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認識香港(8):香港的經濟出了哪些問題?│脫苦海

認識香港(8):香港的經濟出了哪些問題?│脫苦海(2018/01/03)

香港的經濟問題,是分配問題,多於生產問題。香港整體其實沒有變窮了,香港政府的庫房大把錢,香港很多人因為做生意丶投資丶買樓丶收舊樓等原因,其實是很有錢的。

問題是:香港的財富分配極之不平均。

政務司司長於二零一六年香港貧窮情況分析記者會開場發言

主要來說,二零一六年主要分析的數據,簡單來說,經濟和勞工市場整體來說是向好的。經濟實質增長大約2%,新增的職位有13 300個,總就業人數3 787 000,失業率是3.4%,維持一個低水平。基層勞工收入持續增長、整體工資升幅達3.7%、全職僱員最低十等分的(平均就業收入升幅),即人工工資最低的組別,平均就業升幅達4.7%,即所謂「跑贏大市」,簡單說情況有改善,在基層來說。如果你看「貧窮線」的門檻,二零一六年香港經濟溫和增長,勞工市場穩定,所以「貧窮線」的門檻隨著勞工收入改善而全面上升,因為要跟隨著工資水平,所以自然而然門檻便高了,這個值得留意,譬如一個四人家庭,現時是18,500元,在二零一六年來說,一個三人家庭是15,000元。

二零一六年的主要貧窮數據。第一,我們在政策介入前,貧窮率是19.9%,貧窮人口是135萬2千人;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即是政府的現金介入後,二零一六年的貧窮率回落至14.7%,貧窮人口是99萬6千人左右,連續四年都維持在100萬(人)以下,即是說是徘徊在九十多萬(人)之間,這個大家值得留意。在二零一六年來說,非恆常現金項目的扶貧效應與一五年比較,是較為低,主要因為額外綜援援助金和公共福利金津貼,由兩個月「出雙糧」減至只是發放一個月。但我們說的純粹是非恆常現金上的一個比較,我們實際上公布的「貧窮線」只是說經常性的「現金介入」而已,但這個參考是有用的,即是說實際上是要看全盤,不能夠忽視這些因素在內。

另外,就是非現金福利。我剛才說就是公屋,主要是公屋。(公屋的)扶貧效果仍然十分顯著。但二零一六年住宅物業租金按年下跌約3%,所以公屋設算市值亦相應下跌,令扶貧效應與一五年比較稍為遜色,這些純粹因為租金影響(及)我們的計算方法而已。實際上,他們仍然住公屋,沒有影響的。

按經濟特徵劃分的貧窮數據來說,二零一六年,隨著經濟增長,在職住戶的貧窮率遠低於整體,維持在有紀錄以來最低位。至於非從事經濟活動住戶,當中有近六成人口為長者,這貧窮率是整體的四倍,所以大家要留意。長者占非從事經濟活動(住戶)的比重有六成這麼多。而政策介入後的(非從事經濟活動住戶)貧窮人口增加了22 500人,主要是貧窮長者增加所致,即是說我們有些改善的措施(協助)脫貧,但突然間又有些長者加入,因為(沒有收入而被)列為貧窮人口,所以長者的數字增加,抵銷我們的改善(措施),(人口)高齡化的衝擊就在這裡。二零一六年來說,非現金的福利,主要是公屋,我剛才說仍然顯著,我不重複了。

在社會特徵(劃分的貧窮數據)方面來說,綜援、單親、新移民和有兒童住戶的貧窮數字亦有改善,而受惠於「低津」,有兒童住戶和單親住戶的貧窮人口和貧窮率亦下降至有紀錄以來的新低,因為「低津」,特別在兒童方面,的確幫了很大忙。另外,新移民住戶的貧窮率亦有明顯改善。這些數字大家都清楚看到。

以地區劃分(的貧窮數據),我們在說,基本上如果我們按地區計,十八區中貧窮情況比較嚴峻的地區是北區、深水埗、元朗、葵青、觀塘、大埔、黃大仙及屯門等,我們依次(列)在圖表上,大家看得很清楚,我們純粹以區來劃分。

貧窮住戶平均的受惠金額,二零一六年各扶貧政策繼續為貧窮住戶提供相當程度的補助,其中受惠於恆常現金項目的平均額持續上升。大家看到圖表,是在一直上升中,即是說用恆常現金是有一定效應,能幫助很多貧窮家庭。

以上,是說香港的絕對貧窮問題,香港還有一個「相對貧窮」的問題,就是有些人收入甚高,但仍然覺得自己「很窮」。香港電台《鏗鏘集》在今年4月做了一集〈拒絕當樓奴〉,當中就有一個家庭月入十萬,仍然像是「很窮」的樣子:

以下是香港財經博客止凡的評論:

拒絕當樓奴

原來blog友所提到的高收入故事,是節目當中所加插的一對高收入的夫婦,兩口子加起來月入超過十萬元,但他們選擇不買樓,寧把金錢花在個人興趣之上。丈夫喜歡玩越野單車,原來添置單車裝備都可以用上十多萬元,這與我這些「街童」小時候玩的單車相差很遠。

這對高收入夫婦對當樓奴非常有戒心,為了不做樓奴,寧願搬到錦上路村屋租樓住丶養車。於他們眼中,買樓背負很高風險,他們舉出97年丶沙士丶金融海嘯等樓價大跌的時代,很多人損手爛腳,於是他們不認為買樓是好的選擇。

不買樓絕不是問題,重點是所為何事。感覺上,只有32歲就追求興趣,把財富都花在興趣之上,給人一種沒有計劃,即時行樂之感。如果不買樓的原因是為了追求理想,這可能更可取。始終,先甜後苦,還是先苦後甜,一切都是因果。

另外,買樓於他們心目中就是高風險,就是當樓奴,這其實有點兒把風險放得過大,風險不是需要逃避,而是需要了解與管理。我不知道他們不買樓之後,資金拿到什麽地方去投資,如果一向沒有投資習慣,十年廿年後沒有持有資產的他們,希望還可以維持今天的生活。

筆者的意見是,香港有不少窮人之餘,有更多是因為不善理財,而導致到人到中年甚至退休時墜入貧窮的例子。說實話月入十萬,用十萬元買單車用品,和那些年年花數萬元旅遊的人,其實是一樣的,就是沒有為未來生活作出準備。

至於基層的實況,並不是沒有工作機會,香港有很多工作都很難請人,在最低工資之下,做個保安或環衛,月薪萬多元的所在多有,問題是僱主就是那麽多錢,最低工資的結果就是中層文職的收入上升大大減慢,甚至被科技代替了。

這些人,在香港繁榮的表像下,的確是無法享受到繁榮的成果,而偏偏這些人在網上是最大聲的。

=====分割線=====

筆者在大學時副修社會學(sociology),現為大家介紹一個社會學概念:相對剝奪感 (Relative deprivation)

相對剝奪感 (Relative deprivation) 最早由美國學者S.A.斯托弗(S.A.Stouffer)提出,其後經R.K.默頓(R.K.Merton)的發展,成為了一種關於群體行為的理論。它是指當人們將自己的處境與某種標準或某種參照物相比較而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所產生的受剝奪感,這種感覺會產生消極情緒,可以表現為憤怒丶怨恨或不滿。簡單而言,相對剝奪是一種感覺,這感覺是我們有權享有但並不擁有。例如,某人看著鄰居家買了一輛新車,他認為他也能有這輛車。但實際他並不擁有。

簡介

默頓認為,當個人將自己的處境與其參照群體中的人相比較並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剝奪。這種剝奪因人們不是與某一絕對的或永恆的標準相比,而是與某一變數相比,因此這種剝奪是相對的,這個變數可以是其他人,其他群體,也可以是自己的過去。有時,即使某一群體本身的處境已有所改善,但如果改善的程度低於其他參照群體的改善程度,相對剝奪感也會產生。相對喪失感會影響個人或群體的態度和行為,並可造成多種後果,其中包括壓抑丶自卑,引起集體的暴力行動,甚至革命。

產生條件

一般而言,相對喪失感的產生需要有以下條件:當某個人或者群體(1)意識到自己不具有某種資源X,(2)意識到他人/群體具有X,(3)期望擁有X,(4)同時這種期望是合理的。在這種狀況下,個人或者群體就會有「相對剝奪感」。這種相對剝奪感往往產生於相對剝奪地位,後者指的是某一個人或社會群體與同一社會的其他成員或者群體相比較,所處的對有價資源佔有較少或不佔有的狀態。相對剝奪感則可能是介於相對剝奪地位與階層認知之間的一個中間變數。在我國的社會轉型過程中,人們是否正在「淪入相對剝奪地位」,可以從兩個方面揭示:一是人們是否喪失了傳統社會條件下的既得利益;二是人們是否得到了期望得到的改革收益。

這個理論可以解釋到為何香港作為一個富裕社會,即使最窮困的人也可以得到最基本的照顧,還是有那麽多人感到不滿。因為低層要和中層比,中層要和高層比,高層要和壕比。那個月入十萬住村屋的例子不明顯,換一個最經典的例子:醫生律師情侶/夫婦自稱買唔到樓:

版本一:醫生律師投訴買不起樓

特首曾蔭權今早出席電台節目時,有女醫生致電稱,與律師男友一起想結婚,根本買不起樓。

曾蔭權今早出席電台節目,回答觀眾提問,首6名聽眾均指出,樓價飈升,令市民叫苦連天。首名女讀者表示,他與男朋友分別是醫生及律師,但亦無法買到樓,要求特首幫手,樓房被大陸人搶貴了。

曾蔭權問他要求買什麽樓,因現時市場有不同價錢的樓,只是一些超豪宅價格飈升,市場仍有2至3百萬元的樓,所以豪宅價上升,不影響普羅大眾,現時的樓價較97年時低,打開報章仍有很多4千元一呎的樓宇。

她表示,難以在中環港島找到一個適合的單位,只是不想過海。曾蔭權稱,市民買樓要量力而為,可先買新界及較小的樓,然後逐步升級。

版本二:月入7.5萬 醫生嘆無力買樓

Kenny今年34歲,是醫管局的老人科外展醫生,打工9年,現時年收入90萬元,即月入約7.5萬元,他也大嘆自己無能力買樓!他更謂:「90萬元未扣除稅款,我今年要交14萬元稅,即每月要交稅萬多元。」

難儲首期 不甘買大埔樓

他在中西區上班,租住西環一間380呎的小房子,月租達1萬元。此外,他是獨子,一人供養父母,每月要交家用1萬至2萬元;作為醫生,他每年又要花2萬至3萬元作專業進修;再加上個人開支約1萬元,每月僅剩下2萬多元積蓄。

「供樓不是問題,最慘是儲不到首期。我不是完全無能力買樓,我有能力買一間400呎的大埔房子,但這不是我所期望。」他說已打消了在中西區買樓的念頭,雖然方便工作,但樓價太高,根本買不起。

退而求其次,他說想買沙田或大圍約600呎的房子,但要交通方便,及10年樓齡以下。「樓價約500萬元,即是首期連裝修費要200萬元,我的積蓄真是不夠,而且有很多押在帳面蝕本的股票上。」

伺機入市 樓價幾年飈倍

他的女友也是醫生,兩人準備在年底結婚,但若樓價仍然高企,即使結婚後都可能暫時租屋。「兩人一起夾錢當然買得起,但樓市周期有起伏,我正等待跌市時機才入市,這幾年來樓價升了一倍!現在我把錢花在更好的住宿及衣食上,不是更好嗎?」

他說曾蔭權幾年來沒有甚麽房屋政策令中產受惠,即使是置安心,他也礙於資格不合而無福消受。梁振英政綱曾說推中產置業貸款計劃,Kenny認為如果有門檻要求,對他來說可能也是無用的。

版本三:月入十萬買唔起樓

入市無門

律師行合夥人「買唔起」

「中產草根做得咁辛苦,都系希望自己置業。」任職律師行合夥人的徐沛雄,太太也是執業大律師,夫婦倆月入逾 10萬元,偏偏卻未能在港島購買一個舒適單位。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表示關注樓市,徐反指特首隻顧及幾個大地產商的利益,「睇見啲市民水深火熱,都唔去做啲嘢,凈系做應聲蟲。」

東區太古城一個約 800呎單位,少說也要 600萬至 700萬元,還未計算按揭及律師手續費用。徐沛雄形容逾 10萬元絕對是不俗的家庭收入,但他承認沒有能力在港島區購入一個心儀單位,只好在大坑租住月租兩萬多元的單位,若想在同區購入一個較新單位,「郁嚇都過千萬,儲錢幾時先儲得到?」

港島置業有難度

特首勸告有意置業一族,考慮購入一些較偏遠地區的單位「起步」,徐沛雄直言不切實際,他每天朝早 9時上班,完成工作隨時已是半夜零時,「唔通仲叫我搭個幾鐘頭車,返去天水圍?」他指政府放寬內地移民,讓熱錢流入托高樓市,卻不肯恢復定期賣地,讓市民安心樓宇有穩定供應,說穿了還是「幫住啲大地產商,私相授受。」

很多人口中的香港問題,就是如此這般。

安利一下筆者在知乎的回答:tokuhon.org

專欄短網址:blog.tokuhon.org

電郵:tokuhon@gmail.com


推薦閱讀:

究竟應該怎樣歌唱香江
了解大灣區(1):會展業獲得新的發展機會│梁隼
睡前消息【16-10-26】——小事是大事的序幕
香港紅磡附近有沒有好吃的有炒菜的店?
為什麼香港工業化的進程, 似乎沒有怎樣剝削窮人?

TAG: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