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韓國電影《老男孩》(Oldeuboi)?

Oldeuboi (2003)


(之前寫的一個影片分析。加了一些圖,所以下面圖還是蠻多的。)

《老男孩》是韓國導演朴贊郁2003年的一部電影作品。這個片子在第五十七屆戛納電影節上斬獲了評審團大獎。那一年的評委會主席是昆汀。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的接受程度不高,但在好這口的影迷心中,《老男孩》卻是新一代的神片。

單看故事,《老男孩》不過是一個涉及到亂倫的雙向復仇故事。劇作本身也談不上出色,甚至有幾處牽強和硬傷。比如李有真的復仇為何只單單指向吳大秀一人,比如導演生硬地使用「催眠」去使亂倫的設置得以成立……當然,有很多影史留名的片子都沒有完美的劇作,在擁躉者眼裡,這些電影,是「關於電影的電影」,做的是電影語言的盛宴,劇情只為電影語言服務。不管怎樣,這些觀點都值得尊重。

拋開口味上的個人好惡,我想,應該先認真地說說這部電影最獨特的藝術魅力——即運用得淋漓盡致的視聽手法。或者換一種說法:極具個人風格的朴式電影語言。全片充滿了華麗而不露痕迹的攝影機運動,大量的俯拍視角,對色彩尤其是紅綠配色的誇張使用,以及最讓人驚嘆的對音樂的運用。更重要的是,這些元素最終都做到了很好地為敘事和戲劇情境服務。

全片的第一個鏡頭是這個。緊張感和懸疑感在這個開場段落里迅速地建立起來。片頭開始的悠揚柔和的音樂,在此時突然節奏加快,變得激烈。緊緊握住某物(極似一把手槍)的手部特寫、逆光、仰拍、顫動。隨後鏡頭搖上去,吳大秀的臉入畫,但是由於光線設計,我們並不能清楚地看到吳大秀的臉。

接下來的一個鏡頭則用一個反打迅速展示了情境和衝突。

之後便迅速轉換到了另外一個時空——吳大秀在警察局裡撒潑,這是故事主線最開頭的部分。一直到吳大秀被柱喚領走,在電話局旁失蹤後,片頭字幕才出現。字幕結束後從吳大秀被監禁的時光開始敘述。

在短短的開頭段落里,我們看到了強視覺衝擊的畫面,緊張的鏡頭節奏,和凌厲、直接的時空轉換。這些手法看上去甚至有點過於mtv,但其中又有深刻的區別——導演很好地使用它們完成了敘事目的。

像這樣潮流的手法在電影里到處都是。但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那段長達三分鐘的橫版格鬥長鏡頭。

這場從側面拍攝的、在走廊里的格鬥戲,直接地吸收了早期橫版格鬥街機遊戲的設計。根據我一個朋友的說法,「這場格鬥戲設計得十分科學、使人信服。節奏也很恰當。」據說這場戲拍了三天,而且除了吳大秀背上的匕首以外,沒有使用任何後期特效。

再來看一下吳大秀第一次真正見到幕後仇人李有真的段落(之前李有真曾把吳大秀送上計程車)。段落開頭是一個大遠景,吳大秀從家裡跑出來,跑下階梯,跑向對面的那棟樓。這裡配的是沉吟般的獨白:我在一個更大的監獄,不會過得更好。

連續兩個特寫鏡頭以後,接上一個超廣角的運動鏡頭,吳大秀在前景,遠處只能影影綽綽地看到兩個人影,站在窗口處。這整場戲的照明都偏低調,一個黑暗的、不開燈的房間,在氣氛上也極符合這樣一個邪惡的戲劇時刻。這些元素也是來自於黑色電影的傳統。

接下來是兩個推鏡頭,分別拍吳大秀和李有真。吳大秀念念自語:「長青」。下一個鏡頭推向李有真,李有真模仿著吳大秀的口型:「你是誰?」推到特寫以後,李有真詭異地一笑:「你是問這個吧?」這兩個推鏡頭很到位地展現了吳大秀的心理過程:仇人此時就在眼前,但是對眼前這個神秘的人,自己仍然毫無頭緒。

