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閱讀提升必殺技:挑戰式閱讀法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訓練文獻閱讀的具體方法,尤其適用於入門級別的researcher們。 在剛開始閱讀文獻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文章里的每一字都認識,可是全讀下來幾乎跟沒看一樣---這是所有行業入門者的特徵,也就是所謂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我剛讀博士的時候因此苦惱了很久,苦惱的主要原因是要讀得東西太多,量太大,而我疑惑的問題主要有三個:1)為什麼我要讀這些東西;2)你們為什麼要寫這些東西;3)我讀了又能怎麼樣?(so what?!)
其實沒搞懂這三個問題的話恐怕讀再多文獻也沒用。掙扎了一年有餘,懵懵懂懂讀了幾百篇課上教授要求必讀的文章,彷彿略有所感,然而領悟零零星星,成不了系統。偶然的機會,我選了一門心理學的方法課,教授是教了這門課幾十年的研究方法專家,作業多到要上天。半年訓練下來居然有種醍醐灌頂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這些文獻在那裡是要我們去批判和進一步建設的!該教授用了什麼神奇的辦法呢?簡單來說,就是每周都在閱讀的任務里給我們放兩三篇專門讓我們批評其研究方法有什麼漏洞和哪些方面能夠改進的論文,提交的response paper里要彙報,上課再帶著我們進一步討論,聽別人都找出來哪些漏洞。這樣的一學期訓練下來,我發現自己漸漸的開始能夠在設計研究時從不同方面去想問題,看別人的文章也看明白了許多,彷彿更容易去回答這個深奧的問題:這東西從何處來,要到何處去。
所以在這裡我把這種訓練融入到閱讀文獻的方法里來分享給大家----其實並沒有什麼高深和新奇的,本質上就是閱讀中的critical thinking 能力。但是我想特別提出來,方便大家強化對自己文獻閱讀的訓練以及提升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挑戰式」閱讀---簡單來說,就是你在讀文獻的時候,不要把任何一篇文章當做權威、模板、經典、定論來讀,哪怕它們確實是被行業內認為是經典。相反,你在讀的時候,要帶著「挑事兒」的架勢、挑毛病的眼光,每讀一段都想,你說的不一定對比吧?如果要是XXX呢?如果要是發生在YYY情況下呢?我能不能舉出反例呢? 我能不能找出你的破綻呢?你有沒有把重要的地方忽略掉了呢?你的設計方法的每一步,都有哪些局限性呢?我有沒有比你更好的辦法呢?
這種「挑毛病」的視角當然不是要提倡大家整天對別的學者沒事兒找事兒 ---我相信我們大家都沒那麼無聊。使用這種視角完全是幫助我們在入門級別找到讀文獻的感覺而有意為之的「矯枉過正」。 我們從小在中國長大的孩子最不欠缺的是應試能力、記憶能力、接受能力---你告訴我一個確定的套路,到底要怎麼做,我就能不斷地給你你想要的東西。然而我們從小的訓練當中最缺乏的是「批判性能力」---- 為什麼這個理論未必對?為什麼這段文字邏輯不通?為什麼可能會有更好的方法?為什麼我不同意你的觀點?為什麼權威說的也未必全對?----這種批判式、挑戰式的能力,不全聽全新而通過自己理性思考做出有邏輯的判斷的能力,恰恰是做好學術研究最需要的。所以使用「挑戰式」閱讀法來訓練既可以幫助我們形成心態上不盲從於文獻或經典的思維模式,又能夠構建有效的閱讀效果。(此處建議同時參看相關的一篇文章: 為什麼說好的研究者都有作自己「假想敵」的能力?-- Writing a Research Paper Like Defending a Case)
因為學術文章不是「聖賢書」,不是「教義」,不是「守則」,甚至不是「定論」----所有同時代的社科類學術文章,都是在對某一個具體的話題進行探討。作者寫文章的時候是為了更接近事情的真相,而不是讓你把它當做事情的全部真相。而且,每個好的研究者都知道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研究,所以文章在寫出來的時候壓根就是帶著被挑戰、被不同意、被指出各種弱點的心理準備和技術準備的。好的讀者絕不是那些逆來順受、百依百順、你說什麼我背下來什麼的人,而一定是不斷挑戰、不斷建設、不斷站在巨人肩膀上創造更偉大作品的人。
