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完整看過的第一部美劇是什麼?它是否能代表你對美劇的總體印象?


翻出一個老帖子,都是自己看美劇的經驗得來的,分享下

----------------

看到帖子有人討論經典美劇,俗話: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美劇非要給排座次,顯然是個容易很主觀的東西。

  但有些討論的前提,在我看來是首先要被討論的。

  就像要開會,與會人得先就開會流程、規則、話題界定等技術問題達成一致,所以我這裡只想簡單闡述一下我自己個人對美劇的一點點認識,拋磚引出更多磚出來才好,歡迎猛拍,如果危險到可能我被亂轉拍死活埋,我會逃命的,所以,隨便拍,我就一家之言。

  

  順道,推薦幾部對我影響很大的美劇,不是我認為它最佳,是對我很重要,是一個很私人化的標準。僅供參考。

  

  美劇對中國觀眾的概念,我倒沒想直接就從時間段上劃分,在我看來,收看渠道的變化是關鍵的,反而適合做為三個或三個半對於中國觀眾的不同的美劇時代。

  

  因為是根據渠道劃分,所以我說的每個時代,不見得是時間線上的無縫銜接,恰恰是有一部分顯然是互相融合,互相重疊著的。

  

  只所以用渠道來劃分,也是基於「美劇進入中國觀眾視野階段」為前提,本來就不是美劇簡史,中國觀眾應該是第一位被考慮的。

  

  so,

  

  

  

  

  

  

  

  一、電視時代

  

  這個時代周期最長,基本從最初《大西洋海底來的人》截止到2000年前後。代表作《俠膽雄獅》《神探亨特》《ER》《海灘護衛》《偽裝者》都應該算。

  

 

 這個沒啥好說的,85後,基本就沒什麼發言權了,這個階段沒啥可解釋的,因為資源有限,VCD剛開始普及,那時候還LD呢,DVD尚是奢侈品,且網路不

發達。那時候看了《俠膽雄獅》也只能第二天上學跟同學聊聊(如果沒記錯,這片霸佔了多年的《綜藝劇場》,好像都是周日播?記不清了,請糾正)

  

  

  

  

  

  

  

  這個時代的個人推薦:《ER》。

  

  傳奇般的美劇,也是巨大推動美劇變革的一部經典中的經典。徹底改變了我對電視劇的認知,我在地方有線電視台第一次看到,每次重播都追看,第一季看了好幾遍。後來出碟只追到S07。

  

  至今,閱美劇可謂無數,從整體打分,《ER》一直是我心目中的NO.1。

  

  這部美劇,表面看到的是美國的平民主旋律,是普世價值觀,更深入看到的是人性,是生活,是生命,它深深打動了當時還是中學生的我,影響深遠。

  

  01年來自己堅持寫blog,我談到美劇時總會提到這部劇,不誇張的說,把94年播出的S01拿出來現在放,從內容到技術,到整體美學觀念(強烈的紀實性,首次大規模系統使用多機位的斯坦尼康)仍然是一流,不落伍於現在,可見當時是多麼的超前。

  

  《ER》讓之前所有的醫療劇就像沒被拍過一樣,讓之後所有的醫療劇都像是它的衍生劇。

  

  《ER》是迄今我看過所有美劇裡面的「荒島選擇」。

  

  

  

  

  

  

  

  

  

  

  二、DVD時代

  

  很有趣,這個時代VCD是缺席的,因為容量限制,很不適合以VCD為介質引入電視劇。

  這一時代大概從2000年前後開始,但總共也就維持了四五年時間,2003-2005應該算這個時代的一個高峰吧。

  

  可是這四五年是美劇井噴的四五年,是美劇真正大範圍進入中國觀眾視野的階段,也可以說是中國觀眾的美劇掃盲階段。

  有點像80年代初,各種外來思想進入中國,當時中國的知識分子每天都處於暈氧狀態,氧氣、肥料太多了。

  

  這一時期代表劇太多了,很多堪稱「偉大的電視劇」,引發電視行業變革,甚至電影行業的變革。

  

