向考官介紹該項目是利用了中國經常見到的小玩具伸縮球,做了一個能夠減輕河水衝擊力的概念性設計。它不一定是最成熟的解決方案,但最重要的是我在中國本土的特色文化之下,通過對生活的細心觀察,所設計出的代表我的創意理念的作品。
雖然是概念性設計,但我同樣也經過了反覆的實驗。工業設計最大的特點和魅力就在於它是立足於實際的「天馬行空」。
2)「不可小覷」的小測試
除了作品集和面試,小測試也是考官用來發現你是否具有多種思維模式和創意的方式。
面試IDE前,RCA會發來的一個小測試,比如我收到的是一張圖——在一個水族館,你的眼鏡掉在了水底,但是水裡有鯊魚,你的身後有一些物體。你打算使用什麼物體,用什麼樣的戰略(侵略、機智或討巧)將你的眼鏡取出來?另外,它還有3個要求——畫10個頭腦風暴;選出最佳方案並闡述原因;做一個3D模型支撐你的方案。
但是由於之前中介並未發現,以至於我在面試前是錯過了小測試的。直到18號面試完,19號才發現我郵箱里的小測試,當天緊急「補救」以後,沒想到20號RCA就給我發來了IDE項目的offer。
創作內外,漢藝對我的影響各有不同
1. 內
漢藝對我在創作上最大的幫助,就是讓我找到了自己的設計方向和邏輯思維方式。同時釐清了申請英國的院校,在作品集的創作中所需要達到的審美、深度、細節和所需的步驟問題。
除此之外,關於後期如何進行長篇幅的排版?排版需要掌握的技法、規律以及邏輯的展示方法等,老師們都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
2. 外
創作之外,對我影響較大的則是老師們在專業以外的生活方式、態度和為人處世的方式。老師們在國外留學的經歷以及他們看待問題的不同方式,都會在上課的過程中流露出來。
做作品集期間,我也會去上建築或服裝設計的一些課程。這是一群很有趣的老師,我希望自己成為像他們那樣有趣的人。後來也與老師們都發展成為「亦師亦友」的關係。
後記——給大家的建議
1、關於認知
回顧我的整個申請過程,我收穫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對自我認知的提升。希望未來將要進行作品集創作的學弟學妹們,不要害怕失敗,從更多元的角度看待問題。
留學作品集本身就注重設計的邏輯思維過程。通過不斷的大膽的實踐創作,對自己有不斷的反思認知,理清創作思路,自然會在創作中如魚得水。
2、關於心態
用一顆平常心看待申請的整個階段,對自己的設計有信心,保持寵辱不驚的心態。認清最真實的自己,選擇最符合自己想法和興趣的專業。
3、關於務實
在申請的過程中一定要務實,對你要申請的院校、要求、需要的手續等等調查清楚,一心朝著一個方面努力,規避雜念。那麼,一定會有好的結果在前方等著你。
—————————————————分割線—————————————————
康石石現已推出個人微信公眾號——康石石(kang-shishi)
除每周二、周五發布專欄文章外,康石石公眾號將每日推送1-3篇文章,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盡解答,敬請關注
訂閱方式:微信搜索 康石石 即可
推薦閱讀:
※【英國生活大全】隱形眼鏡怎麼配
※英國留學氣質真的不一樣嗎?
※英國夏天這麼熱怎麼過?
※在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英國讀研問題?
TAG:工业设计 | 留学英国 | 作品集portfol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