然後李有真開始說話,引起吳大秀的好奇。另外一邊吳大秀開始慢慢走近。這時鏡頭還是以小幅度的運動為主。

一直到李有真和他的手下離開,這一整個段落里,有大量的特寫和大特寫鏡頭。這其實也是全片的一個特徵:超出正常水平地使用特寫鏡頭。

特寫和大特寫鏡頭有比較強的視覺衝擊,會有力地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當然,如果用得多了,也會遭人詬病。在這個段落里,特寫鏡頭的使用基本上是無可挑剔。

這些特寫/大特寫鏡頭裡,一部分是身體局部的特寫,對於這些特寫鏡頭,主要是營造了一種神秘感,比如開頭處的,拿著遙控器的手,扒開衣服後有手術傷疤的胸口,嘴角邪惡地上揚的嘴部特寫。同時也使鏡頭之間的節奏更加有張力。

另外一部分特寫鏡頭即是吳大秀和李有真的面部特寫。兩人的面部特寫組接,讓人直截地感受到了那種緊張、深沉卻又微妙的對峙。李有真的面部始終帶著詭異、邪惡的微笑,這讓吳大秀感到痛苦。而吳大秀的面部特寫,又直接是他內心痛苦的外化體現:這個人是我的仇人,但我卻不知道他是誰,我甚至不能殺了他,因為我還沒弄清楚真相。

在整部片子里,對俯拍鏡頭的大量使用也是亮點之一。俯拍鏡頭具有氣勢,從純視覺的角度來說,會給人奇特的視覺體驗,算是某種奇觀視角。更深層次去看,馬爾丹的《電影語言》里有這樣的段落:「俯拍可以使人顯得更渺小,將人壓降到地面,從而使觀眾感到人在道德上的壓抑,使人成為一種處於難以擺脫的定數論中的物件,一種命運的玩物。」

從電話亭吳大秀消失的那個俯拍鏡頭開始,一直到吳大秀在監獄裡的生活,吳大秀被催眠……這一切都是關於吳大秀受人擺布的命運。在《老男孩》這部電影中,這些大量的俯拍鏡頭正是昭示著吳大秀在命運面前的無能為力,他是渺小的,他無法擺脫這一切。這可以直接指向故事的主題、導演對存在主義思想的理解。這裡囿於篇幅就不贅述。

《老男孩》的音樂都出自曹英沃之手。但是在吳大秀「拔牙/復仇」那場戲裡,卻用了維瓦爾第的一首弦樂《四季?冬》。配合著極度暴力的畫面,很難用言語去描述這是怎樣一種體驗。不過剛剛在確認音樂名稱的時候,看到了網易雲音樂上有一條評論,是這樣寫的:「推薦牙科門診使用」。

這部電影里,還有很多非常討人喜歡的小把戲。比方說對於孤獨的隱喻:螞蟻。在後來美道的解釋中,甚至出現了一隻地鐵中的大螞蟻。美道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地鐵里,臉上的妝花了,留下眼淚的痕迹。遠處坐著一隻巨型螞蟻,他看向美道。這可能是全片最佳視覺奇觀。

再比方說吳大秀獨白里的一句台詞:笑,人人陪笑;哭,獨自垂淚。(也譯作:你笑,全世界陪你一起笑;你哭,只有你一個人哭)

這句話實際上在監獄裡的那幅畫上出現過。根據資料,畫作的名字是The Man of Sorrows,作者是詹姆斯·恩索爾,一位比利時畫家。畫作的底部就寫有那行詩。

詩的原句是:

LAUGH, and the world laughs with you;

Weep, and you weep alone.

出自美國詩人埃拉.惠勒.威爾科克斯的《孤獨》。

最後單說一下導演朴贊郁。朴是影評人出身,和李滄東、奉俊昊、金基德一樣,並非科班,都是半路出家。朴贊郁畢業於西江大學哲學系,在大學期間他就沉迷於電影,參加電影劇組的拍攝,組建電影社團。朴贊郁自己在訪談中說,自己看過希區柯克的《迷魂記》以後,決定要成為一名像希區柯克那樣的導演,並開始寫劇本。

畢業以後,朴贊郁便進入電影圈摸爬滾打。1992年,朴贊郁的處女作《月亮是太陽的夢想》上映,不過此片由於票房和口碑都表現欠佳,因此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朴贊郁都找不到資金來繼續拍電影。不過,在導演生涯受阻的這十年里,朴贊郁卻把影評人這個職業做得風生水起。