  除了《ER》這樣的長青樹之外,《老友記》《白宮風雲》、HBO出品各種優質電視劇(《黑道家族》《慾望都市》《羅馬》《兄弟連》等)、CSI、《法律與秩序》(這個出碟偏晚且不系統)。

  

  也是這個階段,開始形成最初一批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美劇迷,知道了peacock是指誰,了解為什麼CBS獲得犯罪頻道的外號,知道「HBO出品,必屬佳片」,知道了電視網和電視台的區別……

  

  國內觀眾對美劇的全面認知才開始,我也曾經給《南都》寫過一段時間的美劇推薦專欄,那個時候我個人熱情高漲,收美劇碟最多時期,不下幾十部。

  

  這段也是中國D版DVD事業最發達興盛的幾年,在大家都在收藏以紅龍為首的品牌DVD的同時,當時的DVD美劇質量也是相當高的。(後來網路發達,快版TVrip壓的美劇DVD才面世。)

  

 

 這個時代還有一個特點,因為DVD的普及,很多老美劇也被翻出來炒了一下,也算增加中國觀眾對美劇發展的認識,比如代表作《宋飛正傳》(另一個傳奇,省

略不表,請用google百度一下)《律師俏佳人》(製作人後來製作了法律戲Practice──也就是鼎鼎大名的《波士頓法律》的被衍生劇)等。

  

  

  

  

  

  

  

  這個時代的個人推薦:《24》

  

  

  

  

  《24》對於業內的重要,我甚至都沒有放到上面的名單裡面,它對美劇、美國電影影響都是深遠的。

  

  但這個劇我更多都是從技術上的推薦,無論是拍攝製作還是劇作理念。

  

  我第一次從DVD上看到這個劇,徹底傻掉,當時大學剛畢業,參加工作,就是做電視劇,立刻推薦給我的老闆看,那時距離後來眾多中國翻拍版出來,還有好幾年時間。但當時,大家就一個感覺,中國拍不了,至於後來終於被山寨了,那是後話。

  

  等我又回到學校讀研,一次在圖書館裡看《電影手冊》雜誌,主編傅東同學力主把《24》做為一期核心的主題文章,可惜我不懂法語,後來找到了一些相關英文來看。傅東都誇大到,認為《24》改變電影史,改變好萊塢,他說得也太過了點,他也因此遭到了法國眾多學者的炮轟。

  

  剛好那期出版後,他來過學校講座,當時我還直接向他提問,問起他對美劇的看法,他的回答在我看來,是那麼的不法國,不《電影手冊》,十分詭異。可能跟他當時剛擔任主編有關,老外也要新官上任三把火,看來中西都差不多,沒準法國電影人當時也把他當法版宋祖德供著。

  

  《24》技術上的高概念,S01能如此精巧的完成,足震撼業界,而且因為動作場面都不大,反而更凸顯S01劇作上的功力。

  雖然分切畫面,非《24》首創,但如此徹底有系統、有美學追求的貫穿發展,以至現在已經完全影響到全世界觀眾的審美習慣,這個是很了不得的。

  

  同樣是斯坦尼康,《24》跟《ER》又顯然不同,細微的差別,視聽感受上相差很大。

  《ER》追求的流暢中的緊張,雖然緊張,但仍流暢,追求無縫銜接、讓觀眾忘記鏡頭、完美的配樂、流暢的剪輯,是精美的現實感。雖然也有部分多機拍攝,但目的在於完成流暢剪輯。多線敘事,重點在塑造人物,情節是輔助。

  

 

 《24》則是充滿毛邊的,可以加強抖動感,現實感不夠,更要紀實感,鏡頭的搖動是經過精確計算和設計的,很多搖動是斯坦尼康搖不出來的,而是借用長短不

一的搖臂完成。多機拍攝貫穿到底,再加分切畫面,對準相同拍攝主體的不同分切畫面並排,這個就完全不一樣了,追求緊張,再緊張,弦兒崩斷了算。同樣多線敘

事,但重情節,輕人物,它必須得輕啊,因為花半天筆墨描寫人物,沒幾分鐘就被小強幹掉了,編劇豈不是太SM?