對於在美國讀博士的學生來說,其實這種對「挑戰式」思維的培養早已經深深地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比如每周對於閱讀文章老師會留synthesis paper---在論文里你光總結概括文章大意是不行的,更核心的是一定要比較文章間的異同、設計上的優劣、對於文章你有什麼自己的觀點,你認為哪篇文章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等等。再比如,在課堂上,老師會讓你表達屬於你自己的觀點,教授看你不吱聲還可能會問---「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this article?」
「How do you like this paper?」 「Which is your favorite paper of this week? Why? 」「Do you like this article? Why not? 」 「Is there anything you could do toimprove the validity of XXX in this article? 」 「Do you buy their results? 「Whatare the problems with the paper? 」...所以如果你有機會在美國讀社科類的博士,相信你對這種「挑戰式」 或 「批判式」 思維已經很熟悉了,只不過我們可能沒想過為什麼教授們要這麼做。如果沒有這種條件也木有關係,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對自己的強化訓練來建立這種能力,尤其是在剛入門的階段,刻意地通過閱讀文獻訓練自己的「挑戰式」思維,從而把別人的文章讀懂,自己的研究做好。
以下就來說說具體方法的操作方法:
- 列印出來一篇學術文章, 準備好一支筆。(在電腦上閱讀的話,需使用能夠標誌筆記、劃重點的PDF閱讀器)
- 開始閱讀第一遍, 10分鐘到15分鐘,把文章從頭到尾掃一遍,讀完之後開始用幾句話總結一下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怎麼樣?整體而言寫得易懂還是艱澀?你,而不是別人,喜不喜歡這篇文章?為什麼?---第一遍讀的時候要把文章里重要的、反映文章主題、核心觀點的句子划下來,以方便後面再次查找,比如這樣的句子:
-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 The research question that guides our study is…
- The focus of the paper is …
- Our goal is to ….
-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e study is…
- 第二遍閱讀: 50-90 分鐘(具體時間不一而足,因人而異),細讀,記筆記,挑戰具體觀點和段落。第二遍的目的是一邊繼續劃重點一邊記筆記---記筆記就是要記你讀到某處的想法、疑問、困惑、聯想、對比、挑戰。這時候可以考慮結合文獻筆記法(參見 文獻閱讀第一利器:文獻筆記法(Literature Notes))。挑戰的方面有很多,我們要記得,一開始要帶著「事事看不順眼」的矯枉過正的態度去刻意練習才能逐漸把這種能力訓練出來,所以哪怕是你看著寫得很好的段落也多停留一下,問自己能不能找到每部分可以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具體挑戰的方面可以包括:
- 作者你把研究問題說清楚了沒?怎麼我就第一遍沒讀懂?其實你要說的是不是就是XXX?如果我改述成XXX 是不是比你的敘述更清楚一點? (focus on research question)
- 你把重要的文獻都討論夠了、討論正確了沒?(比如:我知道一篇這兩年發表的特別文章你居然並沒有提到—這會不會有失偏頗,以偏概全?因為你挑的文章都只是支持你自己觀點的。再比如,你提到某某文章的結果能夠支持你說的某個觀點,然而實際上人家被你論述錯了,並不能完全支持你的觀點)
- 你的研究假設都描述清楚了嗎?你的描述會不會太模糊? 變數和變數之間其實是相關的關係,卻在假設里一不小心描述成了因果關係?
- 你的數據能充分證明你的假設嗎?你的sample size 夠大嗎?你的sample frame 清晰嗎?(e.g.: 居然只訪談了一個機構中的10個員工,就想把結論推及至所有的類似機構?你的external generalizability會不會太低了呀?)
- 你的measurement合理、準確嗎?有足夠的validity 和reliability 嗎?之前其他文章已經使用很多的measure你為什麼沒有用?有爭議的measure放在這裡用是不是合適?
