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坦克發展史Part V——舊日本帝國陸軍的中堅力量 舊日本中型坦克
本專欄舊日本坦克系列鏈接:
日本坦克發展史Part I——新式武器的探索日本坦克發展史Part II——遠東巨獸日本坦克發展史Part III——肆虐中國的豆戰車日本坦克發展史Part IV——處境尷尬的輕型坦克[轉載] 昭和狂想曲——日本オイ超重型坦克(百式重戰)一、九七中戰 チハ
1936年,日軍將開發新型坦克的計劃提上了日程。在新式坦克的要求中,軍方對其有著很高的期望,包括更快的極速、傾斜裝甲等,甚至還討論了焊接車體的可行性。但考慮到當時的道路、橋樑等基建的狀況,在防禦性能和速度兩者間必須做出選擇。討論的結果是決定製造兩輛原型車進行比較,主炮並沒有要求更多,計劃中只希望繼續搭載八九中戰同款的九〇式五糎七戦車砲。
日本陸軍技術本部即刻下達指標。側重裝甲的一號方案チハ(Chi Ha)預期重13.5噸,側重機動的二號方案チニ(Chi Ni)則預期重10噸。開發過程中,將使用雙人炮塔的一號方案受到了更多關注。1937年6月,三菱重工完成了兩輛チハ原型車,而陸軍造兵廠大阪工廠則完成了一輛チニ原型車。チハ最終完成的總重達到了15噸,超重1.5噸;而チニ則達到了指標,總重9.8噸。
兩款原型車都進行了測試,並均表現良好。因為チハ的超重並沒有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而且當時恰逢七七事變爆發,日本陸軍的預算很充裕,造價更高的チハ受到了青睞。由於1937年為日本皇紀2597年,チハ便被命名為九七式中戦車。
九七中戰搭載一門九七式五糎七戦車砲,該炮是八九中戰的九〇式坦克炮的後繼型號,18.4倍徑,發射九二式穿甲彈時炮彈初速349.3m/s,350米距離外穿深25.7mm。作為一款步兵伴隨坦克的火炮,九七式五糎七戦車砲的榴彈效果更受重視一些,其標準榴彈,九〇式榴弾的彈頭內裝有250克火藥,對抗步兵時很強力。
九七中戰採用的是表面滲碳的裝甲板,炮塔前部、車體前部及側部裝甲厚度均為25mm,側後及後部20mm。這樣的防護水平在當時的日軍坦克序列中絕對算得上厚重的,車體前部裝甲僅比九五重戰薄5mm。儘管如此,在日軍後續的測試中,坦克仍會在300米距離上被國軍德械師裝備的的3.7cm PaK 36反坦克炮擊穿,而在1,500米的距離外就會被蘇軍的1932年型45mm反坦克炮打穿。這也是在後續的中型坦克上日軍持續增厚正面裝甲的理由。
在對從泰國繳獲來的美國M3輕型坦克的射擊實驗中,日軍發現,即使是在200米的距離上,搭載57mm短管炮的九七中戰發射的穿甲彈也無法擊穿M3輕型坦克的側面。被逼無奈,使用九七中戰的日軍部隊只能發射榴彈對抗M3。雖然這樣日軍也能偶爾擊中M3輕型坦克的車體頂部對其造成傷害,但這畢竟只是權宜之計,設計穿深更高的坦克炮的呼聲在日本軍方內越來越高。
1939年3月,日本戦車開発委員會認為,「坦克除了一門短管57mm火炮支援步兵以外,也需要另一種高初速的47mm速射火炮執行反坦克作戰。」話中直指當時日本測試中的試製九七式四十七粍砲。這門炮從1937年開始研發,本來是作為一門拖曳式反坦克炮進行的研發,但同時也受到了坦克開發部門的關注。部門內部有不同的聲音,有些軍官認為應該另開發一門57mm長管火炮給九七中戰,而非選用降低反步兵能力、專註反坦克能力的47mm火炮。據「日本坦克之父」原乙未生稱,當時的確製造過57mm長管火炮並進行了測試,火炮49倍徑,炮口初速830m/s,但最終還是採用了與步兵部隊共用炮彈的47mm火炮。1939年諾門罕戰役後,BT-5等搭載45mm火炮的蘇聯快速坦克給了日軍裝甲部隊當頭一棒,開發新火炮的步伐瞬間加速。1940年9月,未完成的47mm火炮就裝上了九七中戰的底盤進行測試;1941年9月,新式47mm火炮的坦克炮版本開發基本完成,次年4月正式定型為一式四十七粍戦車砲。進過評估後,日本陸軍發現,雖然九七中戰的底盤可以承載這門新炮,但需要換裝更大的炮塔。