  

  (因為不死小強殺人實在如麻啊,到現在Tony都叛變了,元老除了小強,只剩Chloe了啊,也只有這三個人物出演戲份超過100集,Tony照正常發展,本季很可能掛掉,那除了小強,原來Geek女Chloe是《24》最長壽女角色啊。)

  

  《24》如果說缺點,就是它是一部給男人看的美劇,我還真沒聽說也不認識身邊哪一個女生追看了所有《24》。

  

  

  

  

  

  

  

  

  

  

  三、互聯網時代

  

  這個時代從2003年前後開始,延續至今,是否已進入下一個時代,或許,沒準吧,取決於渠道變化,融合。

  

  其實這個時代的大標題也可以換作「網路快車搬走網路螞蟻」「VeryCD創業史」「emule大戰BT外星人」「你才下載呢,你全家都下載」

  

  因為這個互聯網時代,對於中國觀眾,也一直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從最初的簡單下載,到後來一直發展至今的P2P下載,再到現在寬頻逐漸普及,視頻網站的踴躍,觀眾都是從網路在線看美劇了。

  

  只是互聯網時代,中國觀眾收看美劇的渠道都在發生著內在的諸多變化。

  

  這個時代的代表作,才是現在中國觀眾最普遍熟知的這批美劇:

  《越獄》《迷失》《絕望的主婦》《英雄》《實習醫生格雷》《豪斯醫生》《緋聞女孩》《波士頓法律》

  各種CSI衍生劇、各種律師衍生劇、各種探案劇(跳大神算命抓人啊,算算術抓人啊,看心理醫生抓人啊,只找人不抓人啊,海軍也抓人啊,各種陳年舊案啊,中年怪阿姨偵探,中年怪蜀黍偵探)、各種抓鬼劇……(科幻類最後單獨做一類闡述)

  

  新劇中還算有代表性的《別對我撒謊》《超感神探》,整體看,這兩部只能說水準之作。

  

  

  

  

  

  

  

  這個時代,我們親見ABC的突然雄起,然後再消沉,CW的誕生,Sci-Fi越來越精彩──終於他們在《螢火蟲》之後拿出了橫掃千軍的BSG,並見證一場精彩而不冗長的旅程,sosay we all!

  

  這個時代里的美劇,沒有最好,只有最鬧。美劇們互相山寨著,速度不比國內山寨手機製造商差。

  

 

 這個時代的美劇,不知道是否跟互聯網發展有關,感覺觀眾是癲狂的,美國的觀眾,中國的觀眾,都一樣。當然,慶幸的是中國觀眾終於真實地為一部名叫《潛

伏》的國產電視劇集體癲狂了一把,說實話,我心裡真高興。之前什麼經典國產劇不是沒有,《大宅門》《闖關東》《亮劍》《暗算》《士兵突擊》都是難得的好

劇,只有這次《潛伏》讓我心裡激動,因為在我看來,《潛伏》如此中國本土化,但裡面處處都潛伏著優質美劇的各種成功元素,姜偉和付瑋如果不是美劇高手才

怪,當然前提得是有了相當厚的專業積累。

  

  說回來,我對這個時代整體是失望的,因為喧囂之後,只有虛空。HBO終於拿出一部夠代表自己水準的《廣告狂人》,我唯一的抱怨,第三季哪去了?哪呢?

  

  

  

  

  

 

 所有的主流劇都像笑話和鬧劇,我看到的只是一個個好創意被糟踐的過程(《英雄》),本來挺純情的苗子,不管不顧就給直接濃妝艷抹拉去拍三級了,我就這個

感覺,稍微好點的,能把脫掉的衣服一件件都穿回來(《迷失》《越獄》甚至主婦們都在努力,給大家留個好念象),變成雞肋的是大多數(瓊瑤劇《格雷》、《越

獄》你就扯吧),他們不被砍掉不是因為他們優秀,是因為沒有更好的替代品,更差的早被砍掉了。收視率也說明不了問題,觀眾沒得選,基本黃金時段你放什麼整

體收視都差不多。

  這裡我必須要提一下本不在討論範圍的真人秀,從《生存者》到《美國偶像》到《與星共舞》,真人秀是這場喧囂和鬧劇的幕後推手之一,雖然真人秀節目本身沒什麼過錯。恰恰是因為drama水準不夠,真人秀這兩年尤其的火。