朴贊郁作為導演的真正成功,是來自《共同警戒區》這部電影。《共同警戒區》說的是關於南北朝鮮邊防駐軍之間的故事。《共同警戒區》是主流商業片套路,但是「朴式風格」的電影語言在這部電影里已經初見端倪。

之後的復仇三部曲《我要復仇》《老男孩》和《親切的金子》真正讓朴贊郁揚名國際。在這三部電影里朴導正式確立了他獨特的影像語言。而《老男孩》也是讓朴導得到了戛納電影節的評審團大獎。

後來的《蝙蝠》也是拿到了戛納電影節的評審團特別獎。《蝙蝠》在宣傳時號稱是韓國版《色戒》,但其實這部電影無論是在故事上還是在影像語言上都與《色戒》有著天差地別。《蝙蝠》說的是「牧師變吸血鬼」的故事。

影評人木衛二在文章中這樣寫道:

你見過吸血鬼躺在麵包人的病床下,含著輸液管吸血的放鬆姿態么?或者男女做愛時,他們身體間夾了一個流著涕水的鬼魂。《蝙蝠》有太多致命的噩夢形象,但不是把人嚇破膽的那種。電影有很大一部分靈感來自左拉的小說《紅杏出牆》,偷情男女難以忍受殺人後的內心譴責,眼前出現幻覺,鬼影重重。

朴贊郁說了,這種最壞的念頭落在神聖工作者上,更能實現惡魔的本質。牧師貪戀友妻、吸血殺人,當真是萬劫不復,墮落的他投向了撒旦的懷抱。人如何面對生命和心靈的陰暗一面,這才是《蝙蝠》要說的。

朴導的新片《小姐》今年已經入圍了戛納主競賽單元,預計6月會在韓國本土上映。等著吧。


亂倫,復仇,救贖(而不得),一直是人類既禁忌又不斷演繹的話題。

該片技巧靈活,大量符號話的電影元素。紅色的箭頭和紅叉(禁忌之路),墨鏡(封閉,拒絕溝通,執念)魚缸,魚(被束縛的慾望),監獄那沿著漫長走廊的長鏡頭打鬥,就是豬腳痛苦人生的縮影。而那土豪,屁股上紋著十字架簡直就是對命運的反諷,男主無論如何都無法下手殺掉土豪,不過是人類愚蠢的反抗命運而不能,想要憑自己努力改變劣勢,戰勝命運,卻輕易被玩弄鼓掌之中的具象話展示。而那十字架型的更衣室,太TM絕了,上帝(信仰,道德,傳統倫理)只不過是包裝好的惡魔。

我本人十分喜歡這個電影,無論是造型,還是攝影,剪輯。時空的轉換過渡。


且不說電影的藝術高度,思想內涵之類的。當初看了簡介和評價後就作死叫上我媽一起看,結果後半段全程我生不如死。


我做一個極其不專業的回答:

大一時跟寢室的姐妹們一起看了這部片子,

看之前,大家都活蹦亂跳的,

看完之後,都沒力氣講話,各回各床睡覺,大腦嚴重缺氧。。。總覺得自己手臂也會爬出小蟲蟲。

此後,看什麼片子,都覺得差點勁兒。

ps:這部電影是我最喜歡的電影,沒有之一。

很喜歡崔岷植!


早聽說這麼片子比較亂倫,今天才看了,片中因為一段親姐弟間的亂倫引發了後面的劇情,土豪弟對大秀的大舌設計了大秀的一生,最後舉槍自殺,像是完成了自己復仇夙願,生無可戀,或許追尋他姐姐去了;而主人公大秀因為被囚禁15年,決心找出兇手,完成復仇,他沒料到的是這是土豪弟精心設計的局,就像影片最后土豪弟說的那句,「不要問為什麼把你囚禁了15年,而且要問為什麼要把你放出來」,大秀被土豪弟讓催眠師催眠了大秀和他的女兒,讓他們上床,但是感情就是這樣複雜,土豪弟沒想到他們盡然相愛了,最後大秀知道了真像,理解了土豪弟和他姐的感情,自己剪了自己的舌頭求土豪不要告訴他女兒真像,害怕女兒走上土豪姐的道路,影片的最後,他女兒還不知道真像,一直深愛著大秀,大秀最後找到催眠師讓她催眠自己忘掉事情的真像,和他女兒談了戀愛。催眠師說了句我個人認為整片最陽光的正統的一句話吧:「縱使我是禽獸,難道沒有資格生存嗎?」整部影片充滿暴力,血腥,亂倫,個人覺得這部影片在國內肯定審核不過,會不會被和諧,!這是在知乎上的首發,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神們見諒,決定以後都不匿名,求鼓勵!


