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食堂為什麼這麼難吃

撰文 | 秋意寒

出品 | 網易浪潮工作室

大學食堂,是每一個大學生的噩夢。

當你上完課飢腸轆轆趕到食堂,接待你的是永遠手抖的打飯阿姨,始終刷不幹凈的碗筷,除了米飯什麼都不能管夠的窗口,放假開學勢必漲價一輪的價目表,最重要的是,各式菜品保持著幾十年來如一日的難吃,足以讓你畢業十年午夜夢回依然印象深刻。

大學生們對食堂深惡痛疾不是一兩天了。根據南昌大學周力教授對於大學食堂滿意度的調查,12%的大學生對於食堂滿意,40%的認為食堂一般,46%認為食堂非常難吃。

大學食堂,身處泱泱吃貨大國,拿著國家補貼,大學城小吃街的救世主,第九大菜系的發源地,究竟為什麼這麼難吃?

便宜大過天

抱怨大學食堂難吃的廣大大學生可能誤會了,食堂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好吃,只要不吃出事兒來,儘可能的壓低成本,才是大鍋飯食堂唯一的宗旨。

今天,食堂阿姨手抖的毛病治好了嗎 / 視覺中國

大學食堂能節省到什麼程度?大部分大學食堂都對於某幾種食材愛得深沉,主要集中在以土豆、白菜為代表的便宜、好處理、能充分發揮創意的「萬金油」式食材。

以南京大學膳食中心公布的採購數據來看,從網站開始公布記錄的2015年到現在,一直堅持著「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維持著一模一樣的28種食材採購,供應三萬多師生的餐飲。

大批量少品種的採購,以至於常常出現「一菜多吃」的特有現象。進入食堂,看見窗口赫然擺著「土豆四吃」,「蒸土豆,炸土豆,炒土豆,土豆泥」的時候,完全不用驚訝。

食材單一的根本原因是,哪種食材便宜買哪種,蔬菜不如水果便宜時,食堂廚師也可以閉上眼為你炒,層出不窮地開發出了月餅炒辣椒、玉米炒葡萄,西瓜炒肉等「第九大菜系」,也都是大廚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無奈選擇。

浙江農林大學食堂推出水果神菜檸檬雞翅 / 視覺中國

不僅食材單一、很難發揮,而且每天要給幾千號小崽子炒青菜簡直是不可想像的。在大鍋飯食堂,「炒」這種技術幾乎滅絕了,只有在一些特色蓋澆飯窗口還偶有驚現。要知道,中餐和西餐最主要的區別之一,就在於炒菜。換言之,中餐做得好不好吃,實在是太依仗能理解「少許適量一小把,滾刀斷生又爆香」的掌勺師傅了。

不能炒,食堂就只能靠「油「、「鹽」、「老乾媽」三種調料。蔬菜拌上油給你蒸熟,肉類裹上老乾媽燉一燉,再不新鮮的食材,到了食堂,都能給你改成一種口味。

這一切都是食堂師傅偷懶嗎?他們也不容易,每天拿著超低工資,起早貪黑給你們準備豬食,哦不,主食。

水果炒蔬菜看起來顏色鮮艷,但甜咸衝突,味道不可想像 / 視覺中國

以帝都為例,2012年大學食堂主廚的月工資約為2400元,遠低於校外酒店、飯館的廚師月工資水平。2015年,61名北大學子訪談了100名北大後勤工人,結果發現北大36%的後勤工人根本沒有勞動合同;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購買社保比例低於40%,3成工人工作超過12小時,47%的工人工作時間在8-12小時。

工資低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食堂留不住人,時刻缺苦力。以北京理工大學餐飲為例,自2013年以來,400餘名非事業編製員工年離職率高達55%。2014年上半年累計離職105人,離職率約為32%。而正常服務型行業的人員流動率在16%左右,已經遠超出平均水平。

中國農業大學食堂廚師,洗菜擇菜全憑責任心 / 視覺中國

高流動率意味著無法進行規範的員工培訓,也無法安排穩定的人員分工。這一點對於以製作中餐為主的大學食堂更為致命。

傳統中餐廚房分為「紅案」和「白案」,紅案做肉,白案做面,各司其職。而到了大學食堂,一個廚師得是面面俱到,什麼都要自己上。

廚房人手緊缺,那就只能帶來前期食材處理上的馬虎。什麼清炒土豆絲變成清炒土豆條啦,青菜里吃出蟲子啦,米飯里摻著沙子啦,一部分原因得歸結到食堂師傅們沒能多長出幾雙手來。

食堂缺錢嗎

那為什麼食堂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呢?為什麼高校不給食堂多打點錢、給食堂廚師漲點工資呢?