新炮塔的開發穩步推進,1942年春,裝備新炮塔和47mm火炮的九七改就已經開始陸續駛下了生產線。裝備新炮塔的九七改相比標準型九七中戰重了約0.5噸。一式47mm火炮依舊有著炮塔內的±10°方向射界,同時有著+20°~-15°的俯仰角。炮塔內有兩名乘員,分別是位於炮塔左側的炮手和位於炮塔右側的車長兼裝填手。在發射一式穿甲彈時,一式47mm火炮在500碼(約457.2m)的距離上可以擊穿70mm厚的垂直裝甲或呈30°擺放的51mm厚的裝甲板。
機動方面,九七中戰及其改進型號均使用的是三菱SA一二二〇〇VD發動機。這款12缸風冷柴油發動機在1,500轉時出力150匹馬力,2,000轉時出力170匹馬力,為九七中戰提供了38km/h的公路極速。
九七中戰及九七改是日軍二戰時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系列,總系列共生產2,123輛。無愧其「日本中型坦克的快心之作」這一稱號。
二、試製中戦車 チニ
上文提到,九七中戰在試作階段有一個輕量級的競爭計劃,它就是從未進入量產也未留下很多信息的チニ(Chi Ni)。
1937年,チニ作為九七中戰的輕量級競爭計劃之一製造了一輛試驗車。它有一個單人炮塔,車體內還有通信兵與駕駛員,全車僅三位乘員;完成的原型車重9.8噸。由於這款坦克真的很小,為了增加越壕能力,設計組在其尾部保留了早期坦克較為常見的尾橇。火力方面,其使用了與九七中戰相同的九七式五糎七戦車砲。當然,減重的代價更是致命的:在測試中,チニ炮塔狹小帶來的操作不便的問題被數次指摘,同時作為車體狹小的代價,チニ只能使用九五輕戰上的三菱A六一二〇VDe六缸柴油發動機,其發力只有120匹馬力,在機動性能上相比重量幾乎是其1.5倍的チハ也沒有明顯優勢,最終只能含恨測試場。
三、試製中戦車 チホ
チニ落選後,舊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於1938年下令繼續研製一款便宜、輕快的中型坦克。由於這個原因,一款代號為チホ的中型坦克提上了日程。チホ在1940-41年共製造4輛原型車,但不知為何並沒有留下照片。按照原乙未生的描述,チホ的炮塔與九七改的較像,但炮塔頂部並沒有車長塔。火炮則計劃選取47mm口徑的高穿深火炮。チホ有五對負重輪,同時車體尾部也設計有尾橇。
四、一式中戰 チヘ
1941年開始,日本陸軍開始著手開發九七中戰的替代坦克,代號遵循慣例,用日本皇曆2601年來為坦克定名,稱為一式中戦車 チヘ。1941年8月,木製模型完成。1942年9月,原型車駛下生產線接受檢測。測試和改進一直持續到了1943年6月,隨後在同月開始量產,一共生產170輛。一式中戰的外觀與九七改很相似,但實際有許多改進的地方。九七式的車體大部分為鉚接接成,一式中戰則幾乎全部改為焊接;車體和炮塔前部裝甲倍增,從25mm增強到50mm;引擎換裝統制型一〇〇式発動機,該發動機為V12柴油機,出力240匹馬力;炮塔變為三人炮塔,增加一名專職裝填手,減輕車長負擔;彈藥基數也增加了約20發。