沒有對錯,只有因果。長舌,是一種原罪。


這是部好電影。

從殺人回憶開始對韓國電影產生興趣,與韓國電視劇不同的是,韓國電影的主題往往十分沉重,因為它喜歡講人性。

荀子道,人之初性本惡,這與我們從小就會背的三字經背道而馳,可細想之下又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的天性與生俱來,不能控制自己的慾望,想哭就哭,想吃就說吃,小孩子在憤怒時往往不能控制脾氣,孩提時的表現是最本我的反應。經過後天的教育和學習,我們才能慢慢分辨是非與善惡,明白什麼是不對的,或者更準確些,明白什麼是違背主流價值觀的,所以當出離憤怒時某些邪惡快意的想法湧上心頭時,我們會傾向於自我控制。

就像少年派告訴我們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匹孟加拉虎。我們與本性 始終共生,當自身生存受到威脅時,虎就會佔上風,我們也就不得不聽從於它。誠然,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電影充斥著血腥鏡頭,以復仇和不倫戀為背景貫穿始末,也正是在這樣誇張的劇情設定下,人性才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現。

李與姐姐的不倫戀因大秀多嘴而曝光,姐姐死於謠言,李復仇的核心就是讓大秀與自己的女兒相愛,讓吳大秀(作為主流價值觀群體代表)體會不倫的痛苦,並讓他做出選擇。最後大秀始終無法接受這個事實選擇催眠忘記,mido的出現,她不知道大秀的身份,仍然深愛他,可我們可以從大秀最後短暫欣喜後繼而痛苦的眼神中知道,就算忘掉一切悲傷 殘忍的過去,他也無法心安理得的 跟自己女兒在一起。

這樣的結局安排,充分體現了編劇對以李為代表的社會弱勢群體的尊重(類似於對同性戀者的尊重),同時始終捍衛了社會主流價值觀。

ps:不是說只要是主流價值觀就是對的,人類對社會的認識過程是曲折的,以後的觀念會發生什麼變化我們也很難預料,但是不倫的確與homosexual不同,二者不能相提並論。

就這樣。

以上僅代表個人看法。


本人十分欣賞朴贊郁在這部電影裡面所展現出來的導演實力,其視聽語言水平在亞洲乃至全世界都可以算是頂級的,這個用文字不太好說明白,但你去拿很多導演的片子和他的一對比,你就能看出來朴在鏡頭語言上有著超高的精度和力度,另外在色彩上的紅綠配色處理也很有特點(我猜他這個靈感是從希區柯克的《迷魂記》裡面來的,《迷魂記》里就出現過不少的紅綠配色)。

在劇本上來說,《老男孩》涉及到不少宗教的元素,包括大量的符號暗示,比如十字架符號:

基督教中存在一個爭議的問題:上帝允許人類亂倫嗎?

答案是默認允許的,因為亞當和夏娃所生的後代如果沒發生亂倫,那人類是怎麼繁衍的?該片的反派後背紋著一個十字架,我們可以猜測到他是以這種方式來接受自己和他姐姐發生亂倫這個不被大眾所接受的事實。至於男主角和他女兒也通過一雙白色的天使翅膀來暗示這個意思:

此外,片中的紫色神秘盒子也是和基督教有關,紫色是一種宗教顏色。

現在談談服裝上的一些考慮:

劇中反派是真正的復仇者,他利用催眠等手段讓男主愛上了他的女兒並與其發生關係,同時讓男主知道他犯了怎樣的「錯誤」。而這種復仇關係的轉換在兩人服裝上的轉變可以體現出來:

上述兩圖是男主前往小棚屋「復仇」前在換衣服。

而上面這兩張是反派在小棚屋和男主會面前後的服裝轉變。

關於這部《老男孩》還有太多可以說了,有人點贊的話再細寫,太累了。

*****************************居然有人點贊,那就再寫點*********************************************

下邊就不系統分析了,想到哪就寫到哪。

首先,從片中反派的搭檔(白頭髮那個)這個人物說起:

這個人物可以看作是反派這個角色人格的一個體現。電影最後男主角知道秘密之後選擇催眠自己,將自己分離出一個知道秘密的monster和一個不知道秘密的吳大修,而劇中這個反派搭檔也可以看做是另外一個「不知道秘密」的反派,比如說下面的圖片:

上圖中反派(後景)和他的搭檔(前景)都戴了一模一樣的防毒面具,這個初步暗示了兩人之間的一個關係。

吳大修在電梯里對反派說了一句:「你和你姐姐睡過覺。」之後反派轉頭看了一眼他的搭檔,搭檔顯得很尷尬。

搭檔被刺傷耳朵之後不再聽反派的話,變得非常憤怒,用剪刀想刺吳大修的喉嚨(吳大修說太多),最後反派不得已開槍殺死了他的搭檔。搭檔的發瘋行為可以看作是反派對吳大修仇恨的體現,而反派開槍殺了他的搭檔這件事和後面他電梯開槍自殺似乎就是同一件事。

下面再看兩張場景的對比圖:

年輕的吳大修透過破碎窗戶發現了反派和他姐姐的秘密。

而上面這張圖通過一個破碎的窗戶就和上面那個場景聯繫在了一塊,可以看出反派有多仇恨當時吳大修的行為。這個構圖很霸氣有沒有,反派邪惡地站在後景,搭檔作為他心中的一個仇恨人格在前景暴打吳大修。

今天先到這兒,後面有空再寫。******再寫點 2017.5.14******

看到評論里有朋友談到這個白頭髮的傢伙,在這裡再補充一點關於這個人物的設計:

之前談到這個白頭髮搭檔其實就是他老闆另外的一面,而這裡白色的頭髮這個設計很關鍵。片名為什麼叫老男孩?反派boss就是那個老男孩。他的仇恨是在他妹妹死的那一天形成的,過了那麼多年之後,這份一直醞釀著的仇恨絲毫不減,雖然此時他已經年紀大了很多,但他的內心還是像當年的那個男孩子一樣,時間無法沖刷掉這份仇恨,所以導演安排的這個反派演員看起來比吳大修年輕很多。而老男孩的老,就通過這個白頭髮搭檔的白色頭髮來體現了,一個人兩個面,不知道秘密的搭檔隨著時間衰老,而知道秘密的反派,仇恨將他在時間面前徹底凝固了下來。


雙向復仇

《老男孩》8.0

朴贊郁年輕時拍過一部電影,暴死,不得已偃旗息鼓,跑去當了好幾年影評人,修鍊一番混出了點名氣,才終於重拾夢想重執導筒。

說起來他也並非科班出身,這樣的背景使得他的電影有幾分影迷電影的氛圍,並且各種元素用起來很是跳脫大膽。

這片子宗教元素不少,天使翅膀前後呼應,十字架到處都是,地毯上衣帽間甚至反派屁股上。韓國是個非常非常封建迷信的國家,宗教尤其基督教極其狂熱,這幾天在巴基斯坦被恐怖分子抓去處死的中國籍夫婦(也有報道說是韓國籍),後來就被扒出來是受到韓國宗教組織控制去傳教,去綠綠地盤傳教,怕是出門就想著殉道了。

當然,國情是一,其次在於基督教其實是默認允許亂倫的,至少沒法理直氣壯地斥責,畢竟亞當夏娃的典故擺在那裡。這片子有另一個譯名,原罪犯,原罪原罪,也是宗教黑話呀。

老男孩的名字自然更好。不過硬要說,老男孩的身份設定只怕是反派男二更擔得起,當年吳大秀長舌害死了李有真姐姐,兩人因此結下樑子,就算吳大秀年輕時頑劣留了級,兩人的年紀相差也不會太多,但你把披頭散髮一臉坑窪的吳大秀和西裝革履一身優渥李有真擺一起,誰信呢?

所以老男孩講了一個驚世駭俗的復仇故事,並且是雙向復仇,倘若你把主視角放在李有真身上,豈非也是一場隱忍陰鬱卻又極具爆發力的痛快復仇呢?

