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金陵十三釵》的爭論反映了哪些社會問題?

隨著《金陵十三釵》的上映,網上出現了截然相反的兩種觀點。不管是褒是貶,雙方的意見都是斬釘截鐵的。

個人覺得這種現象反映出一些尖銳的社會衝突。

如何看待抗戰史,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殺。

如何看待張藝謀。

如何看待女權。如何看待性。如何看待日本。

等等。

希望聽到各種討論。

根據回答逐漸追加:

主要的捧觀點:凸顯人性 冷靜客觀

主要的棒觀點:僅僅是煽情 邏輯混亂 賣弄性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30841/


我忍不住了,這是我第一次在知乎上詳細回答一個問題。不好請原諒。

看過之後,個人認為這是一部好電影。

我不知道那些噴這部電影的人是怎麼想的,也許是在迴避什麼。

這些年,一開電視往往就是抗日神劇,某些人看得還蠻歡樂,或許只有經歷過的才知道日本軍隊有多殘暴,多強大,而我們只是一盤散沙要多弱小有多弱小。

我發現在知乎上根本搜不到趙玉墨。

連她都注意不到,怎樣去深入了解這部電影?

電影中的趙玉墨與美國人英語對話,還說那麼好,未免略扯淡,也許是張導想和國際接軌。

百度上及嚴歌苓對趙玉墨的描述是這樣的

金陵十三釵》最後的結局---趙玉墨存活

前幾天看了金陵十三釵的原著,看電影時心情極度壓抑,看小說時淚如湧泉。可以說原著勝過影片百倍,也可以說任何小說都勝過改編的電影。

猶記得在影片中書娟最後的獨白一直到現在,我都不曉得那些秦淮河女人最後的結局.這句輕描淡寫的話卻是整部影片中對我最大的震撼。這種對影片結局的處理也表明了張藝謀明白觀眾的苦處,編劇也體諒我們的脆弱。(曾經看過一篇影評,內容說張藝謀為了省錢不拍出秦淮河女人與日寇氣急敗壞亂搞並慘死的畫面。在這裡我要罵那個影評的作者一句:你純屬放屁!)

原著小說中最後的結局是趙玉墨是十三個人中唯一存活下來的。下面把部分小說貼上,以便閱讀。

引子

我的姨媽孟書娟一直在找一個人。準確地說,在找一個女人。找著找著,她漸漸老了,婚嫁大事都讓她找忘了。等我長到可以做她談手的年齡,我發現姨媽找了一輩子的女人是個妓女。在她和我姨媽相識的時候,她是那一行的花魁。用新世紀的語言,就是腕級人物。

一九四六年八月,在南京舉行的對日本戰犯的審判大會上,我老姨幾乎找到了她。她坐在證人席上,指認日軍高層軍官的一次有預謀的大規模的強姦。

我姨媽是從她的嗓音里辨認出她的。姨媽擠在法庭外面的人群里,從懸在電線杆上的高音喇叭里聽見了她的證詞,儘管她用的是另一個名字。

從法庭外進入審判廳,花費了我姨媽一個小時。五十六年前,八月的南京萬人空巷,市民們寧可中暑也要親自來目睹耳聞糟踐了他們八年的日本人的下場。審判大廳內外都擠得無縫插足,我年輕的姨媽感覺牆壁都被擠化了,每一次推搡,它都變一次形。日本人屠城後南京的剩餘人口此刻似乎都集聚在法庭內外,在半里路外聽聽高音喇叭傳達的發言也解恨。

我的書娟姨媽遠遠看見了她的背影。還是很好的一個背影,沒給糟蹋得不成形狀。書娟姨媽從外圍的人群撕出一條縫來到她身後,被上萬人的汗氣蒸得濕淋淋的。姨媽伸出手,拍了拍南京三十年代最著名的流水肩。轉過來的臉卻不是我姨媽記憶里的。這是一張似是而非的臉;我姨媽後來猜想,那天生麗質的臉蛋也許是被毀了容又讓手藝差勁的整容醫生修復過的。

「趙玉墨!」屆時只有二十歲的孟書娟小聲驚呼。叫趙玉墨的女人瞪著兩隻裝糊塗的眼睛。

「我是孟書娟啊!」我姨媽說。

她搖搖頭,用典型的趙玉墨嗓音說:「你認錯人了。」三十年代南京的浪子們都認識趙玉墨,都愛聽她有點跑調的歌聲。

我的書娟姨媽不屈不撓,擠到她側面,告訴她,孟書娟就是被趙玉墨和她的姐妹們救下來的女學生之一啊!

