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不會過中國節了?

這一個星期我的朋友圈一直被不同的人刷屏發照片,他們發的都是同一類消息,

那就是曬自己上幼兒園或者小學的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萬聖節活動的照片。

照片裡面,孩子們都玩的很開心,打扮成各種鬼怪的樣子,提著籃子去要糖果。

很有趣的是,我微信上的好友遍及全國各地,但是我注意統計了下,發此類消息的北上廣深的朋友發的最多。

我在北京的親戚是幼兒園老師,他們幼兒園就專門舉辦了盛大的萬聖節活動,還在幼兒園的微信公眾號上面發布了大量的萬聖節活動照片,而且還要求每一個家長都要參加,並且要負責把自己的兒子/女兒打扮成鬼怪的樣子,還要給小孩化妝。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的印象中,她所在的這個北京幼兒園,但是在中國節日的時候,不管是端午,中秋還是其他什麼節日,卻沒有舉辦任何慶祝活動。

在我小區的微信群裡面,由於公立幼兒園和小學並不會舉辦此類活動,不少小區的年輕媽媽們自發的通過微信群組織起來搞萬聖節活動,約定好時間地點,把自己的小孩打扮成各種樣子,還要化妝,群裡面一直聊的熱火朝天,在哪裡買衣服的,哪個家長化妝比較好,討論的非常熱烈,不斷有新的家長報名參加,儼然是一個盛大的節日。

連我在老家縣城的同輩親戚,小孩在某私立小學讀書,居然學校也全校組織萬聖節活動,小孩子們也穿著各式各樣公主裝,鬼怪裝,角色裝,至少從照片上來看,孩子們玩的非常開心。

在新聞上面,甚至還有上海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打扮一番,唆使到便利店白拿糖果的,雖然店家最後出來說,是店員主動買單,但是我不由得對店員產生了一些同情,畢竟這些店員,一個月工資也才三千左右吧,還要自掏腰包為別人家孩子買單,嗯還要做附近人群的生意,不敢得罪啊。

還好我的小區的媽媽們,沒有讓他們的小孩跑來我家要東西,說什麼不給糖就搗亂,不然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過萬聖節開心開心是可以的,很多時候啊,過過洋人的節日只是找個樂子而已,不用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大家一起穿穿奇裝異服,一起鬧騰開心,表演節目就好了。

但是,我要加個但是,不給糖就搗亂這些脅迫式的用語,不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更不要從小培養,讓小孩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中國人是什麼思維呢?我們過年的時候,是要挨家挨戶去拜年的,要是去拜年的時候兩手空空,都覺得不好意思。我小時候過節去串門,我爸媽都會帶著我專門去買點東西當做上門禮物,這是中國人表達融洽和禮貌關係的方式。

中國人也會讓小孩去討要壓歲錢,但是都是在親人之間,絕不會讓小孩跑去找陌生人要壓歲錢,讓自己的小孩去找陌生人要錢,這是西方人的文化,不是中國人的文化。

中國人更絕不會讓小孩說脅迫式的用語方式來獲取利益,而是教孩子們要學會對親人們說各種好話,「身體健康」「吉祥如意」「闔家幸福」,而親人們還會反過來要求孩子們唱個歌,表演個小節目,然後再給壓歲錢,圖個吉利。

這背後反映的是中西方文化和思維方式的不同,會潛移默化的深刻的影響到每一個人的性格。

很多人對此往往不以為然,其實一個人思想和文化的行程,就是通過各種儀式來實現的,節日就是這種儀式的主要載體之一。

尤其是思維還沒有成熟的小孩子們,很容易在潛移默化中改變思維,

不相信?我們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幼兒園,每年堅持給孩子們過開齋節,每年在開齋節日期間組織講解這個節日的由來,並且讓家長帶著孩子們按照這個節日的習俗舉行活動,並且堅持每年讓孩子們過齋月,白天不吃東西,晚上才進食,