看之前聽說過很多次那段彪炳影史的走廊肉搏長鏡頭,看完覺得不過如此,可能是因為雙方顏值都很低,並且動作太寫實太拙劣了點?後來想想其實不少之後的片子里都有這段戲的影子。關於「有張力」是怎麼回事,研究這段也差不多夠了。

年輕時剛接觸韓國電影,覺得韓國人真敢拍啊,從題材到鏡頭,簡直百無禁忌,看看國內歌舞昇平的一派軟綿綿,就覺得恨鐵不成鋼。

韓國電影上世紀末有過一段很封閉的時期,從業者苦不堪言紛紛進言上書,監管者一讓步便是視覺奇觀和感官刺激野蠻生長,矯枉過正。況且韓國人也真的愛這些,這個民族講興盡,喜要狂呼,悲要慟哭,金基德拍一部《春夏秋冬又一春》已是難得,《小城之春》或者《海街日記》?只怕韓國人拍不出來。

興盡的根性之外又是「恨」文化橫行,祖上稱臣朝貢大概也不服氣,好容易近代天朝頹喪,窺得崛起良機,又被搶先一步的日本一頓暴打,日本剛走又是蘇聯美國強行分家,換你你也氣,也憋屈,也憤怒。

中國當然也苦難,但祖上畢竟闊過,就算泥濘里搏一個東山再起,氣度總歸丟不了,而小戶人家一旦鑽進牛角尖,輕易擺不脫。

而興盡與恨意疊加,便是復仇殺戮折磨凌虐,倒也成就了韓國重口味犯罪片招牌。

但油膩辛辣也不能總吃,對腸胃和菊花都不友好。

那隻地鐵車廂里的巨大螞蟻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到最後李有真還是贏了,精心布局的這一切果不其然。吳大秀跪著割掉了自己的舌頭以示懺悔。當年他是主流的輿論,站在大多數人的道德高地輕飄飄且不經意的幾句話就能殺人,如今他自己也成了個亂倫的罪人,這種站在懸崖邊的驚恐失措才終於感同身受。這是李有真向吳大秀的復仇,也是少數派向多數人的復仇。

一個開放性結局,我猜吳大秀並沒有忘掉這一切。知曉一切背負一切的野獸會走,無辜無知的吳大秀會留,幾句話說得倒也輕巧,如果深重罪孽都能幾句催眠抹掉,那古往今來的宗教還靠什麼斂財呢?

他和親生女兒相愛的女人擁抱在一起,面容一片寧靜,眼裡卻儘是孽海翻湧。這表情讓人想起《殺人回憶》里宋康昊最後的那一眼,畢竟,這個男人是崔岷植啊。


這部電影我看了有三四次,每次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今天很無聊,就一口氣看完了。

先說結果,這是我看過的最沒辦法接受的電影,超過《熔爐》。

或許是《熔爐》里的校長雙胞胎讓我有點跳線。

—————————————以下有部分劇透————————————

在大秀拿到控制器的時候我知道可能這個並不是真的停止心臟起搏器的東西。但李會死,一定會死。只是我絕沒想到控制器按下之後出現的結果會是這樣,直到影片結束,我仍不願相信這就是結果。

————————————————

這是部好電影無疑,但我絕不會再看第二遍,甚至期望明早醒來就能忘記這部電影。


剛看完這部劇,感慨很多。整部劇的基調非常的壓抑,女主可以算是唯一的亮色,尤其是最後漫天冰雪中的紅色。如果說男主和男二在雙向復仇,那麼女主可以算是唯一的救贖。是男主對過去錯誤的救贖,也是男主對未來的救贖。我知道就算最後男主忘記了真相,他也不會和女主在一起了。男二最後也得到了解脫,好像所有人都得到了該有的結局。

男主被囚禁了整整15年,就像剛開始說的,也許他告訴你囚禁15年,也許你也不會那麼痛苦。每天在囚籠中等待,受折磨,有了希望自己能逃出去,卻還是沒能逃出男二的設計。成為了充滿血腥的惡魔,成為了與女兒亂倫的罪人。男主最後以舌頭以記憶為代價,得到了解脫,就像最後茫茫的大雪,一片空白。

用整整15年來複仇值得嗎?也許對男二來說是值得的。男二失去了最愛的人,是親人,是戀人。男二想親手毀了毀了自己一切的人。所以哪怕可以隨時自殺,卻依舊等待到男主毀滅的那一刻,對他而言也是一種解脫。

每個人都背負原罪,縱使我是禽獸,難道就沒有資格生存嗎?