  

 

 我列出來的代表作都是中國觀眾熟悉的主流電視網主打的劇(不包括科幻和常青探案劇),裡面只有《豪斯醫生》基本保持了一貫的水準,但我依然無法把他算做

我在這個時代的推薦,因為在我看來他本應是個另類劇,結果大熱,還是那個結論,不是怪大叔多麼好,而是其他對手太差。跟怪大叔有點類似的,《波士頓法律》

做為一部衍生劇火成這樣真是了不得,但也是劍走偏鋒的感覺,他跟怪大叔一樣,基本都是「非正常人類」。

  

  《緋聞女孩》要不是現在85後、90後狂追,我都不會放到代表作裡面。因為它就是一個花瓶劇,看的就是包裝,裡面的內容,說實話還不如Josh之前的TheO.C.我覺得更靠譜,而且沒有白培養Ben同學,現在擔綱Southland男一號啊。

  CW今年兩部新劇我看了一集自己就先給他們砍了,其中一部估計拿美國郵政編碼直接做片名了,真有才華。

  

  

  

  

  

  

  

  稍微讓人欣慰的是,《老友記》之後近兩年還是出了幾部優秀的喜劇,比如《生活大爆炸》《30Rock》《辦公室》《好漢兩個半》,但還是那句話,做為這個時代優秀的代表作,還是不夠啊。

  

 

 本來我很想力挺Southland,但我上午看了第五集,我個人認為是水準最差的一集,可能跟我預期高有關。但我認為缺陷是明顯的,一個巨大張力的情節

設定,最後處理得很平淡,要命的是人物走向居然老套,都能提前猜出來,說明刻畫人物不夠。唯一慶幸兩個男主角的線索終於回來,卻很節制,又把篇幅留給別

人,但通篇沒有明顯的亮點。第五集我甚至練野心都沒有感覺到,只有平庸,有點失望。

  

  我也很想力挺《廣告狂人》,但他是一部優秀的大文藝美劇,讓我想起了Studio60,只是Stuido更精英感,《廣告狂人》雖然有通俗成分,可太不大眾了,我很喜歡,但我不會推薦給大眾,這個自己偷偷喜歡就行了。

  

  

  

  

  

  

  

  所以,這個時代我的個人推薦必然是:《明星夥伴》

  

  

  

  

  

  

  

  這是真正一部讓我顛過來倒過去反覆看的一部劇,太好看了,可以推薦給所有喜歡看美劇的觀眾。

  在我多年不買DVD的時間裡,唯一購買收藏的一部美劇,因為要聽前三季的評論音軌。

  我blog里沒少推薦這個劇,有過三兩次吧。

  

  其實他表面片名是《好萊塢那點事兒》,其實好萊塢就是一個華麗誘人的外表,這個劇講的是兄弟情啊,是夢想,是跟生活和上帝反覆開玩笑享受生命的一部勵誌喜劇,對是勵誌喜劇,對我,太勵志了。

  

 

 因為它跟我的工作有關,跟我的夢想也有關,我的夢想剛好就是我的工作,我很多想乾的事,《明星夥伴》里都在干著(不是指每集都有的泡妞部分),甚至去年

我去了LA,真的去那個傳說中的荷里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也去了門口掛著豪斯大叔海報和貧民窟百萬富翁海報的FoxStudio,這些我靠自己的努力去

爭取,去實現,這部電視劇就是我的心靈雞湯啊。當然影評人張小北稱這砣美劇是專門適合被我YY的不二之選,所以看得我那個爽啊。

  

  雖然它是個喜劇,但你需要勵志的時候,看《明星夥伴》吧。

  

  

  

  