我敢說,這些孩子們長大後對某教的態度一定會和其他人有不一樣。

為什麼現在各個大公司都會對新入職員工搞各種培訓和活動,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的灌輸公司文化,職場中為什麼會出現跳槽後不適應公司文化的現象,你自己不知不覺中被上一家公司同化了而已。從華為,阿里,騰訊這些公司出來的員工,身上都帶有鮮明的公司印記,這個相信業界的人都知道。

中國人和西方人截然不同的民族性格,就是通過各種載體傳遞的文化而形成的,

民族性格會影響國家的對外交往方式,

同樣是對非洲,西方對非洲各種索取和壓榨,卻沒有想過幫助非洲發展起來,非洲的基礎設施卻至今一塌糊塗,中國人除了在非洲賺錢,還在非洲大搞基礎設施建設雙邊共贏,這背後就是民族性格的不同。今年關係著肯亞國運的蒙內鐵路就是中國人幫忙修通的,這竟然是肯亞獨立50多年以來第一條新建的鐵路,肯亞還是東非的「發達國家」,這麼多年西方幫助肯亞了嗎?

同樣是對中東和中亞,中國人跑過去做生意,搞建設,搞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共贏。而西方直接派軍隊進攻伊拉克,進攻阿富汗,制裁伊朗,挑起敘利亞內戰,挑起利比亞內戰,搞「阿拉伯之春」……..

這背後還是民族性格不同,我們基本上可以很確定,等到二十年,三十年,或者四十年後,世界的領導權從美國轉移到了中國手中,中國人絕對不會採取西方人的方式來治理世界。

像美國那樣濫用武力,毫無正當理由的進攻其他國家的事情,不會發生在中國身上,

為什麼國內總是很多人反對洋節日,就像我朋友圈一個在北京的朋友說的,他兒子的幼兒園組織孩子們過萬聖節,他家帶頭抵制此類異族文化活動,孩子不參與,家中也不接待,原因很簡單,異族文化多的是,印度有排燈節,埃及有聞風節,中國自己也有傳統節日,只要有參與的儀式感,孩子們都會玩的很開心,為何幼兒園不組織過?骨子裡還是對西洋文化的崇拜。

對於我而言,我不反對過外國節日,文化之間要有交流,這樣中華文化才能更加壯大,

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還是科技,必須要堅持開放,只有一個開放的系統才是一個有活力的系統,封閉的系統必然走向衰滅,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就是這個道理。對外開放雖然不是中國強大和長期處於文明最前沿的充分條件,但是卻是必要條件。

更何況,很多人過過洋人的節日,只是圖個開心而已。比如說,借口今天是情人節,男女朋友出去玩一玩,今天是聖誕節,一家人出去聚個餐,這樣挺好。

我們雖然不反對過洋節日,反對的是其中一些並不適合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成分;

就跟我在上一篇文章裡面寫的一樣,要發展好我們的集成電路製造產業,必須要有強大的自主技術體系,同時對外來技術予以吸收,我們需要有一個強大的技術本體來完成這個吸收過程,在文化方面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需要有一個強大的中華文化本體來吸收外來文化。

我們知道,我們現在漢字裡面很多辭彙來自於近代的日本,也有很多來自歐洲,如果不吸收這些實用的先進的外來文化,我們自己也無法得到發展,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保留漢字的獨特性,是漢字通過吸收外來辭彙得以重生,變得更加強大,而不是將漢字消滅,將其字母化,拉丁化。

我們吸收引進外來文化的同時,必須要保持以我為主,兼收並蓄。

韓國和越南也過春節,也過端午節,但是他們都把節日本土化了,併入了自己的文化體系。

既然是以我為主,要有強大的文化本土,那麼也必須重視中國自己的節日,中國的節日也得過吧,但是,為什麼我們的一些幼兒園和小學,在熱衷於過外來節日的同時,卻對中國節日故意或者無意的忽略了,不舉辦任何活動讓孩子們體驗。