學校食堂的後廚,基本全靠人力水洗碗筷 / 視覺中國

要知道今天的高校其實並不缺錢,尤其是重點大學擁有數不盡的國家補貼。以教育部剛剛公布的雙一流大學來看,清華、北大得到了50億一年的補貼。其他在名單內的學校,如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等,最低也有18億元的補貼。

而地方性院校,則借著省市共建的東風,也不差錢。以廣東省為例,省市共建預計投入近百億元,支持地方院校發展。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一次性獲得2.5億元扶持,肇慶學院、嘉應學院、惠州學院等高校也在名單之列。

但他們中不少的食堂依舊難吃,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高校的錢,就沒想用在改善食堂的口味上。

1999年,中國高校迎來了一個重要轉折點:高校擴招。從1999年到2006年,在校生從650萬飆升到2300萬,教職工從104萬上升到206萬。

2004年,緊張建設中的南京市仙林大學城 / 視覺中國

擴招20年來,高校在財政撥款的分割上,自然是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擴大教育規模,改善教學環境上。像是實驗室建設、風雨操場建設、圖書館建設之類的,捨不得把錢投入到食堂上去,導致大學食堂的設備普遍落後甚至老化、環境陳舊、空間狹小。

在資金投入比例上,以部署高校,基礎建設良好的北京大學為例,按2016年度部門預算報告,以高等教育為支出目的的佔了93.62%,而以事業單位經營支出(包括學校後勤各方面)僅佔了支出預算的0.16%。

而像雲南大學這樣還屬於建設初期,地處邊陲,預算緊缺的高校,為了集中精力拓展校區規模,能分配給食堂建設的資金更是少之又少。根據2016年的預算報告,雲南大學教育支出佔據總預算的96.6%,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佔0.1%。留給食堂的錢真的不多了。

一家蔬菜公司的工人加工處理青菜凈菜 / 視覺中國

學校不給食堂撥款,自然有它的理由。其實,早在1985年國家就提出「讓大學食堂成為一門生意」的口號,翻譯過來就是趕緊找企業接盤吧,國家供不起了。隨即各高校都開始改革,後勤部逐漸與高校脫離,讓企業管後勤。

社會化經營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食堂漲價,一夜之間,「便宜的學校食堂」從一種令人艷羨的福利,轉變為了不斷漲價的飽腹之地,最大的利益受損方自然是學校的老師和學生。

在物價上漲的形勢下,以2016年為例,與2015年相比,物價同比上漲2.1%,其中與食堂最為相關的食品價格上漲2.4%。其中畜肉類價格上漲4.8%,水產品價格上漲4.3%,鮮菜價格上漲2.6%,糧食價格上漲0.9%。

物價越漲越高,但我們苦逼的大學生生活費卻沒漲過。根據東南大學的問卷調查,97%的大學生在四年里生活費都一樣,而學生的消費里,吃飯這一項又佔了70%的大頭,只要食堂一漲價,學生的錢包第一個遭殃。

2007年,廣州大學城高校開學後,食堂菜價上漲2至3成 / 視覺中國

同時,學校是個公共服務機構,大學食堂不能脫了它的公益性,各地教育局對於食堂的漲價都有著嚴格的限制。例如河南省教育廳就規定高校食堂漲價幅度不得超過3%,一旦超過,學校要抽調資金進行補貼。

因此,大學食堂的利潤空間被一壓再壓,根據計算,毛利率只能維持在15%上下,遠低於一般餐廳50%的毛利率。

按北京市教委的官方通報,從2006年起帝都高校食堂一直處於價格倒掛狀態,核算到學生人頭,每生每月虧140元,其中學校消化50元,政府補貼20元,伙食聯合採購消化20元,最終還有50元要食堂自己承擔。上海市教委的調查也有著同樣結論,上海高校食堂的虧損常年在營業額的5%左右。

爛泥扶不上牆

幸運的是,食堂雖然做的難吃,但它依然是學生的首要選擇。因為在大學城這塊地方,和食堂比,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先看食堂的內部。大多數學校內都有兩個及以上的食堂,用以滿足居住在不同宿舍區的學生要求。事實上,指望食堂與食堂間打擂台,還不如指望東食堂的大媽和西食堂的大叔喜結良緣來得實在。

2013年4月10日,湖北某高校後勤集團員工在消毒餐具 / 視覺中國

隨著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進程,大學食堂都有著自己的一套「市場化」模式,粗暴的劃分一下,就是兩種:學校管和不管,這兩種都沒有能夠在食堂內部形成真正的競爭格局。

第一種情況確實為了市場化,引入了企業參與後勤競爭,但實際上,是在學校的約束下,把原有後勤部組成子公司,原先的後勤部領導當總經理。

這種公司,第一種是變成企業性質的校辦後勤,例如東北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其實還是學校後勤在管,校方對實體企業存在無限連帶責任,能賺錢當然好,虧了也沒啥事兒,並沒有拉攏學生、努力掙錢的動力。

廣州大學城某高校食堂 / 視覺中國

第二種是新建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企業,成為高校集團。像是南京師範大學,承包校內大部分食堂的隨園山莊、師豪實業實際都是由學校完全控股的子公司,公開招標的餐飲公司只能屈居東區食堂三樓,做得再好吃,價格是普通快餐窗口的3、4倍,窮大學生也只能望而卻步,內部承包的窗口依然不會把它看作威脅。

