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速成,但速成知識卻會損害大腦

曾多次有人問,「我看不進書,但想學點有用的知識,怎麼辦?」

我大都這麼回答:

「最重要的是先培養對閱讀的喜好,從感興趣的內容學起,知識終歸是多多益善的。」

以往我對這個觀點頗為滿意。今天看來,我應該為那份竊喜深感愧疚,因為這個回答只對了一半。

有缺陷的一半是什麼?

知識其實並非多多益善。

理由有二:

其一,多數知識有嚴格的適用範圍在不知道知識的局限性之前運用是非常危險的。這就像一個「還沒學會降落」就直接開飛機上天的人(除了劫機撞樓的恐怖分子)。

但這並沒那麼可怕,畢竟可以通過多元化的知識彌補缺陷。

可怕的是其二,部分「錯誤的知識」具有寄生型病毒效應

這類知識就像活在頭腦中的寄生蟲,一旦被感染了,對宿主的傷害既深遠又難以覺察

典型癥狀如:

  • 心浮氣躁、學不下需要動腦的知識;
  • 對嚴肅知識的容忍度低,不懂「運用」知識;
  • 認知、思維技能一直滯留在「淺知識」層面死循環,而自身還意識不到;

……

最終對個體思維能力造成的傷害這裡不方便說,但是如果你負責過招聘就會驚訝一點:

  • 為何思維同質化、千篇一律的人那麼多?
  • 為何能提出解決全新問題想法的人卻那麼少?
  • 為何近年社會的學習熱情那麼高漲,但真正有才能的人不見得有多少?

所有詭異的現象都指向了一個可能性:有些知識有毒

事實上,在你閱讀本文時,這個寄生型病毒已感染了廣泛人群。

也許包括我,也許也包括你。

那麼,到底是什麼「知識」具有如此強的破壞力?

它到底是如何「損壞」大腦的?

我們該如何識別它,抵制它?

一、知識毒瘤是如何潛伏進我們思維深處的?

看到這裡,我們也許會初步設想,這種「知識病毒」是否來源於某些「陳舊的知識」。

比如古代皇帝們最熱衷於「長生不老」仙丹的煉製;又或者是西方熱衷的「鍊金術」、「占星術」;以及其他各類迷信思想……

很遺憾,這些「有毒的知識」大都非常新,甚至披上「科學」的外衣,多數還是由公眾人物甚至權威機構發起……其中最典型也最廣泛的一類知識就是我們熟悉的:快速成功的方法論(下面簡稱「速成論」)。

為方便各位朋友深刻理解負面知識對頭腦的損害本文就以「速成論」這類極具時代性的知識進行闡述。

深入闡釋前,你可以質疑下:憑什麼說「速成論」是負面知識?

為了確保理由的充分性,我從三個完全不同的維度切入說明下:

市場維度

我們先假設「速成論」是正確的。比如,「學了某課程然後能拿月薪5萬」。那麼,掌握這個技能的人很快就極具膨脹,按照「供需-價格」關係,這項技能很快就會急劇貶值。可見,「速成論」違反了最基本的市場原理。

如果你覺得市場維度的分析太邏輯化了,我們不妨看下:

價值維度

「速成論」為了迎合大眾「尋求簡單的、確定性的成功路徑」的心態,必然是「線性」、「孤立靜態」的「簡單系統」方法論。而現實世界,無論是商業、互聯網、還是社會組織、包括人類大腦……全都屬於「複雜系統」的範疇

舉個例子:

時下「技能提升」類暢銷書普遍都會提到一個話題:

如何以更少的時間學更多東西,然後搬出認知學、記憶衰退、心理學各種理論教讀者如何學習才能更多的「記憶」知識。

表面上看似「科學」,但這些論點在「出發點」上就大錯特錯了

它把人腦預設成「記憶存儲器」,把「知識」當「文件」,把「學習」當做「複製」的一個過程(這是機械思維)……但真實的人腦不是電腦,人腦是屬於複雜系統,而電腦只是簡單系統,兩者的差異就像木偶跟哆啦A夢(強人工智慧)那麼大。

