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乳液坦培拉
一、傳統蠟乳液坦培拉的製作
蠟乳液坦培拉是有一種以蜂蠟製成乳液調和色料進行繪畫的古代繪畫形式,其源於古典時期的蠟畫技法,是對熱蠟畫法的繼承與發展,同時也是為日後雞蛋坦培拉繪畫的誕生奠定了基礎(雖然據老普林尼《自然史》的記載在古羅馬時期就已經有使用雞蛋調和顏料的先例,但是似乎並沒形成系統,只可算作一種嘗試),下面我就對這種繪畫形式做簡要說明。
與熱蠟畫法的區別
蠟乳液坦培拉又叫做冷液態蠟畫法,其與熱蠟畫法的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冷熱二字,眾所周知蜂蠟在低於攝氏60度的情況下是以固態存在的,因此要將其作為載色劑就必須將其變為流動的液態,其方法有二:即加熱使其熔化並在此狀態下作畫,以及使用化學手段將其乳化皂化使其在常溫下保持膏狀軟化。熱蠟畫法便是前者,蠟乳液坦培拉則屬於後者。在表現形式上以熱蠟畫法完成的作品,筆觸立體且厚,相互無過渡暈染,色層較厚,蠟乳液坦培拉作品則線條流暢,筆觸較平且可做半透明罩染,色層較薄。
蠟乳液的製作
蠟乳液的製作主要是通過向加熱融化的蠟溶液中加入鹼性物質使其皂化的方式進行,古代關於其製作方式的描述,可在《Dionysus of Fourna》中看到:
取來膠(皮膠)、草木灰與白色的蠟放入罐中置於火上加熱熔化,而後向其中加入色料(pigment)以畫筆攪拌並以此進行繪製,待顏料乾燥後將其拋光。
這其中草木灰便是促使蜂蠟皂化的鹼性物質,其主要成分為碳酸鉀,根據作者描述可知其使用的蜂蠟是經過了漂白的,而膠的作用則是為了減弱顏料干後過於強烈的亮度。這種蠟膠溶液在歐洲被稱為「Cera Colla」(意為蠟膠),目前根據其原理已研究出比較科學的製作方法,我們可以從一些技法書中得知:
1)馬克斯.多奈爾 製法 《歐洲繪畫大師技法和材料》
將一份漂白後的白色蜂蠟放入10分的清水中煮至熔化,而後向其中加入少量以水調和後的碳酸銨 0.4份(或是0.1~0.4份碳酸鉀),繼續加熱至不再有氣泡放出,而後不斷攪拌至冷卻便可製成白色的蠟皂乳液,使用時只需與膠或其他溶劑混合即可。
2)波谷斯拉夫.斯朗斯基 製法 《ТЕХНИКА ЖИВОПИСИ》
配方一:
200份純凈水與20份蜂蠟加熱至熔化,而後加入以20份純凈水與5份濃氨水混合製成的氨水溶液,攪拌均勻至其乳化
配方二:
200份純凈水與20份蜂蠟加熱至熔化,而後加入以20份純凈水與5份濃氨水混合製成的氨水溶液,攪拌均勻後再加入10份經過粗磨的瑪蒂樹脂(又叫乳香),熬煮攪拌至其熔化即可
配方三:
一升純凈水與100克蜂蠟加熱溶化後,加入5克十水碳酸鈉(或是2.5克無水碳酸鈉,4克碳酸氫鈉、7克碳酸鉀)攪拌至其乳化
配方四:
200份純凈水與50份蜂蠟以及25份二甲苯溶液加熱溶化後加入20份濃氨水一起熬煮半小時
