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渣逆襲打臉導師拿諾獎?對不起,人家是牛津的

別人看不起的這個人,他竟轉身拿個諾獎!

假如你決定做一件事情,但幾乎全世界都覺得你不行,只是在白白浪費時間而已,你怎麼做?

也許大多數人嘴裡喊著當然是堅持,可會開始猶豫起來,心裡漸漸沒了底氣...

然而,這世界上就是有這麼個例子,他的存在讓你覺得聽別人話的行為顯得極度的愚蠢。

他是班上的差生,門門功課墊底,他最愛的生物更是老拿全年級倒數第一。

可偏偏他從小的願望就是要當一名生物學家

老師譏笑他是蠢材,同學也嘲笑他的夢想。

後來好不容易有點小成就,卻因為無名小卒遭受質疑。

甚至在他的結論獲得認可後,還在接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被歸為是毫無意義,花拳繡腿的研究。

但他自始至終都堅持了自己的夢想,拿到了那些看不起他的人敢都不敢想的成績。

他首次證實了已分化的細胞可通過細胞核移植技術,重新轉化為具有多功能的幹細胞。

這個劃時代的發現使他獲獎無數,也讓他摘得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或是醫學獎的桂冠。

他還成功克隆了第一隻青蛙,開始了克隆技術的新時代,被親切地稱為「克隆教父」。

但在獲諾獎後的記者採訪中,他竟亮出自己曾經倒數第一的成績單,並且回憶到當初被授課老師評價為「非常愚蠢」,繼續學生物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1933年10月2日,約翰·格登出生於英國一個小鎮的富裕家庭里。

他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成績就差得一塌糊塗。

雖說門門功課都墊底,但他卻像個學霸一樣老是纏著老師是問這問那。

只不過不同的是,他的問題大多都是板上釘釘的基本定論。

當然老師非但不怎麼搭理他反倒是覺得他特別地笨拙,連最基本的知識都不能理解。

好在由於家庭富裕,成績"吊車尾"的格登15歲時還是去了英國最好的中學伊頓公學。

可他的成績還是毫無起色,總是穩居班裡的最後幾名,特別是生物

但令他鬱悶的是,好多東西連老師都不知所以然,又怎麼學得好?

毛毛蟲

為了扭轉這一局面,他甚至在學校養了上千隻毛毛蟲,只為理解生物課本上的破繭成蝶的現象。

這一生動有趣的實驗讓他對生物萌發了巨大的熱情,卻也招來了周圍人的批評與嘲笑。

那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別人對他刻薄的話語,覺得非常地生氣,心想他日一定要證明給他們看。

當年的成績單上老師的評語

那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別人對他刻薄的話語,覺得非常地生氣,心想他日一定要證明給他們看。

儘管心裡有這番的豪情壯志,可還是耗不過家人也對他失去信心。只因為他的生物老師在成績單上寫了兩段話:

「我相信你想要成為一名科學家,但從你的表現來看,這個想法簡直是痴人說夢,讓你學習生物簡直是在浪費時間。

格登的一家

「你連基本的生物知識都學不會,想在這個領域有所成就完全不可能。」

這一評語一出可真是要命,成績單一到他的父親手裡就立馬趕緊放棄學習,叫他去當兵。

好巧不巧,格登卻在關鍵時刻被家庭誤診為支氣管炎而被拒之門外。

他的父親氣得不行,準備幫他在社會上找份工作。

那時,牛津大學的古典文學系是相當冷門的專業,幾乎年年都招不滿人。

為了能保證自己有學上,格登硬著頭皮跑去申請這興趣不大的古典文學系

等待錄取結果的時候,有個消息不脛而走:由於招生辦發生了嚴重錯誤,導致理科專業缺少30個名額。尤其是生物系,他們不得不從其他冷門的專業抽調過去。

這下可把他樂壞了,心想自己肯定是其中之一,但他做夢都沒料到自己居然被隔壁的動物學給錄取了。

據說當時發生了這麼令人尷尬的一幕,本想把格登到純生物專業,但當他的生物成績一出現在桌上,就馬上引起了一陣鬨笑。

大家非常默契地將他的資料放到了動物學那裡,還異口同聲地說:可千萬不要讓這位學生學純生物專業

儘管這樁軼事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但類似事情在格登的生活中早就屢見不鮮,他心裡總是沒有放棄對生物的追求。

美洲豹蛙

早在上個世紀初,生物學界就熱衷於討論是否只有生殖細胞才能發育、分化為不同的組織器官?

但誰也沒法給出定論,直到當時布里格斯和金做的核移植實驗才打破了這一僵局。

他們用美洲豹蛙來做了一系列實驗。先是將其體內處於囊胚期的細胞核移植到缺少細胞核的卵細胞中,發現這個重新融合的卵細胞最終會發育到蝌蚪階段。

但是一旦將已經分化的細胞如皮膚細胞再重複這個操作的實驗時候卻不能再進行發育了。

隨後,這兩位專家就給了這個世紀爭論一個確切的答案:只有生殖細胞才能發育、分化為不同的組織器官!

也就是說,其他細胞早就在分化過程丟失了「沒有用」的遺傳信息,不可能再擁有指導發育成完整個體的能力了。

自此之後,人們都堅信這一理論。

但還在讀研的格登卻對此表示懷疑,在理論之上總會有些現象不能解釋,況且沒有親自操作過的話誰說的都不作數。

他便開始花大量時間來設計自己的實驗卻頻頻遭來同伴的冷嘲熱諷。他們覺得做結果的實驗簡直是在浪費時間!