不管孟書娟怎樣堅持,趙玉墨就是堅決不認識她。她還用趙玉墨的眼神斜她一眼,把趙玉墨冷艷的、從毀容中倖存的下巴一挑,再用趙玉墨帶蘇州口音的南京話說:「趙玉墨是哪一個?」

說完這句,她便從座位上站起,側身從前一排人的腰背和後一排人的膝蓋之間擠過去。美麗的下巴頻頻地仰伏,沒人能在這下巴所致的美麗歉意麵前抱怨她帶來的不便。

書娟姨媽當然無法跟著趙玉墨,也在後背和膝蓋間開山辟路;沒人會繼續為她行方便。她只能是怎麼進來的怎麼出去。等書娟姨媽從法庭內外的聽審者中全身而退,趙玉墨已經沒了。

也就從那次,我的書娟姨媽堅定了她的信念,無論趙玉墨變得如何不像趙玉墨,她一定會找到她和她十二個姐妹的下落。有些她是從日本記者的記載中找到的,有些是她跟日本老兵聊出來的,最大一個部分,是她幾十年在江蘇、安徽、浙江一代的民間搜尋到的。

她搜集的資料浩瀚無垠。在這個資料展示的廣漠版圖上,孟書娟看到了1937年12月13日南京亡城時自身的坐標,以及她和同學們藏身的威爾遜福音堂的位置。資料給她展示了南京失陷前的大畫面,以及大畫面里那個驚慌失措的、渺小如昆蟲的生命——

這就是我十三歲的姨媽,孟書娟。

十七

審判戰犯的國際法庭上,我姨媽孟書娟認為她見到的那個面目全非、背影如舊的女子就是趙玉墨。孟書娟給當時在美國的法比·阿多那多寫了封信,告訴他趙玉墨還活著。法比的外祖母是一九四五年十月去世的,給孤兒法比留下了一點房產,法比去美國是為了變賣它。我姨媽在信里告訴法比,趙玉墨如何否認自己是趙玉墨,法比的回信一個月之後到達,他說也許趙玉墨只能成為另一個人才能活下去。

隨著日軍在南京屠城,強姦的事件漸漸被揭示,漸漸顯出它的規模,我姨媽對趙玉墨的追尋更是鍥而不捨。她認為她自己的一生都被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的七天改變了。她告訴我,離開教堂之後,她和同學們發現常常冒出窯姐們的口頭嬋,或冒出她們唱的小調,那些骯兮兮的充滿活力的小調居然被學生們學過來了,全是下意識的。偶然爭吵起來,她們也不再是曾經的女孩,變得粗野,個個不饒人,你嘴臟我比你還臟,一旦破了忌諱,她們覺得原來也沒什麼了不起,男人女人不就那一樁事?誰還不拉不撤?到了想解恨的時候,沒有語言比窯姐們的語言解恨了。那之後的幾個月,法比·阿多那多費了天大的勁,也沒能徹底把她們還原成原先的唱詩班女孩。

我姨媽跟我說到此,笑了笑:「法比哪裡會曉得,那對我們是一次大解放,我們從這些被賣為奴的低賤女人身上,學到了解放自己。」

在我二十九歲那年,我姨媽孟書娟完成了她對十三個秦淮河女人下落的調查。

趙玉墨是十三個女人中唯一活下來的,也是她證實了那次日本中高層軍官如何分享了她和另外十二個「女學生」。其中有兩個企圖用牛排刀反抗(從威爾遜教堂餐廳裡帶走的牛排刀),但反抗未遂,當場被殺害。其餘十一個女人在日本軍官享用夠了後,又被發放到剛剛建立的慰安所,兩三年內,相繼死去,有的是試圖逃亡時被擊斃的,有的是染病而死,個別的自殺了。趙玉墨的倖存大概應該歸於她出眾的相貌和格調,享受她的都是中下層軍官,因此對她的把守漸漸放鬆,使她終於逃跑成功。大概她是在做了四年慰安婦之後逃出來的,至於她為什麼要整容,我姨媽一直找不到答案,我也找不到答案。原文到這。

影片中性的暴力是一個面。女人和孩子手無寸鐵,是這個社會最需要保護的人,而日軍卻肆無忌憚地蹂躪她們。從這個面折射出了日軍對華夏土地令人髮指的暴行。這難道不是一個以小見大的很好例子么?

