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PGA與FPGA SoC,誰將引領下一代可編程硬體之潮流?|半導體行業觀察

來源:微信公眾號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原創,作者李飛。

編者按:近年來,在終端應用轉變,傳統晶元面臨材料和架構瓶頸等現狀的影響下,市場對FPGA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傳統單純的FPGA似乎不能滿足多樣化的需求,從而延伸出eFPGA和FPGA SoC這兩個方向。新的嵌入式FPGA和業界一直在努力整合的FPGA SoC,誰會是未來的選擇?

eFPGA:冉冉升起的新星

eFPGA即嵌入式FPGA(embedded FPGA),是近期興起的新型電路IP。

隨著摩爾定律越來越接近瓶頸,製造ASIC晶元的成本越來越高。因此,設計者會希望ASIC能實現一定的可配置性,同時又不影響性能。在希望能做成可配置的模塊中,負責與其他晶元或者匯流排通信的介面單元又首當其衝。在晶元中,模塊間的通信往往使用簡單的並行介面或者配合簡單的時序邏輯,但是在晶元間通信時為了保證可靠性,必須通過一系列握手(handshake)協議來完成通信介面。設計者往往希望自己的SoC能夠與市面上儘可能多的其他晶元通信,然而市場上的晶元通信介面並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同時一些通信協議也在隨著時間不斷更新換代,因此晶元間通信往往需要一些中介(bridge)晶元。事實上,使用FPGA晶元作為晶元間通信的中介已經是很常見的做法,因為FPGA具有可配置性,因此可以作為通用通信中介。例如,Apple在iPhone7中集成了一小塊Lattice的FPGA晶元,據推測就是為了實現晶元間的通信中介和可配置互聯。然而,在硬體系統中使用額外的通信中介晶元成本較高,而且也不利於維護,那麼,有沒有集成度更高的方案呢?這時候,eFPGA就應運而生,通過把一小塊FPGA電路IP集成到SoC中充當介面握手協議處理單元,可以大大提高SoC介面的靈活性,因此能與不同的其他晶元進行通信。

除此之外,隨著目前異構計算架構的興起,eFPGA又看到了一種新的可能,即在SoC上實現高集成度的異構計算,讓eFPGA隨著系統的需求在處理不同的應用時配置成不同的模塊。這與Intel收購Altera FPGA的終極目標相同,只是Intel收購Altera之後,Altera的FPGA IP只會集成在Intel的晶元上,而eFPGA廠商則可以把IP提供給任何花錢購買的客戶。

eASIC概念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可以說是2014年,由UCLA的Cheng C. Wang,Fang-Li Yuan和Dejan Markovic等人在ISSCC發表的文章,「A Multi-Granularity FPGA With Hierarchical Interconnects for Efficient and Flexible Mobile Computing」。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們通過創造性地設計互聯單元,一舉解決了FPGA的功耗、性能和成本受到布線資源限制的問題,從而使得eASIC集成到SoC中真正變為可能,而該論文也因其突出貢獻獲得了ISSCC Lewis Award。之後,Cheng C. Wang,Fang-Li Yuan和Dejan Markovic就利用該論文中的成果成立了FlexLogix,推廣eFPGA的概念,並使其真正能夠商用化。

到了今年,eFPGA的概念已經獲得了業界的廣泛認可,而該領域的公司也在慢慢變多。在前幾天舉行的ARM TechCon中,我們看到了四家公司,分別是FlexLogix,Achronix,QuickLogic以及Menta。

FlexLogix作為eFPGA的先驅,在本屆ARM TechCon上推出的新亮點是用於2.5D封裝的小型FPGA晶元。該晶元主要解決的問題是,如果ASIC使用成熟工藝(如65nm)實現,但是eFPGA在65nm上跑不到預期的性能怎麼辦?使用FlexLogix的小型FPGA晶元,就可以把16nm的eFPGA和65nm的ASIC使用硅載片(silicon interposer)之類的2.5D封裝技術集成到一起,從而實現客戶所需要系統性能。

Achronix的亮點則是高速eFPGA IP。其最新一代的Speedcore IP將會在TSMC 7nm工藝上實現,從而實現最強的性能。另外,Achronix的Speedster FPGA晶元也在出貨中。作為首家eFPGA進入量產晶元的公司,Achronix2016-2017年收入猛增,值得關注。

QuickLogic是老牌FPGA廠商,現在也加入了eFPGA的戰場,為我們帶來了ArcticPro系列IP。其主要市場是超低功耗SoC市場,例如藍牙、物聯網等等,它的eFPGA將給這些超低功耗SoC帶來可配置性,從而實現更好的功耗與成本。另外,QuickLogic的eFPGA支持以性價比高著稱的SMIC,也是其一大亮點。