一直認為那裡面李宇真才是惡魔

作為吳大修而言,他偶然看到了自己喜歡的女生的亂倫,而且就說給了最好的朋友住換,並且一再叮囑他不要說出去,當然有人會說這就是傳閑話,你僅僅說給了一個人但是結果卻是全世界都知道了。

好,就算吳大修有錯,傳閑話非常不應該,但是,個人認為,你亂倫就亂倫嘍,幹嘛要在學校里,在家趁父母不在的時候隨意啦。另外,事實上李宇真的姐姐最後確實懷孕了,但是李宇真最後卻說讓我姐姐懷孕的不是我的xx而是你吳大修的長舌,個人覺得他這種說法太糟糕了,你自己犯錯為什麼要怪罪到別人頭上。

很多人一致認為吳大修有錯的多數是建立在對這對姐弟戀無盡的同情與關懷上的,但是放下偏見之後仔細想想,他的這種報復真的太誇張了,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的道理又不是不懂,這種一定要讓別人感受自己痛苦的人好可怕!如果每個人都這樣,那真的每個人都要剪舌頭才能活下來咯。

當然本人是很反感傳閑話的人的,畢竟長舌婦走到哪兒都不招人待見,但是用如此過激的做法也是讓人不寒而慄


更多的應該是反思

「 即便是禽獸也有生的權利」正如影片最後失去舌頭的大秀阿扎西寫下的。阿扎西活了下來,大秀卻永遠消失在了記憶的黑暗。我很不滿意這個結尾。

影片前半部一直在跟著朴贊郁的思路走,破綻,線索,復仇,直到答案浮出。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卧槽,李有真真他媽亂倫,姐姐都不放過,魂淡!隨著李有真精心設計的大叔蘿莉愛情也浮出水面,對我幼小的內心又是一次打擊啊,阿扎西既然把自個女兒給XX了,好吧這電影叫什麼來著?近親相奸嗎?卧槽變態。其實真正的好戲才開始,大秀幾近癲狂,學狗,舔鞋,割舌頭(朴贊郁是個SM狂)。這會兒的樣子究竟是阿扎西?大秀?還是父親呢?有真死了,是因為愛情。大秀也消失在黑暗不見了,因為愛情嗎?還是親情?只有禽獸才知道,可是這裡它沒有權利活下去。

深刻的地方就在這了,為什麼姐姐和弟弟不能相愛?爸爸和女兒為什麼不能相愛?這種感情可能是不倫的,可是感情的受體--人,是單純的啊。為什麼人不敢面對人性呢?對了,就是舌頭,大秀割掉的舌頭!舌頭代表著表達,是人們的看法,是價值觀,是整個社會評判對錯的依據。fuck my tongue,go to hell!

回頭說說我為什麼對結局不滿意,催眠阿姨(我喜歡她穿旗袍的樣子)催眠了禽獸(阿扎西大秀父親混合體),驅趕了邪惡,留下了老男孩阿扎西。終究還是沒給禽獸生的權利啊!why,朴贊郁讓我血淋淋的直面了人性,又悄悄迴避了人性,潘朵拉魔盒嗎?只給看一眼嗎?丫都打開了啊!哎...費解

雖然結尾不能使我信服,但還是要向朴贊郁致敬!我以後再也不討論人性丑還是美了,因為我從來還沒敢直面過它。


電影的主題除了復仇之外,還有亂倫。 亂倫,又稱為畸戀,單從名稱上就能看出人們的態度。而導演卻在這部電影中大膽地表現了兩段畸戀:李有真和李秀芽姐弟明知不可相愛而相愛,吳大秀和美道父女重新見面時因不知道對方的身份而相愛。不論是李秀芽的死,還是吳大秀為了保守秘密而咬斷自己的舌頭,我們都可以看出當人做了大眾所不齒的事情時,只能迎來悲慘的結局。

