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產品是磨出來的!!!耳機調音過程大揭秘

中國製造已經成為了全球經濟一體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耳機行業也不例外。全球超過7成耳機的設計,製造,開發過程都在中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耳機行業2015年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00億美金,SONY以17%市場佔比遙遙領先,BEATS緊隨其後達到11%。2015年耳機年出貨量達到3.5億副(不含手機附帶耳機)。

為什麼要先說這個,很簡單,這才是真正的耳機行業。耳機這塊蛋糕很大,有各種各樣不同檔次,價位,功能,體驗的需求。自由市場,唯一獲取用戶的方式是通過「產品」「價格」「渠道」「傳播」四個維度,滿足客戶需求。一個企業的戰略也分為「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聚焦戰略」三種,對於NF AUDIO而言,我們聚焦於「高品質手工定製耳機」,以滿足這個極小的用戶細分的需求。我們在這個領域提供了價格合理,品質出色的產品,得到用戶的肯定,才是最合理的事情。

那麼好,作為一個真正的耳機行業從業者,我的目標是「打破信息不對等,讓不同需求的用戶都能買到靠譜的耳機。」那麼接下來,我將介紹一條耳機完整的「設計,開發,製造」過程,並附上調音時間表。

******************************************************分割線*****************************************************

一款耳機從設計到研發到製造,絕非一個工廠就可以解決的事情,涉及到各種供應鏈資源的整合。發聲單元,殼體,線材,包裝,硅膠套,甚至包裝盒上的貼紙,都是由不同的專業廠商生產製造而成。

做一個簡單的比喻,你要炒一盤菜,菜是否好吃,最關鍵的因素在於炒,那個時間並不多,但是你要買菜,洗菜,買油鹽醬醋調味品,這一部分的時間將會大大超過炒菜時間,並且,你的菜好不好吃,與你買到了什麼品質的菜,什麼品質的調料,你會不會炒,都存在著極大的關係。一個好的大廚,由於豐富的經驗,知道需要買哪些原材料,通過什麼樣的手段可以做好,但是基礎的流程是不能少的。

調音也一樣。調音是一個貫穿整個耳機設計開發製造的過程,經驗豐富的聲學工程師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工程樣機的聲音問題及問題的工程原理,但即便如此,打造一款耳機,同樣是一個「磨」的過程。

一條耳機的基礎製造流程圖

這是我之前寫過的文章里的一張流程圖,文章鏈接如下:一款耳機是如何設計開發製造出來的,這篇文章詳細的介紹了耳機設計開發製造的步驟,在此不做詳細敘述,我們以一條圈鐵耳機為例,來講一下,哪些地方會對聲音產生影響,產生什麼影響,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多長時間。

我們將流程簡化

1:外觀設計

2:結構設計

3:聲學組件設計

4:手板調音

5:模具成型後二次調音

6:試產

7:量產

1:外觀設計

外觀設計對聲音的影響存在但是並不算太大,主要是對聲學結構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這個部分對佩戴舒適性的影響非常大,這個簡單略過,任何一款產品,在改變了外觀設計之後,後面的流程都得重新跑一遍。我們從第二個步驟開始說。

2:結構設計

耳機的結構設計有兩個目的,1.安裝組件。2.確定聲學腔體。安裝組件很好理解,比如說我要做一個一圈兩鐵,我首先應該確定的是,我要裝多大尺寸的動圈單元,是10mm還是12mm,要裝哪個尺寸的動鐵單元,是倆ED呢,還是一個TWFK呢(TWFK和ED是動鐵單元型號)。在結構設計中必須把這些位置留好,同時留出插座位置啊,PCB板位置啊,上下蓋合蓋的槽啊,等等所有跟「裝成一條耳機」有關的形狀都在這個部分解決。安裝組件這個過程一般沒啥太大的要求,只要各個元器件可以裝進去,不產生干涉就OK,這個部分,對於一個普通工程師而言,3天時間是一定需要的。

