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於法,應無所住----佛教《金剛經》解讀 佛經解讀示例二
(1)鳩摩羅什譯《金剛經》第一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玄奘譯《金剛經》第一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於日初分,整理常服,執持衣缽,入室羅筏大城乞食。時,諸苾芻來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具壽善現亦於如是眾會中坐。
爾時,眾中具壽善現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最勝攝受,攝受諸菩薩摩訶薩;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最勝付囑,付囑諸菩薩摩訶薩。世尊,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作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具壽善現曰:「善哉!善哉!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最勝攝受,攝受諸菩薩摩訶薩;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最勝付囑,付囑諸菩薩摩訶薩。是故,善現,汝應諦聽極善作意,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攝伏其心。」
具壽善現白佛言:「如是,如是,世尊,願樂欲聞!」
經文翻譯:
第一節 我(阿難)曾聽聞如來這樣講過:有一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與1250位比丘一起。到了吃飯時,世尊便穿好衣服,拿著飯缽,到舍衛城中乞食。在城中,世尊挨家挨戶乞食,然後便返回孤獨園。吃完飯後,世尊收好衣服和飯缽,洗凈雙腳,鋪好座位後便坐下。
這時,須菩提在大眾中,從座位上站起來,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作禮,然後對佛陀說:「希有!世尊!如來能將勝過一切的利益傳授給諸菩薩,能將勝過一切的囑咐傳授給諸菩薩。善男子,善女子,發『無上覺悟之心『,如何才能一直保持?如何才能降服心中的妄念?「
釋迦說:「善哉!善哉!須菩提,正如你所說,如來能將勝過一切的利益傳授給諸菩薩,能將勝過一切的囑咐傳授給諸菩薩。你現在認真聽,我當為你解說。善男子,善女子,發『無上覺悟之心』,是這樣保持,是這樣降服心中的妄念。」
須菩提說:「好的,世尊,樂意聆聽教誨。」
經文解讀:
1)羅什版中「善護念」和「善付囑」的意思比較模糊。什麼叫「善於護念,善於囑咐」?玄奘翻譯為「能以最勝攝受」和「能以最勝付囑」,參考其它版本:
真諦:善護念諸菩薩摩訶薩,由無上利益故。善付囑諸菩薩摩訶薩,由無上教故。
義凈:能以最勝利益,益諸菩薩。能以最勝付囑,囑諸菩薩。
原來「善護念」指的是佛陀能使人們獲得「勝過一切的最高利益」,「善付囑」 指的是佛陀能傳授給人們「勝過一切的最上乘囑咐」。
2)羅什版中「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玄奘翻譯為「諸有發趣菩薩乘者」。這裡的差別非常大,參考其它版本:
菩提流支:云何菩薩大乘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真諦: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菩薩乘。
義凈:世尊,若有發趣菩薩乘者。
菩提流支的翻譯出現了「云何菩薩大乘中」,真諦翻譯為「行菩薩乘」,玄奘則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略去,直接寫成「發趣菩薩乘」。義凈的翻譯大部分依照玄奘,所以他也寫成「發趣菩薩乘」。
菩提流支將「菩薩乘」稱為大乘,那時(公元6世紀)已經有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印度大乘佛教興起於公元1世紀。大乘佛教將上座部佛教稱為小乘佛教,「乘」指的是「車乘」,大乘佛法如同一輛大車,能夠將無量眾生度到彼岸;而小乘佛法如同一輛小車,只能使自己解脫煩擾。