Menta與之前三家相比,其最大的亮點是可移植性最好,因為之前三家公司提供的eFPGA都是GDS硬IP,而Menta能夠提供RTL軟IP,因此可以輕鬆移植到不同的工藝上。

FPGA SoC:老樹發新枝

如果說eFPGA是往SoC裡面加入FPGA的話,那麼FPGA SoC的概念就是在FPGA裡面加上了處理器。FPGA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不只是驗證設計的平台,而變成了一種獨立的設計實現方式。FPGA可快速重配置的特點使它在許多對靈活性有要求的平台如魚得水。

為了能從外部方便地控制FPGA,往往需要在FPGA裡面實現一個微處理器以運行操作系統以及相關程序,然後把程序中可加速的部分使用FPGA裡面的可配置邏輯高效執行。雖然程序中的大部分運算都可以由FPGA加速,但是操作系統部分卻可能成為整體實現的瓶頸:在傳統FPGA中,微處理器往往會用軟核(如MicroBlaze)在FPGA上實現,因此比起用來加速的邏輯部分,微處理器的運行速度會比較慢(時鐘頻率<100 MHz),從而拖慢了整體系統的效率。有鑒於此,Altera和Xilinx都推出了自己的方案,即在FPGA晶元內集成一個微處理器硬核(如ARM系列處理器)。該硬核不使用FPGA而是由定製邏輯實現,因此可以跑在很高的時鐘頻率(~1GHz甚至更高)。因此,在FPGA SoC中,處理器性能不再成為瓶頸,從而使整體系統實現更高性能。

目前Xilinx和Altera都已經推出了FPGA SoC相關產品,並且獲得了用戶的一致認可。然而,FPGA SoC的前景遠遠不止FPGA+高速處理器硬核。大家知道,FPGA開發生態發展較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硬體邏輯代碼編寫的學習曲線非常陡峭,導致開發者敬而遠之。為了減少開發者的學習成本並加快開發速度,FPGA廠商紛紛推出高級綜合工具(high-level synthesis),可以直接把C語言之類的高級語言翻譯成RTL,從而大大簡化FPGA硬體開發。而FPGA SoC配合高級綜合工具雙劍合璧能讓整個開發流程更簡單:首先開發者用C寫傳統ARM上能跑的程序代碼,之後高級綜合工具把代碼中能夠用FPGA加速的部分轉化成RTL並用FPGA硬體實現,而代碼的其他部分則跑在FPGA SoC中的ARM硬核上面。這樣就讓高性能FPGA開發變得非常容易,可望在未來讓更多開發者能加入FPGA生態。

eFPGA與FPGA SoC,誰將引領下一代可編程硬體之潮流?

那麼,eFPGA IP和FPGA SoC,誰將在未來更受歡迎呢?筆者認為,這兩種生態都表明了SoC在摩爾定律遇到瓶頸的今天走向可配置的潮流,只是eFPGA從SoC的角度出發,而FPGA SoC則是從傳統FPGA的角度出發。這有點類似之前的微處理器,以Intel代表的傳統處理器晶元提供商的技術發展路徑是以處理器為本,並在處理器晶元中集成更多多媒體處理單元,例如集成顯卡,使得處理器更接近SoC;而以ARM為代表的IP提供商則是提供處理器IP,為ASIC中集成合適的處理器IP成為實用的SoC變得更方便。這兩種生態將會同時存在,然後隨著市場的發展或許會在某個中間點融合在一起。讓我們拭目以待!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1442期內容,歡迎關注。

Reading

推薦閱讀(點擊文章標題,直接閱讀)

重新定義MCU

FPGA在下一代網路架構中的重要意義

兆易創新入局19nm DRAM,國產存儲如虎添翼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半導體行業觀察,後台回復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容

回復 科普,看更多半導體行業科普類的文章

回復 DRAM,看更多DRAM的文章

回復 光刻,看更多光刻技術相關的文章

回復 英特爾,看更多與英特爾公司相關的文章

回復 全面屏,看更多全面屏相關的文章

回復 雙攝,看更多關於手機雙攝像頭的文章

回復 中芯,看更多與中芯國際相關的文章

回復 台積電,看更多與台積電相關的文章

回復 展會,看《2017最新半導體展會會議日曆》

回復 投稿,看《如何成為「半導體行業觀察」的一員 》

回復 搜索,還能輕鬆找到其他你感興趣的文章!


推薦閱讀:

走訪UCLA電路大師-活動預告與問題徵集
功率半導體,大漲價下的國產替代之路 | 半導體行業觀察
2017年中國半導體市場年會暨第六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創新大會今日於南京舉行
Micro-LED前途無量,國內廠商該如何布局|半導體行業觀察
[原創] 一文看懂蘋果iPhone X等新產品 | 半導體行業觀察

TAG:现场可编辑逻辑门阵列FPGA | 半导体 | 芯片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