這就是所謂的多數人的力量。 無論是倫理還是道德,代表的都是多數人的利益,它們是社會大多數人約定俗成地認同並遵守的規範。任何不屬於多數人的思維和行為都面臨著道德批判的危機。

我曾經學過一個大眾傳媒的理論叫做沉默的螺旋,是指人們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且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极參与進來,這類觀點就會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甚至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時,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循環往複,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

當吳大秀是大多數時,他可以站在道德的高度無情地批判不倫的姐弟戀,而當自己成為被唾棄的少數時,他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無奈與不堪。

此時,李有真的報復已經成為了對倫理,對世俗,對大多數的控訴與報復,他儼然成為了少數派的發聲者,質問著這個社會。

我不想說「假如有一天,你成為了少數派」這樣的略帶威脅的話,我只想說:盡我所能表達尊重。

尊重在於當你和別人的觀點,選擇有分歧時,能靜下心來聽聽別人的意見,或至少把別人放在與你同等的地位上。

當我們是多數是,我們要考驗自己的寬容,當我們是少數時,我們要考驗自己的勇氣。假如全人類都意見相同,而只有一個人持有反對意見,即使在這種場合,人類也沒有迫使這個人沉默的權利。


1.生活中幾乎沒有人可以理解你的痛苦,除非你的遭遇發生在他身上。

2.人言可畏。

3.人非聖賢,很多人罪不至死,只是過不了自己那關。


深刻詮釋了不作死就不會死,管嚴自己的嘴是多麼的重要啊。

話說題主看了這個復仇三部曲的另外兩部嗎 親切的金子 我要復仇


看完就是覺得噁心,不管是臉部特寫還是血腥暴力,都覺得好噁心,很後悔看了,真應該看點搞笑喜劇的,艾西!!!!!


我覺得這部片子,令人深思的是在男主角被囚禁的時候寫下了滿滿一面可能對他進行如此殘酷的人物名單。然而,真正對他進行報復的人卻不在名單裡面。

片子裡面充滿了滿滿的倔強。男二號在失去姐姐並得知她並未懷孕之後與男主角在囚禁時通過電視看到自己家人死去,並且自己成了通緝犯。復仇是他們活著的唯一目標。要有多強大的內心才能忍受如此漫長,如螞蟻侵蝕般的精神牢獄。雖然愛的扭曲,卻刻骨。

作者好像在告訴我們,人的內心就像太陽一樣不可直視,一旦你知曉,並且公眾於世。它就會像一張密密麻麻的黑網拉走了你的太陽。


初三中考前看的。。 本來是朋友說給我推薦個喜劇叫 老男孩 然後。。。看成了這部。。。我大概嚇得一周沒能好好寫作業。。。。這真的是喜劇嗎。。??後來再去問朋友 朋友說他推薦的是 老男孩之猛龍過江


1.天使的翅膀,滑稽而可笑。

2.幽閉的空間,如果連存在的信息都沒有,又是如何的幽寂。

3.可曾記得十五年前,你的舊時光景?

4.笑,全世界都陪你一起笑;哭,只會有你一個人哭。

5.人心的孤獨,不同於螞蟻的孤單。

6.如果暴力掌控人生,那應是被他人俯視的。

7.傷心莫過於猜忌,開心莫過於認可。

8.剁手需要理由嗎?

8.俗話說得,亂語傷人,禍從口出。

9.不去勇敢面對,那就任人擺布吧。

10.偷窺那段,好美膩。

11.魔盒打開或不打開,它都存在那裡。

12.崩潰的樣子,再怎麼誇張也不為過。

13.要麼閉嘴,要麼去死。

14.貪心的姐姐,執拗的弟弟。

15.復仇到底能不能寬慰所失去的呢?

16.若一切能回首以終老,那該去的是天堂。

17.相擁的兩人,看不透的神色,決絕與憂喜?但我相信內心真摯的感情,躍動於對方的胸膛。

18.山依舊,雪依舊,茫茫不見人跡。


推薦閱讀:

韓國電影《老男孩》具體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電影《思悼》:如果你不能按我的要求長大,我就毀了你
新世界-剷除異己
(韓影推薦006)《潘多拉》:套路之外的驚喜。
韓國電影的脈搏:反抗

TAG:電影 | 韓國電影 | 老男孩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