人類學習知識的真實過程是一個「以舊知識同化新知識-重新構建-猜測-批判-驗證-再創造」的有機創造過程

*後續我會推專題詳細探討學習機制的問題。

記憶僅僅是學習的副產品,而不是學習的目的

這些錯誤學習的深入人心也解釋了為何那麼多人「學了那麼多卻什麼也不會」。

*據我了解到的目前國內「高效學習」的方法均沒能跳出線性思維的局限

現實是複雜世界,能解決複雜系統的問題才有價值,而複雜系統需要的思維是「非線性的」、「關係-動態交織的」,這完全跟「速成論」的思想是對立的。

簡而言之,「速成論」太簡單了(才能吸引大眾),簡單到不能有效解決任何有價值的問題,簡單到無法讓受眾獲得真正進步

如果你覺得價值維度的分析還不過癮,我們不妨再從大腦思維發展的生理維度看下:

大腦生理維度

我們直覺上是否覺得我們思維的發展、進步就像打怪升級一樣是平滑上升的?

神經生物學的研究已經證實了:不是。

與我們的直覺相反,人類思維的進步絕非平滑上升的,而是呈階梯狀

圖:思維實質進步的體現總是滯後於真正進步的時刻

這裡我們就不用神經學那些晦澀難懂的技術討論,只需觀察下電腦即可:

電腦升級操作系統的時候需要一段較長的「停機升級時間」,但是我們卻從未見有人「自然休克」升級大腦思維。

一些朋友可能說,「睡覺時不是么?」。

對,睡覺時確實是我們大腦修復神經的時候,但那只是修修補補,而不是升級思維技能。

我們不可能演化出睡覺時「升級思維」的生理機制。

理由很簡單,畢竟,睡覺中途被吵醒的情況太常見了:野獸的嚎叫、孩子喝奶、天上響雷、妻子發火……如果思維升級到一半被吵醒會怎麼樣?不就直接成植物人了?

現實中,人類思維的進步必然是通過一種保守的策略實現:

儘管大腦學習了全新的思維技能,但是它潛藏在思維深處,即平常行事時,我們仍舊採用舊的成熟思維,直到有現實行為「證明」新的思維能夠勝出舊的思維為止(這個過程在潛意識中進行,我們感知不到),最終體現如上圖。

這個結論從兒童發展的研究中可以看到。

為何許多孩子的全新「技能」,比如,從爬到行走、從發聲到說話,好像一夜之間突然學會?

我們太習以為常了,以至於從未想過這個問題

人工智慧專家就明白,從不會說話到會說話之間的差距,就像你騎著鴕鳥卻想飛的比超音速飛機還快。這絕不可能一夜之間學成的。

這些新技能的基礎其實早就在長時間積累中醞釀了(只是沒體現出來)。

這正是真實學習中最迷惑(誤導)人的地方:

我們誤以為學了很難的新知識沒什麼用但它真正發揮大都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後(體現)。這就是為何很多人認為讀書不如送外賣,因為它的價值沒有即時反饋出來。

這個特點讓現實反覆上演了一幕幕古希臘式悲劇:

多數人學習速成論的初衷恰巧是因為先前啃了很多「硬知識」,但沒有感知到進步,學習「速成論」之後沒多久恰巧出現了某種進步(其實是先前的硬知識隨著閱歷漸漸與你的舊思維磨合發揮了作用),結果多數人卻極不公平的將功勳章賜予「速成論」。

以上我們從市場、價值、大腦生理等三個不同維度分別揭開了「速成論」知識由於撿了大腦思維漏洞的便宜而造成了負面影響

但是,如果這些「速成論」知識僅僅是「無所作為」,最多也就用近年流行的話來說「繳納智商稅」劫傻濟猾、劫貧濟富,一次性傷害也就罷了。

本文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遺憾的是,知識病毒並非普通的的感冒病毒。人感冒了,過段時間自然就痊癒。

知識病毒更傾向於「癌」的性質……雖然沒那麼嚴重,不至於讓宿主致命,但卻會使大腦致「殘」

二、知識毒瘤是如何損害大腦的?