以上述方式製成的蠟乳液呈亮黃色(如果使用漂白後的蜂蠟,則是白色),遇冷會變愁且硬化成膏狀,其穩定性極佳,但是將其作為獨立的載色劑調製顏料並不合適,雖然顏料的結合效果不錯,但是其干後過於明亮,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加入總量2%的膠液(膠濃度為10%),如此顏色會柔和許多,若是需要使用罩染法(透明畫法),則需要加入一些威尼斯香脂(不是那種清澈如水的威尼斯松節油,威尼斯香脂色深而粘稠)或是達瑪樹脂光油。我個人建議使用斯朗斯基的第三種配方,以碳酸氫鈉作為添加劑,碳酸氫鈉便是我們平常常用的食用鹼面,又稱小蘇打,廉價易得也較為安全。
繪畫基底
1.樹脂蜂蠟底子
鋅白(或是鉛白等其他顏色)30 g
蜂蠟 12 g
松香 17 g
三種材料加熱熔化並混合均勻後在木板上塗刷一遍即可
2.蠟油底子
亞麻油 100 ml
蜂蠟 10~20 g
加熱融化後在木板上塗刷一遍
3.普通的坦培拉膠粉底子
一般來說在木板上塗刷前兩種底子是為了隔絕水汽,起到防潮的作用,但是如果想將蠟乳液與其他坦培拉技法融合在一起,還是使用傳統的坦培拉膠粉底子比較好
二、含有松節油成分的蠟乳液製作
與傳統意義上的蠟乳液不同,這種含有松節油成分的蠟乳液並非有蜂蠟皂化而成,而是通過將蜂蠟浸泡於松節油中溶解製成,通常這種蠟乳液更多的用於壁畫及裝飾領域。
如果依照古法製作這種蠟乳液需要使用被預處理過的硬質蜂蠟,史書上稱之為「迦太基蠟」,這種蠟熔點通常在攝氏100度左右,用於室內外壁畫之上要比普通的蜂蠟更為耐久、堅固。迦太基蠟的製作方法最早可見於老普林尼的《自然史》第XXI章84節中:
首先將黃色蜂蠟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靜置,而後與取自深海的海水和一些「nitrum」(直譯為鹼,蘇打或是碳酸鉀)一起煮至熔化,將漂於水面,即最白的部分(蜂蠟)以小勺撈出並放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復以同樣的方式煮沸三次(即將冷卻後的蜂蠟撈出放入海水中再次煮沸並冷卻,只是這幾次並不用加入「nitrum」),之後取出以藤編之篩網盛之藉助日月之光晾乾。
迦太基蠟
對於此種製法目前有較為精確的配方:
配方一:將100克蜂蠟與3克碳酸鈉、1克碳酸氫鈉放入500毫升海水中煮上兩小時,放入冷水中冷卻後撈出日光暴晒20天,之後重複以海水熬煮(不加添加劑)兩到三次,最後待其冷卻後以清水洗凈晾乾。
配方二:將100克漂白後的蜂蠟放入1升沸水中熔化,並加入20克以少量水調開之碳酸鉀,不停攪拌待乳液形成後將其倒入5升海水中再次煮沸,如此重複幾次,以清水洗去表面鹽制殘留,晾乾即可。
以上三種方法製作均需要使用海水,只是不知道可否以海鹽按比例調和之濃鹽水代替之,這需要日後實驗方可得知。
迦太基蠟除了用於製作蠟乳液,也可用於熱蠟畫法,然而其製法過於複雜繁瑣,現當代通常是以普通蜂蠟製作蠟乳液並熔化加入松香或是樹脂以加快乾燥速度及其硬度。如果將這種蠟乳液用於架上繪畫,亦無需追求迦太基蠟的硬度與高熔點,以普通蜂蠟代替即可。下面列舉幾種蘇聯裝飾繪畫所用的蠟乳液配方:
配方一:松香脂蠟乳液 I
迦太基蠟 10份
松香脂 20份
將蠟加入預熱過的松香脂中仔細攪拌至熔化混合均勻。如果沒有松香脂可以用一份松香溶解於兩份松節油中代替。這種乳液使用時需要適當保持溫熱。
