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代首飾設計師,瞧不上「大鑽石」

文 | Mina

SODO資深珠寶設計導師

上世紀60年代之後,由歐美開始興起的一種挑戰各種材質組合,以實驗性的創造、藝術性的思考,加上手工製作讓首飾轉而成為一種表現個人思考,甚至是反映社會的媒介。自此當代首飾不再以漂亮和裝飾為目的,它同時也擺脫了「財富」,「經久耐用」及「特權」的寓意,當代首飾被更多的作為一種自我個性的表達符號,而貴金屬、鑽石等貼有「大眾化」標籤的貴重材料,也從當代珠寶首飾設計師的視線中逐漸淡出,或是徹底轉化為表達「個性」思想的媒介。

不僅如此,當代首飾的材料範圍也得到了擴展。可以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用品,例如:紙張、玻璃、木材、顏料、布料...換言之,當代首飾已經涉及到了對材料的研究,這就要求藝術家有很強的調研能力和工藝技法。在某種程度上,媒介材料的選取會與作品的思想感情產生鏈接,通過某種特定的材料能更好的反映出作品想要表達的意境,同時也表現個性化。

更有甚者,對媒介材料的擴展進行了極端化的嘗試,那就是不使用媒介材料。例如:利用燈光照在模特身上的影子,或是太陽在人體身上曬出的痕迹,甚至是直接利用人體所作的裝置作品。當然,與其將這類「概念首飾」歸類為首飾,可能將其歸為「藝術作品」更為合適。

Kim Buck作為丹麥最傑出的當代首飾藝術家,是當代首飾的先鋒及起源人之一。他的作品同時追求當代首飾「形而上」的創作理念和傳統金工的一絲不苟。雖然Kim Buck總習慣自稱為「金匠」,但在其首飾創作生涯中,他始終致力於通過表現首飾的深層意義來打破傳統首飾只作為飾品的概念。他在2005年的作品《Diamond Ring》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Kim Buck在此系列作品中挑戰傳統珠寶里「鑽石」這一貴重材質的意義,他將人們對鑽石的傳統認知抽離出來並形成一種概念,這種概念可以是財富的象徵,也可以是人間美好事物的代表。雖然對鑽石的理解不盡相同,但我們取得的共識則是這件作品意味著首飾的價值不再是材料本身,而是它「形而上」的內在含意和引發出的思考。

Buck以金,銀,珍珠,鑽石甚至是金屬塑料箔完成一系列複雜的首飾設計。既使用傳統手工工藝也使用CAD/CAM(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計算機輔助製造)這樣的現代技術,正如他所說:「作為一名金匠,我所受的教育是我所做一切的基礎。我在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中,這使我即尊重同時也討厭,而最近我正把這樣的感受反映在我的作品之中。」

當代首飾其實「無所不能」,同時又「無所不用其極」。對於當代首飾而言,重要的不是首飾本體,而是首飾背後的故事與概念。當代首飾既可以背離傳統珠寶的概念,讓設計師使用綜合性材料進行自我表達,同時也可以繼承傳統珠寶的內涵,利用突破想像力邊界的新形式重新定義珠寶首飾。

歡迎關注SODO官方微信(搜索:sodo_art)

如有設計求職、專業技法、職業提升、求職作品集方面的問題,可私信宇文妍諮詢

推薦閱讀:

【百科】探索全球珠寶證書
珠寶首飾定製流程 [完整圖解]
40歲前,他經歷斷手、喪偶、入獄、流放,卻設計出世界上最美珠寶,圈粉法國國王(上)
珍珠千萬別規矩戴!這裡有更時髦活潑的品牌選擇
高仿珠寶需注意,不僅騙人還價格貴

TAG:珠宝设计 | 珠宝 |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