大家可能都覺得給李教官的鏡頭不真實,拍得像神一樣。抱歉,這是電影,不是紀錄片,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進行一些藝術處理。如果那時的李教官再不出現會在發生什麼呢?導演完全可以再給一些恐怖的鏡頭,還原真實,然而在座的我們有多少能受得了呢?

女人救女孩們也不是不無緣由的,並不是簡單因為自己的身份,她們知恩圖報(電影中有打伏筆處)。而且,電影也向我們傳達出一種觀念:國難當頭,孩子是希望。女人們不想讓孩子們看見成人世界最骯髒的東西,這是大人給她們的保護。

先寫到這,後面想到再寫。


但從電影角度來看,這是個還不錯的電影,甚至有了一些人性的光輝,他談到了責任感,而不是簡單的所謂復仇。

從觀眾的影評和反應上看,觀影之後的反應讓我加深了一下印象:

中國依然是個農業向工業過度的社會,人群喜愛盲從,不喜歡寬容。熱愛崇拜偶像,熱愛快意恩仇,不喜歡理性思考。內心空虛,喜愛熱鬧,害怕獨立。

在中國,大導演的電影代表民族氣節,你再不喜歡,也渴望國際揚名,給國人掙回臉面。這跟中國搞體育是一個操行。所以討論電影的時候,總喜歡討論導演的社會地位。並且,看電影沒有自己的資料搜集和個人愛好,那個電影熱鬧看那個,跟買手機一樣,誰都要用個愛瘋死。談電影,熱愛談政治,說到日本,就義憤填膺。很少有人說純粹的電影。

哎??話說回來,中國人看了幾年好電影?幾十年沒看電影了吧??


幾個新浪的影評供參考:

畢成功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48fb3f0102e270.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94741f0102dwb1.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94741f0102dw98.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5ddc56010116m9.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eb45bb01011nge.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2b7060102dvhx.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0d2c5d010127p5.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8d81e20100wfz2.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fd7410102dwej.html


簡單來說,這部電影就像一面鏡子,對這部電影不同的影評,反映了TA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這是我目前閱讀了大量針對這部電影的影評後的感想。

與其說反映的是一種社會衝突,不如說反映的是不同人之間,對於歷史,文化的認知衝突,沒有上升到社會的層面


看過小說原著和電影的人路過醬油一下。一部民族戰爭史詩的說法我並不待見,也非我所期望。作為電影本身,我能看到一段特別的故事,歷史的視角,和人性的思索,我覺得它是成功的。所以所有關於歷史視角的臧否,我都覺不妥。PS:其實小說原著和電影還是小有出入,但我覺得兩個都好,可能原因是電影中的閆妮的確是不二人選,小說中的音容,她活活給我浮現了,真是感動。


以上回答,都是答非所問。

提問者拋出的問題,不是討論這部電影反映了什麼社會問題,而是這部電影的爭論反映了什麼社會問題。

從豆瓣一路看到知乎,基本沒有看到一篇完全關於電影本身的評論。大家都在討論張藝謀,討論南京大屠殺,討論奧斯卡,討論性,討論女人,或者吐糟一下電影的情節是怎麼不符合邏輯。單單從電影的角度去分析這部作品的,沒有。這是不是能說明一點問題:膩斷,揣測,敲邊鼓,瞎起鬨。大部分所謂的文藝青年,都是2B青年。


很可惜rosemary分享的文章已經404了。

問題是我提出的,我說說自己的觀點。

1841說的對,我想問的是本片引來的爭論反映了哪些問題。而不是本片的內容反映了哪些問題。因為褒貶雙方所提出的論點論據甚至都是重合的。這說明我們在很多問題上的認識分歧很大。