這背後有個尷尬的原因,中國人忘記怎麼過節了。

我們過端午節,吃粽子;我們過中秋節,吃月餅;我們過中元節,不好意思,連我也不知道該怎麼過;我們過年,吃團年飯。好像中國的節日只剩下吃了。

我們的民俗其實是很多的,但是為什麼我們都忘記了?現在似乎就一個春節還有點過節的味道,但是年味也越來越淡了。

還是和我們自己不重視有關,舉個例子,在以前的幾十年,我們的節假日就幾乎完全忽略了傳統節日,全年只有一個春節放假,其他都是元旦節,五一節,國慶節。一直到2007年,才恢復了三大傳統節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放假。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居然幾十年不放假,這在世界各國極為罕見。

幾十年前,在我的小時候,像端午,中秋,清明這些節日,都是在學校上課,父母也在單位正常上班,根本感受不到節日的氣氛,這些節日對我而言,除了商店裡面會開始賣粽子,月餅以外,和平常的日子沒有什麼不同。

我想大多數國人的感受都和我一樣,從小時候起,由於完全沒有體驗過這些節日的民俗,沒有親身參與的節日儀式,所以現在即使重新定為國家法定節日了,也完全不知道該怎麼過,難道就是去超市買個粽子或者月餅吃?

有意思的是,我小時候上學,居然對植樹節印象很深,因為學校會組織去栽樹,所以對這個節日,居然比傳統節日更加期待,因為可以親身的參與勞動,種下一顆屬於自己的樹。想想以後自己長大,看著當年種下的小樹苗長的比自己還高,就像和自己的朋友一起長大了一樣,感覺非常的奇妙。

清明節和春節,可能是國人唯二還知道怎麼過的節日了,清明節不用說,祭祀祖先和放風箏。

小時候的春節,那可是很期待的,不僅可以不上學;還可以去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的小夥伴們團聚;

還可以買煙花,鞭炮來放,每當除夕晚上十二點的時候,整個城市全是絢麗的煙火,我和小夥伴們可以在樓頂上,一邊放煙花,一邊看著別人的煙花看好久;

大街上,還會有人現場寫春聯,長輩們還會買了窗花,教我們怎麼剪,我剪出來的總是不怎麼好看。最有意思的是,是到鄉下親戚那裡去看殺年豬了,幾個彪形大漢按住幾百斤重的肥豬,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放完血之後,還需要一個小孩把豬掛在房樑上,當然下面會是幾個大人托著,我就是那個小孩,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有意思。

中國的復興,應該是全方位的,不只是經濟和科技的復興,當然也包括文化的復興,文化比起科技,經濟和軍事這些硬實力,更有其獨特的魅力,以及強大的力量。硬實力的征服往往是表面,文化上的征服才是徹底的從心理上讓人信服。

如果有一天,最終我們和西方人過著一樣的節日,實際上我們是喪失了自我,喪失了獨特性,也失去了自身的魅力。

說了這麼多,我會讓自己的孩子過萬聖節嗎?當然可以過,但是我會教孩子說,這是我的糖果,我可以和你交換嗎,謝謝叔叔/阿姨。

只要有時間,比如重陽節,我會帶著孩子和老人一起登高,和孩子一起給老人過個節。

我在想,既然西方的節日學校都可以舉辦活動,那麼中國的節日學校為什麼不可以組織一些活動呢,

比如中秋節,讓孩子們穿上各種傳統服飾,親身表演節目;

端午節不要只局限於粽子,搞個端午廚藝大賽,讓孩子們一起學習做簡單的中國菜,或者組織孩子們看賽龍舟。

中元節是我們自己的鬼節,可不可以辦中國元素的化妝舞會?萬聖節其實也是要糖果的化妝舞會而已啊。

以上只是一些個人的想法,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我不只是希望我們經濟,科技和軍事上走向強大,也希望我們的文化能夠生生不息的傳承下去。

而不是讓我們的下一代,在身體上強大的同時,精神上卻被同化。


推薦閱讀:

除了買買買,日本人還怎麼過萬聖節
如何看待中國人萬聖節的時候在日本澀谷放國歌舉國旗的行為?
萬聖節,這樣騷就足夠了!
觸樂夜話:我膽小如鼠,但痴迷恐怖
你做過哪些海賊王的DIY?

TAG:中国 | 节日 | 万圣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