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工作是重複勞動?重複勞動一定是無意義的嗎?

幾乎所有人都反感重複勞動,認為重複勞動是無意義的,但也有反例。比如:愛迪生在改進電燈時做了上萬次實驗,雖然每次實驗的材料步驟可能不一樣,但還是要做大量重複性的工作。顯然,愛迪生的重複工作不是毫無意義的。


無意義的工作,做得再多也不會有意義。

王小波在《荷蘭牧場與父老鄉親》里說,當年他在山東老家插過兩年隊,每天干一項工作是什麼呢?緊緊褲腰帶,推起獨輪車,給地里送糞。一車糞有一百公斤,他們就把大糞推上山,刨去做無效功不算,有效功不過是送上去一些土,其中肥料的成分本屬虛無縹緲。他在文章里說,這樣的蠢行,怕是豬看到了也會發笑。

這樣做有什麼後遺症?一會兒腰疼,一會兒腿疼,簡直和上刑沒什麼兩樣。為什麼要干這種受罪的事呢?「當年我假裝很受用,說什麼身體在受罪,思想卻變好了」。每次我看到這裡的,我都會嘲笑自己一下:類似的無用功,我也干過。

大概十年前,博客剛盛行,我興緻高漲在新浪開了博,設置完域名、頭像、昵稱,感覺自己有了一方領地。此後一旦有空,我就點開編輯框咣咣一頓敲打,享受碼字快感。每次點擊發送的瞬間,就有一種儀式感:看,一篇巨作誕生了!讀者們,速速來頂贊評吧!

當年只顧悶頭寫的自己,當然並不知道如何跟值班編輯打交道、混進作者群,更不知道文章推薦機制、標題技巧和關鍵詞設置等竅門。如您所知,這樣毫無爆點的文章扔進比特汪洋大海里,閱讀數很少過五十。

一開始,我嘗試安慰自己:沒關係,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嘛!時間久了,漸漸發現不對勁:為什麼那些狗屎一樣的眼球文章篇篇上頭條,自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閱讀量才那麼點呢?這不公平!

隨著時間推移,這種自我安慰進入新的層次:文章和文章能一樣嗎?咱寫的是有節操、有擔當、有思想的評論,是對社會有積極價值的。儘管讀的人不多,但是在教化人心、促進和諧上有重大意義,豈是那些狗屎文章能比的?想到這裡自己就更加釋然。唯一難過的是每次打開頁面看到讀者寥寥,心裡多一層懷才不遇的悲涼:黃鐘毀棄瓦釜雷鳴也!

說到這裡,你可能發現了,王小波的推大糞和我的碼亂文,本質是一樣的,我管它叫自嗨——我們在做一件無意義的事情時,為了掩蓋尷尬,會強行為其增加一層意義。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主要是讓自己做的這件事顯得正當,甚至帶一些使命感。比如,我認為促進社會和諧、提高社會道德水平這件事和自己的寫作有關。而知青推大糞也沒卵用,但他們的自我安慰法子是「自己思想會變好」。我們都在無聊中發現了意義。

相信你也發現了這種自嗨的可笑之處,一種高級精神勝利法。但我保證,當時自己是真心的,並且毫不羞愧,像司馬遷憤而著書一樣,寫了差不多二百多篇博文,滿滿都是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的普世關懷。現在自己點開博客的時候看到這些神作,臉上都會發燒。

我們大概都做過類似的無效勞動:

看書一頁頁往前翻,情節、語句什麼的統統沒記住,但是覺得翻過就是讀過了,讀過的書多了一本;背單詞只瀏覽幾遍似是而非,不會說、不會寫、不會用,但好歹混個眼熟。

上網查資料漫無目的,點開微博、貼吧、知乎等網站來回溜達,也認為好歹看過一些新信息;以鍛煉聽力的名義看了N多集美劇,覺得自己聽力大漲,但離不開字幕組依然抓瞎。

寫了一堆文案其實根本不符合甲方要求,安慰自己:好歹開闊了思路;寫的論文都是堆砌別人的觀點,但認為這是文獻綜述;上了一天又一天沒有任何激情、挑戰性和新意的班,只因為自己習慣了。

我們把時間有意識地花費在「看上去有意義」的事上,到最後發現並無所得——因為這意義是我們自行強加的,並不存在。

關於這類無意義勞動的價值,後來我是這麼認為的:如果你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過高的甚至不存在的期望,你就會陷入自我陶醉,或者說,自嗨狀態。這種狀態的毒性在於,自我麻醉,否認現實,拒絕進步。

