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一天,我們選中的美食是「毛豆腐」

2018第一天,我們選中的美食是「毛豆腐」

2017年《爸爸去哪兒5》中萌娃和爸爸去到安徽徽州,黃山腳下自帶韻味和故事的古城,徽州人家獨具的古色建築,每一幀都是藝術大片。

所以作為徽州特產之一的毛豆腐,也成為了萌娃們的心頭好,就算不記得任務,也一定要好好品嘗這道名字能遐想、色相會撩人、味道可稱奇的美食。

毛豆腐與美食界爭議一霸臭豆腐源於一宗,原材料相同,製作工藝類似,顏值有差異,但口感味道異曲同工,就連受眾群體都非常明確,也是愛之奉為美味一絕,厭之肯定避之唯恐不及的一類美食。

但與臭豆腐有偉大的毛爺爺做忠實代言人不同,毛豆腐常年低調,哪怕上過《舌尖上的中國》,那也是高冷到不屑炒作的,因此這道被製作工藝耽誤的口味絕佳的徽州特產,就這樣成為了一道很少人能品嘗得到的美食。

因此老拾今天要為毛豆腐正名,先說它的顏,第一感覺白嫩,再細看,軟綿綿的好像棉花糖,讓人想一口要下去,再睜眼一看,又像是來自雲端的美食,恨不得撲上去,直到在微風中蕩漾的白色菌絲在你眼中遊走,你才能驚覺,哦,這是毛豆腐。

想說遠遠地看這豪華版的毛豆腐,讓人不經想起了薩摩,那種可愛呆萌到犯規的小萌寵,是不是很像,畢竟在老拾的眼中,一切皆為吃。

再說它的味,「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應該改成「毛豆腐的臭才是最不怕巷子深的」,隔著幾個串起來的衚衕小巷,世界最路痴的人也能精準地定位它的位置,這味道就是這麼香(chou)傳千里。

再說它的口感,《舌尖上的中國》說它是「人間美味」,嘗過的人說它是「會在記憶中永留存的一種味道」,老拾要說它是「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的最佳代表」,這種味道很難去形容,只能親自去品嘗。

老拾再叨一叨它的製成方法,《舌尖上的中國》曾這樣形容毛豆腐「很難想像這種食物是如何誕生的」。毛豆腐的製作需要經過一個特殊的工序,那就是往製作豆腐的豆漿中加入特製的發酵酸水,用加入了發酵酸水的豆漿,製作成豆腐後,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保存幾天,黴菌就像植物種子破芽那樣,從豆腐表面中長出來。所以老拾想說,人家不是腐變啦,只是發了個酵而已。

最後再來看看這個顏,老拾是覺得挺美的,有一種低調散發的韻味,不張揚,好味道自然掩藏。中國幅員遼闊,有非常多如毛豆腐一樣會讓人見過顏、聞過味,就會直接拒絕品嘗的好美食,所以老拾想說,真正的味道不怕低調,總有一天能真正香傳千里。

(文章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精彩美食文章請關註:WX公眾號「味蕾拾客」(吃,我是認真的!)


推薦閱讀:

這間老資格餐廳 堪稱人民的選擇
烘焙說 | 糖,是上帝恩賜的禮物
美食搜羅: 美食家蔡瀾都推薦過啥好吃的?(??)
鍋巴土豆,絕對是路邊攤扛把子
把雞塞進肚子里煮,味道不要太好

TAG:美食 | 安徽美食 | 臭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