首先有個衝突是,怎樣看待張藝謀。我覺得張藝謀是個中國導演,拍的是商業片。對張有期待有要求倒也可以理解,只是中國這個現實情況太深刻的東西甚至太具體的史實都沒辦法放映。想起馮小剛當年唐山大地震也遇到類似批評,他在鏘鏘三人行曾經解釋過這個質疑。拿的是唐山市政府的錢,政府的人跟他說,這些錢蓋希望小學能蓋好幾十個,全唐山的就學問題都解決了,但是決定出這個錢,是希望馮導能拍出提升唐山知名度的電影。這樣的訴求沒法拍太嚴肅的東西。反觀十三釵也是一樣。在中國當下的,除了商業片模式也沒法籌集足夠的資金,上映回本也是導演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目標。而二張模式也這麼多年了,沒法期待張藝謀單起一攤兒。總之我覺得對他又要求可以理解,但太高要求也不現實。然而中國導演,尤其是張藝謀彷彿始終被背負了相當的民族責任。這一來因為他是被廟堂所認可的,否則就沒有奧運會的總導演,二來是他在人們心目中代表了某種最高境界。其實藝術家導演之類是沒辦法排一座次的。但是張彷彿就應該擔待這樣一個歷史使命。關於南京這個選題被詬病,邏輯上就是你這樣的導演不能拿民族創傷來做商業。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很無奈的現實,因為我們往往要把這種歷史責任寄托在某個強人身上,這是發展中國家的宿命。

其次的衝突是怎樣看待歷史。比如抗戰歷史的梳理,南京事件前因後果。其實我們國人大多僅僅知道30萬,殺老百姓等,日本鬼子不是東西等等片段。其實對日軍為何從上海打過來,進入南京。國民黨政府為何死守,為何潰敗,日本軍人是怎樣開始有組織屠殺平民和強姦婦女的,我們大多數人知之甚少。根據個人對當時經緯的有限了解,我覺得張藝謀在對日軍的刻畫上是很克制的,對日軍的描寫比較客觀。

太晚了,回頭接著寫。


關於這部影片的爭議在於什麼:

其一在於人們對歷史了解程度的差異,大部分網民對那段歷史了解的不足夠,小部分人對那段歷史的慘痛了解更深入;

其二在於觀影者觀影訴求的不同,有的人去娛樂,有的人去挑刺,有的人去重溫痛苦;

其三在於人們對國恨家仇的敏感度不同。

以我為例,這部電影確實賺取了我的眼淚和票房。

笑更美好,為什麼找虐哭著看電影?因為我認為這種痛苦讓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再一次簡單粗暴地告訴我:個人和民族強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看了很多很多影評,雖然我明白人各有志,但對某些人我還是想問:關於歷史,你有什麼資格去評判?

其實,遙遠不代表應該被遺忘,無知不代表可以被寬容。

如果今天,2017年的今年,你的新浪微博彈出這樣一條新聞:某外籍男子團伙燒毀本國某校園,奸淫擄掠少女十五名。

——你的回應會是怎樣?你會不會憤怒?

你今天有底氣憤怒對吧?但是記好,這底氣,多數是生養和庇佑你的祖國帶給你的。

回顧歷史,1936,1940,1949,戰爭的痛苦讓當時的人深受其害,當時的人們因此刻骨銘心。

可是現在呢?和平年代的我們,有多少人對一座城死亡30萬人有概念?

我不懂電影技術,但是這部電影讓我很感動。這種感動會讓我在和平時代銘記歷史、感恩和平、心存危機、奮發圖強。

這就是它最大的意義了……

很多豆瓣學者看電影時候真的特別專業,尤其那批給國產電影常規打一分的人。把別人的作品批得一文不值就這麼能戳中你的G點?覺得導演啥都不行,你自己導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影片讓我貢獻下票房和膝蓋好嗎?不行就別BBBBB!

我還看到他們說老謀子消費家國情懷,寫情色強姦情節博位……說得好像和張藝謀導演很熟似的,誰認識你個榔頭棒鎚子啊!