- 你的data collection過程描述清晰全面嗎?(e.g.: 你到底是只用了survey還是還做了interview? 你使用的是survey的話,這是最好的方式嗎?會不會這其實限制了數據的質量?因為很多問題應該是需要open ended question 才能得到充分的數據?
- 你整體的研究設計合理嗎?能做出你想證明的東西嗎?(e.g., 做quasi-experiment的研究里,有必要的對照組設計嗎?沒有的話,是否設計成了longitudinal study? 是否在必要的時候使用了panel data? 都沒有的話,研究設計能夠充分支持和回答得了研究問題嗎?)
- 你的分析合理嗎?你使用的什麼分析軟體?有沒有用到應該使用的分析方法?(比如,在使用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的文章里有沒有講述使用這種方法的必要性和適用性?使用factor analysis的文章滿足使用該方法的條件嗎?)
- 你的解讀(interpretation or discussion) 合理嗎?數據分析的結果是你文章中說的那個意思嗎?你有沒有在表述的語言上誇張了研究的結果?(比如弱相關被解讀成強相關)你有沒有解釋清楚為什麼數據分析結果和你的假設的變數關係是相反的direction?
- 你有沒有列出你最主要的limitation? 有沒有把一個實質上的exploratorystudy 說成了confirmatory study? 有沒有提出足夠insightful的「future directions」? 你提出的下一步研究方向是值得探討的重要內容嗎?
總結一下:訓練的時候先要進入一種要去挑問題的「mindset」---我讀的時候就是要挑戰你,我就是要看一看我有沒有比你更好的方法,就好像老師會問我這篇文章有什麼問題一樣,我要不斷的問自己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作者的各方面設計會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經過大概半年的訓練,我們會發現我們不需要刻意挑戰了,看文章知道關注什麼方面了,也慢慢理解作者為什麼要長篇累牘地討論一個初看並不重要的小細節了,也明白高質量的文章該是什麼結構、什麼特點、什麼設計了。這個時候,我們自己再寫文章和設計研究的時候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以下有幾點注意事項:
- 首先,為了訓練這種能力,建議先使用「empirical study」 (實證研究)來做練習,如果能用英文文獻就更好。高質量的文章看多了,你才知道怎麼批判其它文章。
- 再次強調,我們不是為了「挑戰」而「挑戰」,不是為了讓大家沒事就去挑別人毛病-------而是為了矯枉過正地訓練自己的閱讀能力。最核心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打造屬於我們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幫助我們在自己做研究的時候搭建出強大、合理、縝密的研究構架來。
- 訓練的時候不適合使用必須要短時間內完成的閱讀任務-----不適合在趕deadline的時候使用,因為太著急會影響效果。假如你每周都有很多閱讀任務要做,建議你每周只用這種方法去讀一到兩篇文章就好了,否則會花太多的時間。
- 「刻意挑戰」應該是階段性的,練習做夠了以後就會轉為潛移默化的挑戰,轉為讀文獻時自然而然的critical thinking。
最後---其實聰明的你大概已經意識到,真的要想做好對文獻的「挑戰」,我們自己腦中必須首先有什麼是一個好的research的框架。所以,我要說(敲黑板)---其實大部分我們讀不懂文獻的時候,其實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對研究方法的知識儲量不夠、理解不深入、知識結構不成體系、具體該如何使用的知識不紮實。所以說一千道一萬----如果我們光去研究如何能讀明白文獻我們就永遠都讀不明白文獻------我們要先去搞明白research method每一個重要部分里都是些什麼、都應該如何設計 (e.g., 如何寫hypothesis, 什麼是unit of analysis, validity 和reliability有什麼區別,什麼是control group, factor analysis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每一種analysis results如何解讀…)。
不斷挑戰別人的武功會促進我們去學好自己的武功, 學好自己的武功我們才能更好的挑戰別人的武功---於是恭喜你,從此可以進入良性成長循環。
推薦閱讀:
※文獻檢索的那些事兒(二)
※今天不談「理論」,推薦幾篇直接轉矩控制方面大牛的文章
※「學術論文大多毫無價值」-特斯拉CEO語出驚人,卻獲百位科技精英力挺!
※關於《星球大戰》的有趣研究
※好話不說第二遍——論文寫作中的重述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