  

  

  

  四、所謂的三個半,就是以互聯網為基礎,多麼媒體交叉互相影響的多媒體時代,正發生著呢,我看到的都是現象,沒啥判斷。所以嚴格意義上不算一個什麼時代。

  

  這個時代就是眼下的時代,從觀看渠道來看,就是你回憶一下,什麼時候不再依靠電視機、電腦顯示器來看美劇了呢?那就從那個時候開始吧,到什麼時候結束,是否已經結束了?我不知道。

  

  現在年輕人有了MP4,iPod,甚至手機都能看了,人家美國還有TiVo,中國這個基本算沒有,相信以後收看美劇的方式還會不斷變化,誰知道呢。

  

  

  

  

  

  

  

  

  

  

  五、關於科幻美劇

  

  單列,原因就是對科幻的偏愛,但反而我少說點。

  同時,我算半個科幻小說迷,整個科幻電影迷,科幻美劇最多算三分之一個迷,符合我口味的科幻美劇,迄今也只有一部BSG。

  

  Si-Fi頻道在美國也不是主流大頻道,國內就不用說了,中文暢銷科幻小說的誕生也不過一兩年的事,所以我們目前任何科幻電影、電視劇還只能yy人家大洋彼岸。

  

  我看過印象深刻的科幻美劇簡單推薦一下,可能缺,大家補充:

  《4400》,基本就是《迷失》的科幻版──開頭很好,中間很爛,唯一的區別《迷失》還能靠JJ同學頑強生命力慢慢往回扳,《4400》被砍得我都沒任何印象。

  

  《螢火蟲》,就是酷,要看後來拍的電影版《寧靜號》。

  

  《天外來菌》,三小時的迷你劇,物有所值的劇,推薦。

  

  Fringe我看了幾集,一般吧。升級版的X檔案,X檔案當年我就不感冒,這個從前三集還沒大動我,有機會再追一下。(補充,一年後,我追完了Fringe前三季,整體上說越來越喜歡)

  

  最後,關於BSG的一切,都推薦。關於這個,還廢什麼話呢。

  

  so say we all.

  

  - end -


我完整看的美劇,第一部應該是《神探亨特》吧。當時北京台引進了多少集我就看了多少集後來還買了原版DVD重溫。

它基本代表了我對美劇的總體印象,幽默,快節奏,俊男美女胖上司蠢同事。現在想想可能也對我欣賞美劇的口味偏好有所影響。。


接觸的第一部美劇是越獄,PrisonBreak,當然,越獄不能代表全部的美劇,但卻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改變。

1.越獄之後,只看美劇,因為覺得國產電視劇是在侮辱觀眾的智商;

2.一開始寫博客,也是因為越獄,想找個地方說兩句;

3.感謝越獄把我帶到了美劇的世界,從而得以看到那麼多優秀的美劇:Lost、24 Hours、Lie to me、The Big Bang Theory……


《邪惡力量》- -

《越獄》第三季就棄了,《lost》最後一季看了一半怎麼也看不下去了~~

這三部加起來,差不多就是美劇的總體印象咯


第一部跟著追完的。。。很糟心。。。是Common Law。。。因為一季被砍==

太長的完結劇 懶得追或者還沒追完。。。基本能代表我心中的美劇破案片形象了。。。


發現很多追了一半就沒看了的.....越獄第一二季,Friends看的很零碎,Hero,House。。。blabla都不是全看的。

短劇比較容易看完。比如HBO的羅馬


Seinfeld, 美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到目前為止)的喜劇記錄。 我看了至少10遍。