小乘佛法最終能夠得到兩種成果:阿羅漢或辟支佛。聽聞佛陀講法而覺悟的,也即「聲聞」,稱為阿羅漢;通過自身的智慧獨自覺悟的,也即「緣覺」或「獨覺」,稱為辟支佛。在上座部佛教中里,辟支佛和阿羅漢都是「覺悟從而滅除一切煩擾之人」。在南傳《大本經》中,(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都是對釋迦的稱呼,這三個稱呼是同等的。所以辟支佛,意思就是獨覺阿羅漢:辟支佛和阿羅漢的區別僅僅是有沒有親自聽聞佛陀講法。而大乘佛教認為人在成為「阿羅漢」之後,還需要行「菩薩行」普度眾生,最終才能成佛。
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和佛之間的關係到底是什麼呢?我們通過悉達多的生活經歷來解釋這些名詞:悉達多35歲在菩提樹下覺悟後,餘生所做的就是傳播佛法。菩提樹下的覺悟,佛教稱為「有餘涅槃」:涅槃的意思是重生,指的是人的內心獲得重生,不再有煩擾,也已經去除了業障。有餘指的是內心已經解脫,但是業障還沒有消除,今生處於業障世代中的身體尚存。覺悟「潔凈」從而證得「有餘涅槃」時,人便成為阿羅漢。阿羅漢梵文意思為聖人,基督教中「由聖靈重生」指的就是人類重生為聖人,聖靈即指認識到上帝創造的一切都是潔凈的。悉達多在傳播佛法40餘年後去世,往生極樂世界,佛教稱為無餘涅槃。無餘指的是業障世代中的身體已經消除,極樂世界中的身體才是永生的。悉達多覺悟後依然經歷了死亡,並沒有在業障世代中永生。所以阿羅漢/辟支佛即指覺悟後的人,菩薩行指的是傳播佛法,而最終成佛指的是極樂世界到來後,成佛獲得永生。極樂世界就是人類社會的最終樣式,也是最初樣式。所以傳播佛法的目的,就是使人們儘快覺悟,不再將業障傳給下一代。
然而對於這些名詞,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卻引起了很多爭論。比如小乘佛教認為人至多成為阿羅漢,只有釋迦牟尼是佛,而大乘佛教認為人人皆可成佛。小乘佛教的意思其實是人無法在業障世代成佛,在業障世代只能成為內心解脫煩擾的阿羅漢。只有極樂世界到來,那時才能真正成佛,內心和身體都獲得極樂。大乘佛教認為阿羅漢是「自了漢」,不能幫助他人,而菩薩則能普渡眾生,所以將上座部佛教斥之為「小乘佛教」。而上座部佛教則認為大乘佛教神話釋迦,神話後的佛陀不再是歷史上真實佛陀的樣子,認為「大乘非佛說」。最終佛教將「聲聞」,「緣覺」,「菩薩」稱為三乘,並且認為這三乘最終會歸於一「佛」乘。
3)羅什版中沒有「云何修行」這一問。早在唐朝,玄奘就認為鳩摩羅什所譯《金剛經》三大缺漏,他稱之為:「3問缺1,2頌缺1,9喻缺3」。「3問缺1」指的就是這裡,須菩提長老的發問中沒有「云何修行」。對比其它版本:
菩提流支: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
真諦:云何應住?云何修行?云何發起菩薩心?
義凈:云何應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這裡的「修行」是什麼意思呢?修行就是後文佛陀的回答中「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中的「行」。修行就是指修習「菩薩行」,即指布施。
對於鳩摩羅什為何會沒有「云何修行」,有兩派意見:一派認為鳩摩羅什的翻譯追求簡潔,所以這裡省略了;一派認為鳩摩羅什和玄奘翻譯時的梵文原本均已發現,較為古老的梵文原本確實沒有「云何修行」這句話。有沒有這一問對於《金剛經》的解釋並無差異,在這裡不再深究。
4)須菩提到底在問什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anuttara samyaksam bodhi」的音譯。「阿」意為「無」,「耨多羅」意為「上」,「阿耨多羅」意思就是「無上」;「三」意為「普遍」,「藐」意為「層次,等級」,「三藐」意思就是「普遍適用於各個階層」(古代印度將人們分為四個種姓階層,現在種姓制度依然存在);「三菩提」的意思是「普遍的智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般被翻譯成「無上正遍知」或「無上正等覺」。
在《大本經》中,毗婆屍被稱為(世尊、阿羅漢、最高正覺者),其中(阿羅漢、最高正覺者)的巴利文是「arahato sammasam buddhassa」。arahato意為阿羅漢,samasam 意為最高,buddhasa意為覺悟者。(阿羅漢,最高正覺者)的巴利文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梵文非常相似。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人,也即最高正覺者就是阿羅漢。
「住」意為「保持」,即指保持覺悟之心,「降伏其心」即指降伏其它的妄念。人類在覺悟後,就不會產生其它想法了嗎?如何降伏人們內心的想法呢?
所以須菩提提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意思就是:善男子,善女子,發無上覺悟之心,如何才能一直保持?如何才能降服心中的妄念?
