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大部分自行車運動員會服用興奮劑」是否可信?

什麼原因造成的自行車運動是如此的環境?


確實可信。首次回答問題時(2013年),Armstrong的醜聞還沒有全面爆出來。

這裡的興奮劑也包括注射紅血球之類比較 「自然」 的療法。

1。有個朋友過去是丹麥職業自行車選手,說確實如此。(北歐人都這麼說了。世上有比北歐人更老實的么?)

2。 對分秒之差定勝負的運動來說,藥物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打羽毛球的吃了也沒什麼用。

3。西方,特別是歐洲的自行車運動受大批人追捧,厲害的車手被媒體像搖滾明顯一樣對待,吃藥和不吃的區別,最後是Rolling Stone和酒館樂隊的區別,誘惑實在是大。

4。補充一點,對於耐力性項目(如自行車、馬拉松)的用藥可能有個狹隘理解,就是目的是比賽中獲得優勢,甚至因此訓練也不必那麼辛苦了。但很多違規療法的邏輯其實相反,用療法是為了可以比別人更苦的訓練,因為這東西讓機體恢復更快,更能避免受傷,訓練量反而更大了。職業長跑選手每周的跑步量在120-150英里左右(約193-241公里),平均每天超過一個半程馬拉松的量,實力和跑量基本上成正比。


補充幾點:

1.相對其他運動來說,考慮到大環賽二十多天的賽程,幾百名車手參加,興奮劑在使用時候迅速代謝。傳統的檢測手段和方法很難對此作出有效反應。夜間葯檢和生物護照技術是在近幾年才開始應用。

2.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UCI就一直在和WADA爭奪自行車運動的話語權,各種手段不足為人道。但是,至少正如在CIRC的報告中指出的那樣,這種爭鬥極大的佔用了UCI的人力和時間,很多更為重要的事情被有意無意的忽略,這裡面包括反興奮劑的活動。

3.UCI當時的主席,德國人Hein Verbuggen的觀點是:只要對運動員的身體沒有損害,那就不算興奮劑。有趣的是,前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也有類似的言論。此人把持UCI大權長達15年(1991~2005),甚至2005年之後,Pat McQuaid上台,他也是UCI的幕後操縱者。這一情況直到2013年Brian Cookson當選UCI主席之後才開始改觀。

然後,我們才能看到這份儘管屢屢被人詬病,仍然算是解開過去十幾年自行車界重重黑幕的......

CIRC報告。


推薦閱讀:

裝備測評#1-hirzl grippp trip ff手套
700bike盲訂的自行車會多少錢?
小米要做的自行車和雷軍投過的自行車,誰是你的菜?
參加一場公路車賽必須知道這些
輪子可以被應用到哪些地方?

TAG:自行車 | 體育 | 興奮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