火力方面,一式中戰依舊採用九七改的一式四十七粍戦車砲作為其主炮,炮口初速810m/s,裝在一式中戰上時俯仰角-15°~+20°。作為一款1943年才正式進入量產的坦克,它的口徑和穿深明顯的落後於時代了。該型中型坦克在公路上能跑出來44km/h的極速,是量產的日本中型坦克中跑得最快的。儘管這款坦克在面對美軍的M3輕型坦克時有一戰之力,但一式中戰來得太晚了。當時美軍早已換裝M4「謝爾曼」中型坦克,因此一式中戰依舊處於下風。
作為一款九七中戰的「完善型」,一式中戰在各方面相比前者都有著穩步地提升,唯一不盡如人意的可能就是其依舊只有一門47mm火炮這件事了。而這項缺陷直接帶來的是日本陸軍的新計劃——三式中戰了。
四、三式中戰 チヌ
在印度支那陷入苦戰的日軍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遭遇的M3輕型坦克越來越少,而M4中型坦克則越來越多。一式中戰的火炮在對抗這種新式坦克時只能選擇攻擊其側面或後面,而M4的前部裝甲則是堅實的很。與此同時,日本正在研發的兩個新坦克的量產似乎仍是遙遙無期。因此,對一式中戰進行改裝,塞入一門更強勁火炮,從而及時替換過時坦克的新型坦克提上了日程。這個新計劃開始被稱為新中戦車(丙),代號名稱チヌ。1944年初,日本陸軍的初期計劃是讓這個應急坦克與四式中戰共享同一門試製五糎七戦車砲○新。火炮試製完畢後裝入四式中戰一號試驗車進行測試,但效果不佳。為了儘快量產,三式中戰的設計組決定以九〇式野砲為基礎研發一款坦克用75mm火炮。1944年9月,日本三菱重工製造了兩輛搭載75mm火炮的三式中戰原型車。由於當時製造一款高水平坦克的需求已經迫在眉睫,兩個月後的1944年11月,三式中戰便開始了量產。
三式中戰作為應急產物,直接沿用的一式中戰的車體,引擎也還是原來的統制型一〇〇式発動機,出力240匹馬力,公路極速38km/h,相對一式中戰略有降低。不過三式中戰換裝了一個大炮塔。大炮塔呈六邊形以增強避彈性能,同時炮塔環直徑增至1.7m。炮塔內設三名乘員,車長位於右後方,左前方為炮手,炮手後側是裝彈手。炮塔採用電力轉動,不過車長和炮手也可以進行手搖轉動。炮塔裝甲厚度為:前部裝甲50mm,前側面35mm,後側面25mm,後部25mm。
作為三式中戰存在的意義,它搭載一門三式七糎半戦車砲II型火炮,倍徑38,初速668m/s。這門火炮的原型九〇式野砲曾被一式炮戰車使用,隨後因為1944年3月研製完畢的57mm口徑新火炮研發失敗,而被正式改裝為坦克炮。該炮於1944年6月開始研發,著重於減小其后座力。火炮在同年八月定型時,炮架、高低機和反後坐裝置均為重新設計而成,但制退復進機仍與九〇式野炮一樣伸出炮塔外。在發射一式穿甲彈的時候,該炮能擊穿垂直放置的3.3英寸(約84mm)厚的均質裝甲板。
作為舊日本帝國陸軍最後的垂死掙扎之一,三式中戰共製造166輛,全部被用於沒打起來的「本土決戰」留在日本國內,並沒有出擊記錄。不過就算這樣,日本陸軍也沒有放棄改裝三式中戰的計劃,主要是將四式中戰/五式中戰的火炮裝入三式中戰,給他再來一次「火力升級」。
三式改的計劃首次出現在日本陸軍1945年2月的「昭和二十年度整備計畫」中。同年3月19日,四式中戰二號原型車在愛知縣伊良湖試驗場完成射擊實驗後,其炮塔就被直接裝上了三式中戰量產型211號的車體,進行射擊實驗。實驗結果喜人,裝試製七糎半戦車砲(長)II型的可行性很高。於是,在三式中戰的量產計劃中,包含211號在內的55輛三式中戰將換裝該型火炮,但僅停留在計劃階段。
五、四式中戰 チト
