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軍隊捨棄青銅甲而裝備皮甲?原因竟和防禦力無關
冷研之前有過一篇文章《皮甲與青銅甲到底誰更強?皮甲只是二流的盔甲?》 ,該文雖然較為詳細介紹了同時期東西方兩種甲胄的發展方向和水平,但並未提及為何中國軍隊會捨棄青銅甲而使用皮甲,特別是評論區還有借遊戲來討論問題的。看得筆者不覺技癢,想斗膽再說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先秦時代的中國,完全具備製作青銅甲胄的能力,最後選擇皮甲並不是技術原因。相反,先秦青銅甲胄出土屢見不鮮:
▲商代銅甲胄,造型奪目,出土於江西新干縣(舊名新淦縣)大洋洲商代墓
▲西周青銅頭盔
▲西周青銅身甲:陝西長安縣普渡村西周墓葬出土青銅甲片及復原示意圖,似乎後來的秦甲和其有一定繼承關係
▲此外還出土過一種青銅甲片,推測是胸部甲胄的一部分,用織物編綴在皮革上使用
如果說上一個是否為胸甲還不能完全確定,那麼於2013年在寶雞石鼓山出土的商末周初脛甲就沒有爭議了。這個更厲害,整塊的護腿甲,希臘范兒十足。同時出土的另兩件弧形薄片狀護甲保存情況較差目前無法復原,但其中一塊的尺寸達到殘長40厘米、殘寬21厘米,可能也是整體式甲胄。
非中原文明也使用青銅甲胄,下圖為巴人青銅甲及臂甲。
商、西周青銅器多出自王畿,其他地區基本是少量出土,呈點狀分布。東周時期其他地區開始大量出土,青銅器工藝水平也愈發精湛,此時中國軍隊放棄發展青銅甲顯然不是因為技術問題。
考古證據顯示,先秦時代對青銅的需求量是相當巨大的。除了用于軍事用途,更重要的是還要滿足生產和祭祀的需求,以及貴族的奢侈品需求,例如曾侯乙墓出土青銅器就有10500公斤。但考古發掘中,商周農業生產工具卻以蚌、石材質居多,遠超青銅農具。關於這一現象一般有兩種解釋,一說是實際即是石蚌多於青銅,另一說認為青銅農具長時間使用後會回爐重鑄造成這種現象。但不論哪種,都說明青銅的產量很可能無法同時滿足各方面的需求,這種現象一直存在於整個青銅時代。
按照學界觀點,先秦中原地區所需的青銅礦料,一度需要從遙遠的雲南來「進口」。(詳見李曉岑《從鉛同位素比值試析商周時期青銅器的礦料來源》)恰好雲南地區至少兩次出土過戰國銅臂甲,所以可以相互印證:造甲胄這事兒,的確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礦挖礦、有皮剝皮。
▲雲南江川李家山13號墓出土戰國銅臂甲
進入春秋,各諸侯國之間戰爭頻繁且不斷升級,所以如果能用其他材料和工藝解決甲胄的生產需求,各諸侯國自然會不遺餘力去支持和使用,這才是東周時期選擇皮甲放棄青銅甲的根本原因。
筆者在之前那篇復原東周皮甲的文章里已經提到,髹漆後的皮甲防禦力不錯,能夠較好地應對當時的戰爭環境,相較青銅甲還有輕便、防潮、不會鏽蝕等優點,自然大行於世,直到鐵金屬被使用後才逐漸淡出主流。即便如此,皮甲還是一直用到了明代。
▲《武備志》皮甲製法
總而言之,對比青銅甲和皮甲,不是爭誰高下的問題,而是看它能否符合當時的實際需求,能否出色、經濟地完成戰爭任務,展現自身性能的優勢,進而被普遍使用。說糙一點,畢竟打仗不是大家穿上甲胄互相懟,皮漆複合甲能有效抵禦青銅武器的攻擊,就是一件很好的武備。
▲根據曾侯乙墓出土的甲片復原的先秦皮甲
此外還有一點必須說明,在先秦,青銅甲胄和皮甲胄並非是兩條獨立發展路線,而是一直交融互補的關係。河南安陽侯家莊商代墓在出土青銅胄的同時,也發現了一片皮甲殘片,表面有黑、紅、白、黃四色漆紋,說明青銅和漆皮兩類材質的防具,至少在商晚期就是混搭使用的。因青銅胄內部較為粗糙,不排除青銅胄本身就配有皮革內襯或頓項的可能。前文山東膠縣出土西周胸甲情況與之類似。從考古證據看,青銅和皮革的搭配方案似乎多種多樣,下圖描述的西周青銅泡似乎正是後來護心鏡的雛形。
其實細究以上例子,我們會明顯感受到,後世華夏文明在甲胄技術上一直繼承著先秦的思路,比如:甲胄是由統治階層統一設計和製作,個人色彩較淡:河南和江西出土的商代青銅胄造型風格高度統一,必然是官方所為。又比如說,製作一型甲胄其實並不拘泥於一種材料,而是按照實際情況和需要來取材,一套甲可能會用到金屬、皮革、織物、生漆、甚至舶來品,這可能和華夏文明所處的歷史地理環境有關。所以我們在學習討論古戰和冷兵器時,應多考慮歷史實際,穿越式的爭論還是以娛樂為目的吧。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正義必勝,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除了給007造手槍還會製作刀具,德國瓦爾特生產的「極小防衛」刀長啥樣?
※殺人於無形-中日暗器大揭密
※望眼鐵騎皆絢爛——清代的驍騎營棉甲胄
※為什麼殷商和西周軍隊都不愛用長矛?
※文物和文獻不會說的秘密:為何曾侯乙墓皮甲的裙甲臃腫又不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