如果我們想直觀了解大腦受損有多嚴重,不妨先簡單了解下健康的大腦思維是如何運作的。

人腦作為身體中最消耗能源的器官(占體重僅2%,耗氧量卻佔了25%),從進化視角來看,在漫長而食物緊缺的原始社會,我們不難想像大腦會演化出一種「高效節能機制」,我們對這些機制並不陌生,比如:

  • 如無必要,盡量少動腦(貪懶);
  • 如有必要,優先採取簡單決策策略,比如「從眾」、「聽從權威」、「近因效應」、「尋求短期反饋(短視)」…

以上在現代人看來屬於缺陷的低級思維,在「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原始社會中卻是我們保命求生的殺手鐧。換句話說,任何一個健康的現代人大腦中依然保留著節省能源的原始機制,這是正常的。

好,下面我們看一下,「速成論」等負面知識究竟是如何改變我們這個「節省能源」的原始機制來損害大腦的。

現代生物學對大腦的認知都達成了一個基本共識:大腦是一個複雜的自組織系統(非中央集權控制)。

但是,學過編程的朋友應該就會提出一個問題:那大腦是採用什麼機制來避免自己的思維陷入一個死循環呢?

比如,我們自古就懂得欣賞美麗「賞花賞月賞秋香」,但我們的思維怎麼防止自己不會一個勁的賞花直到餓死為止呢?

大腦深處到底是採用什麼機制阻止思維陷入死循環的呢?

程序猿朋友都知道,一個健康的系統通常會激活「死鎖檢測程序」,進而清除死鎖。

我們大腦也有類似機制,一旦大腦陷入「疑似死循環」狀態,比如,你坐在書桌上反反覆復做著練習題,大腦就會啟動「解鎖程序」,具體的表現我們非常熟悉:

即讓人產生一種「焦慮、無聊、煩躁、厭倦」等負面情緒,或者變得更容易「轉移注意力」。

可見,這些經常阻礙大家「學習」的負面情緒本來是大腦演化出來排查錯誤思維的自我保護機制

聰明如你應該意識到了,我們思考困難問題時,思維時不時會陷入循環試錯的狀態。恰恰是我們現在非常看重的能力:專註力——它卻恰巧疑似「思維陷入死鎖」狀態

對於「能源告警閾值較低」的大腦,這可不是件好事。因為它時不時就會觸發警鈴

這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人學習困難問題時更容易走神,煩躁,因為大腦其實在保護你(不要沒事浪費能量)。

但是,人類這種即無翅膀又無利爪還略微矯情的靈長類動物,靠的恰恰是思維優勢取得勝利。

所以,一個健康的大腦,其思維檢查告警應該是維持在適中水平的「閾值」,即,既不能過於敏感(稍微思考就走神),也不能太遲鈍(有事沒事陷入沉思中成為其他猛獸的美食)。

有了以上大腦的認知基礎,我們終於到了揭開「速成論」知識是如何損傷大腦的謎底了。

我們相信「速成論」是真的這種「確證信念」(生理層面是改變了大腦的局部神經聯結或獎賞迴路)會急劇降低上述提到的「大腦告警閾值」

PS:凡事追求速成的心態(雖然初衷是好的)會產生同樣的負面效果,這一點我們尤其需要警惕

請注意,大腦作為一種適應性極強的器官,雖不至於一夜之間發生質變,但這些並非發生在朝夕之間。

別忘了,我們的社會充滿了各種一夜暴富的神話故事,長年累月各種社會媒體狂轟濫炸、整個社會風氣浮躁,惡性循環熏陶多年之後——社會已經演化成了這種病毒知識(速成論)傳播的絕佳溫床。

一旦大腦遭病毒知識感染後:

思維變得高度敏感,只要一發現「疑似死循環」即「告警」——讓我們分散注意力,或者喚醒我們的各種負面情緒(焦慮、煩躁),以此實現思維的「解鎖」。這徹底割斷了我們深入思考的能力