最後,擁有感恩之心的人都在陪伴生養自己的熱土共同奮進;無所畏懼的嘴炮們依然在虛度自己的光陰。

不過以後真的不能再看豆瓣影評了,畢竟我對腦殘們的忍耐能力已經不在服務區了。


1、這是部電影,不是一部紀錄片,電影的畫面和音樂我認為都可圈可點,細節的處理也很到位,沒什麼硬傷,足以體現出張藝謀的執導水平的。

2、其實我覺得南京大屠殺這個令國人恥辱的回憶現在已經變得就是一串數字而已,或許只是一道考題,再沒了別的作用,每年拉警笛還能激勵幾個人,也許電影是以商業為主,但是看客本不該以一個商業的心去看。

3、都知道南京大屠殺這個歷史事件,可是有幾個說的上來當時的情景是怎樣的,為什麼一國之都被人輕易屠城,為什麼沒有有效的反抗,只有那麼幾個零散的隊伍在戰鬥,影片中我認為佟大為的表演還是到位的,表情和眼神,其實你完全可以細細品味。

4、當婊子有情,商女亦知亡國恨的時候,那些更強有力的力量在哪裡,在做著什麼,這些東西你不會自己去思考,總不能導演去告訴你。

5、電影給了一個思考的餘地和氛圍,也不能要求更多了。

某人說,國人沒看過幾部好電影,我只能說是我們大部分國人丟了你小部分國人的臉,我們孤陋寡聞了

關於討論,一萬個讀者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看書是這樣,看電影也是一樣,有討論證明每個人還有自己的思維,還有自己的思想。側面上說明這電影至少還引起別人的思考了。


至少這個電影大家還能拿到知乎上進行討論。 我很看重電影是否會讓我腦袋中進入新的東西,尤其是思考。至少看完這個電影后:

1,關於文明。 日本普通士兵滿街追逐婦女的景象和那個高素質的日本軍官之間對比讓很多人印象深刻。受過高等教育的文明人是不屑於做這些姦淫之事的。他們受過教育,有自己的高尚的追求,懂藝術進而懂得美。姦淫行為可能對於他們自己都是一種傷害。那麼不開化,愚昧無知的人真是很可怕。很多暴行的細節都是這些沒有開化的戰爭機器的炮灰實施的,很可悲。這些士兵本身就是戰爭的受害者,卻要再施害於他人。所以教育,促進文明等等是何等的重要。

後來故事突變。軍官的真正企圖暴露。但是我們能看到他的無奈。因為一個更為強大的未開化的不文明的集團碾壓了他,他只能服從。看來文明對於抑制人性的惡也有很多無奈。但是轉眼一想,記憶中關於2戰歐洲戰場的,無論是文學,電影,書籍還是其他資料中,很少講到德國士兵有類似日本在中國的大規模的姦淫事件的行為。(這個我不能確定,至少我接觸的東西給了我這個印象,如果有偏差,可能來自於國內對於日本兵姦淫行為的誇大。)那麼是否歐洲人更加的文明?

延伸一下。不怕聰明的人為了各自的利益產生鬥爭,只怕和愚昧的人發生糾葛。前者總有利益的妥協點。後者通常會產生毀滅。

2,關於戰爭和集體行為中罪惡感的消遁。(忍不住要先說一句自己真的很淺顯)

大規模的姦淫行為如果真的存在,那麼是說明日本都是人渣嗎?強姦是他們每個人都習以為常的惡行嗎?我相信這其中大多數人如果不上戰場,一輩子都不會去強姦。電影中一群日本兵輪姦回去拿琴弦的妓女那段,大家在外面烤火時的場景,感覺都是正常的人。陸川在《南京南京》也是描述一個正常的清醒的日本兵面對戰場中惡的凸顯後自殺的故事。那麼原因是什麼?戰爭導致的無序狀態會放大人性的惡。關於好的制度能夠讓大家都變成好人之類的話我就不說了。 一件惡事,哪怕惡到極致,如果是集體行為,那麼這種罪惡感會被弱化。於是我想到《烏合之眾》中關於暴民的論述。我就更加傾向於認同 勒龐的觀點。


我覺得這部電影的爭論,反映出大部分國人是沒有獨立思考精神的,所以很容易被影片無稽的邏輯所打動。


1、人傻錢多。蘇州電影票90到150一張,看的人那叫一個多。這麼多錢夠山區的孩子生活半個月了,結果就有人拿著這些錢去電影院看一部劣質電影,看完了還不許別人說不好,連沒有哭會被人鄙視。

