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破4億還找到了新「盟友」,網易雲音樂如何完成從「人找音樂」到「音樂找人」
作者|熊貓俠
想聽歌,但不知道聽什麼,最後只能又點開聽了N遍的老歌。這樣的體驗,想必並不罕見。
音樂產業今天的困境,某種程度上也是音樂沒能跟上媒介進化速度的困境。起初,影視劇主題曲是我們接觸新歌的最佳途徑;隨後,電台、電視台的各種音樂榜單,讓我們幾乎對每周新歌都如數家珍;即便是此後的盜版雜歌碟、彩鈴音樂、甚至街頭小店的音箱、廣場舞大媽的編曲,都給當時的新歌傳播做出過卓越貢獻。
但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音樂卻似乎始終沒找到自己的最佳媒介。不管是民謠還是嘻哈、趙雷還是PGONE,都要通過綜藝節目才真正走向大眾。宣推,甚至是比變現更嚴峻的音樂痛點。
或許正因如此,在今天(11月15日)網易雲音樂與亞洲頂尖數字音樂服務品牌KKBOX達成戰略合作的發布會上,才把「打造全球最大的華語音樂宣傳平台」作為反覆強調的重點。
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表示,音樂其實有兩次生命,一次是創作,另一次是傳播,音樂的價值體現在傳播和分享之中。「音樂平台不僅要服務好用戶,幫用戶發現和分享音樂;還需要服務好音樂人,幫助他們更好地宣傳推廣音樂作品,助推更多優秀作品的產出和傳播。」
KKBOX集團執行長林冠群表示:「KKBOX和網易雲音樂淵源已久,網易創始人丁磊和我從四五年前起就曾多次交流,而近一年,我和朱一聞也常常互換產品和技術心得,在產品理念方面非常契合。我很欣賞網易雲音樂,他們努力讓音樂更有溫度。」
據悉,網易雲音樂將和KKBOX圍繞華語音樂的傳播和推廣,在歌單推廣、音樂巡演、短視頻和原創音樂扶持等多個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網易雲音樂同時公布了用戶數突破4億的最新數據,顯然也是為其音樂宣推能力增加了關鍵砝碼。
從歌單到短視頻,音樂還能如何傳播?
彩鈴之後,下一個能引領音樂傳播甚至音樂內容產生變革的媒介是什麼?大數據的智能化推薦、音樂社交、還是直播短視頻……答案正在逐漸浮出水面。
根據網易雲音樂副總裁丁博和KKBOX 總經理王正的介紹,未來,網易雲音樂和KKBOX將從歌單推廣、音樂巡演、短視頻合作和原創音樂扶持等多個方面展開戰略合作,以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輔以多樣化的傳播工具,挖掘音樂價值,聚合用戶,開啟全鏈路的音樂宣發。
具體而言,在歌單推廣上,雙方將共同上線華語新歌推薦歌單「華語速爆新歌」。該歌單結合雙方平台數據,選取兩周內上線的20首優質華語新歌,雙方聯合推薦,每周二更新。
今年9月,「華語速爆新歌」已試行上線。其中,在台灣市場人氣頗高的R&B霸榜小歌姬Julia Wu吳卓源的單曲《別哭了》,經過「華語速爆新歌」一天推廣曝光後,從一開始的幾百個播放量躍升到幾百萬,評論數已超過999+。
在音樂巡演方面,雙方將聯合打造亞洲範圍內的音樂巡演合作。如在嘻哈、電音等垂直音樂領域中,除了幫助藝人打造全國巡演之外,還能落地亞洲更廣範圍內的巡演項目,打通整個華語地區的藝人推廣,提升市場知名度。
在短視頻方面,網易雲音樂和KKBOX將結合雙方藝人和資源優勢,一起打造新的原生視頻節目,在兩方平台同時播出,最終打造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音樂視頻IP。同時雙方還將互授各自自製視頻內容,聯合推廣。
在原創音樂推廣上,雙方將共同擴大優質原創音樂在亞洲地區的傳播,包括將台灣新興藝人與獨立音樂人及其作品推廣到大陸,網易雲音樂扶持的獨立音樂人、校園音樂人及其作品進一步深耕台灣。
普通聽眾可能對KKBOX的名字還有些陌生,但其在亞洲已深耕13年,經營台灣、香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五大市場,更是台灣數字音樂龍頭,市場佔有率超過60%,品牌知名度高達97%。
KKBOX的曲庫更已經突破4000萬首歌,擁有全球最完整的華語曲庫。此外,KKBOX積極整合娛樂全產業鏈,打造Live演唱會系列、直播、票務平台與場館經營的全新娛樂生態。僅在2016年,亞洲華語圈音樂盛典KKBOX風雲榜就有超過1200萬人收看,全亞洲近30家媒體直播及轉播。
不過,儘管找到了這樣一位盟友,網易雲音樂強調的卻是音樂宣發,重點被放在了「打造全球最大、效益最高的華語音樂宣傳平台」。
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已經開始了一系列探索:包括發起扶持獨立音樂人的『石頭計劃』,以及自製《超級面對面》、《音樂好朋友》等多個藝人視頻節目,對藝人和歌曲的傳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
但這還不夠,在『石頭計劃』執行過程中,我們接觸到的不少音樂人都表達過這樣的想法:他們很希望自己的音樂能被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更多泛華語圈的人聽到,但卻很難找到好的途徑。我相信這也是華語音樂人、歌手所共同面臨的問題。我們有使命,也正好有資源和機會去解決華語音樂的這一痛點。」
從「人找音樂」到「音樂找人」
移動互聯網產品正經歷明顯的代際更迭,其核心特點在於:從以早期搜索引擎為代表的「人找信息」模式,過渡到以「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等信息推送產品為代表的「信息找人」模式。
而這種迭代,也勢必在音樂領域引發裂變。
過去,基於「人找音樂」的思路,在線音樂平台多把工作重點放在豐富曲庫上。但如其他互聯網產品一般,在線音樂的產品升級,歸根結底要從「人找音樂」的充分內容儲備,升級到「音樂找人」的智能內容分發——不止能幫用戶找到他知道的歌,更能推薦給他不知道名字,但一聽就喜歡的歌。
而誕生於移動互聯網的網易雲音樂,可以說一開始就有了「音樂找人」的自覺。通過歌單、評論、個性化和UGC等,網易雲音樂在發現和分享優質音樂,連接用戶、音樂人和歌曲上有著天然的優勢,其曲庫使用率達到80%,成為中國最強的音樂傳播平台之一。
作為唯一一個以歌單為內容組織架構的音樂應用,網易雲音樂可以說是國內UGC氛圍最好的音樂社區,有利於音樂社交的發展;另外,很少會有一款APP能擁有網易雲音樂這樣多的死忠粉,其優質用戶群和強大的品牌價值,可以說網易雲音樂品牌自身已經是一個強大的IP了。
把合適的內容推送給合適的人,這當然是對在線音樂產品的最佳想像。對於用戶來說,無需刻意尋找,只要打開推薦歌單,就能次次驚艷。對於音樂人來說,不必眾里尋他,就能和知音久別重逢。只是,現有的智能演算法究竟能做到什麼程度?千萬不要揣摩錯「上意」啊,知道我每次搜完「神曲」都有多害怕嗎!
推薦閱讀:
※專訪 | 香港Clockenflap創始人Justin :如何打造一個有長遠價值的音樂節品牌
※全球音樂市場總算又增長了,2015是里程碑式的一年
※有什麼歷史或是科學原因導致現在的歌曲長度大多在 4 分鐘左右?
※好的專輯文案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