配方二:松香脂蠟乳液 II
迦太基蠟 10份
松節油(作溶解蜂蠟所用) 15份
威尼斯香脂 10份
松節油(作溶解香脂所用) 10份
將蠟加入松節油中慢慢加熱至溶解,而後將以松節油稀釋的威尼斯香脂與之混合。如果沒有威尼斯香脂亦可以乳香(瑪蒂樹脂)替代之。
配方三:薰衣草油.香脂.蠟乳液
迦太基蠟 20份
薰衣草油 35份
松香脂 25份
迦太基蠟在石板上與加熱後的松香脂和熱的薰衣草油研磨融合。如果沒有松香脂可以用5份威尼斯樹脂(威尼斯香脂蒸餾後得到的松香)或是同樣數量的瑪蒂樹脂與15份松節油混合代替
配方四:油性香脂蠟乳液 I
迦太基蠟 20份
威尼斯香脂 35份
香柏油 10份
松節油 25份
熔化的蜂蠟與熱的香柏油混合研磨,香脂加入松節油稍稍加熱混合後與蜂蠟溶液混合。
配方五:油性香脂蠟乳液 II
迦太基蠟 20份
威尼斯香脂 40份
核桃油 15份
松節油 25份
製作方法同上。
以上各種配方製作起來較為複雜,下面還有一種比較簡單的配方,這種方法製作出來的蠟膏可以與蛋黃或是酪蛋白乳液混合乳化,也可以加入松香或是樹脂光油直接使用。
蜂蠟(普通的或是漂白後的) 1份
松節油 3份
或
蜂蠟(普通的或是漂白後的) 1份
達瑪樹脂光油 1份
松節油 2份
將配方中材料放在一起密封適當加熱至蜂蠟熔化,而後混合均勻即可。
如果是僅用松節油溶解蜂蠟,繪畫時最好雞蛋乳液或是酪蛋白乳液混合,也可以適當加熱融入松香,而如果使用第二種加入達瑪光油的配方,則可以直接調和色料使用,前蘇聯蠟畫畫家赫沃斯金科在其著作《蠟畫技法》中給出了一個不同色料混合的配方,她的做法與通常先調和乳液在製成顏料的傳統方法不同,而是將不同色料按照不同的比例分別加入蜂蠟、松節油和松香然後每個顏色單獨加熱,這種做法的優點在於顏料可以提前做好,待需要時直接使用,不需在臨時調和
其中配方中的軟與硬是指製成顏料干後的硬度,松香比例越高則硬度也越高。赫沃斯金科並未在書中給出具體的松節油加入比例,只說加入的量應保證蠟膏不會硬化。但是我們可以根據蜂蠟與松節油比例為一比三,松香與松節油比例為0.5~1.5比1(具體看松香的種類和性質,買到松香之後最後自己試驗一下)做粗略的推斷。其實使用松節油溶解蜂蠟製成的蠟乳液作畫通常被歸類於蠟畫範疇,並不屬於傳統意義的坦培拉繪畫,但是如果按照「坦培拉繪畫是使用乳液調和色料進行作畫」這一原則來看,顯然又是符合的。僅使用松節油進行溶解的做法在古埃及曾被廣泛使用,比如壁畫和木乃伊棺材上的彩繪,法尤姆肖像畫也有一部分是使用此種方法完成的,但是這種方式在拜占庭時期並未被使用。有些資料上說龐貝古城現存的古羅馬壁畫有使用此種方法繪畫而成這應該只是作者的誤判,據馬克斯.多奈爾教授說,龐貝壁畫均是使用濕壁畫技法完成,只是在有些壁畫上塗有蠟質的保護劑,使得壁畫顏色鮮艷如初且呈現出蠟畫的光澤,因此會被人誤認為是蠟畫所為,這種塗蠟質保護層的做法在古羅馬時期非常常見。
推薦閱讀:
※【第一彈繪畫教程】如何畫好眼睛
※坦培拉繪畫使用的顏色(二):黃色、藍色與綠色 、黑色
※水性貼金法詳解
※坦培拉繪畫之膠粉底子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