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宋朝公主離婚案:婚姻緣何成為修羅場

專欄主題:文史哲沆瀣一氣,世間萬物皆有聯繫,發現意想不到的關聯

引言:

宋仁宗的長女是宋朝歷史上的離婚第一人。

在離婚屢見不鮮的當下,除了買房這種中國特色理由之外,出軌、黃賭毒、家庭暴力、性格不合是促使婚姻破裂的四大支柱。

在中國古代,所謂離婚大都是男方以「犯七出」為由休離妻子。

比如《孔雀東南飛》的女主劉蘭芝,因不侍公婆而被婆婆趕回娘家,釀成自殺的悲劇;山盟雖在錦書難托的唐琬則是以無子為由,被迫與陸遊仳離另嫁他人。

現代人離婚都要瞻前顧後盤算幾多,何況是家庭觀念更為深重的古人?

那麼,福康公主為什麼要離婚呢?

福康公主生平時間線

1 出於彌補心理的一次賜婚

民間故事「狸貓換太子」成功影射了宋仁宗的身世之謎。

而關於「狸貓換太子」,最深刻的印象大概是電視劇《少年包青天1》里「八賢王謀殺宮女秀珠案」(官方單元劇名稱叫「翻龍劫」)。

??被陷害的八賢王一臉懵逼,包拯隨後的調查中牽扯出了宋仁宗的皇位繼承的秘密

歷史上宋仁宗的身世是整個皇室心照不宣的秘密。皇后劉氏奪李氏之子趙禎撫養成人,真宗歸天后趙禎繼位,是為仁宗。李氏本是皇后劉氏宮裡的侍女,被真宗臨幸後才進封為才人。品秩低下的她不敢與身為皇后的劉氏抗衡,及至李氏離世都未能與仁宗相認。劉氏有效仿武則天稱帝的心思,仁宗繼位後,成為太后的劉氏垂簾聽政11年。及至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薨逝,燕王才終於將生母的真相告訴仁宗。

??《少年包青天》中的劉太后(左)與宋仁宗(中)

彼時仁宗已經23歲,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使得仁宗哀慟不已。但是對生母的愧疚只能通過追封和對母族的封賞來彌補。仁宗追封李宸妃為皇太后,謚號「章懿」;封李宸妃的兄長李用和為彰信軍節度使、檢校侍中;慶曆七年(1047年),他將自己最心愛的長女福康公主(當時只有10歲)許配給生母的侄兒李瑋,以視對母族寵幸。於是按輩分來算,福康公主算是嫁給了自己的表叔。

宋仁宗是個子嗣稀薄的皇帝。他28歲(景祐三年,1038年)才生長女福康公主,一生育有三子、十三女,然而長成的只有包括福康公主在內的四個女兒,沒有長成的兒子一直是宋仁宗的隱痛,因而不得不擇宗室子來即位,也就是後來的宋英宗趙曙。

??宋仁宗母族關係圖

宋仁宗有多寵愛這個長女呢?

宋朝冊封公主只頒冊文,不行冊禮。並且宋人恪守祖宗之法,宋朝立國之時定下的規矩後人只能效仿不可輕易改制。到了福康公主進封兗國公主時,宋仁宗不僅發了冊文,還舉辦了盛大的冊封禮,言官多次進諫宋仁宗都不聽勸。這一年是嘉祐二年(1057年)。

同年,仁宗生母的這個侄兒李瑋被封為左衛將軍、駙馬都尉,20歲的福康公主出降李瑋。

古人的用詞十分精妙,公主出嫁稱「出降」,一個「降」字體現出了天家之女屈尊下嫁的姿態。相對應的,駙馬娶公主需「升行」,即指:以祖為父,以父為兄,遂廢公主事舅姑之禮

也就是說,一旦成為駙馬,父母從此變兄嫂。而公主也不需以公婆之禮對待駙馬的父母。這一制度也為福康公主與李瑋之母楊氏的婆媳關係埋下了禍根。

2 公主與宦官的禁忌之戀

可是公主壓根兒瞧不上小家出身的李瑋。

司馬光在《涑水記聞》記載:

貌陋性朴,上以章懿太后故,命之尚公主。自始出降,常以庸視之

雖然李瑋加官進爵躋身上層,但外貌可能比較難看一點,又加上多年混跡於社會底層市井之氣頗重,這讓自小見慣宗室青年才俊且接受良好教養的福康公主著實不能忍受,她絲毫不掩飾對駙馬李瑋的嫌棄,仁宗為了緩和夫妻矛盾,將駙馬李瑋外放任職,二人的關係卻日漸冷淡。

??小說《孤城閉》以福康公主的一生為主線,講述了公主與梁懷吉的禁忌之戀,以及與表叔李瑋慘淡收場的婚姻。

陪同公主嫁入李家的宮人除了公主的乳母韓氏外,還有協助管理宅邸的勾當一眾宦官。這些宦官是公主平常除了丈夫之外,接觸最多的「男性」。其中,衹候梁懷吉最得公主青睞,因為比起平庸的丈夫,品貌俱佳長於文墨的懷吉為閨怨深深的她帶來了一絲慰藉。天長日久,兩人暗生情愫。公主與宦官註定是一場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但這場禁忌之戀必然不會有好的結果。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福康公主為什麼要離婚呢?