3:聲學組件設計。

對於我這邊dawnwood的工廠而言,由於我們具有自主的動圈開發能力,而開發動圈的時間是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包括膜片材料選擇,厚度選擇,花紋設計,磁隙迴路設計,線圈設計,護蓋設計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這個時間無法準確計算。可以這麼理解,涉及到振膜,阻抗,磁鐵的變化,每一次改動至少需要2天時間,很簡單,你得去找你的供應商拿材料,2天都算快的了。物理手段調音不是調EQ,動一下推子就行,這都要拿時間堆。

當然,如果說只是從外面的喇叭廠採購喇叭,這樣速度是最快的,比如找到一家動圈喇叭廠,告訴他我需要10mm動圈單元,5款,把這些拿回來,幾個裡面挑一個差不多的用,這個速度快,就是想做精細調整?不好意思別想了。動鐵就都是買了。對外採購的時間可以忽略不計。

4:手板調音

首先跟大家講一下什麼是手板。在做完結構設計之後,工廠通常會用3D列印或者是找專門的手板廠「鑼」出一個實體,這個實體不需要模具,一般做完結構之後去找專門的手板廠商做,3天也就能做好了。通常手板的顏色是白色的,也就是有人show出來的「工程樣機」,那玩意離真正的工程樣機還離的遠著呢。

在圈鐵耳機設計中,手板調音需要確認的是以下幾個事情:1.聲學結構是否合理。2.動圈單元和腔體的匹配,前後腔體透氣量的控制,動圈單元的背面透氣孔的透氣量控制,出音孔的透氣量控制。3.分頻器的設計。

那麼問題來了,在假設聲學結構完全合理,動圈,動鐵單元都合理的基礎上,透氣和分頻設計需要多少時間呢?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透氣和分頻的原理吧。

對於一個有動圈單元的耳機而言,一般調音孔位有4個,聲管口一個,前腔體透氣孔一個,後腔體透氣孔一個,喇叭背後的透氣孔一個。常見控制透氣的材料有兩種,一種叫做調音紙,一種叫做不織布,調音紙是用Y1,Y2這樣記,不織布是用200目,400目(目數越高透氣孔越小)來計算。這裡主要涉及到透氣和音色兩個問題。眾所周知的是,聲音是一個平衡的藝術,4個孔位,任何一個孔位的變化都會帶來聲音巨大的變化,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可以在聽出問題之後迅速判定出是哪個孔位出現了問題,然後進行更換。但是有一件特別奇葩的事兒,就是前腔體透氣孔,這個透氣孔是在動圈單元下面的,也就是說,要更換這個透氣孔的調音紙或者不織布,得把動圈單元拆出來換,這就很麻煩了。當然也有透氣孔少一些的,看設計需求。

同時,相同透氣量的調音紙和不織布的音色是不一樣的,各家供應商即使透氣量一樣的調音紙出來的音色也都不一樣,這是特別煩躁的一件事情,總而言之要各種試,特別麻煩。

對於圈鐵耳機而言,分頻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分頻的複雜程度和單元數量及元器件數量成正比。主要用的是電容電阻進行高低切濾波及電壓,電流的能量分布。這個部分主要是3點,1.電路設計。2.元器件選擇。3.元器件參數選擇。常規電路,電容從104到107,電阻從1歐到100歐,電容還有品牌,類別之分,這個就非常刺激了。其實大家看一個分頻器有多少技術難度,簡單看看有多少元器件就OK了,敢把分頻做的複雜的,那技術肯定不會菜。不是說簡單就沒有好聲音,只是複雜能把聲音做的更精細。

這部分,給一周時間,至少的吧。像我們通常做法是,確定好聲學結構沒問題,就送出去開模具,然後慢慢搓。。。

5:模具成型之後的二次調音

開模具的時間是個大頭。通常行業慣例是1個月,但以我的經驗,1個月肯定是不夠的,為什麼呢?模具這種精度要求那麼高的玩意,怎麼可能一次就成功,總得修模具吧,修一次模具少則2天多則1周,一次就想修好?想多了。當然不是沒有特別順利的,修一兩次就搞定的情況,但是這種情況不算常見,整體算1個半月,最快了。