比如推糞上山,其實可以通過電力普及來解放生產力;寫沒人閱讀的自我陶醉文章,可以推薦給別人,品一品,看一看,到底好還是不好。看美劇本質其實是娛樂,要學聽力應該反覆看一集,而不是一集集往下瀏覽,滿足於看過。我們應該從意義出發,反推合理的勞動,而不是在沒有意義的勞動中強行發現意義、增加意義。如此久了,不僅盲目自欺,還會徒增尷尬、不思進取。

這個道理,一直到博客荒廢后多年才明白。

那年我去圓明園遊玩,看到西太后當年建造的大水法,也是嘆為觀止:在沒有電力的時代,中國人實現了噴泉。怎麼實現的呢?皇族用人工每天24小時挑水上大水法的儲水缸,挑上去的水,以噴泉的形式生起、落下,如此循環往複,壯美絕倫。

我在這個大水法裝置面前陷入沉思:這些挑水個的工人都是誰?他們一輩子的事業就是挑水這項工作。在古希臘神話里,希緒弗斯推石上山是宙斯對他的身心懲罰。而在遙遠的東方,這樣的希緒弗斯不僅存在,還有很多。這是真實存在的一項工作。

我想,當年那些挑水的工人,每天工作時會想些什麼呢?比如,他們會不會想,這是給太后的饋贈?這是用體力表忠心?這是鍛煉體魄的一種方式?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有朝一日變化為龍,出人頭地?還是在長年累月的勞動中,終於想到了要引入齒輪、發明電、製造電動噴泉?

我覺得,這些工人應該不會胡思亂想。因為如此簡單粗暴的徭役或者說工作,並不需要、也無法附著其他的意義:人生漫漫,工作繁重,如果天天想那麼多、那麼遠,他們的生活將痛苦不堪,因為幾乎無法從這類幻想中獲得解脫。他們在挑水時,大概只是數著台階級數,或計算今天剩餘上坡次數,盤算晚上回家吃撈麵還是打鹵,頂多思考一下:今早路邊的桃花,為什麼開得如此好看?

大水法工人給我的另一個啟發是,如果有機會,就要儘快放棄那些根本無意義的工作,而不是胡思亂想,並強行賦予它額外的意義——正如王小波所說,把大糞堆上山的蠢行,絕不會有什麼了不起,幹得再多,腦子也不會因此聰明起來。

公眾號:今天道(jintiandao1984)


去年在某政府部門兼職幫忙整理檔案時寫的日記:

一直都在校外做兼職,每天累得像只死狗一樣,回到寢室就想趴到床上一睡不醒。工作重複無聊單調低薪領導瞎指揮,我曾一度想辭掉不幹。這樣的工作讓我糾結了很久,問題有二:一是工作無意義,我沒有任何進步,把大量的時間投入無意義的事情中,心疼;二是,能把沒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義不正是個考驗自己的機會嗎?如果辭掉工作,跟那些半途而廢眼高手低的屌絲們有何區別?(註:不知道大家認為自己在做無意義重複勞動時會不會有這兩個問題) 一直在有意義和無意義之間徘徊,我讓我爸我三叔給我分析,我爸和我三叔都說,堅持幹完。

又堅持幹了一陣,直到現在。我不再考慮有意義無意義的事了,反倒顯得有意義了。 儘管每天都去相同的地點,我換著法子把各路公交車做了個遍,629、609、880、801。每一輛公交車會到達不同的站,走不同的站去同一個地點,每天都在探索。蠻有意思。

中午經常到一個餐館去吃小面。餐館是新開的,老闆娘和老闆技術不甚嫻熟,常常上錯人家點的飯,每次做的飯菜也都是不一樣的口味。關鍵是老闆娘的脾氣不好,給人家上錯飯還不給換。

可我偏偏愛到他們家去吃,因為他們是有生氣的人。而不是什麼銷售者與顧客的關係。每次吃到不同口味的小面,我總忍不住要笑。真的,你沒覺得他們比那些什麼千篇一律的大廚和千篇一律的服務式微笑要有意思的多嗎?