體面的理由是,她與駙馬李瑋感情不睦,琴瑟失調。

實情是……公主出軌了。出軌對象還是個宦官,更嚴重的是,還被婆婆楊氏發(tōu)現(kuī)了。

楊氏對於兒子的婚姻頗為憂心,遂親自蹲牆根兒偷窺公主的一舉一動,正巧讓她看見公主與近侍梁懷吉在房內對飲的場景,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可還了得?楊氏破門而入,撕逼大戰一觸即發。

被發現了怎麼辦?息事寧人or撕逼?顯然福康公主選擇的是後者。

事發當晚,公主失手打了偷窺自己隱私的婆婆,連夜回娘家找親爹宋仁宗告狀。仁宗一時心軟開了宮門。

宮門每到晚上都會落鎖,此為宮禁。若非遭遇兵變等政治大事,宮門不可輕易在夜間開啟。仁宗因公主私事夜開宮門直接點炸了朝堂。隨著更多細節的披露,一件夫妻鬧離婚的私事變成了上綱上線的國事。特別是仁宗後續的偏頗處理,讓朝臣議論紛紛。

司馬光在《論李瑋知衛州狀》中有詳評(司馬光真是八卦!):

今日致此眾議紛紜,煩瀆聖聽,皆由公主縱恣胸臆,無所畏憚,數違君父之命陵蔑夫家,豈可李瑋獨蒙斥逐出外而公主爵邑請受全無貶損?非所以示天下至公之道也。

仁宗是怎麼處置的呢?

以「駙馬母親楊氏忤逆公主」為由,降駙馬都尉、安州觀察使李瑋為和州防禦使,外放任職;

梁懷吉配西京洒掃班,被貶去洛陽守皇陵;

而福康公主僅是被罰回宮中閉門思過。

而這次回娘家,公主一住就是兩年。

3 殺心四起的結局

李瑋因為離婚的事情差點死掉。

想殺他的人,正是自己的岳母、公主的生母苗昭容。

苗昭容為了女兒的幸福也是費盡了心機。

起初,她只是派人監視李瑋的一舉一動,指望藉此尋到他的錯處,作為公主離婚的借口。但是李瑋為人謹慎,他並沒有讓苗昭容逮到機會。

為了永除後患,苗昭容動了殺心。或許李瑋死掉了女兒就解脫了。她以規勸李瑋和公主好好過日子為理由詔駙馬進宮,設下鴻門宴準備毒殺駙馬。

仁宗對此是知情的,他默許了苗昭容的行徑。好在事到臨頭仁宗反悔了,才沒造成悲劇。但福康公主的婚姻註定已經無可挽回。

自梁懷吉離京後,公主狀若瘋癲。

為了召回懷吉,公主一哭二鬧三上吊,甚至揚言要燒了宮殿。這般失態令父母擔心不已,令天下人看盡了笑話。不得已,仁宗將梁懷吉召回,但只得在外朝做事,不得與公主見面。

自梁懷吉歸京後,公主再也不鬧了。

終於,嘉祐七年,李瑋上表自請和離,仁宗准奏。至此,從李瑋之母楊氏發現公主出軌到皇家認證和離,這場歷時兩年的離婚案終於塵埃落定。

六年後,福康公主離世,終年三十三歲。而李瑋自離婚後再也沒有出現在史書的記載中。

本來是親上加親的婚事,卻落得兩敗俱傷的結局。何苦?

就算高貴如公主,婚姻依舊如同賭博,失敗同樣具有普遍性。

大概在婚姻這個修羅場里沒有誰能全身而退。

4 從犯七出到和離

在福康公主的離婚案中,公主本人犯了七出中的無子、淫佚、不事舅姑三項。如果按照現代人的標準,公主出軌理應是過錯方,所以駙馬李緯完全有離婚的充分理由,還能要求公主凈身出戶。當然,皇家離婚不涉及財產分割,過錯方的認定只是為了道德層面上譴責。

及至唐朝,「犯七出」從習慣法變成了成文法,《唐律疏議》上白紙黑字地寫明 「七出」、「義絕」、「和離」是離婚的三種合理理由,國家從法律層面上帶頭尊重和平分手,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女性主動離婚的權力。

??敦煌出土文獻《放妻書》

唐朝人的離婚協議書中寫的是對前任滿滿的祝福。

在父權社會中,習慣以女性的德行作為維繫婚姻質量的關鍵因素,而男性的行為並不會受到約束。納妾、尋花問柳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剛烈如卓文君,敢於與變心的司馬相如仳離,這樣的「壯舉」比唐朝的法律還早了幾百年。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和平分手,才是成熟而理智的吧。

祝看到最後的寶寶們都能有情人終成……眷屬。


本文由拖稿狗「墨魚」貢獻,喜歡這篇的好朋友請點贊喲,也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我們真沒別的意思

推薦閱讀:

嚴肅八卦:我是怎麼追到老婆的
我以為你愛我,其實你只是想睡我
你如何弄丟了那個三觀一致的男人
怎樣保有備胎,又不傷害到別人?
好兔兔了?

TAG:婚姻 | 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