這是最經典的喜劇, seinfeld這個人現實中間是一個已經用偉大都難以形容的comedian, 光保時捷就買了42部。

bill gates的微軟廣告最喜歡找的就是seinfeld。 牌桌上bill跟我說seinfeld是他唯一的屏幕偶像,沒有之一。


《Lost》,內容非常豐富,穿越、宗教、科學、東方文化、西方文化……每一集都濃縮了非常多的知識、設置了大量的疑問供大家猜想,偉大的美劇。接下來《數字追兇》,一群數學家用數學知識破案,雖然有點牽強,但是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思路,原來只要你喜歡什麼東西,無論它再怎麼枯燥你都能發明出許多有趣的用法。《Mad Man》,還沒有播完,背景是20世紀60年代麥迪遜大道廣告業爆發階段,有奧美、李奧貝納、揚羅比凱、BBDO等耳熟能詳廣告公司,穿插了各種精彩廣告創作過程,也糾結了AE和創意總監、文案與美指關係。這裡的人們除了創意十足,生活十分混亂,酗酒、抽煙、同性戀、家暴、婚外情……


看下來沒看見有說人人都愛雷蒙德的。第一次看是六年前 中央八台 後來就到網上補全了九季。再後來就斷斷續續看完了慾望都市和The L Word.然後就是IT狂人和TBBT.

說起來雖然是很短的六年 但最終還是在兩年前 看了老友記之後才開始真正對美劇瘋狂起來。


第一個是六人行,抱著學英語的態度去看的...

美劇很具多樣性,六人行沒法代表全部...但是它是個不會隨時間褪色的經典

完整的看了九遍....


成長的煩惱,導致我現在只喜歡看情景喜劇類得美劇。

已經看完六人行,

在看中的有 生活大爆炸 南方公園

看了一兩季沒看完也就是覺得沒意思不想繼續看的有lost 越獄等。


csi,可以代表我對美劇的整體印象,比較嚴謹,每一集都有獨立的故事,但是主線還會貫穿整個劇集,每個人物刻畫的都非常好,美國的編劇群很牛


有「完整」這個限定,那就是《加里森敢死隊》,全家都愛看,老幼咸宜。

最早看的都是引進版,《急診室的故事》,《神探亨特》,《海岸救衛隊》,《X檔案》,《成長的煩惱》等,大多沒看全。《ER》後來買過碟,也在網上追,但最後不了了之,唯大結局的時候亮了一把!《X-Files》是最後追全的。

《Friends》,看得相當完整,但不是最早的。


最早接觸的是《越獄》,但是沒看完,然後被老婆拉著硬是看完了《sex in city》,然後又開始看《super natural》這個算是看完了。中間等《super natural》的時候看了2季的《hero》然後放棄,而後看了《how i get your mother》目前還在等待更新中。


The L Word

由於題材過於邊緣,很少有人能夠從第一季雷打不動的追到第六季,我很遺憾,也很難過。我把它稱之為紅樓夢式的美劇,這部劇裡面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讓人頓悟,並且每次看都有不同的理解。我想大概是這部劇里的十多個主角都在獨具魅力各有千秋的同時存在著無法避免的缺陷,這才是真正接地氣的人物設置。包括主CP在六季中一波N折的情感,讓人各種動容。我不太喜歡總在所謂"尺度最大美劇"的排行榜上才能看到它,因為它講的遠比性深刻得多。它描述的其實是一群年輕人成長的心路歷程及相互之間的情感,包括友情、愛情和親情。

以前寫過一篇TLW的影評,我說如果不是因為題材,大概它會比慾望都市還要紅,但如果不是這個題材,真不敢想像TLW會變成何種模樣,所以,這大概就是事物本身的矛盾性吧。

TLW無法代表我對美劇的總體印象,因為從它以後再也沒有任何一部美劇可以讓我每隔一段時間就翻出來重溫,甚至做單集的拉片。推薦其中的兩集S3EP10和S4EP06,這兩集比較明顯地體現了"比起拍美劇而言這部劇的每一集更像是電影"這個論點。

後來看了劇組重聚的訪談,談到編劇跟演員之間的交流,他們是會開會討論人物和劇情的,並在此基礎上對劇情走向進行修改和完善。而別的美劇劇組都是編劇給你劇本,讓你怎麼拍就怎麼拍,沒有討論這回事兒。(本劇女一Jennifer Beals,在對比TLW和Lie to me劇組時談到的上述差異)


第一步是《Friends》。

美劇類型多種多樣,一部是無法代表所有的。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