有人要問,換著法子坐公交、去新開的餐館吃飯有什麼意義啊?自己哪點得到提升啊?這個我還真不知道,唯一比較明顯的變化是,各路公交收費情況、站點分布、客流情況我都了熟於心。去新開的餐館吃飯我們和老闆成了朋友。不知道這算不算提升算不算意義。

樓上@vieplivee 說得好,能不能提升個人,得主動走出自己的comfort zone。另外,不要凡事都要問有無意義,意義是個太玄虛的詞。


所謂的重複勞動並不是你把一件事情反覆的做,而是做了這些工作對個人提升完全沒有幫助。

ml也是重複勞動,但是為毛大家都喜歡呢?就是這個道理。


重複勞動是否有意義大家都說得很清楚了,我想說說如何避免重複勞動,這應該也是題主關心的問題。

機械的發明就是為了避免重複勞動,很多軟體也是以減少重複勞動為目的開發出來的。在重複勞動的過程中總結規律,把對重複勞動的痛苦轉變為改進、創造的動力,這是很有價值的。

在我身上,這個過程是這樣的:

1. 不斷重複勞動,感到痛苦

2. 試圖將重複勞動分解為步驟,去理解每個步驟的目的和意義

3. 嘗試尋找更簡單的方法/自動化的方法去達到某個步驟的目的和意義

4. 這個過程中往往會發現自己某方面知識的匱乏,如我需要會用某個軟體/某個工具才行。對重複勞動的痛苦會鞭策你去學習新技能!

5. 掌握新的技能/方法去避免一部分重複勞動

6. 重複以上,你會不斷進步且效率越來越高

建議要這麼做之前先想清楚你的重複勞動是10次,100次還是無窮次。因為新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成本,成本高於收益的事情還是少做。。。(我在工作中有改進癖,經常犯這個錯誤)

可能剛開始你會發現你比單純重複勞動的人幹得還累,因為你要花額外的時間去學習。但很快,你的效率就會上升,這時你就有時間去改進其他的重複勞動了。並且你至少具備了指導別人工作的條件,這是成為領導的潛在要求之一。

PS: 發現樓主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樣的工作是重複勞動,我個人感覺幾乎所有工作都是一定意義上的重複勞動。(可能因為我主要接觸的行業關係)


人走路不過是兩腿機械重複運動,但只有走起來人才能前進。


當你發現自己做的某項工作是在不斷重複的時候,那麼說明你已經掌握它了。

優化還是繼續重複,就看如何選擇了。

每次面臨這種選擇,我就想起一個段子。

老員工向老闆提出加薪,「我已經有十年工作經驗了,為什麼一直沒有漲薪」。

老闆反問:「你真的有十年經驗?你只是把一年經驗復用了十年」


只有行動上的重複勞動,沒有精神上的重複勞動。看似反覆不變的行動,其實蘊含著每個工作最基本的道理,所有高大上的工作,都只能建立在重複勞動的基礎上。只是看做工作的人能不能體悟得到。

如果一直停留在「做完這個,然後下一個,然後再下一個……」的層面,即使機會到了面前,也未必能意識得到。當一個行為重複成千上萬次後,你應該思考得更深更廣:

方式替代:既然動作一直重複,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代替?

成本優化:如果不能用其他方法代替,怎麼做耗費的體力精力時間最少?

結果優化:如果最一點點小小的改變,會發生什麼樣的效果,變好還是變壞?

特殊情況:100次里可能會出現1~2次故障或特殊情況,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怎麼避免?

前後擴展:前一道工序是什麼?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對我的工序會產生什麼影響?後一道工序是什麼?我的質量會對它產生什麼影響?

管理優化:團隊裡面的氛圍如何,為什麼會這樣?如果我是頭兒,我怎麼管?

………………

類似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一個工作的上下左右內外都能作為擴展的方向。

只有不願動腦子,什麼事兒都喜歡混的人,沒有毫無意義的工作。

各個行業的大師,畫畫寫字,甚至炒菜煮麵條的,哪個不是把最最基礎的東西重複了十幾年幾十年,才最終達到這個成就?

多少企業家不也都是從小工開始做起,逐步在小事兒中體現自己的與眾不同?