(2)鳩摩羅什譯《金剛經》第二節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玄奘譯《金剛經》第二節
佛言:「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當發趣如是之心:『所有諸有情,有情攝所攝——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乃至有情界施設所施設,如是一切,我當皆令於無餘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
雖度如是無量有情令滅度已,而無有情得滅度者。』
何以故?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有情想轉,不應說名菩薩摩訶薩。所以者何?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不應說言有情想轉,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轉,當知亦爾。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不住於事應行布施,都無所住應行布施,不住於色應行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應行布施。善現,如是菩薩摩訶薩如不住相想應行布施。
經文翻譯:
第二節 佛陀告訴須菩提:「菩薩應該這樣降伏人們的內心:所有一切類別的眾生,無論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無論有思想,無思想,還是說不上有無思想。我都使之死亡重生從而滅度他們。就這樣滅度無數眾生,但實際上並沒有眾生真的被滅度。「
「是什麼緣故呢?須菩提,菩薩不應保持眾生之偽相。如果菩薩還擁有眾生虛假的外相,執著於人類虛偽的外相,執著於長壽的假相,就不是菩薩。」
「還有,須菩提,菩薩不需要方法來保持覺悟之心,行為上應該布施。布施時應該不住色,不住聲、香、味、觸、法。須菩提,菩薩應該在布施時不住於偽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偽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經文解讀:
以上就是佛陀的回答:1)云何攝伏其心?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2)應云何住?於法,應無所住。3)云何修行?行於布施。接下來我們一一解答:
1)云何攝伏其心?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是古人對生物出生的四種分類,卵生和胎生很好理解,而濕生和化生則是古人受到生物知識限制,從表面現象總結出的兩種出生方式。比如古人認為蚊蟲是由雨後濕氣所生,這就是濕生;而古人認為某些昆蟲是變化而生成的, 比如蝴蝶由幼蟲破卵而出,這種就是化生。釋迦受到當時生物知識的限制,但這並不影響釋迦的本意,這「四生」是概指一切活著的生物。「有色」,「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指的是印度教中諸天中的眾生。「有色」是指色界中的眾生,「無色」是指無色天中的眾生,「有想」是指「有想天」,「無想」是指色界「無想天」,「若非有想、非無想」是指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天」。在「色界天」和「無色界天中」,除色界「無想天」和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天」外,其它都是「有想天」。因為這裡講解的是如何降伏其心,所以從「思想」的角度強調了一遍。佛陀在世時,主流宗教是印度教,所以這裡他引用了印度教的概念。這裡強調的是印度教各種諸天都是不存在的,而極樂世界就是人類覺悟後的地球。
簡而言之,無論是出生在世間,還是生於印度教的諸天中,無論有何思想,各種生物均經由無餘涅槃,從而滅除煩擾,到達極樂彼岸。「無餘涅槃」即指死亡和出生,死亡使人類的各種想法消失,而出生使得新一代的人類帶著「正識」降生。佛教「唯識宗」認為,在生死流轉中,唯有第八識「阿賴耶識」流轉,其它所有認識都會消除。「阿賴耶識」就是「正識」----人類本自潔凈。嬰兒在出生時,除了不羞恥自己以外,沒有帶有任何其它認識。
所以這樣降伏人的內心,無論你有何認識,死亡都會使你的認識歸零,而出生將使你自動去除業障,帶著「正識」降生。也就是《大本經》所說,「正念、正知降下而入母胎,此乃諸佛之常法。」人類出生時,帶著正確的知識和認知降生,這就是成佛的方法。所以「死亡」和「出生」能夠降伏人們的內心,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結果就是業障消除,回歸極樂。一切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和想法毫無意義,必然被消除。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裡又說實際沒有眾生得滅度,這句話豈不自相矛盾?我們必須聯繫《金剛經》的後文一起理解,「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這裡實際上說的是:並不是我度脫眾生,而是出生和死亡自然度脫眾生。因為前文講「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所以佛陀在這裡特地強調,出生和死亡自然度脫眾生;但並不是「我」使眾生死亡出生,所以並不是「我」滅度了眾生。死亡和出生自動消除業障,推動社會走向極樂世界。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指的是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偽相。因為人類因業障失去了真本,從而導致生活在了偽相之中。生活於業障世代中「我」的生活,並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我」相為偽相;人類因業障而產生了人倫道德,並不是人類真正的道德,「人」相為偽相;眾生因業障而被迫為滿足自然慾望相互競爭,人類勞累煩擾,「眾生」相為偽相;在業障世代中,人類必然死亡,壽命必然終結,「壽者」相為偽相。這「四相」指的是在業障世代中生活的人類虛偽外相的總稱。