這進一步解釋了為何當今的各種瀑布信息流產品(比如微博、朋友圈、獵奇內容、短視頻、直播等等)能夠擁有如此海量受眾:

我們的原始人大腦並不會識別內容質量,要知道,在原始社會裡任何新事物的出現可能都會影響生存,所以,大腦會把任何「新」信息都解讀成「高價值信息」,值得消耗大腦能量去重點追蹤。

因此,智能手機的便利恰巧為上述「轉移注意力」敞開了大門,可怕的是,一旦我們進去了就很難再出來了,因為互聯網上新資訊永無止盡。

這進一步加劇了「缺陷知識」對大腦的傷害

《網路上癮者不正常的大腦白質完整性》的研究顯示這類思維習性慢慢的導致了大腦生理層面的質變——類似於煙癮、毒癮引發的病變。

如果我們覺得這些程度的「腦損傷」已經夠嚴重了……但我還需要很負責的告訴你,很遺憾,這才只是雪崩式傷害的開始。

三、負面知識對大腦造成的二次倍增傷害

心理學有個核心概念是「認知失調理論」,即我們有一種強烈的維持「對世界的認知」與「我們的內在信念」高度一致的傾向

比如,你發自內心的喜歡某明星,但他(她)出軌了,你第一時間的反應是為他的出軌尋找「正面理由」。比如,是否他對象出軌在先,或者對他不好等等,以至於你在查看各種花邊新聞時,也只留意與你信念一致的資訊。

這就相當於把自然開放的大腦強制進入封閉系統狀態

而「速成論」的二級傷害恰恰在於此:

一旦我們繳了各種「智商稅」花了時間精力去踐行「速成論」失敗後(這是必然的),由於「認知一致」的心理本能,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不是認為「速成論」有問題,而是認為自己實施力度不夠,甚至質疑自己

就像中世紀的歐洲,那些遭黑死病(鼠疫)肆虐的信徒們,在求醫無效後不是想著趕緊發展醫學,而是認為自己對上帝不夠虔誠,於是上天降下災難,以至於人們聚眾祈禱(這加劇了病毒傳播),甚至拿鞭子抽身體(認為能贖罪),最終的結果是黑死病延續了四百年,歐洲人口減少了一半。

這就是負面知識的倍增傷害,它(利用心理一致)抑制你的「自我糾正」思維,對「缺陷信念」陷得太深的人,僅憑自身的力量就很難自救了。(很多陷入各種癮症、邪惡宗教的人難以脫離也是類似道理)

這最終導致了極其強烈的「封閉思維」只看自己想看的、看得懂的信息。互聯網上不少「噴子」就具有這種思維,他們從未真正全面理解內容,一旦看到與自己思想抵觸的內容就開火。

至此,我們已經從大腦運作的角度深刻解釋了以「速成論」為代表的負面知識為什麼能夠對大腦造成如何嚴重的「損害」。

這個結論也解釋當下眾多的詭異現象:

  • 為何很多人都養成了「跳讀、只看結論、只看功利書」的習慣;
  • 為何社會認知水平較低的群體普遍都追求「速成」
  • 為何花大量時間勤奮踐行速成論的群體反倒是進步最慢的群體;
  • 為何「吃一塹長一智」很難在「速成論」的受眾群體中發生;
  • 為何當今各類暢銷書存在如此多膚淺缺陷知識卻還能大張旗鼓的受追捧;

……

慶幸的是,一旦我們「深刻」認知了大腦受損的實質原理,要根治病毒知識的威脅也就沒那麼難了。

*這就是為何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如此有用

四、我們如何保護大腦不受負面知識的侵害?