「我看你骨骼清奇,這本武林秘籍交給你,以後拯救世界的任務就交給你了」這種事,還有吃個蛤蟆吸點功力,直接變身武林高手這種事,永遠只在故事裡。


但也有反例。比如:愛迪生在改進電燈時做了上萬次實驗,雖然每次實驗的材料步驟可能不一樣,但還是要做大量重複性的工作。

「每次實驗的材料步驟可能不一樣」,這顯然不是絕對的重複,我不認為這是重複的工作。

  • 如果每次打開電腦,必須首先打開QQ,E-mail客戶端,瀏覽器那麼這些定點陣圖標位置移動滑鼠雙擊操作就都是重複的沒有任何意義的。用軟體的開機自動運行就很好。

  • 如果每次打開瀏覽器都要輸入 http://www.zhihu.com 這也是重複的沒有任何意義的。設置瀏覽器的首頁就可以了。


最簡單的,沒有重複的種田,收割,運輸,售賣,烹調,我們吃什麼。。

凡是會消耗會磨損的東西都需要重複勞動去生產和修補,比如人類的生老病死不也是一種重複么。

所以重複佔了所有勞動的絕大部分,並且意義重大。


重複勞動有兩種。一種是愛迪生改進電燈泡成功之前的勞動,這種是「為了實現某個目標」而進行的重複勞動,有意義;另一種是大工廠流水線上的重複作業,或者公司里某個流程中的一環,日復一日就那點事情,勞動者本人可以改進該作業(如提高效率,或涵蓋更多服務等),但改進不改進對實現自己的目標沒有大影響,這種重複勞動沒有意義。一旦發現自己被釘死在一個地方,想踏出comfort zone也踏不出去的時候,就該考慮挪地方了。


幾乎所有的工作重複勞動都會佔據時間的大部分,對不同的工種,"勞動"的具體概念不同而已。

我們學習的進步就體現在能夠自然地把大部分重複勞動轉化為無意識的自然行為,達到效率最高,也就是「專家」了;科技和文化的飛躍往往體現在人類社會大規模的重複勞動的減少,比如印刷術、蒸汽機、計算機、互聯網。

總之,重複勞動是有意義的,大規模地減少重複勞動是最有意義的,這種「懶」的渴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科技和文明的進步。


我認為,重複勞動有無意義的關鍵在於,你在重複的過程是否會思考。

如果有思考,你會發現怎麼樣能做好,你會發現為什麼這樣做會更好,你也會發現為什麼要這麼做。

思考,就是重複勞動的意義所在。


話說重複勞動的會有不重複的價值嗎?

我不知道你的回答如何,但我想絕大多數會有的,就看你能不能找到了。

但也有少數的例子,比如在車間流水線工作不算,因為那是個不走腦子又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


沒重複的勞動,只有好高鶩遠不思進取的人。


幾乎所有人都反感重複勞動,認為重複勞動是無意義的,但也有反例。

樓主的問題自己回答了自己啊


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必要的,一個是不必要的(可優化的)。

必要的重複勞動,一般是維護性的,或者是不同的項目類似的工作流程。比如說一個工程項目執行中,每天需要對參數進行統計、監控,每天工作確實都很類似,看似機械重複但必不可缺。又比如打掃衛生、倒垃圾。

不必要的重複勞動,是指流程和文件可以優化,我舉一個商務的例子:

  • 如果有客戶詢價,你需要做一個「報價單」。
  • 訂單下來了,你需要做一個「合同」。
  • 完了之後你彙報時要填「周報」「月報」。
  • 統計業績的時候需要填「業績表」。

如果以上每個文件的格式很不一樣,要求不一樣,比如一個是excel,另一個的習慣確實文字描述,則這種情報搬運的工作是費神費力且不輸出價值的。如果能編一個程序統一管理完善而必要的信息,根據不同需要設定輸出格式,這樣的話數據管理和輸出效率都會大大提高。


關鍵看它快不快樂,要是每一次重複都能帶來發自內心的快樂,就有意義。


活著不就是重複勞動嗎?


愛迪生顯然不是重複勞動,重複勞動創造性低, 遲早可以被機器取代,創造性勞動短時間內機器是取代不了的,用這個做衡量標準不知如何


行為上的重複勞動大家都比較清楚,另外還有思維上的重複;但這些所謂的重複都是發展過程中必然的產物,只有發現了這些重複,並從中發現並總結出其中的規律,才能不斷被優化,提出讓人釋放重複勞動的解決方案,以此反覆。


重複勞動是枯燥無聊的,但如果每次得到不同的結果,那就很有意義了。愛迪生做的重複勞動為的是得到不同的結果,最終得到他想要的結果,每次勞動價值都不一樣。

很多重複勞動都是偽重複,中間穿插著數不清的修改和完善,現在很多的重複勞動已經交給機器了,而人的作用是讓這些重複勞動不斷的提高效率,如果無法改進所謂的重複勞動的效率,那確實是挺無聊的,但是重複勞動創造了價值,也不能說他無意義吧。


推薦閱讀:

和領導溝通的幾種思路
「我還年輕」不是你理所當然廢柴的擋箭牌
我們會在二十年後失業嗎?
沒有一技之長,工作沒有前途,家裡沒錢,我該怎樣徹底改變現狀?

TAG:高效工作 | 人生意義 | 工作 | 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