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宗教教會運營------兼獻給佛系青年。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又要到了,每當此時,基督教教徒們都會藉此機會大肆傳播福音-------正如亨廷頓所預言的文化的自我實現一樣,無論如何,聖誕節這個神聖的日子配合消費主義在資本的轄域內只會越來越火,所以我們好歹要了解一下,聖誕節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大家要選擇在這一天搞活動。

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譯名為「基督彌撒」,西方傳統節日,在每年12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1]

去年我曾寫過一篇文章。

zhuanlan.zhihu.com/p/27

文中簡單分析了一下基督教及信仰所對應的限制規則。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現代教會的運營。

我們知道平安夜也好,感恩節也好,都會有許多的人邀請大家參加佈道會,其中有團契,有家庭教會,還有單純的朋友。

這些人其中有一部分會變成慕道者,有一些人就成路人啦……當然也有可能成仇人。

那麼教會搞這些活動也不可能脫離現實,而直接在天國搞活動,所以需要經費。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捐獻。

要讓這些人捐錢。

創世記 28:22 我所立為柱子的石頭也必作 神的殿,凡你所賜給我的,我必將十分之一獻給你。」

那麼捐獻到達一定程度之後,財務就要開始預算了。

這個預算是預算什麼呢?

當然是照搬現代企業的經營模式啦。

慕道者是用戶。

活動成本就是營銷成本。

慕道者/活動邀請人數即為用戶轉化率。

也就是說,當教會做活動的時候,他們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慕道者,這些慕道者一旦真正信主之後就會自然而然的捐錢了,於是就可以辦更大的活動。

有人說這個不就成了傳銷?

當然不是,教會本身也有他的功能,信仰就像是一種產品,他可以準確滿足某些人的需求,你說你不信,只能說你沒這個需求,同樣的我也不想去買什麼gucci的包,只是因為沒需求而已。

(要注意,這裡的需求默認的並不是第一順位的形而上學問題,也就是神存在嗎?我是誰?我來自哪?而是默認的一些需要有人傾訴、交往、甚至抱怨等情感需求)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如果教會辦一次活動並沒有吸引到更多的人加入教會/變成慕道者,那麼這次活動經費可能就打水漂啦。

但是這裡有一個與資本主義現實世界對人的異化不同的點,也就是說教會並沒有資本盈利的必然目的,比如我們起個名字叫做「教徒盈利」,也就是說如果教會這次的經費打水漂了並不會直接影響到教會的發展與經營,只有長期沒有新成員加入的情況下可能才會影響教會的發展與經營。

可以說這是教會運營在現實世界最大的優勢。

短暫擺脫異化。

此文也可以獻給佛系青年,你們可以選擇變成基督系青年。

因為宗教內部沒有關於資本的競爭(當然也有一些潛在的競爭,但是這種競爭是隨時可以放棄的無意義競爭,並不會像資本一樣影響到你的生活)。

人們加入宗教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信耶穌,而是因為教會的非盈利性使他們短暫脫離了現實世界的異化。

人們加入宗教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信耶穌,而是因為教會的非盈利性使他們短暫脫離了現實世界的異化。

人們加入宗教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信耶穌,而是因為教會的非盈利性使他們短暫脫離了現實世界的異化。

那麼有人要問了?既然是非盈利的,那麼你剛才又說需要資金,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這個問題很好,建議大家活在這個世上一定要把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搞明白,人類沒有錢也可以勞動,但是只有當勞動本身出賣給資本家之後,勞動才可以異化成資本,被定價,但不代表我們不能自發的進行勞動,而在整個資本主義的體制內,如果你想給別人幹活,那麼只有一個途徑,就是主動異化自己的勞動,主動向他人讓度剩餘價值。

如果這個說明還是不夠直觀,那麼我們可以舉個實際例子。

假設你今天在路上走著走著想開車載人一程,那麼你必須先註冊成為計程車司機/快車司機,並且必須先和乘客商量好報酬,如果你莫名其妙的開車免費載別人一上午,那麼幾乎不會有人允許你這樣做,因為他們也會怕你不懷好意。

假設你的有勞動供給,卻沒有相應的機制需求,那麼你今天一上午的勞動意圖就會被浪費。

而宗教卻可以完美避開這一條,你想主動幫教會幹活就幹活,你不想幫教會幹活就不幹,你不需要先主動談好條件才能幫對方勞動。

也就是說,如果教會中有家裡有別墅的人,可能場地活動租金就免了,如果有開圖文列印店的,可能宣傳小冊子也免了,如果有開文具店的,可能宣傳的書本也免了。

可能你要問了,假設有人不斷的在捐獻,而有人總是享受教會的福利而永遠不幫教會幹活,那麼我們可以借用趣店CEO的一句話。

「這些壞賬就當福利送給他們了。」

這裡比較像經濟學裡的搭便車理論,只不過由於沒有資本盈利的必然要求,所以根本沒人在乎搭不搭便車。

當然,等教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人類固有的矛盾又會顯現出來,比如新進教會的教徒會被老的排擠等等……但是至少比賺錢的壓力小點不是嗎。

由於敏感詞過多,這篇文章是閹割版,想看完整版請移步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XPhouyuan

推薦閱讀:

3年過去了,還有人記得龐麥郎嗎?
逃避可恥但有用——孩子騎車出事故,父母向OFO索賠878萬
那些散布謠言製造環保恐慌的人,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
怎麼看待周立波美國長島被捕事件?
如何分辨勇敢,愚蠢和無知?

TAG:宗教 | 哲学 | 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