策略一:接種免疫疫苗

比如本文的「深刻解釋」就是一個典型的知識疫苗了。

如果你自認為心浮氣躁,或者依然迷信速成論,還是老建議,可以把本文看多幾遍

*順帶分享下李少加個人的閱讀習慣,對於啟示我的內容,我是會反反覆複閱讀N遍的。另外,「少加點班」多數文章蘊含信息量極大,僅看一遍確實很難內化。

另外,對於中度浮躁者,把智能手機上的推送提醒關掉,上班、學習時把手機放在視野之外,或者把低質量信息流APP直接刪了,這些都是簡單易行的糾正方法。

策略二:識別並遠離缺陷或淺顯知識

或者我應該這麼說,生命如此有限,請盡量將時間揮灑在價值密度高的信息上。膚淺的知識(通常也是有缺陷的)大都特徵非常明顯:

迎合你的胃口,沒有「深刻」解釋、僅僅用案例支撐論點,純經驗主義(不會涉及到嚴謹理論),甚至辭彙量(不是字數)都非常少。

如果想看膚淺知識的案例,很簡單,隨便點開朋友圈看一篇泛泛而談的十萬+文章就明白了。

策略三:嘗試啃些大磚頭硬知識,體驗次好處

我屬於記憶力很差的一類人,比如我幾乎記不住任何一個手機號碼。但近年來我卻發現自己在學習全新知識時總是異常輕鬆、或者理解的非常「深刻」。

比如,我以前學習「心理失調」時就「秒懂」,不是因為聰明,而是因為很久以前了解了「控制論-負反饋」理論,彼此間存在內在一致性。

又比如,我學習大腦神經認知時,總是會不自覺結合進化論來輔助理解:某些思維明明是缺陷為何會演化出來呢?因為它在原始叢林條件下是優勢……如此理解的就更深刻了。

這就是你下過功夫深刻吸納一些「大磚頭」的好處,它能讓你觸類旁通、融會貫通,在以後學習新知識時還能產生「加速升級」的效果

慶幸的是,大腦潛意識的計算能力約是有意識能力的10…萬倍。作為目前已知宇宙中最智慧的器官,大腦的潛意識能力可不是鬧著玩的。

比如,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很難啃,難以理解的知識,哪怕當時看不懂也沒關係,它依然多多少少駐留在思維深處了,靜靜地等待著特定的契機之下激活,與你的舊有知識緊密交織,直至塑造成你思維的一部分

尾聲

真實的世界就是一個對立矛盾、相互交織卻又富含能量的混沌複雜系統。我現在越發覺得世上根本不存在「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物

就好比知識,又好比我們那全宇宙(已知)的最強大腦,無論自然演化設計的多麼精妙,一旦遇上「負面知識」(比如速成論),就會激發自我保護的本能(急劇較低能源告警閾值)甚至進一步惡性循環最終演化至「封閉系統」,最終徹底毀了我們的思考力。

大腦既是精密的,但也是脆弱的,我們唯有通過深刻解釋來獲得救贖

眾多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都對科學知識非常警惕,甚至視之為潘多拉的魔盒,這不無道理。

但是,我們不能因而自閉視聽、止步不前,恰恰相反,我們更應該回歸真實的人性(開放系統),吸納更多的深刻解釋,但永不盲從,進而持續抵消、中和不同知識間的狹隘危害,讓「進步」永無止境。

延伸閱讀:

思維簡史:我們落後了整整一個量子物理的年代

第一性原理:戳中問題本質的人是怎麼思考的?

自控力差不是病,你只是不知怎麼與自己相處


部分參考索引:

M.Mason.In Complexity Theory and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West Sussex:Wiley-Blackwell,2008:pp.62-78

L.Vaina and J.K.K.Hintikka(eds.),Cognitive Constraints on Communication,Representations and Processes,Reidel,1981.

M.J.Lang Fleener,A.Carter & S. Reeder.Language-Games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Learning a Way of Life.Journal of Curriculum Theorizing,2003,19(2)

D.Oliver&Gershman K.Education,Modernity,and Fractured Meaning.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9

Jean Piaget. To Understand is to Invent. New York:The Viking Press, 1974.

M.W.Piers,etc..Play and Development.New York:W.M.Norton and Company,1972

授權轉載請於公眾號聯繫本人

推薦閱讀:

對人數信息的錯覺
兩個維度的自我:內省與外省
認知心理學的入門級讀物有哪些?
高認知水平,才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家產

TAG:高效学习 | 阅读 | 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