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恐怖電影最佳是《小丑回魂》?我覺得不行
《小丑回魂》新版已經上映幾個月了。
目前豆瓣評分達到7.5,好於95%的恐怖片。
由於很早就看過舊版,一直對新版比較排斥。
經典,之所以被譽為經典。
是它早已跳脫出作品,成為後來者參考的範本。
這也就導致無論後來者怎麼努力,都很難超越前作。
比如翻拍自《血迷宮》的《三槍拍案驚奇》。
翻拍《深夜食堂》結果被噴出翔的中國版。
直到幾天前鬧片荒,才下載2017版《小丑回魂》仔細地看了一遍。
新版《小丑回魂》的故事,與舊版基本相同。
故事發生在因為伐木工業而形成的德瑞小鎮。
某天開始,小鎮上的孩子突然接二連三的失蹤。
主人公比利的弟弟喬治就是其中一員。
比利和幾個總是遭受校園欺凌的朋友組成了一隻小隊,被稱之為「窩囊廢俱樂部」。
在尋找喬治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孩子們的失蹤,與一個似乎從建鎮起就存在的小丑有關。
而他們每個人,都在不斷的經歷小丑的恐嚇與威脅。
於是,窩囊廢俱樂部決定團結起來。
除了聯手對抗欺負他們的小混混。
更為了保護鎮上的孩子,消滅小丑。
2017版《小丑回魂》,相比舊版《小丑回魂》絕對是有進步的。
其中最顯著的進步是:
畫面質感的提升。
這不是一句譏諷,一分為二的看:
先說燈光。
舊版《小丑回魂》粗糙的燈光設計。
使得陰森詭異的故事喪失部分恐怖感(儘管這沒影響它成為經典)。
新版《小丑回魂》則在恐怖事件發生的橋段中,用心重新設計了鏡頭語言。
和恐怖橋段的重造。
非常直觀將觀眾帶入到故事的情境之中。
再說特效。
舊版《小丑回魂》拍攝於1990年。
這個時期好萊塢特效工業發展迅猛,已經能製作相當出色的特效畫面。
遺憾的是,《小丑回魂》並非大製作。
所以導致特效部分十分粗糙。
高潮部分的小丑本體竟然是由道具做成的。
令人生厭作嘔的大蜘蛛,硬生生的變成一隻令人垂涎欲滴的帝王蟹。
其次,新版《小丑回魂》還設置切入點做了更多的探索。
「孩子們所恐懼的事物」
舊版《小丑回魂》,只是對孩子們所恐懼的事物做了浮於表面的註解。
但在新版中,孩子們所恐懼的。
皆有其因,皆有其果。
本因為沒有朋友,終日泡在圖書館裡,可他恐懼圖書館的庫房。
艾迪因為母親灌輸的思想,恐懼細菌和髒東西。
艾弗莉恐懼性侵她的父親。
麥克因為父母死於火災,恐懼被關閉的房間。
每個人都有恐懼的東西。
影片的動機,就變成了「孩子們團結起來,戰勝恐懼和惡魔」。
立意看起來是不是很高大上?
不夠。
舊版《小丑回魂》的立意,遠比這版更讓人動容的多。
在舊版中,孩子們早已長大成人擁有各自的生活。
卻因為小丑復活再度聚集起來,合力對抗童年時的惡魔。
這是什麼?
是相信。
是信念感。
幾天前,《演員的誕生》上章子怡批評鄭爽。
「站在台上,一點信念感都沒有。」
童年時我們相信。
相信過家家是真的,相信三二一木頭人是真的。
但長大後我們不再相信,不再相信每一個情境。
這種信念感的丟失,讓我們不再快樂。
舊版《小丑回魂》中最可愛、也是最難能可貴的一點。
恰恰是那些長大成人的孩子們,沒丟掉這種信念感。
他們相信小丑是真實存在的,也願意與它再次戰鬥。
所以,舊版《小丑回魂》的立意是:
長大成人後的孩子們,再度團結起來,對抗童年時的噩夢。
心理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有一個觀點:
一個人童年時期的經歷雖然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逐漸被淡忘。
甚至在意識層中消失。但卻會頑固地潛藏於潛意識中,對人的一生產生恆久的影響力。
稍顯小眾的電影系列《20世紀少年》,講述的同樣是這種「源自少年時代的信念感」。
當孩子們長大,與童年有關的事物漸漸在記憶中淡化。
但即便大家成長為庸碌的中年人,也沒能被淡化心中的信念。
沒能淡化友情。
更沒能淡化少年時並肩戰鬥時的正義感和勇敢。
這難道,不比在少年時共同擊退噩夢更讓人動容嗎?
當然,新版《小丑回魂》是奔著拍續作去的。
最後小丑在孩子們面前跌入深淵。
不甘願的神情就透露,它一定還會再回來。
可這套路,真未必管用了。
把兩段時期一分為二,情感上的銜接就比前作斷裂不止十分八分。
因此,我只能說這部電影拍的不錯。
有進步,有彌補缺失。
但遠遠無法抵達前作的光芒和潛質。
更遑論成為2017年度最佳恐怖片——
論恐怖橋段的營造,它不及《安娜貝爾2》的設置精巧。
論搞笑程度,它不及《忌日快樂》的笑點足。
論驚悚和血腥,它不及《電鋸驚魂8:豎鋸》。
唯一能令人稱道的,是它將這些點做的很中和。
每一點都在及格線上,以至於每一點都有超越其他影片的地方。
可是。
對於我個人來說,它真的沒有前作好看。
至少作為斯蒂芬老爺子忠實擁躉的我,看的很不耐煩。
推薦閱讀:
※院線排雷 | 2018第一期,可以可以
※等了三年的9分神劇來了,與IQ145的連環殺手聊天
TAG:电影 | 小丑回魂2017电影 | 恐怖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