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這件事,應該怎麼去理解?
出軌的前提是,你得有「軌」。
軌,當然是軌道。按照既定的路線,遵循著既定的規則,在秩序內生活著,即是軌。
男女成為情侶,這是雙方約定的軌道;結了婚,這是法律、習俗以及家庭都默認的軌道。進入軌道,就要收斂心性,不然就得壞事、就得翻車。
前段時間,我在讀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安娜·卡列尼娜》。眾所周知,簡單地說,這是一部關於出軌的書。
誰出軌呢?主要是安娜在出軌。她第一眼見到出軌對象伏倫斯基,是在火車站裡;最後心灰意冷、絕望,又自殺在鐵軌上。
安娜的丈夫卡列寧,年長她二十歲,人很正派、熱誠地信仰著宗教。對安娜也尊敬,家中亦無暴力、虐待之現象。
按理來說,這是個極好的家庭。可終究安娜還是出軌了。風流浪子伏倫斯基的出現,自然是最重要的原因。
可歸根結底,還是安娜的家庭生活太煩悶,每日除了教育孩子之外,就是處理家務事。卡列寧作為高官,政事繁忙,生活中的交流與溝通並不多,或者不是很順暢。
一種整齊的、枯燥的家庭生活,擠壓到安娜。卡列寧對安娜尊重到什麼程度呢?當他察覺安娜出軌徵兆時,仍如紳士一樣,用最客氣、最符合理性的方式去對待。
我讀到這裡,我都替卡列寧感到痛苦。如果卡列寧用最直接、最感性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痛苦與掙扎,應該不會把安娜推向「鄧小閑」伏倫斯基。
小說另一條主線,主人公列文遇到和卡列寧同樣的狀況。一名登徒子在他家做客,頻頻向妻子吉蒂送秋波。看到此情此前,列文迅速表現出醋意,果斷地趕走這名登徒子,把一段危險的感情扼殺在萌芽之中。
所以,直接、明了地傳達自己的在意,雙方感情可能會維持得更好。
出軌有錯嗎?在現實的道德考量之中,當然有錯。道德是社會的準線。沒有它,社會秩序便會崩潰。
道德的力量,有時候又是脆弱的,而人性又何其幽微、複雜。道德之下的痛苦與掙扎,承擔著是活生生的個體。
《晝顏》這部日劇很有意思,講述了兩個家庭主婦出軌的故事。沙和與利佳子,兩位地位、身份截然不同的家庭主婦,雙雙走在出軌的道路上。
利佳子風流放蕩,出軌是日常;沙和是一名很傳統的日本女性,最終走向出軌,根本原因還是在性冷淡丈夫的身上。無性的婚姻、無望的生活,讓她迫切需要愛情的滋潤。
諷刺的是,事情敗露之後,放蕩的利佳子得到丈夫的原諒,回歸家庭;傳統、保守的沙和,卻與丈夫離婚,顯現出獨立、堅強的一面。
性是歡愉的,但又不僅僅是歡愉。只有享受了肉體粗暴、直接的歡樂,靈魂才能得到至深、至情的交融。
昨天在地鐵上,不知怎麼的就翻到一個「無性的婚姻是怎樣」的問題,順手翻了翻裡面的答案。男女大欲,看著他們在掙扎、在痛苦,幾欲落淚。
人活在世上,真是太艱難了。
推薦閱讀:
※別讓婚姻的小船翻在隱性的礁石上
※關於林丹出軌,大家有什麼想說的?
※要和疑似小三的姑娘見面了,我該說點啥?
※老公出軌大我11歲的女同事,孩子剛一個多月,求分析?
※正準備和女朋友結婚組織家庭,發現她以前做過一個年過半百的人的小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