如果學校完全不管,市場化是完成了,但便宜的食堂也就此終結。以華南理工大學為例,在2001年的時候進行了一次全外包試驗。學校只留一個檔口自己干,其他交給市場。經營的品種多了,服務好了,價格迅速上漲。

當然也有改革比較成功的案例。例如號稱全武漢最好吃的華中科技大學,後勤集團把學校食堂一共劈分了25個餐廳,其中13個餐廳屬於特色、風味小型餐廳,說白了,就是校內小飯館,想吃啥自己點,有專業廚師給你炒,一份地三鮮要價20,是普通快餐窗口的2.5倍,口味當然甩它十條街。

2014年10月25日,華中科技大學內的永豐廣場,供師生購物或休閑 / 視覺中國

在學校內部,這類貴族餐廳和平價食堂壁壘分明,想吃的好,就得多掏錢,一天30元保證你能享受到全中國最好吃的大學食堂。或許對普通上班族來說,一頓飯可能就20開外了,要知道,2017年武漢52.97%的大學生平均每月生活費800元到1200元,33.17%的大學生平均每月生活費1200元到2000元。

對沒有穩定收入的大學生來說,更現實的問題是「吃一頓多少錢」,其次是「吃完這頓來不來得及上課嗎」,最後才是「好不好吃」。

讓我們做一個情境還原,周一上午你剛剛上完五節數學分析,十二點那個禿頂老教授才放你出來,疲憊不堪。午休的一個小時里,你要吃完午飯,還要趕到校園另一側的教學樓里候著,等待下午的凌遲。一摸口袋,除了幾個硬幣就是賴以為生的校園卡。

在這樣的時刻,吃飯這件事,重新回歸了其本初的意義——讓人活下去。你是穿過2公里的校園去馬路對面下館子?還是點個30分鐘才到的外賣?還是老老實實去食堂吧。

揚州大學大四學生吃膩了食堂,自己承包窗口提供揚州菜 / 視覺中國

再看外部能和食堂PK的對手,無非就是外賣以及大學周邊的小餐館們。1999年至今,全國已有超過60座大學城,說好聽一點,郊區大學城道路寬敞、空氣清新,說難聽點,除了大學周邊專為學生服務的商業街,周邊就是大農村。

事實上,食堂與外面的小餐館之間壓根兒談不上競爭關係。大學城主要服務人群就是周邊大學生,價位不能定太高,主營業務就是常見的沙縣小吃、黃燜雞、蘭州拉麵之流,不僅口味一般,而且相比食堂價格依然是翻倍的。

寒假臨近,濟南長清大學城的商業街異常清冷 / 視覺中國

尤其是在大學生們長期適應了食堂供養的菌群之後,一下換到校外餐館,常常鬧肚子。層出不窮的大學校園周邊餐館食品安全危機事件,又使得無數的學生接到家長的電話,「再難吃也要去食堂吃飯!至少衛生!」

食堂,就這樣又一次成為了大學城的宇宙中心。你來或者不來,它就在那裡,愛吃不吃。

參考資料:

[1]史華平. 高校後勤員工流失問題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5.

[2]韓仰鵬. 高校食堂顧客滿意度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

[3]郝志如. 北京高校後勤隊伍建設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 北京社會科學,2012,(04):43-48.

[4]朱寶庫. 高校飲食服務面臨的困難與對策探討[J]. 高校後勤研究,2012,(01):74+78.

[5]姚如勝. 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

[6]彭慧文. 對高校食堂經營現狀的理論分析[J]. 現代經濟信息,2011,(08):31-32.

[7]林永慶. 淺談高校食堂核心管理體系與構建[J]. 改革與開放,2010,(22):78-79.

[8]張威梅. 自主經營模式下高校食堂成本管理探討[J]. 財經界(學術版),2010,(03):80+82.

[9]侯藝. 物價上漲對高校學生食堂經營影響及對策[D].吉林大學,2010.

[10]蔣冬秀. 關於高校食堂效益屬性的探討[J]. 財經界(學術版),2010,(02):45-46.

[11]范葉青. 高校後勤社會化下食堂管理的探討[J]. 商業文化(學術版),2009,(12):51-52.

[12]王強,王利梅. 高校食堂改革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 改革與開放,2009,(09):115-116.

[13]鄭永紅. 高校後勤改革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

[14]繆麗,周雷. 基於典型調研的高校食堂盈利狀況經濟學分析[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6,(12):265-266.

[15]黃瓚. 論高校後勤市場化改革[D].華東師範大學,2004.

[16]張振世. 離職率對高校餐飲行業的影響及對策——以北京理工大學為例[J]. 高校後勤研究,2014.

[17]北大馬會,他們|北大後勤工人調研報告——被忽略的群體,2015.

weixin.qq.com/r/6zo1LZ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監獄裡的飯菜怎麼樣?
你的大學食堂有哪些好吃到念念不忘的食物?
食堂中的米飯重量中所謂的一兩米飯是指一兩米還是一兩飯?
為什麼食堂的廚師每天都煮那幾個菜還是那麼難吃?

TAG:大学食堂 | 大学 | 食堂 |