模具做出來的殼,算是成品殼子了,在手板調音的基礎上,繼續慢慢的調。這時候可以稱之為工程樣機了,因為手板精度太低,內部也粗糙,其實聲音只能調出一個大概的走向,通過模具成型的成品殼進行調音才能最終確定聲音。這裡,再多一周,不過分吧。

模具+二次調音,一共算一個月零3周,不能再快了。

6:試產

試產這個步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即使工程師能夠把產品很好的組裝起來,到了流水線就是另外一碼事了。工程和品質要先出基礎的作業指導書和品質標準,通常需要通過小批量的試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些問題很奇葩的,比如說,膠水量不好控制啦,左右邊分不清啦,不同廠家的元器件配合有縫隙或者配合太緊懟不進去啦,這個時候就是天天撕逼特別刺激,工程,品質,生產三方撕逼,工程喊著「你們怎麼不按我要求做」,生產說「你們設計有問題我們沒法做」,品質出來說「媽的這麼大的縫隙你們也認為可以?」然後就找問題,找到問題之後把出問題的供應商叫過來罵一頓,貨退回去重新弄。當然這時候採購是不會把所有物料全部買回來的,萬一出問題怎麼辦,算誰的,一般是等到試產結束之後再進行下單。當然,像動鐵單元這些標準件是可以提前買好的,不買就真沒貨了。

這個部分有沒有涉及到調音呢?其實也有,在工程階段,要確定的是,這個耳機究竟能把聲音做到多好。而在這個階段,是「這條耳機的聲音多爛可以接受」。想想很無奈的一件事兒,但是這就是工業生產。好的工廠,品牌,對於品控的標準比較嚴格,以工程設計的樣板為基準放寬的少,至於爛的工廠,連問題出現在哪裡都找不到,怎麼能指望他們做的出一致性良好的產品呢?

在一切都做順利了之後,採購買材料去,工程修改作業指導書,品質修改品質標準,這麼多事情,至少1周,要是試產沒做好,那上了流水線,更是苦不堪言。

7:量產

這就是所謂「出貨」了。這裡還涉及到物料供應,生產線排線等一大堆問題,而且前期產能肯定不高而且不良率一定高,反正就是慢慢爬。這也就是工廠為什麼不願意接小訂單的原因,把你的問題都解決了,訂單沒了,還怎麼玩。小廠家會接小訂單,但是小廠家人少做的慢,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我們最後來算一下,一條耳機,從外觀確定到成品出貨最快需要多久。這些都是極限速度,日常操作肯定達不到。(僅僅算工作日)

結構設計:3天

聲學組件設計採購:2天

打手板:3天

手板驗證:2天

開模具:36天

二次調音:6天

試產:6天

做貨:10天

這麼算下來,至少需要68個工作日,才能從外觀到成品。製造業一般是一周上6天班,這裡就需要11周,也就是2個半月接近3個月。

這是最快的演算法。按我的經驗,一款圈鐵耳機從外觀到品質穩定的成品基本上在5-7個月,也就是半年左右,不然你們以為那麼多廠家「跳票」是因為啥,講真,要做條好耳機,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

然後,工廠到了1月份,員工都請假回家,現在招人那麼難,員工來一句:你不放我回家我過完年不來了。只要不是超級大廠,老闆只能默默簽字,沒辦法。

在我剛進入耳機行業的時候,我也覺得做一款產品很簡單,當我在這個行業里混的時間越長,對這個行業我就越有敬畏之心。任何一款好的產品的打造,單靠個人的力量是絕對無法實現的。個人的力量可以對這個行業的促進進一點微薄之力。我們已經在開發dawnwood的新款產品,希望以較低的價格為更廣大的消費者提供外觀,聲音,佩戴都出色的耳機。對於做產品而言,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時間會證明,誰是真硬核。


推薦閱讀:

請問650g左右的耳機戴久了對頸椎有什麼損傷?
妖艷的手雷-音茶樂 FLAT4+ 緋櫻PLUS入耳耳機測評 音質篇
特別不正經的耳機體驗評測
旗艦風範-B&O BEOPLAY H8藍牙降噪耳機測評 音質篇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森海塞爾 MOMENTUM 2.0(大饅頭)耳機測評 音質篇

TAG:耳机 | 入耳式耳机 | 耳机选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