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韓國組合人都那麼多?

我平時不太關注娛樂圈的事情,隨便看了一下少女時代感覺裡面有一打人,是因為培養成本高,即使有個別人不聽話,組合還能繼續存在下去嗎?


個別團員不聽話的話,處理措施是要取決於這個人的人氣公司的公關手段的。很多不聽話的成員是被冷凍起來的,其實這也是一種保護措施,畢竟韓國的媒體說要反一個人那可是會死人的,比如12年的BlockB,T-ara,尼坤事件,報紙封殺,電視台封殺,很慘。

實際上,像上面各位說的一樣,娛樂公司培養練習生的花費並不如你想像的那麼大。大多數公司是先確定一個組合的企劃然後從練習生中選拔成員的。這麼說來成員的地位就更低了。

但是當某位成員的或者直接跟公司對立的話,公司會為了組合的前途而放棄掉這名成員,真正值錢的是組合的品牌效應而不是培養費用。舉一堆栗子成員更替繼續存在的大牌組合:KARA、2PM、T-ara、Wonder Girls、SJ、東方神起

其實真正大火的組合,人多的也就那麼一兩個,絕大多數穩定在5-7個之間,前面一些老師沒有提到的就是,5-7個人的編舞比較好編,而且舞台表現力也剛剛好。而且跟培訓一個成員相比,力推一個成員需要的資本大得多了。人氣過於不均衡對於組合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問題。有很多大型組合因為成員人氣差距過大或者因為一個都沒紅起來直接崩盤的。


和歌手偶像培養體質有很大的關係。韓國的練習生制度導致一個公司有很多練習生。競爭非常激烈。然而在sj之前韓國也基本就是5人6人的組合,sj可以說是第一個嘗試,當時公司沒有太抱希望就是把很多有合約的給一塊出道了然後利用韓庚開拓中國市場,但是事實證明之後反響非常好,所以少女時代,after school,exo還有一些新團人更多,多人組合就多起來了。


好處主要分幾種。1,各種類型的歌迷都能找到喜歡的人,所以狠圈飯。2,小分隊眾多。全員發新歌專輯麻煩就可以其中幾個人組個小分隊(如sj-m,sj-t等),增加收入和知名度又不會太麻煩。3,成員上節目也不需要全員去,去個一兩個代表了整個組合,那麼可以去宣傳的地方就很多。


關於沒了一兩個對組合不會有影響,那要看歌迷了。。有些團的歌迷非常在意人員變動,那就不太好弄。有些團比如t-ara,好像經常變動,不過也沒什麼影響。。。


看了以上答案,再補充一點。像5-7人的組合,基本上每個人都是有自己較擅長的地方。大概可歸納為:門面(長得帥),主唱(唱得好),編舞(跳得好),RAP(嘴皮快),副唱(打醬油)。然後再根據組合發展,人氣的積累。長得帥的去演電影,唱得好的自己出solo,跳得好的給別的團編編舞,嘴皮快的有時候也出solo,攻黑怕不的粉,打醬油的比較多是變主持人或者公司給開個綜藝節目。


個人覺得是因為接觸的面不廣,以偏概全了。

韓國流行音樂界近年有很多紅的團體有不少其實人不多,比如2NE1(4人)、SISTAR(4人)、CNBLUE(4人)、f(x)(5人)、BIGBANG(5人)、Davichi(2人)等。

只是SJ、Girls Generation在內地太紅,以至於給不關心kpop的人造成了「韓國團體人都很多」類似的錯覺。

多人團體的好處除了受眾面廣,推廣成本相對低等優勢外,還有一個好處是新人容納量大,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和鍛煉可以從中挑出較為成功的團員(比如2NE1的Park Bom等)推出單曲、個人專輯(BIGBANG的Taeyoung)甚至單飛(BIGBANG的G-Dragon等)。

相對而言,每年死在沙灘上的個人歌手實在是太多了。


本來人不多,就兩三人而已。但是韓國多以那種舞曲為主的,需要有唱又跳,出去走穴都要帶著舞蹈隊,後來舞蹈隊不幹了,說一樣的東跑西顛我們賺得少還沒名氣,要造反。經歷一琢磨反正也見天在一起,就一人分一句歌詞得了,你們也是組合里的啦!於是就發展到8,9的人樣子。

再後來,因為有一群鐵杆粉,走哪跟到哪,此此還都是第一排的票,因為追星也鬧出過不愉快,經理一琢磨,得了,你們反正也是常年在第一排蹲著,往前一步,上台算了,跟著瞎蹦達,免得台下打攪亂,還時不時傳閑話。於是就發展到15,20的水平。