2、媒體或因地域主義大犧牲道德審美,或被無良製片人收買,導致人們無法分辨「人性」和「煽情」的區別,紛紛覺得只要把你弄哭了就是好電影。借用紐約時報對《非常響 特別近》評論中的一句話:crying can be one of the great pleasures of moviegoing, but tears can be cheap. 好比我拍了一部電影,電影里有你的孩子,他總是撕心裂肺的哭,你說你哭不哭?可你知道這孩子為什麼哭么?因為我一直在掐他。我掐他不為了別的,就為了讓他哭,他哭了全電影院的就都跟著哭了,然後我就拍了一部好電影。

3、大部分國人沒看過幾部好電影。


評論看得太多,發現跟風的不是一般的多,大概都是一群只看了故事梗概或者道聽途說,跟著瞎起鬨的。說到邏輯硬傷,還請一一點出來,反正我認為並不明顯。南京大屠殺本就是國民的一個痛點,在片子中也沒有過度的誇張軍人神勇和日本兵的殘暴。片中的幾類人在殘酷的戰爭面前都在不斷的選擇,糾結,選擇。士兵們提醒李教官只剩十幾人了,馬上就可以出城了。李教官不忍女學生被害,率部發起攻擊。將小戰士交給教堂後選擇在不遠處守護教堂的他們,英勇犧牲。在日本兵衝進來後,女學生選擇引開敵人,保護了在地窖的女人。在危急關頭,那個原本利欲熏心一心只談錢的約翰,毅然站出來偽裝神父守護學生。在小蚊子跑出來找貓被發現,女學生娟子又機智的給圓過去。最後這十二個女人站住來,知恩圖報,當然還有小喬治。

震撼我的地方太多,有人卻總在說張藝謀怎樣怎樣,一部作品出來難道不應該先它閃光的地方嗎?

最後,他別想說的是那些還在糾結妓女,女學生問題的人,可能我們看的真的不是同一部電影。


我沒有大家那般高深言論和深刻入骨的分解,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女性,我只想說操你大爺的 小日本


作為一個剛看完電影的女學生,在看完電影以後真的非常非常的窒息。被瘋狂的士兵糾纏,也許死真的是很好的解脫。從一開始的染血的尖刀,日軍就像見了血腥味的鯊魚,婦孺們那樣的倉皇無措,足以反應那時的恐怖。南京的軟語襯得這一切更令人難過,所有的繁華都在剎那淪為廢墟。還記得豆蔻,那個說你好像我弟弟的女子,能聽到所有的天真。最後那滴血的發梢,浸在血泊里的琵琶弦,我只能哽咽,也許不知道真相真的更好。士兵們用盡最後的子彈,是為了保護希望的火種。那位外國神父,也願意保護女孩子們的天真,不讓她們去領略黑暗的殘酷。那開在金陵的妖艷花朵,也願意替幼小的嫩苗承受風雨摧殘。但我不禁恐怖起來,因為我從教科書上了解的,戰爭的殘酷遠遠比電影里更甚。這部電影終究還是反應了一個國家的悲哀,讓我們這些差點忘了歷史的人,記起了一座城的血淚。

可能有點偏題,還是匿了吧。


摘開來看,這個電影拍得不壞,好萊塢大片類別吧。就是不應該拿南京大屠殺說事。譴責日本人就不去說他了,要歌頌中國人的人性光輝,怎麼也跟南京大屠殺扯不上邊。在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實中,政府軍隊不作為(或無力作為)、幾個外國人是英雄、剩下的就是中國老百姓像牲口一樣被屠宰。作為中國人要拍這個題材,個人認為只能拍紀錄片。拍其他電影就要煽情,然則煽什麼情?煽中國人也曾經如何偉大的情?別阿Q了,那時那地的南京不存在。嚴謹一點兒,是作為值得感動驕傲的中國人歷史群像的不存在。煽痛恨日本人的情?那有用嗎?作為中國人真有尊嚴的話首先更應該痛定思痛為什麼會讓敵人打進來的吧?

從魏特琳日記中簡單一段日軍12月24日來要100個妓女,結果當天挑走了21人的記錄中就演繹出走的真是妓女、而且還是自己出頭的大義凜然的故事,自我陶醉得有意思嗎?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