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西佗陷阱的後果:不可逆料的風險
近來,各種輿情事件接連泛濫,公眾的質疑和批判不絕於耳。一個令人震恐的辭彙不由地被反覆提及:塔西佗陷阱(特指政府無論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法被民眾認可)。
對於一個政府來說,這是一個很不幸的政治困局。因為這不僅僅意味著他喪失了對大眾的影響力,同時也表明一些最愚蠢的謠言也能重創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激發起難以逆料的變故甚至災難。本文將以歷史事實展現塔西佗陷阱的巨大政治風險。
被項鏈殺死的王室:輿情災難加劇塔西佗陷阱及其後果
1785年,法國皇室爆發了震驚全國的「鑽石項鏈醜聞」,一名叫讓娜(Jeanne de Valois-Saint-Rémy)的女騙子,利用自己的宮廷身份收買妓女妮科爾·勒蓋·多利娃(Nicole Leguay dOliva),扮演王后安特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欺騙王后的愛慕者羅昂樞機,使兩者多次幽會,並假借王后的命令,忽悠羅昂樞機為自己購買一條極其昂貴的項鏈。
結果這件事情很不幸在1785年的聖母升天節被抖露出來,由於細節過於隱諱,王室不願將內情公之於眾,結果事件在民間被反覆扭曲炒作。就這樣,在民間的小報(當時報紙業剛剛成熟)中,王后變成了一條貪婪、淫蕩、無恥、奢侈的毒蛇,民望一落千丈,成為法國人民憎恨的對象,而試圖保護王后的國王路易十六則被視為怯懦甚至性無能的傻瓜。
此次事件之後,法國王室的威嚴和道義幾乎被完全擊碎,原本支持君主制度的法國民眾不再對其抱有幻想,國王已經完全不能影響他的人民。革命家布里索(Jacques Pierre Brissot)事後曾經表示,「事實上,王室已經一敗塗地了,它的貪婪和虛弱暴露無遺」。從此,最反對王室的報紙和鼓動家,將獲得民眾最多的認可,以高等法院為代表的機構不斷對抗國王的命令,民眾對君主制度的仇恨和蔑視情緒逐步失控,直至化為行動。
三年之後,在格勒諾布爾市,厭惡國王的暴民們第一次集結起來對抗國王,王室軍隊因不願鎮壓而被擊退,史稱「磚瓦之日」(Journée des Tuiles);四年之後,在巴黎,反對國王的暴民們攻下了巴士底獄,該年10月份,一條「國王試圖餓死民眾」的謠言在巴黎廣為流傳,巴黎的暴民於是在恐慌中集結起來,衝進凡爾賽,挾持了國王(軍隊倒戈了);八年之後,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他的妻子被巴黎暴民以「叛國罪」送上了斷頭台。
法國大革命的事實表明,政府一旦完全喪失了民眾的信任,是極為危險的事情。因為,這意味著即便是最荒謬無恥的反政府謊言,都能將政府置於無可辯白的困境,都有機會讓民眾深信不疑的追隨,並製造出無可逆料的毀滅性災禍——這就是塔西佗陷阱的全部政治意義。
這個教訓,無疑值得後來的執政者深思警戒。
參考鏈接:《革命的起源:為什麼會有不滿?》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wtt1316606212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原則?
※為什麼我們的國內外信息差距這麼大?為什麼我們在義務教育里甚至是大學的教育里普遍的外語都只是英語?
※德治與法治為什麼不能並用?
※美國現行政治制度有反民主的因素嗎?
※中國的民族主義持續高漲?首都群眾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