原來組合名字叫桃園三結義,後來人多點就改叫取經五人眾,再後來叫金陵十二釵。

現在聽說馬上要重組改名叫梁山好漢108。


題主明顯以偏概全,提錯問題了。

韓國組合的主流還是5-7人組。這樣的組合既能令人認清各位成員,又能儘可能發揮差異化特色,吸引不同口味的粉絲。

至於SM家那三個特例,SJ是明確說過模仿日本早安少女組的,少時在出道初期就是SJ的女版,EXO實際上是兩個組合各6人(至於為什麼要合體,可能SM是仗著自己的名氣,試圖無視粉絲的認人障礙而複製SJ的成功)。這三家都是著名造星工廠SM

其他的……我還真沒怎麼見過走紅的大型團體。最紅的可能是某一時期的T-ara,但他家社長是瘋子,加人的時期也差不多就是組合走下坡路的時期。除此之外,最多9人還是10人的After School也就二線女團水準,剩下的一般都不太數得著了。

真正人多的是日本組合,尤其是日本女子組合。

80多人(加上每次都來串場的姐妹團200-300人)的AKB48毋須多言,他家一共四個姐妹團,基本全都站在銷量巔峰。早安少女組今年也保持10人以上體制,回春的感覺越來越明顯。LDH的E-girls(似乎是16人?),前途也很看好。

但,不能忽視的是,AKB基本就是TOP+洗腳婢的組合,新人很難上位;而且他家一個團等於一個微縮娛樂圈,團內競爭(總選、劇場盤應募數)都能當成賣點來炒作;LDH家所有組合一般都是兩個主唱+大量伴舞,E-girls是三個團體拼湊起來的,主唱也就六人左右,也不能用正常組合標準衡量;只有早安算是正統組合,但她們出道初期算是大型組合的開創者,走紅有一部分因素就是因為首創性,後來也是各種過氣,積累了十幾年經驗才有了今天的成功吧。

總結,大型組合相當考驗運營方的運作水平,沒有經驗(或魔鬼頭腦,如秋元康)的小公司不可能帶得起來,否則就是一個死。

人多,意味著許多問題的出現概率都會相應變大。

首先是團內鬥爭的問題,有了通告給誰做?成員間矛盾怎麼處理?人氣不平均怎麼辦?T-ara、SJ算是深受其害,除非能像AKB那樣把競爭當賣點,否則這是基本邁不過去的坎。

其次還有人員流動,早安少女組也是把這點當賣點處理,但SJ在模仿這一模式的時候就遇到了來自粉絲的極大阻力。失去一個成員和加入新成員都可能意味著失去粉絲,時機怎麼把握,如何應對成員突然提出的解約,都是問題。

然後,大型團體意味著難以統籌,各個成員個人活動的時間如何安排能夠不衝突?如何保證每名成員隨叫隨到?

以及,當成員爆出醜聞,團體形象怎麼維持?

5-7人是安全的標準,市場以時間證明了這一點。


我首先想到的是錢怎麼分啊,這麼多人啊。


其實你把娛樂明星看成工業化流水線上的產品,這個問題就簡單了。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韓國的娛樂文化就是一個產業。各種娛樂公司如SM,JYP,YG等等,你把他們看成是普通的公司,而他們推出的偶像明星就是產品,公司負責運營推廣產品,產品則幫助公司進行盈利,而韓國的娛樂產業可以說至少領先中國10年,並且韓國政府對娛樂文化產業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

其次就要說說為何娛樂公司推出的歌手大多是組合形式了。最關鍵的一點是,由於韓國的文化產業太發達,對藝人的要求太高,一個歌手(這裡不包括演員,特別是電影演員,這有需要可以另說),不僅要會唱歌,還要會跳舞,你還得會演戲(基本是出演韓劇),你出道為了紅還要上各種綜藝節目露臉,那麼你多多少少得有藝能感,說白了你得豁得出去,如果你不是天賦特別好,在某一方面有超出常人很多的地方(這些人就是一些特殊情況了),那麼你就必須要會這些,娛樂公司對於練習生的要求是很嚴格的。而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一個組合裡面,有人歌唱實力不錯,擔當主唱;有人跳舞跳的好,擔當主舞;有人長的漂亮,擔當門面;有人藝能感十足,擔當組合的官方發言人兼職搞笑調節氣氛。

最後,娛樂公司其實很多時候,是將一個組合當作一個品牌進行宣傳維護的,你看每個組合基本都有自己的口號,打招呼有特定的一些手勢等等,這就是為了讓觀眾形成特定的印象,接受認可你的品牌,那麼如果組合里出現一些人員變化也不會有大影響。


因為你沒見過日本組合。


高人氣帶動低人氣

初次回答 請見諒


每個人喜歡的風格不一樣。人多風格就多 喜歡的人也就多了 單純回答


為了觀眾玩大家來找茬和連連看,他們太辛苦了


一個不行另一個補上


組合人多自然能做到利益最大化,將每個人喜歡的不同類型的明星放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加大粉絲數量的同時,也就為公司提供了更多撈錢的資本。super junior是韓國一個比較冒險的嘗試,也是全亞洲第一個大型男子組合,開創了先河


一個人對口型挺累的


還是日本強。。搞AKB48。總有一款你喜歡的。。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