儘管在編號上四式中戰看起來很像是三式中戰的後繼車型,但實際上四式中戰的開發早在1942年就有了雛形。1942年9月,舊日本陸軍兵器行政本部發布了新坦克的開發指令,稱為新中戦車(甲),假名代號チト。同時開發的還有新中戦車(乙),是五式中戰的雛形。當時提出要為新中戦車(甲)搭載的火炮為一門長炮身的47mm火炮,重量約20噸,前裝甲厚50mm,最高時速要達到40km/h。20噸的重量下放上一門47mm火炮簡直是暴殄天物,設計人員甚至在1942年提出過將一式中戰的火炮並排放入炮塔的試製雙連四十七粍戦車砲計劃。不過後來在1943年7月,軍方通過分析蘇德戰場上的坦克設計,決定變更計劃,改為搭載一門57mm火炮,擁有75mm的前裝甲和25噸的重量的坦克。
1943年4月,試製五十七粍戦車砲竣工,並於同月20~24日進行竣工測試。測試結果為:①、火炮的炮口初速和推測的有很大出入,下次實驗需要進行測定;②、炮彈裝葯無法抽出並手動點火,方向機的轉把過於沉重,需要再加工;③、下次測試將著眼於測試彈道性能和身管壽命。返工的火炮於1944年3月完成,稱為試製五糎七戦車砲○新。同年5月搭載上了四式中戰一號原型車進行射擊試驗。實驗的結果並不樂觀,火炮由於威力不足而未被採用,搭載57mm火炮的計劃就此終止,與失敗的火炮一同淘汰掉的還有四式中戰的一號原型車。
1944年7月,舊日本兵器行政本部決定,四式中戰改為搭載一門75炮。為了儘快裝上火炮,1944年8月30日發表的文章中提到,為了五式中戰設計研發的試製七糎半戦車砲要弄出來兩個版本,有裝彈機的版本稱為試製七糎半戦車砲(長)I型,供給五式中戰使用;試製七糎半戦車砲(長)II型則要去除裝彈機,缺失的重量則用平衡機進行平衡。
II型火炮於1944年10月完成一門試製炮。這門炮56倍徑,全重2,221千克。1945年2月,搭載長75炮的四式中戰二號原型車製造完成,裝車後的俯仰角為-6.5°~+20°。製造完成後,日軍隨即於2月26日對二號原型車開始進行測試。測試直到二戰結束也沒完成,最終四式中戰就只停留在原型車階段,從未進入量產,也未見戰鬥記錄。二號原型車戰鬥全重29.5噸,彈藥基數65發。關於其使用的火炮的穿深,各種資料眾說紛紜,互相對不上號。在1000m距離上的穿深數據從75到140mm不等,有可能是打不同的靶得出的數據。考慮到日本火炮的一貫表現,以及其發射的炮彈僅為AP彈,並未使用被帽這種能顯著提升傾斜靶性能的設計,本人推測其千米穿深在100mm@30°左右,與德軍四號坦克的7,5cm KwK 40 L/48相近。
四式中戰採用日本之前從未用過的鑄造工藝製造炮塔,鑄造部分分塊完成,總裝時再用焊接接成。日軍工廠對這種新工藝很不熟悉,鑄造件在冷卻後曾發生形變導致無法總裝,以致於只能再返廠一次才能使用。
裝甲方面,四式中戰首上裝甲75mm,側面25~35mm;炮塔前部裝甲75mm,側後均為50mm,與當時各國中型坦克基本保持了同等水平。由於二號原型車的鑄造炮塔生產時故障頻發,三菱認為要在量產階段改成與三式中戰結構相同、但裝甲厚度增加的焊接炮塔。
機動方面,四式中戰採用一顆三菱AL四式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1800轉時出力412匹,公路時速最高可達45km/h。
六、五式中戰 チリ
1942年9月,舊日本陸軍兵器行政本部決定開發一款搭載長57炮的新型坦克,稱作新中戦車(乙),假名代號チリ。1943年6月30日的會議上,チリ也進行了重新規劃。原先的坦克研發計劃均從易於量產的方面進行的考慮而忽略了日本坦克的性能在國際上處於劣勢地位,因此此次會議決定把研發的中心改為增強日本坦克質量。新式坦克要用上舊日本最好的技術力量,搭載在1000m距離上能擊穿80mm均質裝甲的75mm坦克炮。同時,考慮到日軍的反重坦力量不足,會議還通過了兩個搭載105mm火炮的反坦克炮計劃。チリ的設計和製作被委託給了三菱重工。