起初格登也學著前輩的實驗,拿美洲豹蛙來當實驗材料。但屢屢遭到失敗的同時也在材料上耗費了大量的時間。

青蛙的卵子

原來這種青蛙很有個性,它每年三、四才產卵,還需要4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達到性成熟。

也就是說,如果你沒卡好時間的話,可能等它的卵子都要幾年,極大地拉低了實驗的效率。

眾人眼裡愛浪費時間的格登可不願意吃這個虧,他想找到另一類青蛙來做實驗,反覆查閱資料後確定為非洲爪蟾

因為它能每年的任何時候都會在你注射哺乳動物激素的時候產卵。

美洲豹蛙和非洲爪蟾

在他看來,這種青蛙可比其他種類的青蛙要多5到10倍,而且他在6-12個月之間達到性成熟。這可大大提高了實驗的效率。

根據他的設想,他日復一日地在做了這一實驗,將瓜蟾各部分細胞的細胞核都移植都缺少它缺少細胞核的卵細胞中去。

但無不例外他還是統統失敗了。

非洲爪蟾

但他還是從中發現胚胎的內胚層恰好包含了一些大細胞,方便於細胞核移植,便在往後的實驗中都拿提取它。

好不容易,重新融合的細胞發育出了新胚胎,但仍是白忙一場。因為壓根沒有辦法區分發育後代細胞核來自供體還是自身細胞核去除不徹底引起的。

這個問題沒解決的話,是很難再有新的進展,就在幾乎所有人都勸他要放棄的時候。

他發現了當時最新的研究——作為爪蟾遺傳標記物的基因突變,並機智地用到了自己的實驗身上。

他從帶有遺傳標記物的非洲瓜蟾腸上皮細胞中取出細胞核,然後移植到正常瓜蟾的去核卵細胞里。

看似簡單的步驟,光是在顯微鏡下提取分離就預示著這是一項無比枯燥繁雜的工作。

他還是日復一日地重複實驗,終於發育的胚胎中鑒定出了遺傳標記物。

這讓他激動不已,這一結果不僅意味著證明了核移植的成功,也證實了已分化的腸上皮細胞核仍有指導胚胎髮育的能力,並沒有發生遺傳物質不可逆的改變。

別看這個結果早在中學時候我們就學過了,但在當時卻引發了科學界很大的質疑。

而這一切的源頭僅僅是因為發現這一結論的格登僅僅是個研究生而已。

Michail Fischberg

連他的老師Michail Fischberg,也對此不予置否,反倒是在他畢業後派他去研究一個和細胞學完全無關的新領域——噬菌體遺傳研究。

然而他在這方面的研究卻並不順利,非但對它提不起一點兒興趣,也根本無法處理實驗中出現的問題。

直到一年嘗試之後,他才終於從毫無意義的噬菌體研究中解放出來,回到了屬於自己的胚胎學領域中。

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裡,格登像是又煥發出了全新的活力,如饑似渴地繼續核移植的研究。

回歸後不久就再次利用當初的非洲爪蟾的腸上皮細胞證明了細胞的全能性。

那時,他通過核移植獲得了一大批與供體的遺傳物質完全一致的蝌蚪全體。取得新進展的格登,打算乘勝追擊。他細心地呵護這些蝌蚪全體,期待他能發育成蟾除。

很快,到了1966年,他的核移植實驗又向前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複製爪蟾的過程

他在一隻爪蟾的皮膚上取了一些細胞,然後將這些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爪蟾卵細胞中,結果成功地創造出了一堆一模一樣的爪蟾。

通俗地說,他藉助於體細胞核移植的方法大量複製了某一隻爪蟾。

這一過程,也正是我們後來熟悉的克隆技術。

它也證明了:完全分化的細胞核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全能性,可以指導所有類型細胞(包括卵子和精子)的成功。

這再次一舉推翻了科學界固有的結論,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自此之後人們才了解到細胞具有全能性!

然而,對於他複製出某一隻瓜蟾的克隆技術,很多人卻認為這個技術沒有任何價值。

畢竟只要一台普通的顯微鏡就能操作,之後將新融合的胚胎丟進水裡就能發育,進而能夠形成一個新的個體。

而他在1975年推測這一技術會應用於哺乳動物或是人類的時候又被人嘲諷說是痴人說夢。

隨後的數十年時光里,克隆技術只是實驗室里研究發育機制的花哨技術,從來沒有人想過這種技術能對人類產生多麼深遠的影響。

直到1997第一隻克隆羊誕生才再次驗證了格登的預言。

為了表彰格登在胚胎學的成就,2012年諾貝爾委員會把生物獎或醫學獎頒給了他,並誇他的成果為「革命性地改變了我們對細胞和組織發育的認知」

他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卻愛讓人關注他辦公室里唯一裝裱起來的東西——一張刻薄的成績單。

他回憶起自己15歲那年受到的「屈辱」和64年來的研究工作,也總是意味深長地說:「有時我會看著它告訴自己幾十年前就有人說過你根本不擅長這份工作來當作激勵」。

*參考資料

雁南. 約翰·格登 差學生得了諾貝爾[J]. 創新科技,2012,(11):40-41.

奇雲. 從「科學蠢材」到「諾貝爾獎得主」——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約翰·格登的成長之路[J]. 科技潮,2012,(11):62-65.


推薦閱讀:

她們被中國父母拋棄,被美國人領養,回國尋親卻常失望而歸
中國新時期教育的三則小故事

TAG:教育 | 生物学 | 诺贝尔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