《圓覺經》中有關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解釋: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即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凈涅盤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盤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凈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加命根。
《圓覺經》反覆強調,心中證悟「清凈」,才能了解「四相」皆偽,認識自我「本相」。認識「真本的我,真本的人,真本的眾生,真本的壽命」。只有覺悟清凈,才能真正往生極樂世界從而永生。
那什麼是真相呢?「真如本心」才是真相,「業障世代中的死亡」才是真相。對於「本心」,看看弗洛伊德的描寫:被稱為「欲力」的原始的生命本能,按「享樂原則」行動,無道德是非和時空限制,無所顧忌地尋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滿足」和「心理刺激的徹底消除」。倫理道德並非人的本心,原始的生命本能才是人的本心。對於「死亡」,看看海德格爾的描寫:有所掩蓋而在死面前閃避,這種情形頑強地統治著日常生活,乃至在共處中的「親人們」恰恰還經常勸「臨終者」相信他將逃脫死亡,不久將重返他所操勞的世界,繼續安定的日常生活。人們為了逃避死亡而說謊,偽裝成自己不會死。而如果菩薩依然以「常人」煩擾痛苦的日常生活為真相,以虛偽的人倫道德為真相,以追求長壽為目的的生活為真相,那他就還沒有覺悟真相,當然不能被稱為菩薩。當菩薩認識到死亡和出生將消除一切偽相,使人類恢複本心真相,他才能被稱為菩薩。
2)應云何住?於法,應無所住。
如何才能保持覺悟之心呢?「於法,應無所住。」覺悟之心根本不應該需要方法來保持。覺悟之心,就是指人的真如本心,也即清凈心。沒有方法,也不需要方法來保持清凈心。一般人理解的清凈心,指的是遠離一切污穢,從而達到清凈。這樣理解的話,則需要很多方法來保持自己遠離污穢,比如各種戒律。而真正的清凈心是指覺悟到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潔凈的,任何的物質本來都是潔凈的。而污穢念都是因業障而產生,業障使得人類的自然慾望無法滿足,因慾望得不到滿足而產生了各種污穢。在《壇經》中惠能和神秀的偈語非常形象地闡述了這個問題。神秀認為:「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則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本清凈,何處惹塵埃。人的本性本來就是潔凈的,何處沾惹塵埃從而變為污穢呢?所以任何需要方法才能保持住的「本心」都不是真正的「本心」,恰恰是人們不刻意去保持,自然順從的內心想法才是人類的「本心」。《楞嚴經》中,阿難遭遇娼妓後向佛陀闡述自己的本心,佛陀說了很多遍「此非汝心」。人類希望自由與異性做愛,這就是人的本心。它是自然發出,根本不需要人類用方法保持。而認為性行為為污穢,從而遠離性行為使自己潔凈的行為,卻是需要各種方法來「保持住」,因為違背自然規律會使自己痛苦。
3)云何修行?行於布施。
這裡的布施,是指布施什麼?是布施給人錢財嗎?聯繫後文《金剛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這段是指菩薩應布施佛法,而不是布施錢財。菩薩應該如何布施佛法呢?「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色」即指物質,布施不應以物質來布施,也不應以聲音,香味,味道,觸感,善惡諸法來布施。「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塵,此六塵在心之外,故稱外塵。不住六塵布施,即指菩薩應以「本心」布施,而不是以「本心之外」的事物布施。
玄奘和鳩摩羅什的不同:
鳩摩羅什說的四相,玄奘翻譯成八想:有情想、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菩提流支和真諦均與鳩摩羅什相同,只有玄奘大幅改變了譯文。其中補特伽羅想即是人相,命者想即是壽者相,有情想即是眾生相。
玄奘創立了「唯識宗」,所以他的翻譯受到了唯識宗的影響。玄奘非常希望在這裡寫清楚人類希望各種想法流轉,然而均會被消滅,唯有「正識」會流轉。所以他翻譯為「有情想轉」,「若諸菩薩摩訶薩有情想轉,不應說名菩薩摩訶薩」,如果菩薩還心存希望,希望今生的各種認識在生死流轉中還能存在,那就不是菩薩。
上一篇:根本佛法:苦集滅道----佛教《大本經》解讀 佛經解讀示例一
下一篇:
回到目錄:《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書籍和專欄介紹--永久置頂 - 知乎專欄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上半冊(宗旨和基督教部分)已完成,下半冊(佛教與哲學部分)脈絡已完成,正在寫作中。全書約100萬字,售價100元;僅有電子圖片版,通過郵箱發送,沒有紙質實體書。僅購上半冊57萬字,售價50元。購書請加微信號sunonefly,不購書請勿擾,交流可用私信知乎。以上文章出自作者即將出版的書籍《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版權所有,轉載務必經過作者本人同意。
推薦閱讀:
※輪迴是如何發現的?
※為什麼佛教里大魔王這個角色只有十地菩薩才能擔任?
※華嚴境界:智慧的最高層
※為什麼現在修習佛法證果的越來越少,而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