1943年9月23日,三菱提供了一份坦克開發原案。這份原案中,坦克的戰鬥全重34.8噸,採用一顆德國BMW的600馬力水冷發動機提供動力,主炮為一門75mm L/56坦克炮,副炮為一門37mm坦克炮,以及三挺機槍。原案中五式中戰的炮塔很小,但收到「要把五式中戰的載彈量提升到100發以上」的要求後,二稿中的炮塔變得碩大無比,用於存放彈藥。
這門計劃搭載的新式火炮來頭不小,它的原型可以追溯到瑞典博福斯公司生產的7,5 cm luftv?rnskanon m/29型防空炮。在中國戰場上繳獲該型防空炮的日本陸軍通過逆向工程成功仿製了該炮,並命名為四式七糎半高射砲。為了將它裝入坦克炮塔內,日本陸軍重新設計了它的反後坐裝置,並為其設計了半自動裝彈機。坦克炮於1944年4月製造完成,稱為試製七糎半戦車砲(長)I型。這個帶有半自動裝彈機的火炮裝進了五式中戰的大炮塔裡面,而後由於四式中戰的57炮被否決,在火炮基礎上去除了裝彈機的試製七糎半戦車砲(長)II型則被放進了四式中戰的炮塔內。裝在五式中戰內的試製七糎半戦車砲(長)I型總重2185kg,俯仰角-10°~+20°,炮口初速865.3m/s。而有關火炮穿深之類的數據,五式中戰與四式中戰是相同的。
很多英文論壇有一種說法,猜測五式中戰有改裝88mm高射炮的計劃,傳的有板有眼的。但實際上當時日本陸軍並沒有類似的計劃,為五式中戰換裝大口徑火炮的計劃的確有一些傳言,這個計劃稱為チセ,是一個為其換裝105mm口徑火炮的計劃,但沒有任何圖像證據留下來,甚至連圖紙都沒有,僅在部分文獻中有過隻言片語的記載。
除了一門75mm口徑主炮以外,五式中戰還在車體上安裝了一門一式三十七粍戦車砲,其是前期型二式輕戰的主炮。雖然並沒有獨立的炮塔,但這門副炮是有左右射界的。設計的目的是「為了節約主炮炮彈,完成對非裝甲車輛、輕裝甲車輛、機槍陣地、反坦克炮及步兵的壓製作用」。不明白為什麼有著超過100發的彈藥基數的五式中戰還需要這種畫蛇添足的操作。
引擎方面,五式中戰採用的是一顆改良自BMW VI的川崎九八式八〇〇馬力発動機。這款航空發動機原本用在九八式軽爆撃機上面,出力可達850匹馬力,但做了適配性改造後在五式中戰上出力僅為550匹馬力。不過這台發動機的表現也還好,五式中戰裝上後最快能跑到45km/h(一說42km/h)。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顆發動機也被用在了日本的150噸級重型坦克百式重戰オイ上面,不過裝了兩顆進去。
五式中戰的首輛原型車於1945年3月完成,隨後計劃就被一直擱置到日本投降。軍方聚焦的中心還是與五式中戰火力相同、所耗工時更少的四式中戰,五式中戰的生產就這樣被無限期擱置了下來。
隨著半自動裝彈機在第二版火炮中被淘汰,五式中戰巨大的炮塔顯然是一項不利於其戰場生存性的特點。在名為チリII型的計劃中,大炮塔被徹底拋棄,重新回到了類似四式中戰的小炮塔設計。該款設計停留在圖紙階段。
以上便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啦~歡迎點贊關注~
推薦閱讀:
※求科普一下《博物館奇妙夜》里的歷史知識?
※中國拍《博物館之夜》將會是怎麼樣的劇情?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司馬缸!
※西班牙伊斯蘭化,來自東方的文明之光
※中國有哪些有意境,有古韻的城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